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苏州游踪--上方山和楞伽塔

2016-1-20 00:00| 查看: 672|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很早就注意到苏州旅游地图的左下角有一处石湖,石湖旁边一大片绿色当中有一座楞伽塔,从吴江回来的高速公路也能远远地看到它,一向有兴趣,2005年8月28日,终于走了一趟。

十二点出门,搭33路公共汽车到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门口,然后便是步行。最近下过雨,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不时有一两摊水,于是得小心在意地躲避偶尔经过的车辆。一边是山,对照地图知道是所谓的上方山,郁郁葱葱的,满是绿树,却给一道高墙阻隔了;一边是凌乱的农舍和同样凌乱的一畦畦地,在山脚下微风大概失却了方向,不自觉地裹携了有机肥的味道。步行了大约二十来分钟,终于拦住了一部车,车上一男一女,应该在三十多岁,提出搭顺风车,他们居然同意了。不过,顺风车只搭了半分钟,因为拐过山脚,便是“石佛寺”的入口。以为这便是公园的入口了,于是下了车。后来发现不是,于是继续向前行,运输石块的重型卡车扬起沙尘,碰到两车交汇,只能跳到路边的树下。正为难的时候,刚才的那部车也兜过来了,并主动停下来。于是又搭了一次顺风车。不过,这次时间更短,因为只几十米,便是上方山森林公园的正门了。

进入正门,便看到山脚下一处高阁,拾级而上,发现不过是一个拙劣的人造景观,在石墙上装饰了两个龙头,龙头下方是一个小池子,里边积了混浊的绿水。这里就是门票背面标示的景点之一----宝积泉。也没有兴致缘石阶登阁一览了。

继续南下(?),很快出现金光大佛。过了山门(?),爬上平台,看到一个牌坊,上书“苏州中日和平园”字样。不知道高高在上的弥勒大佛是不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曾经在苏州扬武耀威的日本人后来赞助塑的金身?附近还有一个花菖蒲园,也说是得到日本Ayame协会的赞助。中国政府放弃了战争赔偿的要求,日本人便乐得到处充善人吧。后来在左近看到苏州政府立的一块小石碑,说和平园为纪念二战结束五十周年而建,1996年完成。

于是决定登上去看个究竟。牌坊后,整齐的石阶一路向上,直到大佛膝下,让金身大佛更显得气势庄严。好久没有锻炼过了,为了测试一下体能,决计一步两个台阶跑上去,但过半之后便觉着小腿酸胀,大腿灌铅,只好改为一步一个台阶,但勉强支撑到最高处,气喘吁吁,双腿发软,而笑容可掬、憨态可爱的弥勒佛似乎并没有看见。

不过,即便到了山顶,巨大金光大佛也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大佛的宝座四周排满了尖锐的铁钎,登上宝座的唯一阶梯也竖了一道铁栅门,同样排了尖尖的铁刺。后来见大佛右耳上方似乎有些许缺损,猜想有人居然敢在大佛头上抠金,也便释然了。

偶尔也有游客到山门,但都在山下燃一炷香了事,大概望山生畏,最终望而却步。下山的时候,粗粗数了数,大概有二百多个台阶。

离大佛不远,有一个孔雀园。守门的女人说:饲料两元一包,每个人都要买的。这后一句话说得很有水平,大概唬住不少人,因为后来看到为数不多的几个游客,都拿了饲料。不过,孔雀却真的非常多,似乎清一色的蓝孔雀,有几个耐不住寂寞,还开开屏,娱乐一下游客。还有一种野鸡或雉,一群一群的,也不怎么怕人,顾自在草坪上寻食。

孔雀园外有一条长廊,紫藤的长廊,不过,八月底的这个季节没有花,只有凉荫。但今天虽然有些湿润的燠热,却不见太阳,所以长廊只剩下一丝情趣。长廊旁边是梅园,也只有一株株带些倦意的梅树。这个季节似乎除了绿色还是绿色。不过,这里还有一样东西,就是市躔所没有的清幽。

在园子里绕了一圈,才在索道的下方找到隐蔽在树荫里的上山的路。路是石砌的,十分平整,而且平缓。山道边的石凳上偶尔有人坐下来,但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消磨时间。不一会儿,便到了山顶。

山顶上便是曾经多次遥遥望见的楞伽塔。塔高七层,靠东方向比一般的塔多了一个门廊式的赘生物,最里边紧靠塔身有一尊佛,似乎微微低着头,有些“既在矮檐下”的气象,而且,眼圈也黑黑的,露出病态或者至少倦态。楞伽塔似乎是沙土结构的,外边涂抹的一层水泥已经开始剥落,露出松散的沙土本质来。不过,游客大多忙乎着在西边的铁架子上爇香,并鞠躬。倒是平台南端的石凳上,并排坐了几位衣着朴素的老妇,和了佛乐的调子,专心致志地唱着“南无阿弥陀佛”,在清静的山顶上,声音似乎也算得上洪亮。附近有一口钟,2000年铸造的,很小,所以只有一座钟亭收容它。钟亭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夸张地说:风摇塔影影接八溪七里,云带钟声声连三界四方。

楞伽塔所立的平台下方是一个窄小的院落,里边围了几间普通民房一样的建筑,正中一间大的供奉了头戴宝冠的塑像,猜想是不是天官之类,门楣上有一个横额,说“泽被一方”。两边的厢房里则简单摆一张油漆斑驳的八仙桌,桌上架一尊杂货摊上十来元大概就能买到的弥勒小像或者甚至画像,就不断有人冲进去倒头便拜了。

下山后原路返回,重又经过公园的正门,继续向北,便是治平寺。寺很小,居然有一间簇新的大雄宝殿,大殿里居然供奉着三身佛,而且有两位尊者侍立在如来两侧。大殿旁边有一间屋子,里边有一尊素衣观音的立像,两边的墙上张挂了观音和达摩的像,也都准备了蒲团供人礼拜。最奇妙的是屋角有一张单人床,被褥一应俱全,而且还挂了白色的蚊帐,靠墙的床下甚至摆了一对朴素的布鞋,便以为是工作人员晚上住宿之所。后来注意到床前还摆了蒲团,而床头靠墙的梳妆台上架了一尊瓷观音,便猜想这里是供那些渴望生子的夫妇跪拜的,毕竟观音三十多个名头里,响当当的一个便是送子观音。

沿指示牌的方向指引绕了几道弯,去石佛寺。上了一座小山,发现山顶上正在建一个亭阁。亭阁旁边是一条碎石铺起的山路,指示牌上说是“乾隆御道”。苏州到处都有乾隆的足迹,却不知道是确有其事,还有牵强附会。且不管它,从小山丘另外一侧下去,去石佛寺。

下了一段台阶,没有看到佛寺,却发现一尊儒冠人的石像,看外边的缘起,才知道是南宋人范成大。范很有些诗名,一些还收入唐宋诗词选。墙壁上嵌了许多诗碑,也没有功夫去细究。出了院落,才发现这里原来是范成大祠。石佛寺则在小小的山崖下。

石佛其实是石观音,在矮崖下凿出一个佛洞而建。比先前的治平寺更小,其实只有一个洞窟。

路上碰见两个已经见过好几次的姑娘,说是外边的路灰尘太大,要绕回去从公园里边走。但回到小山岗上,却找不到来路以外的路径,只好怏怏地出了石佛寺,原路走回去。路上,三轮车经过的时候执拗地表达热情,但考虑到坑坑洼洼的路况,还是拒绝了,一路步行回到苏州科大石湖校区门口。买了瓶水,才喝了两口,33路公共汽车就开过来了。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苏州游踪--上方山和楞伽塔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79587-1.html
本文关键词:苏州游踪--上方山和楞伽塔
上一篇:苏州游踪----北寺塔下一篇:默默锦溪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