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桃桃和小鱼的西安之行(2)

2016-1-20 00:00| 查看: 71|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第二天手机准时的在我的耳边开始唱歌了,习惯性的把它按掉以后,安安静静的起床了,GF还没有醒,所以要小声一点。西安的早晨还是有点凉意,穿了个短袖的我抖抖索索的跑到厕所开始“早功课”了(这是我GF和我老爸老妈对我意见最大的一点,占用公共资源时间过长,因此么,就只好作早起的鸟儿了)。洗漱完毕,功课结束,我就要去拖起我的GF了,因为根据功略记载,去华山的国营车每天就一部,错过就只好作私车了,私车倒不是价格特别的贵,而是要等,他们一般都要等人坐满了才开,那么时间就难以保证了。我们离火车站还比较近(坐游一线),就在火车站东面,有个很大的停车场,里面最靠近火车站这边停着许多的车身印有“陕西省旅游汽车”标志的车辆。本来早晨和我大妈说好不用管我们的,不过大妈也一早起来给我们做早饭,年糕糖腾蛋,热气腾腾的,味道不错^_^。风卷残云的吃好以后,我背上昨天晚上准备好的干粮大包(应该有20多斤,想想今天居然要背着这么多东西爬华山,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不过体力太好,需要多用掉一点)出发了。步行到火车站10分钟左右,到了车站看了看时间7点钟还不到,看看那边停车场里面已经停了不少车,也看到了功略上说的那些国营旅游车,不过就是没有看到游一,心想着可能司机比较懒,还没到吧,于是就在边上溜溜,这倒好,还没走几步,一大堆人围上来热情地问去哪里,然后就开始介绍他们的车以及如何如何去景点玩,我们可是看过功略的,呵呵,这几天的功课不是白做的,当然不会搭理他们,最多也就说一句:“我们哪里都不去。”眼看着时间到了7点钟,发现还是没有游一的踪影,开始有点担心是不是弄错了,我就跑过去问了一个游二的司机,司机告诉我,时间还早,估计再过一会儿就会来了,每天八点开车(我们在功略上看到是7点半,不知道是不是改过了)。那么继续等吧。终于盼到了游一缓缓的开进的停车场,我们立刻跑了过去,哪知道旁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串出了好几对和我们一样的人,一下子把车子一大半的位置给占了,呵呵,看来大家都是看过功略的人呀。7点二十分,整个车子都坐满了,不过国营车就是国营车,不会晚走,也不会提早走,一定要等到8点钟才走,然后就看见陆陆续续的有人来座车,结果都被告知没有座位了,只好另谋出路。(这么看来,如果要坐上这辆车,还非得早点来,这还是淡季的情况,忙季的话…,想想国营的也奇怪,既然那么好的客源,多弄几班车不就结了,有钱不赚呀)。

八点一到,准时发车,今天天气很好,一路上都是石榴树,也是陕西的特产了,我们来的时间正好是石榴和桔子上市的时候(我比较失望,因为我是冲着苹果和猕猴桃去的)。车子上了高速,约摸开了1个多小时,然后下了高速继续开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沿途的农居很破旧,我和GF说,要是我们两个人住在这种地方,一辈子也就这么呼拉就过了,外面的世界和这边好像被隔了开来,这儿的人生活不需要钟,只需要看着日出日落,就是那种典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车上的售票员问我们大家有多少人要自己爬山上去的,我和GF举手示意,结果全车就我们两个和另外一对中年夫妇打算自己爬山,其他的人都打算坐索道,于是在西山门(华山一共有两个山门可以上山,东山门和西山门,东山门主要是坐索道上去,同时如果沿着智取华山道上下的人也可以在那边入山,那边沿途风景没什么,就是节省时间,西山门是华山老路,一路风景很不错,就是需要消耗体力和时间)就把我们放下去了。刚下了车,3,4个老太太就围过来了,问我们要不要手套和地图,这两样都是必需的,不过地图我们在火车站就买了(标价2块钱,火车站1块钱搞定,其实有个地图主要不是怕迷路,自古华山一条路,基本上不会迷路,而且满山都是标示,主要是为了留念和路上可以参看自己的行程),于是就买了两双手套(一块钱一双,我们3块钱两双,这种还价基本上成了我们的习惯),然后问了问老太太我们下山以后如何坐车以及现在如何上山,买了东西自然就好说话了,老太太指了路,然后特意关照了一句:“下山的时候还是这边坐车,不过最好自己去和车主谈价钱,如果让拉客的替你还价,那么中间就要收取一定的钱了。”顺着上山路,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华山之行了。

沿着山路走,看到风景区的经济果然是不同凡响,靠山吃山一点没错,一路上那种萧条的景致在这边完全看不到,山路两边都是饭店,门口矗了一个大牌子,写着几菜几汤多少钱,山珍野味样样都有。我们两个学生打扮,所以没有引起他们太多的注意。走了不过5分钟,就到了上山前的第一站,玉泉院(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感觉特亲切,觉得好像去玉泉玩,赫赫),玉泉院其实是一个道观,因为华山其实是道家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所以这边当然是道家的天下,这些日子玉泉院在修缮,也不售门票,我们也没怎么仔细看,就穿过玉泉院继续往上赶路了。出了玉泉院,就可以看到山路有些陡了,走起来也觉得有些吃力(20多斤重的包裹开始有感觉了)。穿过一个五龙桥就看到了华山山门,一个牌坊直立在面前,我和GF各自留了个影,也算是华山的标志之一。到了华山售票处,看看前后都没什么人(大部分人都喜欢也爬华山,我们也有过这样的计划,一来节省时间,二来也可以省去住宿,后来觉得还是白天爬山,白天大好风景不可错过呀,来华山也不是为了锻炼体力和看日出,关键是好好体会华山之险,乌漆抹黑的能看到什么呀)。我拿着我和GF借来的学生证,交给售票员,问了一下票价,其实学生只便宜10块钱原价100块钱一个人,学生90,然后外加5块钱保险费。售票员很仔细地看着学生证,然后详详细细的登记了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的信息,看来是为了保险而特别仔细,毕竟每年华山上大学生出事的不占少数,最后还为了读我的姓和我反复的学了4次。检票进门,一看时间已经到了10点20分了,两个人决定在前面不远处的石座椅上先补充体力,减轻包裹风量。一顿小吃以后,整装出发了。陆陆续续的有一些人进来,我们一路沿着山路走,一路看到不少坐在路边休息的人,山路两边的山峰很陡,还有一条山涧留下来,清澈的很,GF想去洗手,不过离得太远,没法下去,沿途我走得比较快,GF就在后面慢慢得跟着,不过老样子,我始终会保持在她的视线范围内,看我太快了,就拍一些照片等等她(不过在我日常的训练后,GF爬山的功力远远超过一般的女孩子,这点也在后面得到了证实)。开始觉得华山那些山真美,不断的拍照,每走多久就发现,其实处处都是这样的风景,不足为奇了。

一路上的小店不少,而且提供游客免费休息,这个倒是我第一次看见的情况,当然休息免费,买东西还是要钱的(这个感觉和杭州一样,公园免费吸引游客,然后发展第三经济,不知道杭州是不是学华山的)。一路上据说一共有23个小店,每一个小店都买一些大同小异的东西,不过吃的东西越上去越贵,这当然和高度成正比了,其他一些小东西价格倒还差不多(就是一些锁,可以挂在山上的铁索上,上面刻上两个人的名字,就算锁在华山,感情不变了,赫赫,我和我GF没买,不过我给我GF在山上锁了一个,怎么锁呢,我把自己的一只手穿过铁链,然后让我的GF把她的手也穿过来,两个人手指相接,就算是我们自己的锁留在了华山上了。还有的就是红色的绸带子,一些人把带子绑在头上,可以保佑一路顺利,到了山上就把这些带子绑在树枝上面)。我自己体力感觉良好,三下两下的爬着蹦着,这儿拍拍,那儿拍拍,路上的路人不断感叹,年轻真好,赫赫,问题不是年轻,而是多运动了,每天早上跑个4K,周末再去爬山骑车,问题就不大了。此时的GF已经是小脸通红,气喘吁吁,我把她的包卸了下来,分了瓶水给她,参看了一下地图,约好到第一个比较大的景点毛女洞作为休息的第一站,然后就开始自己爬山了。可能是自己开始精力比较旺盛,在经过1个多小时的折腾以后,到了毛女洞,觉得是有点累了,发现背后已经都是水了,卸下包裹等着GF上来,以为会等不少时间,两口水的功夫,GF就上来的,果然是我的GF,赫赫,连体力都像我了^_^。这一站点我们休息了大概10 分钟不到。毛女洞其实就是古代一个女的被逼婚,逃到山里面来,然后就成仙得道变成长发仙女,一日皇帝入山,看见有仙女居于此洞,就说是毛女洞了,天晓得皇帝看到了什么。我和GF看了看地图,约好下一个休息地点就是千尺幢,百尺崖,听名字挺险的,所以在那边汇合,一方面可以休息,一方面可以照顾GF爬这些危险的地方。

背上行李,继续开路。这一路上,山路越来越陡,虽然是石阶,但是石阶远远的看过去就是成60度以上的角度,这对大腿肌肉可是不小的挑战,一路上两边风景依旧,时不时地出现一个小憩的小栈。我也失去了对那些风景的兴趣,一个劲的就是往上爬,时间过的挺快的,转眼就过了11点多,这时候到了一个缓坡,总算可以轻松走一下的我看了看周围,缓坡往下看尽是山峰凌厉,拿出相机又拍了几张,路过了一个破庙,还在修缮,门口两个石狮互相对望着,觉得挺有意思的,给了一张写实。缓过力来的我步伐明显比前面轻快不少,心里还暗自高兴,看来华山也不过如此么,其实后面正有好戏等着我呢。

“回心石”,一块小山石立在路边,上面刻着这么三个字,看了看地图,发现已经离千尺幢百尺崖很近了,听听名字就差不多知道了,回心转意么,提醒路人,后面有险路,坚持不下去的,趁早回心转意,一旦过了这儿,想回头都难了。赫赫,听起来觉得比较让人害怕,不过没到黄河我就不信有多少人心会死,就算回头也到了悬崖再回头了。于是乎,我就继续往前赶路了,没走多少路,就看见一悬崖直直的矗在我面前,悬崖上面有一些很细很细的石阶,宽度大概是我的前脚掌的2/3吧,石阶的左右都是铁链,人就是这么拉着铁链基本靠手的力量要爬上这上百阶的悬崖,这就是千尺幢。套上手套,活动一下脖子,拉着铁链就上去了,还好白天人少,人多的话,感觉上面如果那位失手下来,倒霉的可就是下面一长串的人了,这儿爬山累最主要的就是要靠手臂力量来控制整个身体的重量,脚上面其实是不上什么劲,因为石阶太窄,用力容易滑下去,而且还是晴天,要是雨天,这地方那还真的有点危险,吭哧吭哧爬了将近20多分钟,总算是到了一个平台,往后一看,原来后面紧接着的就是百尺崖,休息休息再说,顺便等等GF,拿出一个苹果,吹着山风,吃起来感觉真是一个字“爽”,往下再看看来时的路,觉得有点怕人。不过边上有个小店的女服务员,胆子很大,居然在那个平台四周的护栏石上面走,那么细细的一个石栏,边上就是悬崖,风吹吹都觉得会不稳,赫赫,可能也是一种习惯了吧,什么东西看习惯了就失去了感觉,包括新奇和恐惧。GF大概过了8分钟左右也上来的,我提前削了一个苹果作为奖励,上来后她第一句话就是:“好累呀”。也算是华山一大险地,拍照留念作为我们征服华山证明之一。

稍事休息,我们就开始向百尺崖进发,爬过千尺幢,百尺崖也不过如此。一路山路越来越险,边上的悬崖也是越来越高,风景豁然开朗(其实这也是我们爬华山的另外一大感触,我们以前去过天目山,也很高,但是那边的景色却无法让人尽览高山之美,原因很简单,那边古树参天,我们只能体会在深山的幽静却体会不到高山的开阔,华山树不多,所到之处都是岩石,那些山说是用刀劈过一点都不为夸张)。悬崖上面处处都有古今留下的一些墨宝,也不知道如何弄上去的,不过一路看过来却是处处有迹。

走着走着,听见山上人声鼎沸,觉得快要到山顶了,果然,没走多久就看见人头攒动,好久没有看到那么多人了(指的是一路上),原来到了索道上山的出口(索道只把人从东山门送到华山北峰下的索道口,后面东南西北中各个峰还是要自己爬的,不过其实到了这边,基本上离北峰,也就是华山最低的一个峰就只有10多分钟的路了)。此时此地,真是人满为患,就一个北峰顶的留念石碑,上面题有华山论剑,署名金庸,合影留念的人真是一拨一拨的,基本上要拍出没有外人的照片是不可能的了,我就和GF凑或的拍了两张。这时候还有几个广东人兴致勃勃地拿起了租来的剑,在那儿比划开来了,惹得大家大笑不已。热闹留给他们,我们继续赶路,下了北峰顶,我们走到了一个多岔路口,这里是选择具体要去那个峰的路口,可以选择去东峰和南峰的路,也可以选择去西峰和南峰的路,因为我们要住宿在西峰,看看时间差不多,因此我们选择了西峰南峰的路。

走了些许路,看看时间也近12点半了,烈日当头,和GF商量了一下,决定找个地方开始解决中饭问题,路上的人渐渐地少了下来,我发现了一个用餐的好地方,一块圆滑的大石头,边上有两个石洞可以爬上去,上面风景不错,没有人,头顶蓝天,俯视群山,吃饭的好地方呀,二话没说,我就爬了上去,拉了GF一把,两人铺开东西开始吃了,一个早上不停的爬,开始没有什么胃口,不过一停下来,肚子就开始呱呱的叫开了。每人先派发了1个玉米肠,姐姐特别推荐的,然后给我GF留了一个山顶午饭纪念像。接着就是饼干,面包,酸奶……,20多斤东西没有白背呀。吹着山风,拍拍肚子,心情不错。其实想来,华山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险地也并不多(这个应该说是开发后的地方险地不多,为开发的地方,险地那是不用说的),原本据说从山下到北峰应该需要3个小时多,不过我和GF两个人除去拍照和休息的时间,也就用了2个小时不到,上次爬西天目的时候一口气爬了4个多小时还没看到顶,最后因为时间的缘故,就放弃登顶了。看来还要继续看看华山的实力亚。

跳下岩石,我们继续向西峰进发,一路上的人断断续续,很多人看来有些疲惫,有些人看起来还挺兴奋的,估计一些是坐索道上来的,刚刚开始他们的爬山之旅,所以体力较好,不过途中看到不少老人和心宽体胖的中年人,看看他们的体态和姿势还是觉得有点佩服的,拄着拐杖,挺着肚子,看来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征服华山。爬山的人都有一个习惯,上山的人问下山的人还有多远,下山的人问上山的人还有多远,彼此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答复,那就是快到了,但是往往都是说,还有很远呢。

这一路的风景与我们上山时的风景有所不同,多了一些树,少了一些岩石,多了一些平坡少了一些陡崖,这么走走爬爬,时间过的也挺快的。大概下午3点不到一些,我们终于到了我们夜宿的目的地西峰,和北峰一样,西峰上的人也不少,沿着山脊,可以走到西峰客栈,西峰顶就在西峰客栈后面,所以看日出和日落相当方便。西峰客栈前面是一个气象站,感觉还挺不错的,小学里面看到的那种风向标之类的东西在上面转呀转的。走进西峰客栈,发现西峰客栈很类似于老北京的四合院,中间有一个宽敞的天井,里面有人买东西摆摊子,整个西峰客栈都是木结构的,两层,吱吱呀呀的木头地板,看得出有些年代了,我们没有急着订房间,看看时间还比较早,先上了西峰去看看,客栈后面就是一个景点,叫做劈山救母石,也就是当年陈香劈山救母的地方,一块大岩石好像被中间劈开成了两半,岩石前面放了一个有点生锈的大斧头,握着斧头我来了张PP。走到西峰顶,四面都是悬崖,面前就是连绵的高山和云海,每个人都来这边喊个一嗓子,算是发泄也好,算是告慰自己终于登上了华山之巅也好。看看时间还早,看日落还需要不少时间,我们就打算先去订个房间,以防没有房间可住(结果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淡季的时候西峰不用担心住不到房子,基本上都是空房间,东峰情况不一样,大家都习惯在东峰看日出,所以那边价格比较高而且住宿比较紧张)。回到客栈,看了看价格表,吓了一跳,双人间,180个/床位,比较贵,比功略里面要贵很多,我就和老板娘开始还价了问了一下价格最低能多少,老板娘说150元一个房间,也就是75一个床位,我就说我们是学生钱不多能不能便宜一点,出门装学生这招比较管用,而且我和我GF真的不需要装就会被人家当作学生(去钱柜唱歌现在都不用出示学生证),我还价100元一个双人间,老板娘说最低120一间,已经是最低了,要就要,不要就算了,看来没有太多的还价余地了,我就再提了一个条件,军大衣租一件20块钱,我说这样,120一个晚上,然后再租一件大衣10块钱一件。老板娘同意了,送了一壶热水,店里的活计带着我们上楼去了,老板娘特意挑了个朝南的房间,可以看到南峰,其实南峰就在眼前。放下了东西,稍微躺了一下,看看时间还早,看日出么太早,吃饭也太早,怎么办呢,决定两个人向南峰进发,今天看了南峰,明天就不去了,节省时间,于是把吃的东西房间的抽屉和被子里面一放(因为房间门没有锁,所以贵重的东西随身带,吃得太重,又怕给人吃了,就藏了起来),背上包裹就上路了。

南峰看看挺近,爬起来还是挺远的,刚才休息的那点时间,反而让自己的脚觉得更累了,看来爬山就是要一鼓作气,休息以后更加想休息。爬上了南峰,其实风景和其他峰一样,就是南峰最高,因此登上南峰也算有意义,GF要我找个地方刻下我们两个的名字,随身拿出一把小刀,我看了看四野无人,就在岩石上刻字,结果发现不行,岩石太硬,更本没有办法刻字,收起了小刀就往山下走了。回到西峰,看看时间5点多,打算带着东西去西峰上面边吃边看日落,不过想了想外面挺冷的,就决定还是客栈里面解决问题,然后下楼洗个脸,带上军大衣到西峰顶上去等日落了。又是一番风卷残云,把驴肉吃掉了大半包,用小刀切的,感觉像土匪,赫赫,也算是西峰顶上两个小土匪了,最后剩下了明天的早餐和中餐(量比较小,因为答应GF下山就请她吃顿好的,不过她老早惦记着烤羊腿呢)。拿了块毛巾,下楼去洗脸了,楼下的店员给我们指了指边上的水龙头,说可以用,放水洗脸,老天,这个水真是冰得够呛,涂到脸上就觉得钻到每个细胞里面。洗漱完毕,背着那件重重军大衣,两个人就到北峰顶上去等日出了。这时候的西峰,已经没有人了,冷冷清清的剩下了我和GF以及一群小麻雀,太阳还挂在天上,不过这时候已经失去了白天耀眼的光芒,剩下的就是桔黄色的光线映射着这突兀的群山。这时候有上来了一对学生模样的男女,也是来看看日落的,我们互相给对方拍照片,太阳也就在这时候不经意的开始往下藏了起来,也就不过1分钟的时间,太阳躲到了山后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日落,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短短的一分钟。太阳走后,天空中还泛着淡淡的红晕,风越来越大,月亮在东面,不过很淡很淡,星星没有看见,估计还没起床,GF本来要看星星,不过敌不过山顶的冷风,作了一会儿就打算回屋去看了,反正屋子里面的窗户可以看到外面。往回走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四合院的天井里面多了一些人在吃饭,看来是一些专门登山的团队,几瓶啤酒,几个小菜,一只蜡烛,谈天说地。我们两个回到房间,一拉灯,完蛋,居然没电,这才想到那些人点蜡烛呢,跑到楼下问了问老板娘,结果告知昨天就开始停电了,因为好像是一个人掉下山去,把电线给拉了,现在在检修,昏倒亚,本来要根蜡烛也好,不过说是西峰客栈是木结构的,而且算是最完整的建筑之一,不允许室内使用明火,结果好说歹说借了一个电筒,不过还好老妈有先见之明,给我带了一个小电筒,这下可是作用不小,GF让我和她先去山上的厕所,免得晚上一个人去麻烦,我就带这个电筒去了,我闲着也没事,也到了男厕所去蹲一下,听见外面好像有人上来了,担心半夜看不见男女厕所标示走错,立刻起身跑到门口护卫去了,结果出来一看,发现厕所造的还真不错,月光照下来,正好把男女照得清清楚楚地,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就这么守着厕所等GF出来。

两人回到房间,忽然听到隔壁也住进了不少人,接着也是喊着这么没电,老板娘就把我们的电筒拿过去给他们用,我们倒是没了电筒,不过老板娘发话了,电筒大家共用,谁用完就把它放到两个房间之间的走廊上,昏死,还好自己有个小电筒。我和GF也都累了,早早的盖上被子睡觉了,明天早上起来还要看日出,希望是个好天气,能够如愿地看到日出(骅山顶上一年四季可以看到日出的日子基本上是1/3,所以很多人都说,看华山日出也是一种缘分,有缘才可以看得到,我想我们还算是有缘吧,那么老远从杭州赶过来就为了看他一眼)。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桃桃和小鱼的西安之行(2)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95570-1.html
本文关键词:桃桃和小鱼的西安之行(2)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