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日,早上8:20左右,到达吉首,乘坐预先租好的车前往凤凰县城(1小时),游览古城、沱江等,下午租车前往山江镇游览苗寨,住在江边客栈。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早上8:20左右,我们三个人终于抵达了吉首,很新鲜的感觉。出了车站,左顾右盼找到了来接我们的司机。我们是通过广州的“万骅假期”联系的凤凰自助游,凤凰这边的联系人是唐小姐(听到这个名字后,我猛然想起曾经在一个凤凰当地人办的网站上见过这个名字,还是以一张名片的形式出现的)。见到车后,我才发现原来凤凰的车都很单一,除了小得可爱的面的(昌河那种)、一两部出租车以外,就是中巴了。原先我报的是八个人,所以安排了中巴来作我们两天的交通工具,可谁知道我们最后竟是分批到达,于是,我们三个人坐上了一部可以坐20个人的中巴!当然,司机不是傻瓜,他立刻就在路边拉上了客人,我们也不好出声了,反正车大。 大概一个小时后,凤凰的南华门出现在眼前。到了,我梦想的边城,梦想的湘西小镇。凤凰因为沈从文、黄永玉等出名,最主要的就是沈从文描写的清秀、宁静的湘西景色,于是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的人。在唐小姐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住宿的地方——江边客栈,刚好就在沱江边上,推开窗就能见到江面和对岸的建筑。客栈的另一边正好对着古城墙,与城墙间隔着一条深深的小巷子,弯弯曲曲。在客栈,我们和第二批到达的pole两夫妇胜利会师,而第一批的猪仔三人由于已在凤凰呆了两天,决定不再停留,继续向下一站——铜仁前进,在前一站等我们五个。 安顿好行李,我们先去饱腹,其实可以说是早、中餐一起解决,进了一间“黄师傅餐馆”,简单完成。接下来的时间,说早不早,于是五个人很随意地沿着古城的街道慢慢踱步,原先的路线也一概抛弃,只是凭着一种感觉,走走停停,时不时抓起相机拍几张,或是停在某个小摊前,把玩一下。看着那些木头结构的建筑,似乎回到了几十年前,想象着那个显赫一时的三省交通要镇曾经的辉煌和繁荣,回忆着沈从文笔下的古城,似乎时光也在这一刻停留,让我们顿生一种和历史对话的感觉。走在那些很有些年代的石板路上,行进的似乎已不再是我们,更多的是历史中曾经走过的人,更似乎沈先生就刚刚从我们的身边走过。 古城的建筑很有特色,除了常见的木式结构外,更多的是用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石头建成的屋子,房檐屋角都精心雕刻成了凤的样子,每家的阁楼上都放满了花草。凤凰分为古城和新城,看得出来,发展很快,网吧也是处处可见。 走到江边后,我们索性租了一艘船,沿着沱江顺流而下,准备去拜访沈从文的墓地。一路上,见到沧桑的吊脚楼,因为缺乏维修,显得有些破败,而且数量已不多;见到新修的虹桥,横跨在江上,桥上不仅是行人往来的通道,也是各路商家摆买的场所;见到了黄永玉的夺翠楼,漆黑的外表,层层叠叠,顺着山势而建,同时融会了湘西建筑的特色,现在也成为了凤凰的一景;见到了古朴的万名塔、遐昌阁,在太阳的照射下,虽已久远,却仍是鲜艳;见到了翠绿的山山水水,这就是水一般的湘西。最后,船停在了岸边,拾级而上便是沈从文先生的墓地,很简单,就是一块大石,刻了一些字而已,然而却是那样的静谧,似乎沈先生仍坐在那,遥望着江,遥望着过往的人。岸边有三三两两的孩童,在嬉水,或在玩过家家,或在摆卖一些新摘的野果;还有妇人们,正在用木棒拍打衣服,用古老的办法洗衣。 上岸后,我们与司机约好的时间刚好到,于是赶去汽车站坐上那辆“可爱”的中巴前往山江镇,那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苗寨。果然,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寨子,以前是土司的住宅,现在大部分已经废弃,只有少数几栋还有人住。寨子全是用石头和木头垒成的,石头很有特色,一片片的、薄薄的,紧紧地挨着。远远看去,整个寨子层层叠叠,竟有些中甸的松赞林寺的味道了。寨子前面是大片的田地,正好有些农人在插秧;一条路贯穿在寨子间。多象一幅水墨画,人在画中,意在画外。 返回凤凰的途中,景色也是如诗如画一般,好几次,我们都大声叫停车,冲下去一阵狂拍。特别是当我们站在一座残败的石桥边,脚边是湍湍的河流,在石墩上激起层层的浪,而身后却是一幅绿意盎然的耕种图:竹篱、野花、木屋掩映在农田间,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牛在地里移动着,我们的心也跟着飞舞。 运气不错,我们还撞上了苗人娶亲的一幕,看着一队人熙熙攘攘,抬着家具、床被、镜子,担着鸡蛋、糯米以及鸡、鸭,放着鞭炮,穿得隆重、艳丽,这样的喜庆也感染了我们,惹得我们一阵翘首。不过,我们还闹了个笑话,开始以为是结婚,准备每人10元去贺喜,讨杯喜酒喝,谁知一位大嫂直接就说要我们每人50元,还说是生了儿子的缘故,不清楚究竟是结婚还是生孩子,再加上认为被宰的缘故,于是一轰而散。到后来才弄明白,原来苗族是先生小孩才结婚,这叫作先上车后补票。 回到古城,已是傍晚,夕阳懒懒地照着古城,处处都象添了一圈金边。我们继续踢踢踏踏,又走了好几个地方,包括沈从文故居、学校、广场、跳岩等等,在暖暖的夕阳怀抱里,古城有了一丝倦怠,人也如此,一天的尾声正在逐步上演。晚饭,我们按照网上的介绍,去了出名的大使饭店,果真是名不虚传,大家一致评价这才是正宗的湘菜,相比之下,原来老去的开发区那间湘菜馆也逊色了不少。 晚上,古城有篝火晚会,不过大家兴趣缺缺,于是决定早睡早起,为了凤凰的晨曲。印象中,湘西仍应是雾一般的最好,而我见到的似乎明朗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