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遥想琼楼歌舞处 今日金风吹梁园

2016-1-18 00:00| 查看: 417|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鉴古可以知今,读史可以明志”对人本身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终极价值这类心性之学的探讨上,当今哲学界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也没有超越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和庄子《逍遥游》、《齐物论》的范畴。翻阅《史记》,读到《孝文本纪》中汉文帝的遗诏和司马迁在《外戚世家》篇首的一番感慨,还有那篇千回百转、肝肠寸断的《报任安书》,其中对生死荣辱、天道人伦、乾坤阴阳的体悟,之深刻之精到,远远在今人的识见之上。“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识,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知识中丢失的智慧?”英国诗人艾略特三十多年前的这番慨叹,看似一个悖论,实则触及了现代工业文明的软肋和硬伤。

解读芒砀山,就是对西汉梁国的历史文化,对梁孝王刘武的一种远距离审视,三百里梁园及由此衍生的梁园文化,则是其中无可规避的话题。春风中一同寻访三百里梁园仅存的几处遗址。出门的一瞬间,耳边陡然传来一声长啸:“千年我向梁园来,几寻遗址城东隅。”那是清代“雪苑六公子”之一徐作肃的歌吟。两个千年都已经杳如黄鹤,与徐公子不同的是,他向东,我们向西,我们先去城西的三陵台。

站在三陵台的最高处,我努力想象两千多年前梁孝王率一干文士在此吟风弄月的情形。三陵台离睢阳古城不远,若果如史书所言梁孝王“广睢阳城七十里”的话,三陵台当在梁国都城的城中,最不济也在三百里梁园的中心地带,是他时常走动的地方。对梁孝王刘武,史书多有褒贬,且贬多褒少。今人著文,论及他也多有“穷奢极欲”、“欲壑难填”的评价。但是,纵观史料典集,我觉得刘武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特殊的身份地位,使富甲天下贵为王侯的他有骄奢淫逸的一面,也有雄才大略、风雅率直、怜才惜士的另一面。正是在他的打理之下,梁国、梁园、梁园文化才在当时及此后千余年间一直为天下人瞩目,汉梁文化的溢彩流光,也一直被商丘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

刘武执掌下的梁国,疆域广大,人口密集,富桑麻之利,通渔盐之货,农业、商业、手工业都极为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强民富,此时筑城池修园林,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至。”在刘武手里,三百里梁园成为名满天下、只有汉景帝的上林苑可与之媲美的大型王室园林。枚乘在《梁王菟园赋》中记录了当时天下人争相游览的盛况:“于是晚春早夏,邯郸、襄国,易、涿容丽人及燕汾之游子,相予杂还而往翚焉。车接轸而驰逐,轮错毂而接服。腾跃之意未发,嬉游之欢方洽……”游人徜徉在奇花异卉、茂林修竹之间,但见重楼起雾,飞阁生风,离宫别馆中是看不完的霓裳翠袖,听不尽的夜夜笙歌。或艳阳高照,或月白风清,孝王与文士们因物起兴,酬唱应答……想来,此时的刘武怕端不出一国之君的架子,只顾得意兴湍飞,情趣逸然,兴兴头头地做一回风雅主持、骚客庄主。

  梁孝王爱才,喜风雅,重金高位招揽天下人才,不仅对早有才名者如此,对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一旦听说有才志,也必定慷慨相助。史料记载,当时梁国有一名为焦延寿的读书人,家境清寒,少有大志,对《易经》研究独有心得。孝王听说后遂起怜才之意,命王室“供其资用,令极易学”。在孝王资助下,焦延寿潜心向学,终成西汉哲学大家,成就一家之言,有《焦氏易林》传于后世。

梁园及梁园文化浸润了千年百代,自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今,一代代的文人来了又走了,或因梁园而起,或为梁园而写,或写在梁园,留下了数不清的歌咏、叹婉和惆怅,他们寻寻觅觅,找寻的是我们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梁园没了,繁华落尽,遗迹仅存,但那些诗词文章还在,那些文脉精神还在,流风所布,深入后人,及至千年之后的我们,还深得其惠,受益无穷。就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生斯邦者,闻其风,汲其流,得其一绪则足以卓然自立。”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遥想琼楼歌舞处 今日金风吹梁园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67367-1.html
本文关键词:遥想琼楼歌舞处 今日金风吹梁园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