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的酒店在漓江和桃花江的交汇处,距离商业区步行街很近,其实桂林真的是个很小的城市。 步行街很漂亮,不是很宽,沿街是很多很小很精巧的店铺。 迫不及待的去了网上推荐的那家崇善米粉,也是连锁店。一份卤味粉只要2.5元2两,按照网上的攻略要了油炸的豆腐衣。 不过觉得这个粉不是很Q,反倒没有在上海吃得好吃。听当地人说,因为桂林的米不好吃,所以才会做米粉; 也听当地的朋友说,可能我还是不适应这里的汤汁,要多加上辣椒才好吃。 这里的辣椒真的很辣,点了油炸的肉串豆腐串,沾满了辣酱,吃了觉得简直辣得胃痛。 火星人说我叶公好龙,难道我只爱改良版的桂林米粉? 下午跟了游船在桂林市内游漓江,主要是看这个象鼻山。 天空有点蒙蒙细雨,很冷很冷,穿了羽绒服也没办法一直在顶层的甲板上站着。
小学的时候,课本上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课文,让每个人印象深刻。 初到桂林,就发现这里的山峰与我们所见的其他地区的山很不一样,这里的山峰不管高矮,都是很陡峭的。 每座山峰差不多都是独立的,一副一山不容二峰的样子。 之前在市区的一段漓江坐游船,看了象鼻山。 这次的漂流是筏子,从杨堤到兴坪。形成大概3-4个小时。 因为是冬天,坐在四面透风的筏子上,还是很冷的;加上又是阴天,兴奋之余也很考察耐寒力。 阴天看到的水不是那么透明,坐在筏子上,还是可以看到江底的,漓江水还是很清澈的。
九马画山。说是可以看出有九匹马,黑的白的都有。 其实漓江的故事,除了刘三姐,好像也没有太多,所以漓江两岸的这些山景点,全部都是象形的,山像什么就取了什么名字。 在江上钓鱼的老翁,说现在很少有人这样了,都是晚上用电网偷偷电鱼。
这是二十元人民币背面的风景。 坐的就是这样的筏子,是很粗的PVC的管子,一种塑料。100元/人,可坐4人。 筏工的电话是驴友的攻略上看到的,打了电话预约,在码头等我们。苏师傅18276336589人比较实在,也双较健谈
筏工带我们去吃的农家菜,半路上停靠在岸边的一家饭馆。价格不便宜。 黄焖土鸡 70元/只,土鸭蛋炒番茄青椒 28元,山野某某菜 16元 不过那个鸡不油,没有皮下脂肪,看起来真的是土鸡。 西街的繁华和热闹,与这个宁静的山水小镇形成强烈的对比。 尤其是入夜。 (1) 西街并不长,几百米,渐渐容不下的热闹也蔓延到周围的小巷。 (2)丁丁吧,门口是丁丁和白雪的画像,小的时候常常看,在这里看到好亲切。 (3)每间酒吧每间餐馆每间旅店就装修的各具特色。
(4)卖玉米汁的小店,黄记玉米汁,在兰州的时候也看到好多连锁店。。。。。。 每家小店的墙壁上都贴满了留言, 喜欢在陌生的地方看陌生人留下的字条, 各种心情,各种期待,各种梦想。。。。。 也会有人看到我的字条吧。。。。。
(5)很喜欢的一家旅馆,里面有各种主题的房间,NANA,也是我喜欢的一部日本漫画。 可惜没有预定,加上元旦价格飞涨,觉得300-400/晚住在那里有点不值。
都说西街上的西式餐点味道要胜过中式餐点。 基本网上提到的几家都去尝了尝,也喜欢不同店家的装饰风格。所以每家都拍了照片。 (1)红星特快。都说他家的早餐很不错,物美价廉型的。 十点钟去的,还是有不少人。这个套餐22元的,很适合老外的大胃。不过我也全吃了,省了午饭。 (2)22元的套餐之一,包含: 一杯冷的橙汁(当然不是鲜榨的); 一杯热饮(咖啡/茶/牛奶,任选其一); 两片烤土司,配黄油; 煎蛋+2片培根+烤西红柿或土豆+烤香肠,(煎蛋竟然是2个蛋,吼吼) (3)这家店叫旅行者,女老板看起来不起眼,英文很溜,还有个疑似混血的1岁多小女孩,眼睛很大,非常漂亮。 喜欢他们家的那面墙,上面的头像都很有神采。他们是些什么人呢?
(4)这是他们的招牌菜之一,牛肉土豆派,分量十足,两个人作晚餐都够了,确实如此。 厚厚的芝士下埋着牛肉和土豆泥,其实如果家里有烤箱,完全可以自己做,味道还不错。 老板说这道菜需要2小时呢。因为煮牛肉就需要1个多小时,还有把土豆煮熟打成泥, 在盘子里,最下面是牛肉,然后是土豆泥,最上层铺上chess,放到烤箱烤十几分钟就好。 听着自己都想去做了。
(5)住过的山色的早餐,不过早餐的价格好像是住客15元,否则20元,但是比起红星特快就没什么料了,煎蛋也没有。 烤香蕉培根土司+咖啡=15元,培根三明治+牛奶=15元。香蕉饼2张=18元。 不过味道还不错,这个也没难度,自己也可以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