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奔子栏静候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等来了德钦方向开来的第一班车,于是警察放行,我们也就加入了第一批开往4292米白马雪山垭口的车队。 白马雪山,有的地图上也写作白茫雪山,回想我们此行去程茫茫的雪景,和归程俊秀的英姿,这两种称呼于我都十分贴切。刚刚离开奔子栏的一段,雨并不大,但是随着盘旋的公路往上,渐渐的,细雨变成了小雪,而秋色也逐渐转换成为一片茫茫的雪景。棕黄色的杉树伫立在积雪之中,搭配上青松、红叶,风雪之中,愈显挺拔。由于路险雪深,车速也不由得慢了下来,茫茫的天地之间,偶尔一两只牦牛在雪地上徘徊。 ![]() 司机杨师傅对音乐似乎颇有品位,车内音响里中、外、雅、俗的歌曲应有尽有,紧闭的车窗隔开了里外的两个世界,而我的视线却一直凝视着窗外,雪色迷人。突然车停了下来,原来,杨师傅发现一个相识的藏族司机的越野车抛锚停在路边,他和我们打了一个招呼之后,就敏捷地钻出车子,赶过去帮忙了。忙碌了一会儿,隔着玻璃,我看到杨师傅的西服顷刻批满了雪花。看来一定出了什么棘手故障,二十分钟后杨师傅悻悻地回到车子里,继续我们的行程。后来才知道,杨师傅和这位藏族司机其实并不十分相熟,这种在艰难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原来是多么可贵,想起我先前的心头掠过的那一丝不快,实在惭愧。没多久,我们车子的后门就被轰然打开,惊恐之际我们才认出正是那位坏了车子的藏族司机,原来看着车修好无望,他就索性将他的两个乘客丢在车上,自己准备搭我们的车往德钦请修车师傅再回来修车。大雪漫天的山路上,设想一下那两个被留在车里的乘客,望着渐渐黯淡的天色,我不敢想象他们两位的心情如何,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车行不远,塞车!原来大雪之中,动力不足的车往往很容易在积雪的路面上车轮打滑,没过路肩的积雪更让人担心坠下山谷,于是司机们纷纷下车铲雪开路,而乘客们也不得不合力推车,车速顿时就减慢了下来,以至于举步为艰。4300米的时候我也曾自告奋勇地下车帮人推了一把,没想到这小小的援手却让我足足喘了五分钟的气,高原毕竟是高原,大自然面前,我们实在渺小得很。前方两辆对驶的大客车交汇令人心惊,当它们终于安然通过的时候,天色已暗,只有四周的雪映照着车灯,夺目晃眼。经过4292米垭口的时候,天几乎全黑了,昏暗之中我体会到了“白茫”雪山的意境。
翻过垭口,天完全黑了,大山如同高耸在四周的巨人,森然寂静。而行驶在盘山公路上的小车,就像黑夜天空中孤独的一颗星辰,隐约闪烁。藏族司机自上车以来就不停地打电话联系他的修车事宜,他声音嘹亮,普通话也别有风味,他一路大声地说着,直到那几个反复出现的诸如“白马雪山”、“电工”、“电瓶”之类的关键词已经把我们灌得耳熟能详之后,我们的情绪也都从这一路的风雪的历险之中放松下来,倏而发出了一阵轻松的笑声。 晚上八点多,我们到达德钦县城,由于目的地飞来寺还有二十几公里的山路,我们不得不改变行程,当夜就住在德钦。选了一家当地最好的酒店,既无热水洗澡,又无空调取暖,不过令人庆幸的是,湿冷的棉被下面有电热毯,于是索性和衣而眠。 是夜,大雨。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离梅里更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