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5/1长假前去了河南, 上次去西安时本来计划顺道去的,后来因为时间原因未成,其实以前没有想过河南, 感觉那儿出名的只有PZ,去了以后才领悟到,PZ那儿都有,上海也不少, 我们去的洛阳和开封还算民风不错 4/25,我们乘上了1658次列车前往开封 ( 16:26出发) , 低估了民工兄弟们回家的热情, 只买到硬座票(106元/人) , 幸好到昆山补上了卧铺 (96元/人), 这辆车是慢车,路上几乎站站都停,终于在4/26早上7点半到了开封 那天开封雾挺大的, 一出站感觉是个灰蒙蒙的小县城,站口有很多小三轮, 乘了到铁塔公园,三轮车夫帮我们买票省了4元/人(原价20/人), 铁塔建于北宋,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据说原有舍利,因洪水泛滥,淹在了地下,塔其实不是铁的, 是褐色如铁的琉璃砖, 而且塔身已有倾斜,近看上面的花纹挺细致的, 登塔望远10元/人,园里的导游会带你到旁边的接迎佛寺游说你烧香抽签,但不强求 出了铁塔,再乘原来的三轮到E龙上预定的玉祥大酒店,共付车费5元,酒店的确是幢大厦,至少在开封城里算高的,而且地理位置很不错,位于鼓楼街,旁边就是书院街,四通八达(自从看了周星星的片子,对所有带大字的都心存疑问),被告知时间太早,要到12;00才能CHECK IN, 于是存了行李,到书院街逛逛,感觉是条仿古的福州路, 不过那些建筑倒真的是有些年头了,挺有回味的, 沿着书店街转宋都御街到了龙亭,35元/人,这是北宋皇城遗址所在,每天定时还有仿古表演, 门口的仿宋城池模型不错, 站在殿上可远眺整个城市, 可惜那天雾大,只是一片两茫茫啊, 殿后有个花园, 坐在秋千上玩了一会儿, 发现有好多老人在烧香拜拜 出了龙亭,沿宋都御街往回走,在黄家小笼包子店吃了三鲜的和大肉的(就是猪肉,为了尊重回族同胞这么说的),等了一会儿,估计是现包的,冷菜要了凉拌金针菇,蛮好吃的,再加碗汤,共28元, 再走到稻香村点了客什锦锅贴,每种馅的各一个,共十个, 当地人一点就是3,4客的,所以很奇怪的看着我们, 锅贴是10个排在一个底上一起煎的, 上的时候也是这么一排上的, 不象上海是分开一个个的, 所以它们的底也能吃,很脆很香, 还点了鸡丝馄饨,鸡丝是在汤里的,共10元, 在酒点门口买了当地的心太软(就是红枣里包了糯米),除了有点甜, 很好吃,一个一个会上瘾。 CHECK IN ,198元/天,房间还行,从窗口看到了一个蛮大的清真寺,有三重呢,休息了一会儿到山陕甘会馆,15元/人, 顾名思义,这是三省的商人在清代时建造的CLUB,有钱果真是不一样啊,馆内的三宝:砖雕,石雕和木雕 非常精美, 让人流连忘返(其实是眼馋啦),特别是那个木雕,龙嘴里的宝珠只和龙嘴搭着一角,却能历经二百多年不掉下来,神奇啊, 旁边还有清明上河图的模型和民俗介绍,栩栩如生,让人向往 开封的小吃夜市,就在书店街,鼓楼街,寺后街和马道街组成的十字路口,满怀期待,我们在路口的肯德基里耐心等着,可是到了6点还没开始,饥肠漉漉,决定先到酒店对面的老店又一新开动,点了传统名菜鲤鱼培面和海米烩白菜,鲤鱼培面是在裹上糖浆的鲤鱼上放上拉成接近发丝般粗细的龙须面,很甜,但很有特色,不过别看鲤鱼挺大一条,肉倒不多,龙须面在糖浆里滚一滚,象是点心,烩菜是豫菜的一大特色,海米烩白菜在中央台的烹饪大赛都出现过,不过我觉得一般般啦,凉菜是凉拌苦瓜,涩的很,LG安慰说不涩不去火嘛,好吧,考虑到这儿肉食多,蔬菜少,我就吃吧,还点了碗面, 共62元,便宜,再回到夜市,这下小摊全都出来了,尽管场面挺壮观的,有酱牛肉,桶子鸡,炒凉粉, 黄焖鱼,糊辣汤,冰糖梨,杏仁茶,各式烧烤等等,可是为什么我们一点都不感冒啊?好不容易选了个炒凉粉, 才吃了第一口就放弃,看来我等与民间小吃无缘啊,无奈下只能沿着马道街瞎走到了大相国寺,门前黑乎乎的居然是个农贸市场,再走到了中山街,看到了唯一的一个超市,叫什么购物中心,差点错过,买了特产包公豆(皮炒成黑色的花生)和花生糕 ,打道回府, 在酒店门口又买了心太软解解馋吧 4/27日一早出来吃早饭,看看别人吃的很香的糊辣汤,我们却很犹豫,转到书院街,发现了躲在巷子里的大梁包子店,生意很红火,当地人都排队在买,好吧, 就是它了,肉馅和素馅的都是3角5分一个,味道果真不错,到长途车站赶上到洛阳的第一班车(9:00), 42元/人,2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看到了窑洞,可惜没能抓拍下来,到了洛阳,感觉城市很干净,道路很宽阔,绿化也很好,但是旅游旺季时,洛阳的宾馆在网上很难订,要什么信用卡抵押,如果不住也要扣一天房费,我们住的是网上很多人提及的明苑宾馆(其实是个HOSTEL),交通是挺方便的,就在火车站附近的解放路上,可是晚上这个吵啊,建议各位先玩到个2点才回来睡觉,房间也简陋,就这样,居然也要200元/天,放下行李,先到王城公园看牡丹,30元/人, 可惜过了最盛的花期(应该在4月上旬),有好多花都谢了,但还是值得一看,粉,红,紫,黄,白,花香袭人啊, 这个公园挺有趣,是建在山上OR 高处的,下面是个湖可以泛舟,过了桥是个动物园,有可爱的小浣熊和懒洋洋的猛兽们 出了公园往回走就是洛阳博物馆,20元/人,感觉格局和文物与西安的差不多,都是些陶俑和唐三彩,可能是因为只隔了5小时车程的缘故吧,在热闹的中洲路上以肯德基作为晚午餐 ( 感觉洛阳的餐饮业不发达啊 ) ,搭汽车到了老集,据说是老城区的所在,也是条仿古街,看来全国上下皆兴此啊,不过挺受老外的欢迎,正好有个法国旅游团到此一游,法国人散漫的天性充分得到了体现,看啥都新鲜,什么都要拍照留念,十多个人的团一会儿就散了,真同情那导游啊,沿着老街看到一城墙,底下有个百碗羊汤,貌似连锁, 一碗二两羊肉汤加两馍算个套餐,再要了酱羊肉送了酒,共20元,汤很鲜很清,酱羊肉量很多,在此推荐,老街边上买了樱桃,小小的但味还挺浓,只要5元/斤,回到上海看到大一些红一些的居然要70元/斤,饿的神呀, 回到中洲路上的名店真不同,有不少省级领导正好来用餐,门口好多警察, 开始我们的水席,按照网上的信息, 点了牡丹燕菜,洛阳海参,焦炸丸子,味道是不差,但是汤汤水水的,感觉实质内容不多,性价比不高,倒是发现牵手果汁味道不错, 郁闷的来到旁边的超市,买了特产好想你枣片打的回宾馆,起步费6元 4/28日一早CHECK OUT,存了行李,打的去了古墓博物馆(好象很少有公交车到那儿的),车费12元,门票20元/人,博物馆是在地下的,将洛阳附近出土的各个朝代的有代表性的古墓原封不动的移了过来,配上说明挺有趣的,就是寒气太重,灯光也暗暗的,尤其我们去的早,都没什么人,气氛有点怕怕,出来打的回到火车站,乘81路40分钟到了龙门石窟,从车站走了1500米才到门口,门票80元/人,有人买10张问有折扣吗,售票员回答说100张也是这个价,那个牛啊,龙门石窟其实是由东山和西山组成的,中间是伊河,由头尾两座桥连接,西山主要是大片石窟,东山是一小片石窟,香山寺和白居易墓,有个观景台能看到西山石窟全景,但要全都拍下一定要是广角镜头了,一般都是先游西山,再游东山,那天风沙很大,吹的我们灰头土脸的,天又热有30度,我们爬上爬下的也不知看了些什么,只记得佛像那个多啊,可是好多都没有了头,原来在毁佛运动中都给毁了,现在和日本,意大利在合作保护修复,有一个窟顶是莲花的不错,还有个是把武则天的女官做在了佛像两边,显示了女性在当时的地位 ,据说卢舍那大佛就是依照武则天的脸造的, 不过感觉旁边的说明不甚明晰,也稍死板,最好配上些佛教的典故对号入座,否则真是见面不识人啊,汗津津的搭81路回到了周王城广场,在报摊看见有新民晚报买,惊喜,却被告之都是订的,不零售,这才意识到洛阳其实有很多上海的知青,新民晚报是他们对故乡的一种牵挂吧, 沿着中洲路瞎逛,在麦记和肯记补充了能量(其实是热量,无奈),不知不觉到了晚饭时间,看到洛阳饭店,再回味一次水席吧,以后是没有可能了,结果是又一次的失望, 买不到机票(想出890元/人也没机会),也买不到卧铺,只能先买硬座,匆匆赶到火车站,1660次列车,126元/人,22:00出发,可怜的我们没有盼到来时的幸运,不过比起众多只有站票的,也算心平了,就这样, 我们一路坐着,昏昏沉沉的于4/29 14:30回到了上海, 据说当天洛阳有37度之热 4天双人共花费2100大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