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由于各种原因只能三号出行,旅游目的地选择了半天最终锁定在沈阳一线,理由很简单,时间有限,需要短平快,天津有直达沈阳的动车。顺便去一下丹东,丹东是一座边陲城市,与朝鲜隔江相望,对于我来说自然有种神秘感。 东北的城市我去过不少,实话说,城市的建设给我印象一般,不过一出丹东火车站,即便是在暮色依旧沉沉的凌晨,宽阔整洁的街道还是超过了我当初的设想,起码是远超后来的沈阳车站。去虎山的长途车还未开行,本想找个地方小憩,可周边的酒店宾馆居然全满,只得去网吧耗时间。本来正美美地看着电影,不知是卫生间人多还是实在内急,一位老兄居然就在附近的电脑桌下解衣宽带开始方便,而且是大型活动!你懂得!游程伊始,就隐约闻到了此行要交狗屎运的气息! 发车前5分钟买到票,好运!如愿坐到了沿江一侧的座位,好运!鸭绿江江面并没有我想象中得那么开阔,感觉一个猛子就能到河对岸,晨曦中的江面波光淋漓,水气浮动,一片朦胧蒸腾之色,于是我很有诗意地联想到了笼屉和烧烤(不好意思,早餐时间)。 景区门票每人60元,包含虎山长城和中朝一步跨,长城对于北方游客来说,没什么吸引力,所以门票含金量不是很高,但是国内票价和风景能相符的景区能有几个呢?!其实想逃票的驴们完全可以从售票亭旁边的一片开阔地跑过去,然后先去一步跨,再逆行而上游长城,出口是没有验票的,当然你需要胆子大,速度快和运气好! 看介绍说,虎山长城是长城的最东起点,据各地景区的解说,长城的起点应有N个之多,不过貌似这个最有说服力,因为再往东就伸到朝鲜人家家里了。虎山长城比北京旅游景区的长城游人少很多,风貌也更古朴一些,上下都是石阶,走时间长了自然有点辛苦。下程有两条道,建议老弱病残幼还是规规矩矩去博物馆一线,因为去一步跨需要爬山路,那可是真正的山路,踏石阶,然后爬土路,然后踩岩石,然后,再依次往复。。。有个临崖高处,居然就是在倾斜的岩石上竖一行栏杆,人需要手攥脚蹬钢管悬空而行,万一手脚疏忽,就有可能直接高空飞人射到江对岸的朝鲜境内,不远处还有一处近似九十度的岩石,只有零星的凹陷处可供落脚,万一手脚疏忽,自然又是自由落体,落点同上! 沿途游客近乎没有,沿途美景近乎没有,所以纯赶路式的一味苦行,走的十分郁闷,好在前边有两个小青年,其中一个体态巨丰满,爬起山路来自然更是困难连连,抱怨不绝,不过确是个极好的榜样,每当我们走到险路难路心存退意,只要互相鼓励:你看这坡小胖都过去了!你瞧这道小胖都能走!。。。便信心倍增!那激励的效果绝对赛过任何名人语录和革命歌曲! 途中还有一处悬空栈道,用镂空钢板铺就,脚下就能看见深深岸堤和滚滚江水,前面是一处长长的铁索桥,旁边有牌子曰:舒淇出演非诚勿扰三之地!实在想象不出那剧照中长裙飘飘弱不禁风的舒大美女怎么爬上来这恶山恶石的?! 一步跨就是一处河岸,对岸的朝鲜只有咫尺的距离,好似一步就能跨过去,不时还能看到一列列人民军巡逻走过,人数众多,表情严肃,有必要么?又不是去打群架!想偷渡去你们那边的人很多么?!相比之下我们这边只有两个士兵闲立,可谓无聊之极! 回市区后,从车站溜达去锦绣山公园,沿路繁华地区有无数新人大婚,一色的白婚纱新娘此起彼伏,好似新娘大团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真是热闹。捡到彩车上的大红气球一组,红火喜庆,要栓领导背包上,不从,骗她说有助于减轻背包负荷,拍照留念,效果不错很具喜感!据说从园中山顶可以更清楚地瞭望朝鲜风光,巨累没有登顶。半山处正遥看远方朝鲜方向时,很多孩童在眼前吹水泡玩耍,无数的五彩斑斓的泡泡煞是好看,转眼又随风而破,也许这也是很多东西的必然结果,只是时间长短的区别罢了!你们懂得!打车去不远处的抗美援朝纪念碑,又高且长的碑座,腿再累也要拾阶而上,缓步绕场一周,表达一下对先烈们的由衷敬仰之情。 鸭绿江边栈道上人流如织,尤其断桥附近,遥想当年雄纠纠气昂昂跨过江去保家卫国,何等豪迈!不管多年以后如何评价这场战争胜负对错,每一位献出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的志愿军战士都永远值得我们尊重敬仰,只因为他们心中的信仰和忠诚!相比之下这边的繁荣,河对岸则安静荒芜得多了,据说夜晚两岸灯光对比会更加鲜明。不过我们有钱了富裕了又如何,也许丢失的正是河对岸一直固守的思想信仰和追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值与不值,孰对孰错,只有将来的历史才能证明了! 网上有名的阿里郎餐厅很好找,过了断桥桥头,马路对面就是,不过食客众多,侍者傲然,奉劝大家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韩国料理无非拌饭冷面加烤肉,哪里吃都差不多的。从丹东到沈阳很近的距离,火车居然开了四个多小时,无聊啊无聊,时间仿佛如拉面般越抻越长。从沈阳站出来,已是夜色低垂,暮霭中的火车站依然是十年前来时的破旧沧桑之色!先慕名找到附近的李连贵肉饼处充饥,口味不错,在快餐里算是中上水平了,花钱不多吃个大饱,十分满意,除了服务态度!题外话,好像东北地区服务行业态度都很冷漠,反而远不如路上行人指路时的热情耐心! 住宿就在车站附近找的,交通方便,虽地处闹市但是人居高层,远离人车喧嚣。上电梯时,领导居然愣了一下,不解,她解释说,进电梯前看见一人刚进去,可转瞬间我们再进,里面空无一人!!无一人!!无人!!人!!。。。我正嘲笑其老眼昏花,后面跟进的那人却森然应道:刚才我也看见了有人进来!!!看见进来!看见!!见!!。。。随后是三人死一般的寂静,再随后门开了,再随后是各自飞一般地夺门而逃!刺激吧,有木有?!惊悚吧,有木有?! 一大早直奔人多的景点想冲冲晦气,昭陵---皇太极和她老婆的坟地!汗!!!那时的天色昏暗,黑云滚滚,清早游人寥寥,我俩孤独地缓步走在甬长笔直的墓道上,面色深沉,表情凝重,每人60元的门票则更加重了阴沉郁闷的心情!陵园里本来游人就不多,其间又闪亮着一些晨练客们的刀剑寒光,更给阴森的陵区增加了几分杀气! 园区墙外到处是参天的苍松翠柏,遮天盖地好似原始森林,密林中多种小松鼠忽隐忽现,快如精灵,众多的古树中有棵“神树”,据说有几百年的树龄,离地一米高便分出六支树干,粗粗直直好似擎天一般,犹如神助,据说许愿很灵的哟,树干上已栓满了祝福的红丝带。因为在密林之中,又不是正式景点,故没有标记和大路,不过沿游人踩出的小路前行,沿途树干又不时栓有红带,应该不会迷路。虽说各地求福景点众多,不知灵验与否,不过既然到了神仙地盘多拜一拜,跟各路神仙诸多神物混个脸熟总是没错的! 出园计划去不远处的九一八纪念馆,在一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询问一老婆婆,老人家耐心的说了半天,结论就是很近,打车不合算,但公交要倒车,走着有点累!道谢后风驰电掣过马路出发,一回头,车流之中老婆婆亦步亦趋艰难地紧跟我们而行,惭愧一次!居然连从小就知道的搀老奶奶过马路的好事都忘做了,而且还被帮忙指路了半天,而且而且还是在雷锋战斗的地方---沈阳。不过好心的老婆婆显然并没计较,过马路后依旧把刚才的路书重复嘱咐了我一遍,惭愧第二次! 古人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不听古人话报应在眼前,果然!步行了一会,感觉前路漫漫,肚中饥饿,忍不住还是打车先去午饭,司机师傅听说目的地后,悠然地开口“好像有段距离!”结果距离两字在车内余音尚在,已经到了!唉,小白了一次! 老八件,昭陵附近很有名的老店,口碑不错,就是有的菜口味偏辣,仿佛穿越到了重庆成都!以至于后来参观故宫时,听到讲解员说东北饮食忌讳吃辣,洒家便要忍不住跳脚高声反驳! 饭馆出来去九一八就很近了,来沈阳的朋友们还是抽空去参观一下吧,毕竟是中国近代的一段记忆,也占用不了你吃喝游玩中的多少时间的。一进院子,九一八的石雕伫立眼前,一部翻开页的史书,时间永远定格在九月十八号的那一刻,几十万军队啊,面对不到两万的小鬼子,没打一枪一弹就灰溜溜撤回关内,留给东北老百姓的是长达14年的奴役蹂躏,耻辱啊!所以我对张学良这个人没什么好感,纨绔子弟逃跑将军的名气和印象绝对盖过了西安事变千古功臣一说!对其不光彩的历史,任何出于各种目的的粉饰美化都是苍白的,好在张本人也有自知之明,至死也没脸再回到故乡! 赶到故宫已是三四点钟,犹豫了一下游览时间是否紧张,没想到故宫规模如此之小,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出现在了出口。当然作为满族入关之前的首都行政中枢之地,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建筑等内容远非走马观花可以了解,如果自己裸看很没意思的,好在园中游团众多,随便走到哪里都有导游拥挤左右,想不听解说词都很困难!据说出故宫不远就是张氏帅府,题外话,游记攻略里的不远二字最是误人,不远有可能就在拐角处,更也有可能是长达四五站地之遥!走完这个含水量极大不远二字,赶到大帅府门口已是天黑,天又突然下起了如注大雨,看到夜色中大雨中两位落汤鸡般游客执意登门参观,在天有灵的张大帅估计也会感动五分钟吧!吃了闭门羹,无奈冒雨杀到中街,中街和太原道一样是沈阳的繁华商业街区,慕名前去鼎鼎有名的老边饺子馆,果然气派人多,品尝之下,只能说名气大于口味了,至少对不起我们冒雨而来的这股馋劲。出来看天色不早,坐地铁回旅馆休息。 转天一觉醒来,天色放晴,迎着朝阳重回中街,神清气爽不少,先登门造访长安寺,古话说: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可见其历史悠久,依旧参拜一下混个脸熟吧!身处闹市繁华之中,寺庙越发显得冷清破败,没有游客香客光顾,也没有香烟缭绕佛乐萦绕,有的只是殿前和院门口两位老僧孤独寂寥的背影,以及佛像身上厚厚的尘土。 出门几步之外,中街上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二次来到张氏帅府,大青楼小青楼通体青灰色,古朴稳重,是我偏爱的颜色。府内游人纷至沓来,高高的厚厚的院墙外,小巷内空无一人,一墙之隔就是赵四的闺房,好像对赵四小姐故居感兴趣的游人要更多一些,相比她终生相伴的那个人来说,也许这位女子的一生会令人更多几分敬佩吧! 完中街逛太原街,逛完地上商厦又逛地下市场,一个字:真累啊!累了饿了,赶到不远处(依旧是地图也hold不住的不远二字)的小土豆餐厅进餐,两个人,四盆大菜,五棵大骨,两座花卷,此处请形象地理解盆,棵和座三字的含义!菜量超大,味道超棒,可惜眼大肚小,大吃特吃还是剩了一半,可惜啊!不过小土豆,滚出大改变,使我忽然对沈阳增加了诸多好感,粗犷,实在,这才是东北的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