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九寨沟黄龙雪宝顶自由行攻略(回忆篇)

2016-1-21 00:00| 查看: 191|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来源:九寨沟兴盛自由人服务网 (0816-2375936 2375836)


去九寨之前,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收集资料,看别人的游记,找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咨询,因此也结识了不少朋友,这个准备的过程真是一种乐趣,也许这种神游更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启程的日期因为种种原因一拖再拖,以至于到了后来我都不怎麽在意去或不去,直到那天车票放到了我的面前,那种激动才重新开始回来。


4月24号,星期天,晴
下午2:00从西安出发,我们只有两个人,行装收拾了满满两个大包,感觉自己也蛮像背包旅行者了。
现在想起来,如果不是去九寨那样的地方,鬼才去忍受2119次的硬座,没有凉水也没有开水,到处都是人,车厢裡的气温至少有40度,却不开风扇,治安也很糟糕,到了晚上,警察会来告诉你,不要睡的太死,或者结伴的几个人轮着睡,所以,从西安出发的朋友建议不要坐这趟车。
火车从宝鸡折向南行,开始穿越秦岭,从一个接一个的山洞中呼啸而过,傍晚时下了一场雷阵雨,转瞬却彩霞满天,车厢裡却更加闷热了。


4月25号,星期一,晴
早上7点到达成都,买了份地图,从火车站坐车到西门车站,买去九寨沟的车票,77.00,下午4点的卧铺车,之所以要做卧铺车,一来是节省时间,二来也省了住宿的钱。存了包,坐4路公共汽车,去市中心逛逛,买了一些食品,西门车站附近有好又多和家乐福,购物很方便。


大半天的时间,我对成都的印象出奇的好,也许一大部分是因为成都的小吃,街边很不起眼的小店都能做出在西安难得尝到的美味,城市很乾淨,还有,就是mm漂亮,呵呵,成都应该是一个很适合居住的城市。


车是到南坪的,也就是九寨沟县,经过九寨沟口,车上人不多,旅游者好像就只有我们两个人,车在车站磨磨蹭蹭到五点才走,我却暗自高兴,这样到沟口的时间会晚一点,一个小时之后经过都江堰,随后就沿着岷江上行,岷江水流很急,两岸景色不错。


在车上呆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我开始庆幸坐了卧铺车,从成都到九寨沟大概是近10小时的车程,沿途景色再好看上一个小时也就腻了,开这条路线的司机像是耍杂技的,遇有弯道也没有减速的道理,我倒也没有什麽害怕。


8点半的时候到了汶川,停车吃饭,山裡面很凉,我一时激动跑了起来,停下来却气喘不止,不知道汶川的海拔是多少,呵呵。后来我们回来的时候也在这个地方停车,才知道是一个很大的水晶商店,很多车都在这儿停,不知道是不是地方的规定。


之后就沉沉的睡了,朦胧中好像经过了茂县和松潘,有人下车。


睡之前就想,囫囵上一觉就到九寨了,盼了多久的事情啊,呵呵,梦裡面可能都在笑呢。


4月26号,星期二,阴有小雨


睡的太死,听见有人问,还有没有九寨沟的,赶紧醒来,稀里煳涂下了车,却是已经过了沟口,当时是4:30,我们下车的地方是九寨沟喜来登国际大酒店,过了沟口1.6公里。还好车比较磨蹭,不是3点钟到。


两个可怜的人冻得不行,藉着酒店大堂的灯光穿上外套,这个酒店大概四星或五星的,什麽时候旅游能住上这样的地方啊,呵呵,赶紧安慰自己,住这样的地方未必有乐趣呢。


在路灯下等了一会,天也就有点亮了,向着沟口的方向走,沿路都是酒店,招待所之类的,九寨沟养活了不少人呢。沟口的建筑很漂亮,乍一看还以为是又一间豪华的酒店,细看才发现是游客中心,售票处,存包处。离上班的时间还有一会儿,那裡还有很不错的卫生间,呵呵,可以洗漱一下,竟然还有热水!


终于可以身临其境了,山风吹过来,那麽清爽的感觉,旅途的疲惫都化与无形,趁着游人还少,先大叫几声。


买票,票价115.00,学生半价57.00,观光车票80.00[网上预订:九寨沟兴盛自助游服务网]。我们坐第一辆观光车进沟,观光车进沟之后一直开到箭竹海才停,沿途有导游的讲解,随车的导游是羌族人,普通话不怎麽标准,听起来倒是蛮有意思的。


坐在车的左边,——这是有前辈建议的,其实坐在右边也不怎麽太吃亏,因为过了日诺朗左边就什麽都看不到了,当然像我们这样最好,车上人少,先坐左边,过了日诺朗再换到右边。开始的几公里比较普通,听得见水的声音,过了盆景海,车上的惊呼声就开始此起彼伏了。


从箭竹海下车,从地图上看再往上应该还有天鹅海,我们向上走了一段,都在修路,而且路程还远,只有放弃了,坐了接送沟内藏民的班车回到箭竹海。然后顺着往下走,从熊猫海弯过去走栈道,沿途景色自不多叙(虽然是在下雨)。为了找住的地方我们从犀牛海就上了公路回诺日朗中心站。


早就听说九寨沟裡不让游客住了(出于环保考虑),早上在沟口一问,果真如此,但是,这样的景色,一天怎麽消受的了?沟内那麽多藏民,我们打算实在不行就到藏民家借宿一晚,后来运气还好,在则查洼找到了一家藏民,家裡有小旅馆40元/间,带卫生间,但是不能洗澡。【九寨沟兴盛自助游服务网提醒:笔者当时住在沟内 1、是运气 2、因为当时检查还不严格 3、不能洗澡其实很不方便,因为游览一天,都会很疲惫,洗澡能舒缓疲惫,让您第二天不至于还那么的累】


下午去了长海和五彩池,这两个海子在另一条岔道上,离中心站比较远,一路上景色很单调。我觉得长海是九寨沟的海子中最与众不同的一个,有点像天池。
从长海和五彩池回来,我们去了上午剩下的珍珠滩瀑布,可能是因为上午下了雨的缘故,我们因祸而得福,珍珠滩完全不像上午我们经过时的样子,水大了许多,可能是因为看了大半天的海子,我觉得珍珠滩是九寨沟最漂亮的瀑布(也许是我们去的时候诺日朗水还不够大)。


我们住的地方就在公路边,坐在院子裡,抬头就是青山,这次旅行经过的地方都是藏族聚居区,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和自然的那种和谐,那是在城市裡所没有的。儘管旅游的开发多多少少打破了山谷的宁静,但是九寨沟应该是一个开发的很完善却又最大限度保护了环境的旅游区了,唉,其实我们还是很自私的,违反规定住了一晚。


回到住的地方才发现今天的胶卷已经超过预算,实在是不能怪我,见到那水,手就不停使唤了,呵呵。


颠簸了几天,终于可以在真正的床上睡一觉了。


4月27号 星期三 阴(或多云?我分不清)


早上起的很早,从诺日朗中心站往下走,这一路都没有游人,因为上午一般是日则沟那一条线,儘管九寨沟很大,有时候还是会觉得拥挤的,尤其是几个团一起到的时候,不过通常他们很快就走了,呵呵,所以,不跟团是最中肯的建议。


诺日朗,藏语意为雄伟壮观。诺日朗的名气很大,可能是我们去的季节不大好,我觉得一般,甚至没有树正瀑布漂亮。


我们的计划是往下走,走到盆景海再坐车出沟,大概有7、8公里吧,那时候还早,没有风,犀牛海上静静的,前面公路顺着山拐了个弯,海子两遍的山的倒影正好连在了一起,想来镜海也就是这样吧(昨天看镜海的时候在下雨),难怪说镜海需要在早上或傍晚的时候看。


树正瀑布很不错,瀑布下游有很多水车,有的是经筒,有的是水磨,因为旁边就是树正寨,我们去的时候有几个藏族的女子坐在水磨的屋簷下,拿羊毛搓成线,光线撒在她们的头上和脸上,很舒服的感觉。


从这几个水磨过去也有一条栈道,可能还没有修好,我们硬着头皮走,居然有近三公里长,不过栈道修的离水很近,沿着那一群海子,很美,一路上都没遇到什麽人,有一个藏族大妈,可能是清洁工,不会汉语,打着手势告诉我们吃完东西记得把袋子扔到垃圾箱裡,九寨沟的环保做得很好,山上的垃圾每天都要用垃圾车往山下运。


那条栈道的出口叫黑角桥,也就是芦苇海。


一上午走了那麽多的路,好累,在盆景海等车出沟,到沟口的时候大概是12点。
这个时候九寨沟口已经没有去松潘的车了,因为一般去九寨沟的游客很少有想我们中午出来的,不过运气还好(我们一路的运气都很好,呵呵),我们从车站问了出来就看到一辆从南坪过来的过路车,我们追着车跑,喊松潘松潘,不知哪裡鑽出个老外也跟着我们用古怪的汉语喊,后来我们还一起去了雪宝顶,哦,九寨沟口到松潘的车费20.00。


去松潘是因为想骑马游黄龙,在网上看到推荐(happy trails),去之前给那家公司打了电话,以前也很奇怪,怎麽会有那麽多人推荐那家公司,其实去了就知道了,只要你不是特别依赖城市生活的那种,骑马旅游绝对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到了才知道去骑马去黄龙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黄龙的路修好了,骑马只能走公路,而牟尼沟的景色与九寨似乎很相似,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雪宝顶的照片,天,雪山,前不久中了《垂直极限》的毒,这下又发作了,只是去那裡要四天,80元/天,两个人就多了160(我们的预算是三天),我看着紧盯着地图的bf,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突然听见他说,我们去雪宝顶吧,回来再去黄龙,呵呵,这就是心有灵犀吧。【九寨沟兴盛自助游服务网提醒:笔者因为去得比较早,黄龙路还没有修,所以当时可以骑马游黄龙!】


以前只在地图上看到过雪宝顶,岷山的最高峰,海拔5588米,当然,我们是登不上去的,最高可以到雪线,那也是4600米啊,而且还是骑马去,一时间我也不管什麽高原反应了,后来证明我体质还算强壮,呵呵。


快乐的小路给我们推荐了住宿,那是我们住的性价比最高的地方了,标间40,24小时热水,不过门市价很吓人,好像是230,:-p【九寨沟兴盛自助游服务网提醒:现在已经没有当时价格的酒店了,而且川主寺的酒店环境比较差,因为现在玩黄龙基本上都是包车前去,所以最好选择回九寨沟入住!】


松潘是个古城,很小,有基本完整的城牆,一条河穿城而过(不知道是岷江还是岷江的支流),河上有两座木质的廊桥,城裡居民有很多是回民,所以到处都是清真饭馆。很多卖藏族饰品的小店,感觉有点像夏河,到松潘,一定要吃犛牛肉,有新鲜的,也有熏制的,还有就是野生的蘑菰,炒腊肉,好香啊。实在是离不开网络的朋友在这裡可以上网,有好几家网吧,网吧的门上写着“here, here, you can send email!!!”,很好玩。


松潘确实小的可以,我们逛了两遍天还没黑,不过这裡天黑的晚,九点钟还是亮的,回到住地,出来若干天,终于洗了个澡,嘿嘿,接下来四天都洗不了了,好在高原上气候凉爽。


4月28号 星期四 雨


很早就醒了,可能是因为激动,可是听见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心就凉了一截,赶紧回去再睡,希望再次醒来发现那不过是个梦——自欺欺人,唉……


约定的时间是八点半,我们收拾完到那裡,发现马匹都已经准备好了,可是,我实在没有做雨中骑马的打算,——好像并不浪漫,儘管他们说走或不走由我们决定,不知道怎麽想的,我还是骑上了马,其实当时我很茫然的,这样的天气,不要说雪山了,行路也难啊,可是骑上马之后就不一样了,人一下子高了很多,穿着很大的雨衣,也不觉得冷,马背了很多东西,所以马鞍上并不是很颠。


我们出发了,没想到第一次骑马,竟是在雨中,开始有些紧张,可是嚮导告诉我,要放鬆才会不累,我们一个人一个嚮导,今天只有我们两个游客,连嚮导一共四个人,四匹马,那个老外跟了另一个马队,我们路线一样。


随着马蹄登登,心情也好了起来,儘管雨并没有小。我们的嚮导都是很有经验的,马大叔今年快60了,干这行18年,最初没有什麽游客,是给登山队当嚮导,他们这个公司的客人大部分是外国人,所以这些嚮导多少会一些英语,全是口头学的,发音很纯正。


走了一段之后开始上山,下了雨的山路很泥泞,我骑的是一匹小马,只有4岁,接下来的几天裡,我们相处的都很愉快。骑马走在山路上,山坡上是一层层的梯田,藏族的村寨散落其间,还在下雨,云赖在山间,欲走还休的样子。(未完待续)


也许是有缘吧,好像我很多次出游都碰上雨天,不是瓢泼的那种,只是澹澹的雨丝,于是记忆中的太白山和华山也是这样一身云雾,呵呵。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云雾裡了,下的也不知道是雨还是雾水,能见度很低,这时候才明白“满头雾水”的含义。到了山樑上,接下来的路是下坡,山路很滑,我们只有下马走下去,马大叔说营地不远了。


在泥泞的山路上走了大概1个小时,我们到了。到了?我眼前的不过是一片比较平坦的草地,一个烧过的柴堆告诉我这裡曾经有人扎营,除此之外,什麽都没有了,我们今天就要住到这裡吗?就是这裡,很快,杨大哥和马大叔已经搭好了一个帐篷,从马背上卸下其他的东西,我们根本就帮不上什麽忙,我们用的帐篷用树枝做支架,捲起来的时候只有一丁点儿大。


在雨裡走了大半天,我们的鞋和裤子全湿了,又饿又冷,我们可怜巴巴的相互对视,呵呵,自找苦吃啊。另一个帐篷也搭好了,马大叔在帐篷裡升了火,煮上了马茶,我们坐在帐篷裡,一口热热的茶喝下去,总算是安顿下来了,生火在我看来是技术活,一张封闭的羊皮,羊嘴那接了一个铁筒,然后提起压下,就是一个鼓风机了,我学了很久,好歹可以鼓风了,可是不但招式及其难看还累个半死。


早上出发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提供的都是素食,我开始还幻想着能找藏民买条羊腿什麽的,呜呜,四天不能吃肉,不过,后来证明也没什麽,马大叔做的饭真香,很多花样,现在想起面片汤,我还流口水呢。


吃过饭杨大哥要去打柴,我们和马大叔看家,听马大叔讲跑马的趣事,儘管这样的工作做了这麽多年,马大叔好像一点也没有厌倦,比起那些背着导游词的导游,他工作更快乐,杨大哥以前开过车,倒过很多地方,甚至西安和西藏,可是他还是愿意在家裡跑马,他说哪裡都没有松潘好,在我们看来,这些想法或许是很难理解的,可是,当我回到城市,被沙尘暴和灰濛濛的天空所烦恼的时候,我突然觉得那样简单的生活是一种奢侈。


雨一直下着,而最初下雨带来的沮丧却没有再影响我,因为这样的经历对我而言已经很难得了。没有灯,天黑之后困意就来了,我们的床很特别,底下先铺了油毡,再铺上充气的防潮垫,还有一层褥子,再上面才是睡袋,睡袋上盖着被子,还有厚厚的藏袍,上面还有一层油毡,这是六月底啊,冬天我也没有这麽睡过,就是这样,杨大哥还担心我们冷,呵呵。


山裡的夜很静,除了雨声就只有隐隐约约马儿铃铛的声音,“马无夜草不肥”,晚上马会跑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吃草,拴上铃铛就不会丢了,回来之后,在雨夜裡我似乎还总能听到那样的声音。


帐篷的顶上有个小窗,没有雨的时候是不是打开就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我浪漫的想,抱着这样浪漫的想法,我念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咒,——祈求天晴的咒。


4月29号 星期五 晴



我的咒还是管用的,早上醒的时候没有听见雨声,掀起小窗看了看,也看不见什麽,出来才看见有阳光照在对面的山头上,天晴了,儘管云层还是很厚。
马大叔炸了油饼,吃过早饭我们便上路了。


晴天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不用缩在雨衣裡,可以东张西望,经过昨天的练习,我骑马的技术已经凑合了,还可以得意的唱上几句“青藏高原”什麽的(好像看到这样的景色,原先挂在嘴边的歌都不那麽合适了)。


我们走在山谷一侧的山坡上,走着走着山谷渐渐开阔起来,路旁的树很多,不像昨天经过的地方生长的大都是灌木,阳光也不很强。


路顺着山拐了个弯,天,好漂亮的地方,这是一个很开阔的山谷,一条小河从山谷中间流过,小河边是平缓的草坪,再远处是鬱鬱葱葱的原始森林,而河的这一边的山坡上是一些藏民的房子,他们用一种可以敲成片状的页岩做瓦,阳光照在上面,一眼望去,亮亮的一片。


在这裡,已经可以远远的看见雪宝顶了,它看起来是一个很规则三角锥型,应该是覆盖了很厚的雪,像银白色的金字塔,听说即使是在晴天,要清楚的看到雪宝顶的全貌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很容易就会被云遮住了。


一些小孩子在路边玩耍,见到我们挥手说“hello”和“byebye”,藏族的女孩子在河边洗衣服,她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在阳光下很美。我们进山要给当地的藏民交4元的草场保护费。


继续前行就是原始森林了,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们到了营地,是一个倾斜度很大的草坡,这裡的植被还可以,在往上就没有什麽乔木了,对面的山顶上是裸露的岩石,有一些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固执的认为那是水晶,呵呵,我比较财迷,来之前听说雪宝顶出产水晶,一路上都瞪大眼睛,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融化的雪水。


今天就不继续往上了,我们的海拔大概是3900米,明天早上我们会把东西放到营地骑马上雪宝顶,因为最后马上到的高度是4500,再背东西会很累。


我倒没有什麽高原反应,只是我们带的零食包装都涨的鼓鼓的,吃过午饭我在草坪上扑了张毯子,躺了一会就知道高原阳光的厉害了,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我暴露在阳光下的胳膊就被晒的通红,呵呵,这还不算,bf抹了我的防晒油,回来之后耳朵和鼻子还脱了层皮。早上走的时候看着云层还发愁呢,担心是阴天,现在太阳直直的照下来,倒巴不得有云层来遮一遮,偶尔有一片云飘过来,就能凉快那麽一点点,可是它一会也不耽搁就走了,天上的云慢慢的移动,它的阴影投影下来,从群山间缓缓掠过。


傍晚的时候我们点了个大火堆,可惜这次人少,要不可以买隻羊来烤全羊吃,藏民的生活很艰苦,平时很少宰羊吃,我烤羊腿的计划也就落空了。太阳慢慢沉下去,只有对面的山头是亮的,凉意马上就上来了,温差竟然这麽大,星星渐渐的显露出来,数了会儿星星,烤着火还是抵不住凉意,便去睡了。帐篷搭在一个陡坡边,陡坡下面是溪水,水流很急,水声很大。


4月30号 星期六 晴



我们的运气真是很好,早上起床看到的天竟然一丝云都没有,这样的天气上雪宝顶是最好的,杨大哥在准备早饭,马大叔却不知去哪了,过了一会才回来,拿着一瓶犛牛奶,哇,还是温的,昨天聊天的时候马大叔说这山上有养犛牛的牧民,我突发奇想,问能不能喝到犛牛奶,没想到马大叔还真去跟人换了一瓶(可能拿蔬菜),刚挤的,这可是海拔4000米全天然的牛奶哦,一辈子可能也喝不上几回,呵呵。早饭我们喝的就是奶茶了,还有马大叔烤的麵包。


我的小马经验还不足,留在了营地,我们和杨大哥一起骑马上雪宝顶。今天的路很陡,所以给马儿们吃了多多的蚕豆,因为只有吃了蚕豆马儿才有力气,给马吃蚕豆的方式也很特别,用废弃的足球或篮球,剪掉一小半,正好马可以把头伸进去,然后挂在马头上,走到哪吃到哪。


走了一会就到了牧民家,他家门口有好大一个牛圈,懒懒的趴着好多犛牛,杨大哥说这些都是母牛,公牛怕热,这样的天气会跑到很高的地方去“避暑”,等天凉了再下山。


再往上走就没有什麽树了,视野很开阔,看得到远远的一层层的山,突然一隻色彩斑斓的野鸡从路旁的灌木丛中飞出,吓了我一跳。


山路十分的陡,我紧紧的抓住缰绳,几乎要伏到马背上,走了大概一个半小时,连灌木都没有了,只生长着一些地衣和苔藓,我们到了目的地——沙坝,这是一片由周围的几个山峰环抱的平地,相对避风,有好几隻公犛牛在这避暑,呵呵。


雪宝顶就在我们眼前,很近,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的海拔是4600。近一点的山坡上有薄薄的雪,我们下了马,杨大哥叮嘱我们不要跑,慢慢走,不要大喊大叫,他说那样会把云喊过来——我不太信,因为天上一点云也没有,喊也喊不来吧。


地上是一些碎石,融化的雪水汇成一条小溪,缓缓的流,我们慢慢的往前走,刚刚下马,还有点不适应,不过倒也没有什麽特别的感觉,顿时对自己的身体又有了一些信心。走得近了,能看见风吹起来山峰上的雪,正对我们这边的山坡上,正好有雪层的断面,很厚的,至少是好几米吧,我也不敢大喊了,云来了倒不怕,怕的是雪崩,呵呵。


爬到雪线,我就很满足了,以我们的装备和身体,是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登山的,就连马大叔也没有上过雪宝顶,别说我们了。


下山我们自己走的,走不惯山路的我们落下了好远,路上有个喇嘛在山坡的房子上跟我们打招呼,我想是不是闭关修练的隐士什麽的。


回到营地吃过午饭我们开始收拾东西往回走,还是原来的路,走到那个山谷的时候我都不想走了,那麽美的地方,可是,如果在那裡扎营,最后一天赶回去马儿就会很累,我们在那裡多停留了一会,我觉得我一定是在画裡或是梦中见过那个山谷。


走了很远的路,走到第一天的营地,已经有人在那了,原来也是快乐的小路,于是我们也在那裡扎营,是两个上海的女孩,她们才是第一天。


晚上杨大哥砍了一棵树,我们点起篝火,另外的两个嚮导是很年轻的小伙子,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各自的旅行,聊他们当嚮导的故事,听说有一个非洲姑娘暗恋其中的一个小伙子,呵呵,说得他都有些害羞了,然后大家唱歌,数星星,星星那麽多,火光印红了每一个人脸。


这是我们在山裡过的最后一个晚上。


5月1号 星期日 多云间晴



回去的路比较好走,经过一个山梁的时候,最后再看了一眼雪宝顶,bye,也许会再来。


我现在已经可以策马小跑了,呵呵,马背的东西很沉,狂奔是不大可能的,这几天我的小马一直走在第二的位置,可是今天它可以跑上一会,当一会领头马了。


路上我们经过了一个村寨,有一个很漂亮的喇嘛庙。


翻过一道山,就看得见松潘县城了。


回去的第一件事是吃肉,呵呵。我们还住在原来的地方,洗了澡,好好的休息,准备第二天去黄龙。


晚上我们去了快乐的小路,大家一起跳锅庄,我很笨,后来的照片把我的手忙脚乱暴露无遗。


5月2号 星期一 多云间晴



早上天阴沉沉的,不过看样子是不会下雨的。


以前看九寨沟和黄龙的照片总是在一起,以至于经常分不清,现在知道了,那有一个个小池的是黄龙。


松潘车站有到绵阳的车,经过黄龙,20元/人,早上八点走,这样一来回来也只能坐过路车,所以不太保险,所以很多人都是包车去,人多还是很划算的,不过从我们的旅程看,做过路车还是来得及的。


从川主寺开始上盘山公路,公路好像还没有完全修好,松潘到黄龙的距离不到60公里,却走了2个小时,雾很大,司机开的比较慢,我迷迷煳煳的睡了一觉,醒的时候我惊呆了,——外面已经没有雾,阳光有点耀眼,而另一边竟是绵绵的云海!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云海,而且这麽近,远处几个山峰浮出海面,这时候我才后悔没有包车,总不能让司机停车让我看云海吧。有一些颠簸,也没能拍照,这是这次旅行中少有的遗憾了。


盘山公路经过的山樑上能远远的看到雪宝顶,有人树了块牌子“岷山主峰——雪宝顶”,很多人在拍照,我不禁有些得意,嘿嘿,昨天我们离它那麽近。


相比九寨沟,因为小,黄龙显得拥挤,更让我们诧异的是很多人背着大大的氧气袋上山,有人还背两个,这裡的海拔3100-3500左右,对一般人来说是高了点,看到这裡,我又得意了。


黄龙也可以买学生票,40元/人。


我们由于要回来赶回去的车,玩的时候要前紧后松,先快点爬,爬到顶之后可以慢慢下山。


黄龙是狭长的,我们去的时候山脚下的海子没有水,干干的海子看着很难看,往上走就渐渐有水了,一群群的海子,深的浅的,在这样的景色面前,语言真的很苍白。


毕竟是高原,还是在爬山,多少还是有点累。


最顶上的浴玉池群最大,我在中间流连忘返,怎麽也看不够,可能是由于天气,黄龙的水儘管静静的,却好像更明朗一些。


地图上还有转花池,据说是黄龙的源头,我执着的要去找,bf只得随行,可是走了一段就没有路了,我又不甘心放弃,一个长10米宽3米的小池,竟是这麽多海子的源头,多神奇啊,可是向上爬了一段,实在是不能走了,只有折返,我为我的的执着付出了一个镜头盖和一袋牛肉乾的代价。


下山到山脚不到三点,我们坐在路边等车,看着停车场裡漂亮的旅游大巴,不禁有些嫉妒,好在不久车就来了,这趟车之后还会有一趟,所以自己坐车去黄龙也没什麽不保险的。


云海已经没有了,可能我的高原反应是犯困,上车就呼呼大睡,醒的时候已经到了。


我们在小小的松潘城裡又逛了几圈,买了些犛牛肉,我像个假期就要结束的小孩子,很不情愿回学校,总想多呆几天,就像去雪山的那几天,手机也没有信号,像仙儿似的。


我们买了松潘到都江堰的车票,早上六点走,可以在都江堰转转再回成都。


写到这裡,我的游记就告一段落了,后面的略去不写是因为我觉得前面的这段是最精彩的部分,这是我第一次写这麽长的东西,我很担心自己偷懒放一放就忘了,断断续续的终于坚持着完成了,有一些是我自己的感悟,很囉嗦,不一定对大家都有用,但是希望和大家分享的是旅行的快乐。


游记写完了,但是我的旅行不会结束,正如我热爱的生活。


【九寨沟兴盛自助游服务网提醒:笔者游记于2001年作品,所以很多和大家现在所知道的九寨沟很不一样,不过这也让我们体会了一次当年九寨沟自由人的另类风情!】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九寨沟黄龙雪宝顶自由行攻略(回忆篇)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01824-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