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如诗如歌黔东南—之二

2016-1-15 00:00| 查看: 205|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侗乡油茶
堂安——又一个深藏山中的侗寨,也是此行我认为最美丽的村寨之一。从肇兴出发,农用机动车载着我们颠簸了20多分钟,下车又走了十几分钟的上山路后,来到一座古朴的风雨桥前。但见廊桥四周,层层梯田,阡陌纵横,一阵山风吹来,倍感清凉万分。大伙在桥上稍事歇息,便踱进了寨子。
寨中静悄悄的,偶有村民迎面而过,好奇地打量我们。进村不多远,就到了一个宽阔的“广场”,这里就比较热闹了。所谓广场是一块较大的空地,它是村里集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中间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楼下聚着不少村民,或下棋、或打牌、或劳动、或休息,怡然自乐。鼓楼四周晾晒着好些农作物,在太阳底下金灿灿的,煞是耀眼。不远处三三两两还有些抽烟聊天的老人,悠哉优哉,一派祥和气氛。最引人注意的是鼓楼后头山脚下一泓喷薄而出的清泉,水柱分作两股从泉眼里急急倾泻而下,显得格外生机昂然。一路走来,大家早已口干舌燥,见到如此清纯甘冽的天然饮料,都纷纷凑上去,张开干涩的嘴唇就着喷涌的水柱咕嘟咕嘟喝了个畅快,着实清凉甘甜无比,顿感全身清凉,两翼生风。泉边不时有提着木桶来汲水的村民,心里好不羡慕,要是我能天天喝这样的泉水还不美死啊。眼前所有的一切不禁让我暗暗喜欢上了堂安村。
我们的MM们可能累了,也或许被安宁的景象陶醉,都坐在鼓楼下村民中间,看他们嬉戏、劳作,不肯再挪动了。我放下大包,依旧背上相机去串门。下午村民大多还在山上劳动,村中人不多,推开好几户人家,都唱空城计。在一个半山腰处,听得一扇小木窗里传出唧唧喳喳的说话声,是4、5个女孩的声音,很好听,但听不懂。赶忙绕到门口,抬腿跨入,里面另一扇门后还有一间小屋,说话声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只是屋里光线昏暗,看不清楚。“进来吧”一个女孩的声音,紧接着一串笑声。进了里屋才看清:是一个不大的灶间,上方一扇小窗,光线都靠这里照射进来,以至大白天照明也不太充分。屋子一边靠墙是一个大灶台,嵌着两口大铁锅。地上正中挖了个小坑,上面的铁架上架着个小锅,底下的柴禾烧得不紧不慢。锅前坐着个大嫂,露着微黄的牙齿冲我笑着,周围站着6-7个女孩,大的十四、五岁,小的也就7、8岁,也都腼腆地笑着我这个异乡来客。“大嫂,做什么呢”“做饭呀”,寒暄几句,有个女孩站出来,从角落拿出个小凳子,用袖子擦了擦:“请坐,我们这里条件不好,对不起啊。”我心里咯噔一下,对不起?她们有什么理由对不起我们,真要说对不起的是享受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而无遐顾及弱势地区生活处境的我们吧。女孩鹅蛋脸,弯弯的眉毛,一双忽闪的黑黑的大眼睛,一脸微笑——是那种自信的微笑,没有一丝愁苦,上身穿一见明黄色短袖衫,我心里暗暗赞许:好漂亮啊,要不怎么叫地灵人杰呢。得知女孩叫小兰,住隔壁人家,放假来邻居家串门。“你多大了?读几年级啊?”我坐下后问道。“十五岁了,读初三。”女孩大方地回答。“毕业后准备读高中还是职校呢?”“不读了,家里没钱供我读书了”“哦,不会是爸爸妈妈不让你读吧?”“不是的,弟弟也要上学了,爸妈交不起那么多学费了。”我默然。“小兰,你自己想不想读高中、读大学呢?”我突然后悔问这么傻的话,立刻把目光从她脸上移开,生怕看到我不想读到的眼神,出乎意外,小兰依旧挂着自信的微笑,没有自卑:“当然想了,我成绩不错的。其实爸妈供我读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唉,多么懂事的孩子,怪不得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说话间,不知什么香风把根根也吹了来,相貌可爱的他一进屋,引得女孩们一阵咯咯笑。忙着做饭的大嫂操着生硬的汉语问我们:“你们饿吗?”“不饿”这次我回答得很干脆。大嫂叫过一个小女孩,吩咐了几句侗语,女孩转身走开,不一会儿,小心翼翼捧着一把红红绿绿的米粒交给大嫂。大嫂端开小锅,换上一口大锅,往锅底加了把柴禾,火苗噌地窜高了许多,屋里弥漫了些炊烟。她倒了清水涮了涮锅,确认干净后倒入猪油,待油锅起来后,哧剌一声倒入米粒,小屋里立时香气四溢。看着我和根根满脸疑惑的样子,小兰在一旁解释道:“我们在做侗族的油茶给你们喝,这是晒干的糯米,用植物染了颜色的。”哦,原来这就是闻名已久的侗乡油茶呀。趁着间隙,我举起相机给小兰拍了几张照片,她依然大大方方自信地面对我的镜头。根根则赶紧拍下做油茶的过程。大嫂捞起炸好的米粒,又换上清水煮沸后,再倒入米粒一起烧。不一会儿,大嫂揭开锅加了些白糖便起锅盛碗了。我和根根早就伸长了脖子咽了好几次口水了。我接过小碗,稍稍冷却后,轻轻地吹开水面上漂着的薄薄的油花,微微喳了一口,好香!到底是乡下的油,城里的精制油是断然烧不出的。撩几颗米粒送进嘴里,脆脆韧韧的,口味很特别。5、6分钟的光景,一碗滚烫的油茶倒进了肚子,吃得我满头大汗。我一边擦着汗,一边向大嫂连声称谢,大嫂笑笑说:“没啥好东西呀。”旁边的女孩依然呵呵地笑着,加之根根的逗乐,小屋里充盈着欢快。
我突然意识到大嫂和女孩们怎么不和我们一起吃呢?转念一想:这油茶是侗乡待客的上品,她们自己怎舍得享用啊。想到这,心里生出些歉疚。出于好奇想看看他们自己吃些什么,走到灶台前掀开锅盖往里看,我怔住了,同时觉得鼻子又酸起来,瞬时眼睛里充满了一种久违的液体。幸好屋子里光线较暗,我赶紧合上锅盖,扭过头“笑着”用手揉揉眼睛说道:“烟挺大的呀。”大嫂很不安的样子:“对不起啊,这里的条件差呀。”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与根根谢过大嫂的油茶后向她们告辞。匆匆回到鼓楼,我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一把笔,转身循原路返回那里。女孩一共7个,每个人拿到一支笔,高兴得个个像只小鸟似的。方便以后寄照片,我留下了女孩的地址。
跨出门槛再次与她们道别时,我很想再看看小兰那张自信的脸庞,可终究没有勇气回头。侗乡人用他们的油茶和一片真情撼动了我冰封已久的心灵,而我实在不能确定能为小兰和她的村子做些什么……
注:有关照片请去如下链接查阅http://www.61ba.com/newvbb/showthread.php?t=1065
http://www.61ba.com/newvbb/showthread.php?t=1077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如诗如歌黔东南—之二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64436-1.html
本文关键词:如诗如歌黔东南—之二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