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从西安去壶口、延安

2016-1-20 00:00| 查看: 186|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壶口1)

三、从西安去壶口、延安

更改计划,接着走,成了。

1、壶口

早饭我和H姐、老D吃老字号樊记蜡汁肉加馍,另配鸡汁馄饨或醪糟。生意火得很。俄们等了半个多小时才轮上,连吃带买,那蜡汁肉有真空包装的。先生前一晚已经被面食乱了胃口,南方人,说什么也不肯再吃馍,另辟蹊径去了。

没见着壶口,壮志未酬,集体不死心,再怎么随机应变,丢了主题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大家决定改变计划,由西安再奔壶口,执著。雨又下起来没完了,真有点邪门。也不知走过了几条长长的隧道,下了高速,换二级公路,过了宜川就一直绕山,这宜县倒是收拾得挺干净,山川葱郁,路边的房屋也都有头有脸的,显然比山西吉县那边要和谐。

一路上遇到的车多数多是“渝”、“川”牌照的,那车队一看就知道打头的、断后的分工明确,人多胆壮有声势,却渐渐都被我们这单兵作战的超了,老D不认同。前无来者,也没了挡道的,英雄本色无显,有些无聊。

先是在山逢间悬崖下看到了黄浆滚滚的黄河。接着又见把江河水一分为二的黄河第一门---孟门山,(壶口原址,据说壶口瀑布原名孟门山瀑布)孟门岛修了一些画蛇添足的玩意,大龟啦,塑像啦。过去在五大连池、镜泊湖等多处景区都见过类似情况,那时我还纳闷,何人有权利干这样私搭乱建的事?敢在自然之中肆意妄为?当自己是谁呀?可现在已司空见惯,这山里还盖了酒店,收费站什么的。不就是收钱嘛,保护母亲河,应该的,没什么好说的啦。

在雨中我们总算到了壶口,看来秋天的雨还是扑不灭人们对壶口的热情,秦晋两岸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虽山西看效果更佳,可从陕西看也比不看。有桥可以过去,但时间不允了。

亲眼目睹黄河之水浩荡奔来,300多米宽的河面就在俄脚下骤缩为50来米,从有30多米落差的苍山狭缝间坠落,烟腾波淼,咆哮而泻,势不可挡!

多少次听过:“黄水奔流向东方”,可是此刻,它就在俄身边零距离处宣泄跌宕,眼看着它,憋足了劲儿,淌过崎岖的河床,也冲击着我的思想。眼见壶口瀑布的大气雄浑,磅礴汹涌,挣扎和痛苦,让我们现场领略着黄河大合唱的高潮迭起。伸向远方的九曲十八弯犹如黄水谣,转而舒顺柔和,又赋予了我们无尽的遐想!

最先想到的是“河殇”和那些因黄河而活着,而生活的人们。从古到今,这滔天的浊浪中不知溶解了多少希望、梦想和痛苦,索求与报复并存。大河滚滚天上来,看着千年的兴衰交替,人间悲欢,奔流到海不复还。

曾几何时,船行水路到此“黄河一壶收”的地方,得停泊卸货,由民夫和牲口将船货从崎岖的岸边拖拽到壶口下游去,重装后再度启航。可以想见,当年那些汉子们在此地绞尽生命能量的悲壮,赶牲灵的百姓们活得多不容易。

看这条混沌的命脉,内心矛盾无尽。如果黄河象征着民族的精神和力量,以这样劈山夺路的势头而行,早该甩开一切悲凉和苦难了吧?其流域那样孱弱的农业文明却又何以在数千年之中发展迟缓呢?眼前,总是浮着那黄水被险峻峭壁憋屈、挤压、阻拦着然后又跌下谷中的画面,透着揪心动魄。还有我想不清楚的那些伴河而行错综复杂的长长历史,这就是我们民族的造化吗?

我知道黄河可不仅是给矫情的城里人看的一道景,不是一桌美餐后的一味甜品。据说光它每年冲下黄土高原十几亿吨的泥沙建一米见方的堤坝,可以绕赤道28圈。无论它表现为溃泄还是滋润,肆虐还是慈爱,以此巨大的能量,以数千年的阅历流淌于世,都命中注定的。它是我们的河,土生土长的后辈永远都得低头认可的河。看着是景,含着的是情。

我,敬畏自然,但不敬畏龙。在此,面对大河参拜、有礼了。那些历史的深刻似高不可攀,往事不堪回首。见识了过眼烟云,安心做沧海一粟。小砂一粒,坦然流去,无法回头。

在天黑前,我们要多赶些路,目标延安。纵有车轮驼着,但比起那些在城里温暖舒适的巢中偎着的人们,我们也算在风雨中跋涉了几步。伴我们行走的,有几分好奇和悬念,还有几分冒险与彪悍。

仍然是弯路接着隧道,路边时现码得整齐的壶口酥梨,看样子深得山间雨露滋养,嫩黄,纯脆。满目野树山花的干净、葱翠与壶口的雄势相比,显得阴柔了,也在我心里填上了一些安慰,黄土高坡曾经的贫瘠,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2、圣地

进入延安时有礼花升腾起来,那黑色背景中的焰色反应释放出一种喜兴和热情。错过了夕阳下山头的塔影,夜色中看不见河边的流萤。人这匆忙的一生,要错过的实在太多了,顺势、顺己、顺其自然吧。

通过携程定酒店--银海国际,一个标间必须搭一个套房,近千元,贵。我在不同角度从21层俯瞰延河,平视宝塔,雾气让那些轮廓光显得微暗。酒店的晚餐比想象的便宜,四人有酒、肉、蔬菜、200多元拿下。饭罢置身于夜延安,领略酒店周边的热闹,印象最深的是到处热销的狗头枣,零售每斤8元,批发最低一小箱,6斤,42元,质量比城里超市的好。昔日耳熟能详的抗大、鲁艺都不起眼地悄悄站在在街边上。

3、革命遗址

在浓重的雾霭中与宝塔山合影,山不在高。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延安的这些事儿,算是略知一二的了。工农红军到达陕北时,革命力量还如涓涓细流,经摇篮的哺育,抗战胜利后再出山时,已成长壮大得很快就可以宜将胜勇追穷寇了。所以,这是一座历史光荣,劳苦功高的城市。

到此一游,王家坪、杨家岭是要看一下的,现在都是挂牌基地。前者是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后者曾为中共中央所在地(1938-1947)。开7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地方。我走进了军委礼堂、毛泽东、朱德住过的窑洞。领袖的窑洞比我们文革时住过的多了套间。那军委礼堂的硬件,比我们学校现在的阶梯教室可差远了。从土窑移居中南海,真是本事,纵观那样一段风雨历程,绝非常人俗辈可为。夺取艰难的成功和胜利,说什么也是非凡的壮举。

人,不怕死,不怕困难,那份气概和意志是无敌的。当年这里群雄荟萃,何况众精英还都足智多谋,文武双全,个个叱咤风云,得多数民众拥戴,夺江山是必然,他们是英雄。既得利益的传人们应该自愧不如啊。至于整风还是肃反那些内幕细节,大可忽略不计,走马观花,写意而过。

为了不走回头路,我们放弃去三门峡小浪底的念头,随机应变,沿包茂高速取道内蒙了。沿途风光仍淋在雨里,同路人极少,没有延安那边的热闹了,感觉很是清静。

(壶口孟门山景区电话15619852680杨先生,可咨询天气,住宿,路况)


(壶口2)


(壶口3)


(王家坪、杨家岭)


(从浓雾中俯瞰延河)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从西安去壶口、延安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94488-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