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二日游记(二)
2012.8.28
到天目湖必品尝胖头鲢鱼汤,虽说遐迩闻名,其实也没有那么神奇。不过鱼肯定新鲜,鱼汤乳白浓厚而已,其实在家中只要程序正确,你也可以烧出这样的美味来。
饭后我们前往南山竹海游览。根据百度的资料:南山竹海生态旅游区位于江苏溧阳市南部山区,坐落在横涧镇李家园村,东距宜兴各类著名溶洞20公里,南连安徽太极洞15公里,西靠江南第一石坝10公里,北枕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18公里。南山竹海景区于200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它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鸡鸣三省之地。因景区位于江苏省最南端,是溧阳的南部丘陵山区,故称之为南山。境内有竹子约3.5万亩,因而又有“万亩竹海”之称。
尚未入园,已见竹海气势如虹 参天翠竹,遮挡住烈日的火焰,竹林里温度比其他地方可低5度。 旅行社的介绍不可全信,只能姑妄听之,有些他们吹得天花乱坠的景色不过是个概念而已。 逛南山竹海有三种上山方式可供选择,我们选择坐观光小火车至山腰,观赏“天下第一寿”。然后换乘地面缆车,参观鸡鸣邨,参观竹文化园,熊猫馆,最后再原路返回。 观光小火车很多,不用等候多长时间就可以上车登山。 此为“天下第一寿”,拿周边的游客作为参照物,可以想象这个“寿头”有多大。因为我没有广角镜头,只能退得很远拍一个侧面了。 据百度介绍:这位笑容可掬、慈祥亲切的老寿星是长寿文化区的标志性建筑,他头部高12.8米,是由纯铜制作而成的,而身体则是整个山坡,故而被称为中国第一寿星,在其后方的照壁上还有着68种不同字体的寿字,升华寿文化的主题。据说景区内共有100种不同字体的寿字,其余的31种寿字在山上的石块上容易找到。还有一个寿字在哪呢?其实这个寿字并不在山上,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 接着我们换乘地面缆车前往鸡鸣邨,缆车系国外进口,做工精良。 我看鸡鸣邨就是一个概念游,除了这座牌坊可以显示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一鸡鸣三省”的鸡鸣邨以外,没有任何的标识,何处属于江苏,哪里是浙江地界,安徽又在何方? 其他就是些翻新的房子。 和平门是什么意思,怎样得到这个名字的? 这个门洞本来可以渲染一番的。 从佛山请来的舞狮高手,和黄飞鸿系列电影比黯然失色。 竹文化园很大,包括好几个馆,从古到今,从文化历史,今日运用,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如果有时间细细欣赏倒可以开阔不少眼界。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匆匆过客,只能走马观花了。 苏轼爱竹,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胸有成竹”这一成语大约也出自照片中苏轼写下的这段文字吧? 历代名人写的“竹”字。 馆外的大“竹筒” 现代竹制工艺品 山间气候多变,忽然雨下如注,经久不停。 终于到达熊猫馆。 争睹熊猫风采 憨态可掬 参观游览结束,下山出园,长脚雨初歇。 雨后山岚升腾 暮云如画 晚餐在此餐厅各取所需 你可曾品尝过用竹叶嫩尖炒制的竹叶茶?清香祛暑。 长焦镜头将不同层次的景物“压缩”到一起,很难辨别其间的距离。 再从正面拍一张就一目了然了 多彩的雨披为助动车生色 原生态的板栗 正在侃价的团友 当天最后一抹晚霞。 从旅店拍摄的天目湖镇夜景。 饭店走廊 我一人独享的大床房,网络电视,可以免费上网,但不可同时看电视。 平心而论,如果当天不下雨,还可以玩得尽兴一些,躲雨就耗了不少时间。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南山不是好去处。 静湖也是概念游,只在换乘小火车时拍了几张照片,也算游览过了。 自称已经“老了”的11岁男孩为我拍的照片,总算有“南山竹海”的明显标记。 来自旅行吧博文:http://u.cncn.com/space-48338-do-blog-id-3504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