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2015-1-27 17:10| 查看: 785|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最早时工艺品店一统天下的十全街如今百花齐放,服装,美发。餐饮各领风骚。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耶!吧台边上的老外发现我在拍照,摆了个pose.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新开的素菜馆,其实中西餐饮都做,连小小咖啡也是它的经营范围。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等车的女郎们做梦也不会想到那么暗的光线下我也能将她们收入镜头。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走过工艺品店,女子脚部的虚化反而增添了动感。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陆文夫曾经参与经营的老苏州茶酒楼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服装店外小小休息处也很温馨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五龙堂,与寒舍相邻的弄堂(有点虚,也许更加朦胧,多几分神秘之感),另一侧是著名的南园宾馆,当年林彪曾在此养病,晚上便衣彻夜巡逻。后来老江也住过,但因为它的硬件设施渐渐不能满足高官的需要而为东山宾馆所取代。

 一介布衣,只要能身体健康衣食无忧足矣。能够穿街走巷悠游在如画姑苏之中实在是第一等的乐事了。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我喜欢在苏州步行穿街走巷,因为这往往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外地游客只看到苏州的表面,看到精致的园林,看到园区的摩登,但要看苏州百姓真实的生活或者说比较深入地了解苏州,走街串巷那是最好的办法了。我说不出那条弄堂最能代表苏州,也许没有这么一条弄堂有这个资格,只有这些弄堂的总汇才能反映苏州的全貌。所以除了几条名声在外的弄堂小巷如山塘街平江路外,我从不刻意选择去哪一条弄堂漫步。

    昨天下午,送走了来为我丈量浴室移门尺寸的师傅,我看看时间还早,忽然想去艺圃转转。艺圃是苏州一个比较小的园林,可能和网师园的面积相仿。我打算乘坐501路公交车前往,可是不知怎么鬼使神差坐上了204路,直到车子在景德路拐入中街弄我才发觉。于是我在宋仙洲巷下了车。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车子经过白塔西路时,我在车上拍了一张“古状元宅第”的外景,发现它的屋宇还是蛮高大巍峨的。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下车后看到一位接第三代的老人和孩子在候车,舐犊之情可感,但是孩子人高马大似乎呵护得有些过头了。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吃烧烤之类的垃圾食品。这位年轻的妈妈不但自己吃,还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来“食毒”,真是愚不可及。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我没有考证出宋仙洲巷名字的由来。我发现墙上的爬山虎的新叶和枯藤简直是一幅漂亮的山水画。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小巷深处有豪宅,而且人家不怕露富。据周围居民说,张宅的主人长年在上海做生意,很少回来。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住在公寓里的市民只好将花放在花架上,像张宅这样的豪宅毕竟还是只有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家才能居住的呀。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二十多年前我在德国街头看到家里没有车库的德国人将私家车停放在马路旁。如今在苏州这样的中等城市这种情况也比比皆是,甚至在内陆更加闭塞的地区也不罕见。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现代化水平大有提高,只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极大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废品收购站里老板在呼呼大睡。不要小看这样不起眼的站点,相信老板也身价上百万。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在巷口看到新建的老年公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工程”需要政府来推动。这应该成为政府的大事之一,一天到晚花大价钱去“维稳”的结果是越维越乱。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里面的房子并非豪宅,但是有了这样别致的大门,就让市容提高了一个档次。苏州做得到,其他城市也应该能做到,所费不多呀。官员少一次公费旅游公费吃喝,省下来的经费就绰绰有余了。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宋仙洲巷口的一幢老洋房,以前肯定是有钱人家的宅第。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从宋仙洲巷转弯就是小汤巷,巷头的街心公园很漂亮。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小桥流水人家是苏州的特点,这些小河最后都和护城河相通,虽然历年来已经被破坏了不少,但毕竟底子还在。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和小汤巷隔河并行的吴趋坊也有一家老年公寓。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这里城管很松,这家人居然在路上安置鸡笼养上了鸡。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小巷深处也不缺乏年轻人寻欢之处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小窗后面就是一家便民的小杂货铺。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寻常人家 寻常街景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终于来到小小艺圃,园虽不大,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喔。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几株藤,几根石笋便是别一样风韵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艺圃的扶桑养得特别好!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雅致的通道

 根据有关资料:

  艺圃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为袁祖庚醉颖堂。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为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购得,名药圃。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园归山东莱阳人姜采,更名颐圃,又称敬亭山房,后复改名为艺圃。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绸缎同业立为七襄公所。

 

  袁氏谢世后,此园为苏州文人文震孟(1574~1638)所得,并将此园重加修葺,并易名“药圃”。文去世后,药圃衰败,不久由名士姜(1607~1673)所得,修葺后改名“颐圃”。艺圃之名是姜之子姜实节所改。姜于明末任礼科给事中,明亡后终身以明代遗民自主,不事清廷。其子安节、实节也继父志,终身不赴科举。

 

  后来此园又数易其主,但园名仍叫艺圃。清道光十九年(1839),园属绸业公所。到了民国初,由于经济问题,园内房屋出租为民宅,艺圃变得支离零落,不堪入目。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艺圃被列为苏州市古典园林修复规划项目。在修葺时按“修旧如旧”原则,布局、风格与原貌相近。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艺圃以一方池塘为中心,其他建筑和假山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园林,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园林。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随手拍摄的一些照片,不想作深入的介绍,那样太耗费时间,各位有兴趣的,又机会可以去那里看看。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上午在大公园遇到一群波兰游客,下午在艺圃遇到另一群。波兰人的英语很差,波兰口音很重,像俄文一样卷舌音很多,较难听懂。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因为有水,所以有倒影增色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年纪大了,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为好,但要向前才好,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两张不同方向的“全景图”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其他杂景图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艺圃的后花园,苗圃。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4点多在闭园前我离开了艺圃,随手拍摄的小巷即景。第一张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线天”。

 顺路去探访了住在附近的老同事,出门已经万家灯火了,正是我的J1大显身手的时候。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新开张的栗子店,生意冷清,新店难开,要打出牌子不是件容易的事。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放学时挤满家长的校门口现在阒无一人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席地而坐,太累了,还管它干净不干净。

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美甲店门庭若市,只是店员和顾客有几人知道陆游和唐婉的红酥手典故呢?

 

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
宋朝 陆游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穿街走巷 从容艺圃游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50618-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