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位于台湾中部西海岸的小镇,人口只有八万,却曾有着显赫的文化历史。“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早期台湾汉文化鼎盛发展的标竿,分别指的是台南、鹿港和台北万华,其中鹿港是当时文化与商业的港埠重镇。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与福建泉州晋江县的蚶江正式设口对渡后,鹿港大量汉民涌入,商船云集,店铺栉比。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间,被称为老鹿港的“黄金岁月”。其后,浊水溪泛滥,鹿港因港口淤塞,和日据时铁路未能路经等缘由而逐渐衰微。
鹿港原本是河港,后来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加上先天河砂淤积问题日渐严重,最后终成废港。而台北的繁华相较于鹿港纯朴的环境,亲近的渔村风貌以及传承下来的艺术文化,成为了远在外地工作的鹿侨心中永远淡淡的哀愁与怀念。
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庙古迹和传统建筑,足堪印证当年的盛况,而在港口和市街结构上,也保有大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风味,有着“繁华犹似小泉州”的美名。
地址:彰化县福兴乡福兴村福兴路62-500号
餐厅推荐:布置成铁路环境的主题餐厅,喝上一杯冰镇柳橙汁,被满墙壁老电影海报、旧广告招牌包围,听着留声机里的怀旧音乐,仿佛坐着时光机回归到那个年代。
旅游资讯:
1日游推荐路线:天后宫 → 庙前糕点、民俗小吃 → 古迹保存区〈古市街〉→ 隘门 → 半边井 → 石敢当 → 鹤栖别墅 → 第一市场美食小吃 → 九曲巷 → 十宜楼 → 意楼 → 兴安宫 → 瓮墙 → 泉郊会馆 → 元昌行 → 摸乳巷 → 杨桥公园 → 福德祠 → 护安宫 → 文武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