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龙岩红色景点

2014-12-18 00:00| 查看: 2281| |地址: 福建龙岩新罗区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新罗区红色景点
新罗区红色景点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龙岩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龙岩人民有着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1923年,邓子恢、陈明等创办《岩声》月刊,成为当时全省办刊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传播马列主义和新思想的刊物。为中共龙岩党组织的诞生奠定思想基础。1926年10月,建立中共龙岩小组,翌年1月,建立县总支委员会。党总支与中国国民党龙岩县党部(左派)合作,开展农民运动,进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的斗争,组织农民协会、工人协会、妇女会、学生会等,发动群众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

1928年3月4日,中共龙岩临时县委领导震撼福建大地的后田农民武装暴动,开创“闽西土地革命之先声”,建立第一支工农武装。配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克龙岩城;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10万贫苦农民分得土地。9月,成立第一届县苏维埃政府。1930年初,苏维埃政权辖地21个区,人口近15万人,成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8万多人的长征队伍中,有2000多名龙岩(现新罗区)籍人分别编在红一、三、五、九军团及中央军委纵队的干部团。长征途中,绝大部分壮烈牺牲。留在闽西、龙岩的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第九团及县游击队,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后,闽西革命武装组成的新四军二支队2000多人从龙岩白土出发,奔赴抗日前线。中共龙岩县委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援抗战。同时,维护闽西国共两党合作,按照就土地问题等达成的协议,领导农民戳穿国民党顽固派策动地主豪绅的一次次夺田阴谋,坚持长期的保田斗争,在全县8万人口的地区,将土地革命时分田的成果保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时。

解放战争时期,县委领导的武装工作队、地方工作团继续坚持武装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壮大力量,组建独立第五团,迎来龙岩的解放。

在23年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粟裕等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全县有3651名优秀儿女,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188个革命基点村的群众,为支持革命斗争蒙受烧杀掳掠、移民并村、荒毁家园的巨大损失。高耸在虎岭山头的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龙岩人民光荣革命传统的象征。我区现有29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4处),有5处开放的基层纪念馆室。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座落在福建省龙岩市城西虎岭山闽西革命烈士陵园内。1955年7月兴建,1956年10月19日落成。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福建省副省长魏金水等领导以及闽西烈军属代表、各界人士近2万人出席了纪念碑揭幕典礼。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占地1.5万多平方米,其中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1500平方米。纪念碑四周三层栏杆及地面全部用汉白玉和花岗岩铺砌而成。碑高25.35米,上刻“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阴刻鎏金楷字。碑顶为浮雕月亮、云彩图案,碑座四面镌刻邓子恢、张鼎丞、魏金水、伍洪祥的题词。从南向东依次为邓子恢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张鼎丞题词:“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奋斗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魏金水题词:“革命烈士的英名永垂不朽”,伍洪祥题词:“为革命而牺牲烈士的精神永存”。整座纪念碑全部用白色花岗岩砌成。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历次革命战争中为革命牺牲的闽西23600余位革命先烈而建。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位于龙岩市北环路、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北侧,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结构3层,占地20亩(约5000平方米),1986年筹建,1989年1月正式开馆。内设3个陈列,其中:

(1)闽西人民革命史陈列

该陈列设于馆内一楼,较科学、准确地反映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义革命中同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的史实。陈列展线900米,分5个部分,展出图片900幅,文物800件。陈列结尾处还附有闽西籍78位将军展览。

(2)辉煌的50年——闽西建设事业成就展

设于2楼右侧,展示了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及取得的辉煌成就,陈列展线500米,展出图片300幅及部分文物和实物。

(3)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

设于2楼左侧,展出闽西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牺牲的189位烈士及与部分烈士有关的文物、实物,展线600米,展出图片200多幅。

2000年,闽西革命历史情物馆被福建省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29年6月19日,红四军第三次攻克龙岩城后,时任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兼党代表的毛泽东和夫人贺子珍居住在新邱厝,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设此。

新邱厝地处龙岩城北门,原系明崇祯刑部左侍郎王命璿府第,1908年由龙岩商人邱洽子重修。该厝坐北朝南,为三进式二厢房土木构平房,占地1741.8平方米。毛泽东、贺子珍的住所设在中厅右边房,面积18平方米,据傅柏翠和曾志回忆,住房内设平板床2张、办公桌椅各1、洋铁皮公文箱2只、煤油灯和马灯各1盏,办公桌上有砚台1方。中厅是毛泽东吃饭、会客的地方,警卫班设在前厅两侧,前委办公地点设在中厅左边房,毛泽东当时化名“杨先生”。

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参加了6月20日在中山公园召开的有3万多人参加的红四军三打龙岩军民祝捷大会,发表了攻克龙岩的伟大意义和悼念阵亡红军将士的重要讲话。 6月22日,毛泽东还参加了在公民小学礼堂兴学祠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

新邱厝于1975年被征用设立龙岩县革命纪念馆(今龙岩博物馆),展出《龙岩人民革命史迹》陈列和《龙岩民俗文物展览》,1981年被龙岩市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旧址保护完好,旧居和陈列常年对社会公众开放。

红四军司令部旧址:龙岩县图书馆 (省级)

1929年6月19日,红四军第三次攻克龙岩城后,司令部设在龙岩县图书馆,军长朱德和新婚夫人康克清住在二楼。

 龙岩县图书馆位于龙岩市区松涛山下的市政府大院内,与中山公园毗连,系1927年任福建省防军混成第一旅旅长的军阀陈国辉所建。该楼为单体骑楼式砖木构二层洋楼,平面呈方形,坐东朝西,占地面积361平方米。

龙岩县图书馆1930年曾作为龙岩县第二届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场所,1981年,以“中共红四军司令部旧址暨朱德旧居”为名,被原龙岩市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田暴动旧址:火星祠堂(省级)

位于东肖镇后田村南山麓,为后田村陈氏宗祠,建于清末,因大火毁,1910年重建。旧址坐南朝北,土木构单檐歇山式一厅二厢房平房建筑,占地500平方米。

1928年3月4日,为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中共龙岩县委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等领导后田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打跨国民党军阀陈国辉支持的地主武装,在此破仓分粮、焚烧田契债约。后田暴动,打响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揭开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序幕,在福建革命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邓子恢纪念馆

邓子恢纪念馆位于东肖镇中心小学内,系利用革命旧址白土桐冈书院设立的名人专题纪念馆。

桐冈书院建于清同治年间,坐北朝南,为一院二厢房土木构平房建筑,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1921年春,邓子恢、陈明、章独奇等在此举办进步读书会“奇山书社”。1923年9月,在此基础上创办闽西第一个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岩声》报,对闽西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邓子恢(1896~1972),龙岩东肖邓厝村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政治家、中国农民运动和农村问题专家、党和国家第一代重要领导人之一。该陈列分8个部分展示了邓子恢在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后在农业合化方面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和重要贡献,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2001年6月,邓子恢纪念馆被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列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子恢纪念馆展出图片120幅、文物85件、展线110米。

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

 位于东肖镇龙泉村东北,建于1985年8月,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单层结构,占地面积850平方米。该陈列展示了新四军二支队从1937~1945年从组建到前线英勇抗日杀敌的奋战历史,分3个部分、4个陈列室,共展出图片125幅、文物47件,结尾处还有新四军二支队烈士芳名榜。1998年3月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写馆名。

1938年1月,根据党中央命令,闽西南和汀瑞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张鼎丞为司令员、谭震林为副司令员、邓子恢为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政治部设在纪念馆对面的仕峰厝。

仕峰厝,陈姓民居,建于清同治年间,坐东朝西,为三厅二厢房土木构平房建筑,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政治部驻此期间,邓子恢住在左侧厢房,张鼎丞、谭震林及政治部主任罗忠毅住在后厅平房、旧址与陈列馆相邻,真实地展示了历史的原有氛围和环境风貌,形成完整的开放整体。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龙岩红色景点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29383-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