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像我的首都金边一样美丽” 标题是柬埔寨原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逗留丹东时的肺腑之言。 岁月无痕,一晃过去三十多年了。那天在电视上再见亲王的衰老容颜,颇多感慨,“人生易老天难老”,真不抗混啊。 当年的亲王,时乖命蹇,被军人朗诺推翻了政权难寻栖身之处。中国不做势利小人,向来与人为善,以博大的胸怀收留了他和他的流亡政府。供他好吃好喝到处闲逛。 中国人这么做不自他老人家时代始,当年的蒋委员长不是也在大上海收留了数千犹太人吗,以至于在建国以后挺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大骂犹太复国主义支持巴勒斯坦叫什么民族解放运动的同时,以色列人还不知好歹地见到中国人就竖大拇指。 中国人就这副德性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叫传统美德,改也难。 由于中国政府的广泛宣传,国人中不知道努克大名的人寥若晨星。 那时,笔者正在丹东的某一所初中读二年级,有一个叫车忠孝的同学课堂上读报纸,错把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中的“敦”字读成了教,哈哈,引起了哄堂大笑,有个身体不太好的女同学甚至笑岔了气。由此可见,亲王的名字在现在中国五十岁以上的国人的心中是个什么印象。 那时的亲王,年轻着呢,美男子,风流倜傥,休看国破花溅泪,闲情逸致却一丝也不减当年,走到哪里都要播撒爱情的种子。看了舞剧《白毛女》,就要和扮演喜儿的演员搞对象,可中国不时兴那一套,还是他老人家心眼多,让喜儿抱了个吃奶的孩子去赴宴,亲王一看傻眼了。 记得当时他是访问朝鲜路过丹东,听说在北高丽还收了个偏房,一时在国人中传为笑谈。 在丹东逗留的几天里,自然是鸭绿江畔走走,锦江山麓逛逛,凡是风景秀丽的去处,都留下了花花公子的足迹。 当时发生的一件逗乐的事很多丹东人至今记忆犹新。 一个晨雾缭绕的早上,用一句带有外交辞令性质的话来说,亲王“未进早餐”,他要到鸭绿江边逛荡逛荡,自然是小车开道,前呼后拥。 由于亲王没有睡懒觉的习惯,起得太早,地方政府措手不及,没有再次策划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中国和朝鲜等国家特有的感人的几十万或十几万人夹道欢迎的热闹场面。街道两旁银杏树下只稀稀拉拉地站着一些晨练的老百姓。天下谁人不识君,别看那时没电视,电影里天天都在放,广播里天天都在喊,大家伙一眼就认出是尊敬的西哈努克亲王在逛街,谁不想一睹容颜。由于当时手机还没问世,十分钟后人山人海的场面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 看热闹的市民自觉地站在街道两旁。 猝不及防,一位穿戴很是齐整的中年男子从道路旁人群中走到马路中央,笑嘻嘻地向亲王迎面走来,离他十来步远的地方立定站好,深深地鞠躬三个。亲王颔首致意,双手合十,不失大家风范。 一刹那,亲王身边和道路两旁的警卫人员面对中年男子的友善举动不知如何是好。阻挡吧,怕扫了亲王的兴,不阻挡吧,又怕他做出过激的举动。 按理说,中年男子鞠躬后自觉退回人群,不失为一桩美谈。 可他偏不那样干,登鼻子上脸,退后几步后继续三鞠躬,依此往复要来个无穷级。 警卫人员实在看不下去眼了,上前干涉了他的自由行动,并把他带到了派出所予以审查。那时候文革还没结束,对他的祖宗三代查了个底朝上,一清二白,屁事没有。问他为什么那样做,答案极简单,看到亲王真人太激动了,为表示友好,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事情于是不了了之。 无独有偶。当年宋美龄不是在检阅部队时被一国民党军官情不自禁地吻了一下手后叮嘱其长官不得为此事给该军官小鞋穿吗。 由此可见,美好的人物是多数人都喜欢的。 亲王既然那么喜欢丹东的风景,怎么不多住几天,爬爬当年李世民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为贪图风景美色而不顾徐懋功等大臣的拼命苦谏上了毫不逊色于华山之险的天下名山捅了凤凰洞惊醒了凤凰鸟闯下了弥天大禍以至于被盖世文围得水泄不通差点省略了中国历史上的那段千古传颂的贞观之治的凤凰山,逛逛被联合国专家誉为全世界硕果仅存的六大无污染的自然景区之一的负离子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天然去雕琢犹如著名画家笔下的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一样美丽的青山沟。估计是受日程安排影响,中国好玩的地方太多,再加上妻妾成群,忙活不过来的缘故。 今天早晨上锦江山晨练,和很多同龄人议论起亲王的风流逸事才知道,他后来又到朝鲜的老丈人家去了好几趟。每次经过丹东都要在这儿下车驻足,而这一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足见他对这座小城的喜爱程度之深。 东拉西扯了那么多,还真有点文不对题,说丹东的美景怎么说到九霄云外去了,全当休闲侃大山了。言归正传好了。 金边虽没去过。但笔者完全可以大胆设想,亲王能说出丹东和金边一样美丽的话,一定在两个城市之间具有某种可比性。写这篇拙文时没有资料可以借鉴。好在网上可以遨游世界。到那里可以一睹为快。 刚刚上网翻了一归遭,图片没看到多少,文字资料却找到一堆。 金边和丹东的地形地貌特征太相象了。都有可以俯瞰全城的山巅,金边的塔子山和丹东的锦江山像一对同胎兄弟;都有可以通达外埠的水系,金边的四面河同丹东的鸭绿江似一双孪生姐妹。 虽然笔者没查阅历史资料,但不难想到,亲王在丹东逗留期间,中国老百姓难得一见的中央政府特地为亲王丹东之行配备的大红旗一定沿盘山柏油公路开上了锦江山巅,他一定健步登上了老丹东称之为二节凉亭子的锦江亭。碧空如洗,整个秀丽的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和朝鲜第二大城市新义州尽收眼帘,爽透了,美极了,非登上锦江山观光凉亭难以体会到人们常说的心旷神怡是种什么感觉。 亲王感慨万端,想起了身为一国之君时屡次登临塔子山俯瞰柬埔寨大好河山时的情景,不由得发出了丹东像我的首都金边一样美丽的由衷感叹之言。 亲王赞赏的是一种自然之美。那时的丹东最高的大厦不过是五层的鸭绿江饭店,在一堆小趴趴房中间犹如鹤立鸡群。 到丹东不游锦江山是一大缺憾,游览锦江山不登锦江凉亭会后悔一辈子。 锦江山公园是东北八景之首,首即头也。而锦江亭则是头上戴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如今西哈努克亲王登临过的二节凉亭子早已被三节锦江亭所取代,游客尽可以一睹风采。新一届丹东市政府某些制定方针大计的头头们更是独具慧眼,投资近千万在锦江山上另一略高于锦江亭的峰峦上建一座八节大个凉亭子,蓝图已就,筹资完毕,全市老百姓和打算来丹东旅游的外地游客翘首以待。不难想象,那时候,一处八节的大凉亭子,一处三节的中凉亭子,相映成趣。丹东一景,当之无愧。登临曙光阁,一览众山小,伸手可摘月。飘飘欲仙的感觉用东北人的土话来说,实在是棒极了。无巧不成书,锦江山就两处山峦,这一下可真是物尽其用了,不是天意又能做何解释。 瞎子磨刀,快了。从回归阁攀登到曙光阁的花岗岩路径已经竣工,八节凉亭子的破土动工近在咫尺。 从前后山上到三节凉亭子有两条柏油路,徐徐缓坡,游客的自备车打在一档上到达目的地不费吹灰之力。可惜一般情况下车辆不让登顶。 用钱买路或有特殊情况能不能破例也未可知。当年亲王肯定不是自己爬上去的。 买5元钱的门票,从锦江山公园造型异常漂亮的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与中华的光辉同在的巨大的牌坊式大门一路上行,身体没有什么大碍的话,沿两条刚刚修缮过的石阶中的任意一条奋力攀登,十五分钟到达光辉的顶点不在话下。近一点的台阶好像是408节,远一点的好像是303节,笔者数了很多次了,到底多少节还没个准谱,好在弄不弄清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至于公园的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珍稀树种,绿树掩映啊等等好处,介绍的文章能装半火车,笔者在这里赘述不招读者骂自己也感到郁闷。 春天在鸭绿江中泛舟戏水,秋天登临锦江亭极目远眺,是游人的最理想选择。忠告游客朋友,不管是什么季节,不要在雾天,阴雨天登顶,什么都看不清还不如在宾馆里看电视或在城市的闹市区溜达一圈来得惬意呢。 既欣赏到公园的良辰美景又想一分钱腰包都不掏,告诉你一个丹东人都知道的秘密,早六点半前上山不收门票。 丹东的好景致绝非锦江山公园一处。 从锦江亭上俯首举目右望一点五公里处的最醒目建筑就是举世闻名的鸭绿江大桥。 老电影《铁道卫士》中有一句使观众记忆深刻的话,是在美国情报机关决心派遣特务潜入中国内地搞破坏前一个女报务员向其负责人报告时说的,“鸭绿江大桥轰炸无结果,着你部火速......”说的就是这座大桥。 不是我们的话题沉重,而是历史本身沉重。 徜徉在充满现代气息整修时髦的鸭绿江畔,映入眼帘的鸭绿江大桥,历经岁月沧桑,战火考验的雄姿使人肃然起敬 鸭绿江大桥,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无所不用其极仍无法切断的钢铁运输线的中方起点,成就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书写的是一个时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它无声的钢铁语言,向全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彻底埋葬了数百年来外来侵略者强加到头上的屈辱历史。把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是一件功炳千秋的伟大业绩。 看到这条钢铁巨龙,每个中华民族的子民心里都会油然升腾起一股自豪之情。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是使我们毫无疑义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鸭绿江的美丽仅仅用风景如画来形容未免言犹未尽,人间胜境,天造地设不用在这里总觉得对不起大自然的恩赐。 江水水色堪称一绝。 中国古代对秀丽的富春江景色有"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说,用在形容鸭绿江水色笔者总觉得不是十分恰当。鸭绿江水色浑然天成,江因水色而得名,碧绿的颜色犹如雄鸭脖颈上的莹绿,世上十分罕见。游人对此感兴趣,请乘船到朝鲜岸边观之或乘车到上游的太平湾或拉古哨电站游览。要说也难免白璧微瑕,游人所以难在江岸公园看到这种水色,实在报歉,局部污染所致。 春光明媚,和风送暖。泛舟鸭绿江面。饱览两岸风光,游人趋之若鹜。 从上游戏水胜地珍珠乐园至下游全国著名的曙光黄海大客车工业园区的二十余华里的宽阔江面上,海鸥成群上下翻飞,嘎嘎的叫声不绝于耳;野鸭结队栖息水面,红掌拨清波悠闲自在。 东岸: 新义州。小家碧玉形象,温宛可人的自然美景不事雕琢。这个小小的寰球上难得一见的城市面貌呈现在游人面前。对于它的另类,游人无不怦然心动。 西岸: 丹东。亲王走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泛舟江中,放眼展望,沿江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但是,毋庸讳言,这点玩意何足挂齿,断难引起绝非井底之蛙的外地游客的强烈兴趣,他们什么豪华的城市面貌没见识过? 唯一使他们兴趣盎然的是鸭绿江的旖旎风光与丹东城市风貌的完美融合。 锦江山和鸭绿江逛乏了,还有别的好玩的地方吗。别着急,丹东各具特色好玩的地方还真不少。青山沟,大孤山,天桥沟,五龙山,凤凰山,还有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甲午海战的凭吊处,抗美援朝纪念馆等等,不一而足。 篇幅所限,再随手摘取一支丹东景点的艳丽花朵,和同胞们共同欣赏。 凤凰山,说它是中国历史名山毫不为过。由于它涉及到敏感话题,笔者不能大张旗鼓地鼓噪。文章开头又臭又长的妄图一言以蔽之的关于那段历史的描述不知道大家伙看明白没有,还真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嫌。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查唐史和薛仁贵征东,定会找到说法。 它坐落在丹东以北60公里处的风城市境内。属于什么长白余脉。离长白山挺远的,怎么和它拴上了,弄不清楚,弄清楚了也没什么大用。 山岭突兀,高耸入云。周围很少与之呼应与其等高的群山。 绝顶两峰峰峦之间,一个穿山透亮洞穴在几十华里外清晰可辨,那就是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十分著名的凤凰山箭眼,据说是征东作战中最大的功臣薛礼在本溪的驻马河发射的神矢一发饮羽的结果。至于神箭的箭头落到何处,明眼人的心里明镜高悬,点破真没有什么大意思。玄是玄透了,但不失为中国老百姓反抗外来侵略,歌颂民族英雄的一种极富想象力的精神寄托。 笔者说话喜欢直来直去,拐弯抹角觉得难受,五十多岁了,世界观的形成也不是三天五天的事了,要改只能顺着烟囱的风向寻求突破了。 看到网上的文章赞颂凤凰山有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庐山之幽静,笔者均认为有牵强附会之嫌。这些特点不能说一点都没有,每一座名山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同其它名山的共通之处。中国的几大名山之所以蜚声海内外,就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过人之处。凤凰山如果真是一头四不像,很少自己的特色,岂不辜负了大自然的一片造化苦心了吗。 笔者以为,凤凰山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险!大言不惭地说,其险峻程度在天险华山之上。可与这个小小寰球上的任何一座历险名山相媲美。 可惜它生的不是地方。 这是笔者28年前游览凤凰山后发出的肺腑之言。 它要是立根在沈阳鞍山一带,或者是大连营口也行,那可就值盆里钵里都盛不下的白花花的银子了。 丹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盲点。 这么些年,之所以没什么起色,财政上入不敷出,连修马路的钱都出不齐,还出了一个穷极生风一分钱没下自己的腰包却因犯走私罪判了十四年徒刑的大傻子市长,不是因为丹东人因循守旧,头脑蠢笨,也不是因为各届领导班子尸位素餐,能力所限,而是因为一个彼此都心照不宣的原因导致,那就是盲点问题,说得文雅一点,就是地理环境问题。至于盲点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应该说省政府和市政府那些研究政策的人们心里都有个小九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罢了。 美丽的天下奇山好光没沾上,经济发展落后没人愿意来的牵连却没少落。 笔者写文章有东拉西扯的毛病,虽说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但也是不该操心的事操心得使人生厌。言归正传,还讲凤凰山之险。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凤凰山这只梨子,笔者在二十八年前就尝过它的甜酸苦辣味道 也别卖关子了,咱们捞干的说。 凤凰山攀登主峰的道路异常艰险,游人从老牛背到箭眼几乎步步都可能掉进万劫不复的百丈深渊。 先从老牛背讲起。 牛肉没少吃,不管是瘦牛的牛背还是肥牛的牛背估计大家伙都见到过吧? 顾名思义,那是一道三十多米长的光秃秃的寸草不生的酷似牛背的直直的山梁,像羊肠小道一般宽窄的道路,两旁尽管不是立陡立陡的悬崖,可坡度都在八十度以上。都是百丈深渊,人一旦失足断无生还可能。没有任何可供攀援的把手。高山上风大,经常吹得人站立不稳。 我站在老牛背起点附近的平台上,看到很多男女不畏艰险手脚并用爬过老牛背。偶尔有人毫不畏惧,大摇大摆地直立行走招摇而过,使人羡慕极了。 徒弟小高真是好样的,一丝犹豫也没有,如履平地,健步如飞地过了老牛背。终点上回头对我说,“师傅,我等你。”“你先慢慢走吧,我寻思寻思”,我信心不足地回答。 不时地看到有人知难而退。部分人是欣赏完别人的壮举后顺原路返回,有一个人是爬到中间折转归来。 我心里想,好不容易来一趟,就这样回去是不是有点太窝囊了,让人笑掉了大牙二牙还郎当。 趁游人稀疏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地朝牛背的那头爬。心里默诵着那句话,只盯前面的道,不往两边看。即使这样,爬到一半的时候,腿肚子还是觉的有点往前使劲,心里透明白,这叫腿肚子转筋,是恐高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没办法,硬着头皮往前去吧。好不容易爬到了终点。往前一看,傻眼了。前面是一段足有40多度的下坡路,坡下是一座悬崖,人必须下到悬崖前转弯才能继续前行。下坡时,一旦穿的鞋打滑,来不及拐弯,直接就秃噜下去了。而我恰恰穿的是一双极易打滑的塑料底凉鞋。 小高已走出一段距离,正好到了一个能看得到我的地方,见我欲罢不能的狼狈样子,大声喊道,“师傅,前面可不好走了,不行回去吧”。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他手里提着一双鞋。 我犹豫了一阵子,决定往回返,顾不得要脸了,保命要紧。 一个多小时后,我回到了团队集合地点。吃饭时,看见小高回来了。他脚上穿着双不知从哪儿讨换来的解放鞋,自己的皮鞋用绳系在腰上,鞋跟没了。 他一边大口地吞食着面包香肠,一边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师傅,你幸亏没往前走。跟前面的路比,老牛背连根牛毛都算不上。有一段路,挺长,身子得紧贴着后面的砬子顺着走,一步一步挪,不能往下看,立陡立陡的,眼晕。你那么胖,够戗过得去。 我心中暗自庆幸,再往前走恐怕回不来了,那人就丢大发了。 笔者苦思冥想,当年的唐二祖和他的大臣们走到半山腰的凤凰洞就算到头了,百分百没爬老牛背没到箭眼。让敌人包围了连小命保住保不住都很难说,搬救兵是第一要务,哪有闲心思再往上爬。 游人可不要被笔者的话吓着。 二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尽管凤凰山的地形地貌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安全条件的改善却和过去有天壤之别。所有的险径都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游人再也不用担心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大量的投入使人文景观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中华历史名山和中华第一历险名山双重身份的凤凰山正以崭新的面貌恭敬笑迎中外游人的捷足攀登。 火车不是推的,中华第一历险名山的名声不是吹的,是无数中外游客的双脚走出来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口碑在广大游人心目中潜移默化的结果。 丹东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气候条件的宜人表现更是有口皆碑。金边那座异常美丽的城市在这一点上根本无法与之媲美。 很难想象,中国的低海拔北方地区,盛夏里能够有气温很少高于30摄氏度的城市的存在,这非丹东莫属。笔者身居闹市,感触颇深。 七月中下旬,是神州大地赤日炎炎的季节,各地气温的升高使人们不堪忍受。而笔者每天早晨5点半上锦江山晨练的途中,即使天空非常晴朗,也感觉到一丝凉意,这种凉意在登山途中逐渐消退。而登上锦江山三节凉亭子时则又一次袭来。盛夏里晨练途中几乎天天如此。 只有丹东人才能享受到这种天然空调带来的惬意极了的美妙感觉! 冬季气温在地域辽阔的寒冷的东三省是最高的,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天数屈指可数。 笔者的网上昵称“冬暖夏凉”,即是对丹东宜人的气候条件的有感而发。 中国气候宜人的去处,“南有昆明,北有丹东”。笔者想,不种说法不过分吧。 炎炎夏日里中国北方最好的旅游去处是祖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 在欣赏天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夏日里天然空调带来的美妙感觉不失为一件人间幸事。 请到丹东来吧,亲爱的游客朋友。丹东人这厢有礼了! 可他偏不那样干,登鼻子上脸,退后几步后继续三鞠躬,依此往复要来个无穷级。 警卫人员实在看不下去眼了,上前干涉了他的自由行动,并把他带到了派出所予以审查。那时候文革还没结束,对他的祖宗三代查了个底朝上,一清二白,屁事没有。问他为什么那样做,答案极简单,看到亲王真人太激动了,为表示友好,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事情于是不了了之。 无独有偶。当年宋美龄不是在检阅部队时被一国民党军官情不自禁地吻了一下手后叮嘱其长官不得为此事给该军官小鞋穿吗。 由此可见,美好的人物是多数人都喜欢的。 亲王既然那么喜欢丹东的风景,怎么不多住几天,爬爬当年李世民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为贪图风景美色而不顾徐懋功等大臣的拼命苦谏上了毫不逊色于华山之险的天下名山捅了凤凰洞惊醒了凤凰鸟闯下了弥天大禍以至于被盖世文围得水泄不通差点省略了中国历史上的那段千古传颂的贞观之治的凤凰山,逛逛被联合国专家誉为全世界硕果仅存的六大无污染的自然景区之一的负离子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天然去雕琢犹如著名画家笔下的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一样美丽的青山沟。估计是受日程安排影响,中国好玩的地方太多,再加上妻妾成群,忙活不过来的缘故。 今天早晨上锦江山晨练,和很多同龄人议论起亲王的风流逸事才知道,他后来又到朝鲜的老丈人家去了好几趟。每次经过丹东都要在这儿下车驻足,而这一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足见他对这座小城的喜爱程度之深。 东拉西扯了那么多,还真有点文不对题,说丹东的美景怎么说到九霄云外去了,全当休闲侃大山了。言归正传好了。 金边虽没去过。但笔者完全可以大胆设想,亲王能说出丹东和金边一样美丽的话,一定在两个城市之间具有某种可比性。写这篇拙文时没有资料可以借鉴。好在网上可以遨游世界。到那里可以一睹为快。 刚刚上网翻了一归遭,图片没看到多少,文字资料却找到一堆。 金边和丹东的地形地貌特征太相象了。都有可以俯瞰全城的山巅,金边的塔子山和丹东的锦江山像一对同胎兄弟;都有可以通达外埠的水系,金边的四面河同丹东的鸭绿江似一双孪生姐妹。 虽然笔者没查阅历史资料,但不难想到,亲王在丹东逗留期间,中国老百姓难得一见的中央政府特地为亲王丹东之行配备的大红旗一定沿盘山柏油公路开上了锦江山巅,他一定健步登上了老丹东称之为二节凉亭子的锦江亭。碧空如洗,整个秀丽的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和朝鲜第二大城市新义州尽收眼帘,爽透了,美极了,非登上锦江山观光凉亭难以体会到人们常说的心旷神怡是种什么感觉。 亲王感慨万端,想起了身为一国之君时屡次登临塔子山俯瞰柬埔寨大好河山时的情景,不由得发出了丹东像我的首都金边一样美丽的由衷感叹之言。 亲王赞赏的是一种自然之美。那时的丹东最高的大厦不过是五层的鸭绿江饭店,在一堆小趴趴房中间犹如鹤立鸡群。 到丹东不游锦江山是一大缺憾,游览锦江山不登锦江凉亭会后悔一辈子。 锦江山公园是东北八景之首,首即头也。而锦江亭则是头上戴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如今西哈努克亲王登临过的二节凉亭子早已被三节锦江亭所取代,游客尽可以一睹风采。新一届丹东市政府某些制定方针大计的头头们更是独具慧眼,投资近千万在锦江山上另一略高于锦江亭的峰峦上建一座八节大个凉亭子,蓝图已就,筹资完毕,全市老百姓和打算来丹东旅游的外地游客翘首以待。不难想象,那时候,一处八节的大凉亭子,一处三节的中凉亭子,相映成趣。丹东一景,当之无愧。登临曙光阁,一览众山小,伸手可摘月。飘飘欲仙的感觉用东北人的土话来说,实在是棒极了。无巧不成书,锦江山就两处山峦,这一下可真是物尽其用了,不是天意又能做何解释。 瞎子磨刀,快了。从回归阁攀登到曙光阁的花岗岩路径已经竣工,八节凉亭子的破土动工近在咫尺。 从前后山上到三节凉亭子有两条柏油路,徐徐缓坡,游客的自备车打在一档上到达目的地不费吹灰之力。可惜一般情况下车辆不让登顶。 用钱买路或有特殊情况能不能破例也未可知。当年亲王肯定不是自己爬上去的。 买5元钱的门票,从锦江山公园造型异常漂亮的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与中华的光辉同在的巨大的牌坊式大门一路上行,身体没有什么大碍的话,沿两条刚刚修缮过的石阶中的任意一条奋力攀登,十五分钟到达光辉的顶点不在话下。近一点的台阶好像是408节,远一点的好像是303节,笔者数了很多次了,到底多少节还没个准谱,好在弄不弄清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至于公园的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珍稀树种,绿树掩映啊等等好处,介绍的文章能装半火车,笔者在这里赘述不招读者骂自己也感到郁闷。 春天在鸭绿江中泛舟戏水,秋天登临锦江亭极目远眺,是游人的最理想选择。忠告游客朋友,不管是什么季节,不要在雾天,阴雨天登顶,什么都看不清还不如在宾馆里看电视或在城市的闹市区溜达一圈来得惬意呢。 既欣赏到公园的良辰美景又想一分钱腰包都不掏,告诉你一个丹东人都知道的秘密,早六点半前上山不收门票。 丹东的好景致绝非锦江山公园一处。 从锦江亭上俯首举目右望一点五公里处的最醒目建筑就是举世闻名的鸭绿江大桥。 老电影《铁道卫士》中有一句使观众记忆深刻的话,是在美国情报机关决心派遣特务潜入中国内地搞破坏前一个女报务员向其负责人报告时说的,“鸭绿江大桥轰炸无结果,着你部火速......”说的就是这座大桥。 不是我们的话题沉重,而是历史本身沉重。 徜徉在充满现代气息整修时髦的鸭绿江畔,映入眼帘的鸭绿江大桥,历经岁月沧桑,战火考验的雄姿使人肃然起敬 鸭绿江大桥,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无所不用其极仍无法切断的钢铁运输线的中方起点,成就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书写的是一个时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它无声的钢铁语言,向全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彻底埋葬了数百年来外来侵略者强加到头上的屈辱历史。把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是一件功炳千秋的伟大业绩。 看到这条钢铁巨龙,每个中华民族的子民心里都会油然升腾起一股自豪之情。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是使我们毫无疑义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鸭绿江的美丽仅仅用风景如画来形容未免言犹未尽,人间胜境,天造地设不用在这里总觉得对不起大自然的恩赐。 江水水色堪称一绝。 中国古代对秀丽的富春江景色有"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说,用在形容鸭绿江水色笔者总觉得不是十分恰当。鸭绿江水色浑然天成,江因水色而得名,碧绿的颜色犹如雄鸭脖颈上的莹绿,世上十分罕见。游人对此感兴趣,请乘船到朝鲜岸边观之或乘车到上游的太平湾或拉古哨电站游览。要说也难免白璧微瑕,游人所以难在江岸公园看到这种水色,实在报歉,局部污染所致。 春光明媚,和风送暖。泛舟鸭绿江面。饱览两岸风光,游人趋之若鹜。 从上游戏水胜地珍珠乐园至下游全国著名的曙光黄海大客车工业园区的二十余华里的宽阔江面上,海鸥成群上下翻飞,嘎嘎的叫声不绝于耳;野鸭结队栖息水面,红掌拨清波悠闲自在。 东岸: 新义州。小家碧玉形象,温宛可人的自然美景不事雕琢。这个小小的寰球上难得一见的城市面貌呈现在游人面前。对于它的另类,游人无不怦然心动。 西岸: 丹东。亲王走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泛舟江中,放眼展望,沿江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但是,毋庸讳言,这点玩意何足挂齿,断难引起绝非井底之蛙的外地游客的强烈兴趣,他们什么豪华的城市面貌没见识过? 唯一使他们兴趣盎然的是鸭绿江的旖旎风光与丹东城市风貌的完美融合。 锦江山和鸭绿江逛乏了,还有别的好玩的地方吗。别着急,丹东各具特色好玩的地方还真不少。青山沟,大孤山,天桥沟,五龙山,凤凰山,还有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甲午海战的凭吊处,抗美援朝纪念馆等等,不一而足。 篇幅所限,再随手摘取一支丹东景点的艳丽花朵,和同胞们共同欣赏。 凤凰山,说它是中国历史名山毫不为过。由于它涉及到敏感话题,笔者不能大张旗鼓地鼓噪。文章开头又臭又长的妄图一言以蔽之的关于那段历史的描述不知道大家伙看明白没有,还真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嫌。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查唐史和薛仁贵征东,定会找到说法。 它坐落在丹东以北60公里处的风城市境内。属于什么长白余脉。离长白山挺远的,怎么和它拴上了,弄不清楚,弄清楚了也没什么大用。 山岭突兀,高耸入云。周围很少与之呼应与其等高的群山。 绝顶两峰峰峦之间,一个穿山透亮洞穴在几十华里外清晰可辨,那就是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十分著名的凤凰山箭眼,据说是征东作战中最大的功臣薛礼在本溪的驻马河发射的神矢一发饮羽的结果。至于神箭的箭头落到何处,明眼人的心里明镜高悬,点破真没有什么大意思。玄是玄透了,但不失为中国老百姓反抗外来侵略,歌颂民族英雄的一种极富想象力的精神寄托。 笔者说话喜欢直来直去,拐弯抹角觉得难受,五十多岁了,世界观的形成也不是三天五天的事了,要改只能顺着烟囱的风向寻求突破了。 看到网上的文章赞颂凤凰山有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庐山之幽静,笔者均认为有牵强附会之嫌。这些特点不能说一点都没有,每一座名山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同其它名山的共通之处。中国的几大名山之所以蜚声海内外,就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过人之处。凤凰山如果真是一头四不像,很少自己的特色,岂不辜负了大自然的一片造化苦心了吗。 笔者以为,凤凰山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险!大言不惭地说,其险峻程度在天险华山之上。可与这个小小寰球上的任何一座历险名山相媲美。 可惜它生的不是地方。 这是笔者28年前游览凤凰山后发出的肺腑之言。 它要是立根在沈阳鞍山一带,或者是大连营口也行,那可就值盆里钵里都盛不下的白花花的银子了。 丹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盲点。 这么些年,之所以没什么起色,财政上入不敷出,连修马路的钱都出不齐,还出了一个穷极生风一分钱没下自己的腰包却因犯走私罪判了十四年徒刑的大傻子市长,不是因为丹东人因循守旧,头脑蠢笨,也不是因为各届领导班子尸位素餐,能力所限,而是因为一个彼此都心照不宣的原因导致,那就是盲点问题,说得文雅一点,就是地理环境问题。至于盲点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应该说省政府和市政府那些研究政策的人们心里都有个小九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罢了。 美丽的天下奇山好光没沾上,经济发展落后没人愿意来的牵连却没少落。 笔者写文章有东拉西扯的毛病,虽说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但也是不该操心的事操心得使人生厌。言归正传,还讲凤凰山之险。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凤凰山这只梨子,笔者在二十八年前就尝过它的甜酸苦辣味道 也别卖关子了,咱们捞干的说。 凤凰山攀登主峰的道路异常艰险,游人从老牛背到箭眼几乎步步都可能掉进万劫不复的百丈深渊。 先从老牛背讲起。 牛肉没少吃,不管是瘦牛的牛背还是肥牛的牛背估计大家伙都见到过吧? 顾名思义,那是一道三十多米长的光秃秃的寸草不生的酷似牛背的直直的山梁,像羊肠小道一般宽窄的道路,两旁尽管不是立陡立陡的悬崖,可坡度都在八十度以上。都是百丈深渊,人一旦失足断无生还可能。没有任何可供攀援的把手。高山上风大,经常吹得人站立不稳。 我站在老牛背起点附近的平台上,看到很多男女不畏艰险手脚并用爬过老牛背。偶尔有人毫不畏惧,大摇大摆地直立行走招摇而过,使人羡慕极了。 徒弟小高真是好样的,一丝犹豫也没有,如履平地,健步如飞地过了老牛背。终点上回头对我说,“师傅,我等你。”“你先慢慢走吧,我寻思寻思”,我信心不足地回答。 不时地看到有人知难而退。部分人是欣赏完别人的壮举后顺原路返回,有一个人是爬到中间折转归来。 我心里想,好不容易来一趟,就这样回去是不是有点太窝囊了,让人笑掉了大牙二牙还郎当。 趁游人稀疏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地朝牛背的那头爬。 心里默诵着那句话,只盯前面的道,不往两边看。即使这样,爬到一半的时候,腿肚子还是觉的有点往前使劲,心里透明白,这叫腿肚子转筋,是恐高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没办法,硬着头皮往前去吧。好不容易爬到了终点。往前一看,傻眼了。前面是一段足有40多度的下坡路,坡下是一座悬崖,人必须下到悬崖前转弯才能继续前行。下坡时,一旦穿的鞋打滑,来不及拐弯,直接就秃噜下去了。而我恰恰穿的是一双极易打滑的塑料底凉鞋。 小高已走出一段距离,正好到了一个能看得到我的地方,见我欲罢不能的狼狈样子,大声喊道,“师傅,前面可不好走了,不行回去吧”。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他手里提着一双鞋。 我犹豫了一阵子,决定往回返,顾不得要脸了,保命要紧。 一个多小时后,我回到了团队集合地点。吃饭时,看见小高回来了。他脚上穿着双不从哪儿讨换来的解放鞋,自己的皮鞋用绳系在腰上,鞋跟没了。知他一边大口地吞食着面包香肠,一边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师傅,你幸亏没往前走。跟前面的路比,老牛背连根牛毛都算不上。有一段路,挺长,身子得紧贴着后面的砬子顺着走,一步一步挪,不能往下看,立陡立陡的,眼晕。你那么胖,够戗过得去。 我心中暗自庆幸,再往前走恐怕回不来了,那人就丢大发了。 笔者苦思冥想,当年的唐二祖和他的大臣们走到半山腰的凤凰洞就算到头了,百分百没爬老牛背没到箭眼。让敌人包围了连小命保住保不住都很难说,搬救兵是第一要务,哪有闲心思再往上爬。 游人可不要被笔者的话吓着。 二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尽管凤凰山的地形地貌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安全条件的改善却和过去有天壤之别。所有的险径都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游人再也不用担心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大量的投入使人文景观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中华历史名山和中华第一历险名山双重身份的凤凰山正以崭新的面貌恭敬笑迎中外游人的捷足攀登。 火车不是推的,中华第一历险名山的名声不是吹的,是无数中外游客的双脚走出来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口碑在广大游人心目中潜移默化的结果。 丹东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气候条件的宜人表现更是有口皆碑。金边那座异常美丽的城市在这一点上根本无法与之媲美。 很难想象,中国的低海拔北方地区,盛夏里能够有气温很少高于30摄氏度的城市的存在,这非丹东莫属。笔者身居闹市,感触颇深。 七月中下旬,是神州大地赤日炎炎的季节,各地气温的升高使人们不堪忍受。而笔者每天早晨5点半上锦江山晨练的途中,即使天空非常晴朗,也感觉到一丝凉意,这种凉意在登山途中逐渐消退。而登上锦江山三节凉亭子时则又一次袭来。盛夏里晨练途中几乎天天如此。 只有丹东人才能享受到这种天然空调带来的惬意极了的美妙感觉! 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是丹东气候的最大特征。 冬季气温在地域辽阔的寒冷的东三省是最高的,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天数屈指可数。 笔者的网上昵称“冬暖夏凉”,即是对丹东宜人的气候条件的有感而发。 中国气候宜人的去处,“南有昆明,北有丹东”。笔者想,不种说法不过分吧。 炎炎夏日里中国北方最好的旅游去处是祖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 在欣赏天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夏日里天然空调带来的美妙感觉不失为一件人间幸事。 请到丹东来吧,亲爱的游客朋友。丹东人这厢有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