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苏州的旅程让人很尴尬。历经两个小时的市内交通到达上海火车站,软席候车室的简陋令人咂舌。隔壁座位上的两个人用日语交流,我仿佛坐在乱世中的上海滩,等待生死未卜的逃离客船。 终于有了检票的广播通知,我穿过长长的维修中的走廊,拎着15公斤的旅行箱步行下天桥,走了50米才找到我的一等座车厢。本来预定的座位换给了一对情侣,好在前排的帅哥帮忙把箱子放上了行李架,紧跟着,候车室里讲日语的两个人进来了。并且,同排。 车子还没到昆山,过道另一侧的亚洲人已经鼾声如雷了。我在夕阳的余晖里昏昏欲睡,又担心错过到站的广播。取行李的时候不好意思再次麻烦别人,虽然前排的帅哥几次回头关注,还是逞强的亲自上阵。箱子落在地板上的声音惊醒了周围的人,好在没伤亡。窘迫的感觉脸有点烫。 43分钟后,登陆苏州站台。 拖着箱子找到售票口买好回程车票,打的去预订的如家快捷酒店。没计划的日程和有计划的旅程,是我最喜欢的。 入住手续办好后,我回房间收发电子邮件、处理工作,直到感觉很饿。到石路的美食街上买了份鸡蛋炒面,不吃,带着它徒步到山塘街。坐在姑苏的冷风里,听着吴侬软语的评弹,看周遭的人拍照,吃热乎乎的炒面。 旅行的乐趣不在于你走过多少风景,拍过多少风景,而是在于你能在喜欢的风景里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七里山塘的夜色,是如此的熟悉。石板路上永远不断的旅人的足迹,山塘街上灯火辉煌的各色小店。从炎炎夏日到风雪寒冬,她像个老朋友,静静地守候在水畔。自东向西,过桥,再向西。每次我都这样轻轻地拂过她的肌肤,梳理她的脉络,感受离开的日子里她的每一丝改变。 游客的大巴仍旧停在最西端的桥上,他们匆匆游走,浅浅唏嘘。站在古戏台边,顺水传来一段小曲,我仿佛置身前世的山塘。灯红酒绿的苏州河,生意兴隆的脂粉客,欢声笑语后尽是凄戚。 当地表温度从摄氏4.8度降到3.9度的时候,我搓着快要麻木的手告别山塘。在石路的步行街口,有个女孩子问路。也许我很市井很local,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苏州,总是会有陌生人跑来满怀希望的问路,总是在出租车上被司机用地道的方言问候交谈。 挤公车,下错了站。徒步在寒风里,却意外的看到新年前的寒山夜色。走过空旷的街道,想象着明天夜里的盛况。 从枫桥回酒店,一盏茶的功夫,思绪却走了几个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