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惊魂察瓦龙——滇西五记之二

2006-5-29 00:00| 查看: 569|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在丙中洛吃早饭时,我认识了在丙中洛开水饺店的东北人,那家主人是个水电站的监理,还拥有了两辆农用车跑运输,他跟我讲,到了怒江,不去察瓦龙是个遗憾,并称第二天,他将送货去察瓦龙,可以带我一起去,我的心立即被他鼓动起来了,去!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察瓦龙,藏语的意思是“干燥的河谷”,丙中洛和察瓦龙相距90多公里,这条公路去年年中才通车,田壮壮拍《德拉姆》的03年,还在建造中。这段路,由于坡度大,只有马力较大和有双轮胎的越野车和农用车才能通行。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了水饺店,吃完了水饺,等着上车,一上车,发现这辆农用车严重超载,车上装满了水泥,驾驶室里当然没有了我的位置,我不得不和近20人挤在农用车的车斗里,我和车上的6个广东游客脸上掠过了一丝不安。

由于丙察公路尚属于试营运阶段,而且,不时地出事,故交警管得较严,因此,在路上设有岗哨。按规定农用车的车斗里是不能坐人的,但车主也有对付他们的办法,在经过岗哨时,车斗里的人便被要求走过岗哨,再上车,我们在丙中洛的路口和石门峡便碰到了岗哨。

从丙中洛到秋那桶那一段,路还不是太险,只是车可能由于超载而左右摇摆,望着脚底下滚滚的怒江,恐惧还是不期而至,车上几个当地人对我们说,险的路还在后面呢。

果然,过了秋那桶,进入西藏,路是越盘越高,道是越来越窄,坡度是越来越徒,路上不时地出现从山上滚下的石头。所谓的公路是简易公路。

站着车斗里,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往下看,是万丈深渊,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车速尽管很慢,但忽爬坡,忽下坡,仿佛是座在过山车上,手紧紧地拉住车上的横杆,拉久了发觉皮也破了,整个身体,整个心也随着车的爬上和爬下而提上提下。公路的路宽仅4.5米,很多时候车或是贴着悬崖面,或是贴着山体在行驶着。对方来车,还要想方设法腾出地进行会车。看到路上的滚石,还要不自觉地往山上看看,担心山上是否有石头滚下来。最险处,当地人起名为“雁门关”和“老虎嘴”。路不行,车况也不行,一会儿油管断了,一会轮胎被石头扎破了,我和几个广东游客不时地吓出冷汗,感到是上了贼船了。还是那几个藏族和怒族兄弟见多识广,他们安慰我们说,天主和上帝会保佑我们的。

最惊险的是经过200米左右的飞石区,飞石区碰到风,石头就会从天而降,车开到飞石区,先要留意一下风速和动静,没有情况的话,要开足马力闯过去。对于飞石区,田壮壮的《德拉姆》中也有详尽的描述。

开车的是水饺店老板的侄子,年纪20岁出头的样子,这段路刚开了2个月,但每周要跑2~3次,故对路况较熟,当地人也都很信任他,都选坐他的车,对其他人开车并不放心。农用车上除备有修车工具,还备有雷管,碰到路上有大石头,就要用雷管炸开。

区区90公里路,要开6个小时,经过松塔、龙普、扎思和喇嘛庙,到察瓦龙时,身上已是满身尘土,但总算悬了6个小时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但明天还要重走这段险路,回到丙中洛。好在第二天我预先订了车箱里的位置,车斗里也没装货物,不存在超载的问题,第二天回程路上我的胆子大多了。我终于有闲心可举起照相机,欣赏怒江峡谷的秀丽和险峰,观赏当地原住民的淄索。但是,回程时,车胎又被扎破了,路上又增添了不少石头,故感到危险仍然是无处不在。

丙中洛到察瓦龙这段路是险的,通车不到一年,据说经常出事。但是不走这段路,又怎能体会怒江大峡谷的险峻呢?又有什么理由把它看成是东方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呢?又怎能进一步领略怒江两岸的风俗民情呢?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段路如果不是坐车的话,我想我会看得更仔细,但走的话,要用3~4天时间。但我情愿是走的,坐车甚至实在是太后怕了。察瓦龙和丙中洛有很大的不同,正如其名,十分干燥,到处长着巨大的仙人掌,没有水,水是从远处挑来的,物价也贵,也没几家饭店。回来重看了《德拉姆》才发现,我就晚餐的那个店的女老板在电影里也受过采访,当时这家饭店是察瓦龙的唯一一家饭店。我还发现,《德拉姆》中那位美丽而迷人的藏族女教师还在我吃晚饭时到饭店里窜过门,看样子,她和女老板的关系还不错,但当时我却没认出来,真是件遗憾的事情。

攻略:

1、从丙中洛到察瓦龙,坐农用车,来回60元,安全起见,最好座东北水饺店老板的车。

2、察瓦龙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物价也较丙中洛贵。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惊魂察瓦龙——滇西五记之二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53724-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