马上注册 登录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返回首页

phoenix的个人空间 http://www.qixingquan.com/?543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2012-06-13

已有 1840 次阅读2012-6-13 10:00

 理想主义者的帐篷应该搭在哪儿
  
  一个月前,我辞去收入不错、地位不错、前途不错的工作,踏上了从重庆骑单车赴印度之旅,计划途经川西北、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最后从尼泊尔入境印度,完成这一次看上去相当牛×的旅行。
  
  这是一次我理想中的流浪,单薄的自行车上背负着一年四季的衣服,背负着帐篷和睡袋,背负着炉子和锅碗,背负着我整整一年的家。所谓流浪,或许就是每天深夜被寒冷叫醒,睁眼能看见悬在头顶上深蓝天空中的银河,对故乡的思念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往天空坠下去,坠下去——对理想主义者来说,有风流动的荒野,就是最浪漫的家。
  
  一路上大抵应该是能称得上风餐露宿的,出发第一天就宿营在永川走马镇一处杂乱的工地上。这并不是一次理想中的浪漫露宿,村子里好心的阿姨将准备在路边搭帐篷的我拣走,安排在她丈夫照看的工地上,并带我去她家洗热水澡、吃早饭……是的,这很不浪漫,与理想主义极端背道而驰,但足够温暖、安全,就像我现在身处海拔3500米的高原之上,那被风搅动得温驯而宁静的阳光。
  
  一路这样走来,像雨夜里走失的小鹿一样,总能在逼近荒野的边缘,遇上好心人的收养。我的帐篷曾搭在村民家的柴房里,搭在老爷爷的花房里,搭在还没出租的车库里,搭在藏族阿姨的酥油房里,甚至搭进过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即使偶尔在草原上的暴风雨中飘摇了一夜,旁边也有养蜂伯伯家威猛的大狗,为我整整守护了一夜……
  
  对于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的我来说,这一个月的经历,已经能与流浪沾上一点边了。但对此不屑一顾的人也是有的。微薄上有人评论说,“西恩潘的电影《荒野生存》改编自理想主义者McCandless的真实故事,主人公舍弃所有财产投身到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中,体验回归自然的生活,直到人们在一个偏僻的野营地的一辆废弃公车上发现了他的尸体……想起前几天看了来嘛英雄的照片,帐篷差点搭在农民屋头去了,这是去露营还是知识青年下乡哦?”
  
  是的,我得承认,死在梦想的路上是最美的。所谓行走者的理想主义,剥开星空、自由的风、莽原、成群的野马、背包旅行、露营、摇滚、愤世嫉俗、饥饿等表面上的意向符号,其核心不过是对一个生活的真相的追寻。要寻找小草与清风的真相,就必须脱离现代文明的骚扰,而这也给了理想主义者们坚固的信念:走吧,走出城市,走到城市的对面去——那里是无尽的荒野。
  
  被缤纷物质包裹着的我们,只能从《荒野生存》这样的绝对理想主义中感悟到些许生活的真相、真理和爱。但实际上,再多的感悟也比不上一次亲身经历,一次真正的走出去。那些坐在电脑前为McCandless的出走而泪流不止的理想主义者们,每天都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和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幻想着荒野的风吹落满地星辰,他们已经在脑海中一次次把帐篷搭在了藏北羌塘的无人区里,搭在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搭在了非洲羚羊夏季饮水的水塘边,搭在了那么多你们想去,而我也想去的地方……可是你们忘了,从城市走到荒野,这中间就是广阔的农村啊!那里有5年没有见过在外打工的父母的孩子,有独自在家的我们无处安放的父亲,有守着一千亩大草原却眼巴巴向往着城市生活的青年,有所有被理想主义者选择性忽略的爱与真相……
  
  不要再将McCandless与理想主义者混为一谈了。他根本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是一个伟大的对梦想的实践者。理想主义者的帐篷应该搭在哪儿?对理想主义者来说,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理想主义者根本就不搭帐篷。
 

雷人

拥抱

支持

鄙视

无聊

路过

偷笑

伤心

评论 (0 个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