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徽州之行系列游记:宏村,一份丰厚却又微薄的遗产

2009-6-30 00:00| 查看: 193|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宏村记

本文和组图收录在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ollegeroad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时候,我会很迷信一些东西,例如迷信世界文化遗产。如果有一个地方被评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我总会对那个地方充满了向往,趋之若骛。

宏村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在2000年,它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个组织中国版的网页上,置于顶端的图片,不是长城、故宫、兵马俑,也不是丽江、苏州园林、布达拉宫,而是宏村的南湖。这,增添了我对宏村的遐想。

为决定这次出游的去向,乔和我做了无数次善变的女人,而宏村始终在我的意识中从未稍离。亲友听说乔和我要去黄山,先是为脚不方便的乔担心;既而得知我们并不准备上黄山,只是游览山下的古村,全都诧异得眉毛翘出八字,嘴巴变成O型。

是乔的随意洒脱成全了我的一意孤行。在一个时刻准备着下雨的阴天里,乔和我来到了神奇的宏村。

远远看见宏村的一刻,我从内心发出毫无保留的赞叹。你看,那连绵不断的山峦-黄山的余脉雷岗山,如同宽宏的背景,烘托着舞台中央的一排白墙矮房。它们无视四周往来的游人,安然宁静地矗立在南湖边,连水中的倒影也清亮平静,直到小鸭偶尔游过,在湖上泛起一圈一圈漪涟,如歌谣般轻柔地飘散开去,带出层层银光。不一会,涟漪逐渐消失,倒影慢慢修整容颜,重新从水底浮现出来,一切又归复平静。

这是一幅如此恬静的画面,象你最亲近的人的双臂,能在你不安时轻轻揽你入怀,在无语间,让你卸下烦嚣;又象一首你从未听过的歌,不过是飘过你耳朵,却想不到竟然也钻进了你的心,使你瞬间呆住,闭上眼睛一直倾听、倾听着。

这就是初见宏村,它留给我的安祥、美妙的感觉。

沿着南湖边走,过了长长的石桥就进了村子。这宏村,是怎么样的小桥流水人家啊!那小桥,只是门前的一块青石板,一步就能跨过;流水呢,是邕溪河的水,它顺着水圳川流不息地流经家家户户的门前;而那人家,自宏村建村以来,一代一代,已经延续了将近900年。

尽管许多村民的家现在已经转型,开铺做生意,但人们的生活依然如常地在村子里继续着。看看那些屋门口摆着的菜篮、碗盘;窗外晾干着的衣裤袜子;庭院里肆意生长的蔷薇;窗轩旁孩子向外张望的脸;坐在门槛打盹的老人,我知道,我走进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景点,我走进了宏村的生活中了。

在宏村只要沿着水流走,总会把你带到月沼。月沼是宏村最美的地方,半月形的池塘,划出一轮优雅的弧线,含蓄地传递着古人“花未开,月未圆”,不追求极致,对未来充满期盼的人生哲理。月沼的池水灰蓝灰蓝的,安稳如镜面,映着天空,映着飘过的云,映着塘边的马头墙,如真似假,仿佛要将你的灵魂也映照水中。

围坐在月沼旁,有写生的学生,有忙于拍照的游人,有吆喝一声“同学们,煎饼爷爷来了”然后高音唱起小曲来的卖煎饼大爷,还有久久地、痴痴地望着池水的乔和我,快要变成那终日在水中照镜的那西瑟斯。

凝望着月沼,我想,宏村的房子与皖南一带的徽派建筑无异,象南湖、月沼那样的湖水在许多地方也能看到,但是为什么眼前这一幅画却是如此迷人呢?

我猜,我对宏村的赞叹,除了来自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陶醉于这种美好的生态环境。宏村建起来的本意是汪氏家族要在这里安家、生活,它是宏村人生活的地方,它没有任何刻意迎合外人眼光的修饰。宏村所呈现出来的是它的自然朴素、它的和谐温馨、和它的自得其乐。

从南湖,到水圳,到月沼,宏村的美由水而生,水是宏村的灵魂。

我在网上“互动百科”上找到一段生动详细描写宏村水系统的文字(我稍作辑录及加标题):

祖先的智慧

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3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宏村人的祖先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拦河建石坝,用石块砌成的数米宽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势落差,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

路线与功能

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濉溪。这人工水系,有6大功能。一是防火;二是调节小气候,改善气温和湿度,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三是饮用;四是洗涤;五是灌溉;六是发电。

用水的规定

水圳是古代村落的“自来水”,当年村民饮用、浣洗都在“牛肠”里。汪氏祖先曾立下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牛肠”里的水为饮用之水,过了8点之后,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

高明的水系统

更为奇妙的是,这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即水位总是低于小桥以下一点,不多不少,十分奇特。水系建立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宏村的人家,就象鸟飞翔在芬芳树林里,马流连在青青草原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宏村的水象珍珠项链似的,优雅,流畅地将村庄缠绕,柔和的光芒在每家每户的门前闪动。宏村的村民啊,沐浴在先人的福泽之下,每天的生活,成为画卷中的一部分。在宏村,我能够感受到这种“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是的,宏村是一份遗产。它既丰厚,又微薄。它的丰厚让世人无比倾心;它却又很微薄,象宏村这样的生活环境,有多少人能继承呢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徽州之行系列游记:宏村,一份丰厚却又微薄的遗产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54764-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