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我不在甘南,就在去甘南的路上

2016-1-15 00:00| 查看: 501|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备注 :去年10-1去玩的甘南,回来后写的,一直没贴上来,今天才想到的~~)

前言:

周末的午后,随手抓把桂花放桌上,之前午睡时残留下来的惬意在香气中被挥发到了极致,边翻看旅行笔记和当时拍的些照片,边开始写游记。

据我知道但凡是个作家写作都会带点癖好:罗斯丹喜欢泡澡盆子里写东西,古龙爱点上薄荷在书房里然后再开始炮制他的武侠小说。。。我也琢磨是否该学点他们的臭毛病,至少几年后文字没留下来,也能制造点轶事供后人考证?嘻嘻~

昨天同去的旅友做完费用清单后发给我,这次我们十一从上海出发到兰州由甘南进九寨黄龙最后由成都回上海,一飞一卧十天包括所有吃住行所有开销大约为2600左右/人。

大致行程:上海……兰州……夏河……郎木寺……花湖……川主寺……九寨沟……黄龙……成都……上海

1.因为这一路会走过夏秋冬三季,出发前准备了一只55升的背包,装了不少衣服在里面。老爸老妈看到问:十一又要出去跑单帮啦?对于我的每次出行,他们始终本着三不原则:不打击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

T52是一趟由上海到乌鲁木齐经停兰州,兰州的卧铺车票非常紧张,无奈之下我们只好买到9/30晚9点上海到武威。火车整整晚点近一个半小时,第二天晚上九点三刻到达兰州。

在一个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在当地夜排档吃碗羊杂汤,最后在金鼎牛肉面馆迷迷糊糊的把那碗所谓一红二清三白的牛肉面给干掉。

今年这里的雨水特别多,本该黄沙扑面的季节,现在却温润得如江南微寒的雨季。
此时,已是午夜,进了酒店后倒头就睡。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Tips:

a. 9/30 上海-兰州硬卧 495/人

b. 兰州住宿 100/标间

c. 羊杂汤3/碗,牛肉面3/碗; 打的费20元左右

2.兰州去夏河的车票无法提前预定,只能当天直接买了上车,时间上基本上坐满就发车。清晨起来直接奔长途客运站南站,原来7点30的那一班车票只剩一张。改搭8点的那一班加班车,没等多久人就坐满。

从兰州到夏河除了最后33公里外全都是的土路。经过一个多月雨水的连续冲刷,触目皆是的沟渠、积水、烂泥,路上所花的时间比我们预计的要长得多得多。照往常大概5,6个小时班车能到,我们却足足开了8个多小时,很多路段似刚犁过的田地,底盘稍低的车辆是根本没法过。伴着窗外淅沥沥的小雨,心里有些稍许有点沮丧。

终于在昏睡之中我们到了夏河。夏河很小,主要干道在拉不楞寺一侧,这里聚集了很多的攻略中提到的旅馆。幸好在此之前我们在华侨饭店把房间预定并把房钱划帐给老板,据说期间一张床已经涨到50还不止。

街道两旁开满的是各色的波斯菊,因为下午到的时候光线不太好,以为随后几天还会看到很多这样的花,没想到一路上再也没见过了。: (

拉不楞寺比想象中大许多。若大一个寺庙僧院群位于夏河西南侧。大夏河水从寺前淌过,将它和外界隔离开。围饶整个寺院的大大小小的转经桶便是拉不楞寺无形的围墙。大约估摸以自己这样的速度绕寺一周,大概需要1个多小时,当我随口问身边的一个中年喇嘛每天这样转寺需要走多少遍,他回答我说:16趟。

关于宗教,我始终是敬畏的,它使众人为之世代追随甚至癫狂(很多学者致疯前,最后研究的课题往往都是宗教),所以信仰也可以说是件难以理解甚至可怕的东西。

走不尽的回廊,转不完的经轮,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僧侣和叩长头的藏民。穿梭在寺庙的巷陌中,不时与穿裹红色僧袍的喇嘛擦肩而过,恍若隔世。

不觉天色渐晚,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Tips:

a. 兰州-夏河班车 44.5/人。

b. 华侨饭店 23/床(我们订的有三人间和四人间,折算下来的价格)

c. 晚饭18/人

d. 拉不楞寺门票很容易逃,只要别从正门口进去:P

3.大家说好第二天六点起来看日出。

由于我们住的是统铺,洗漱都在走廊尽头的洗水池进行。这时候的夏河俨然一副初冬的架势,我们戴着头灯在冰冷略微刺骨的凉水中刷牙洗脸,同时一点都不费劲地把自己给弄清醒无比。

关于日出,对此其实我对此一直不报任何希望,主要是因为它的投资回报率太低,起码有两年我已经没看过一次象样的日出。加上日出时间短,最多也就半个小时的光景,边际效益极不理想。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看日落,不用早起,发生概率高,时间长,颜色还多。。。性价比多高呀~~:P

沿着昨天走过的回廊,再走一遍一直到最尽头,有个向阳的山坡,那里是藏历新年晒大佛的地方,我们几个爬上后蹲在山顶等太阳出来,风嚎嚎地吹ing。当晨曦迈过对面的群山,淌过大夏河,漫过拉不楞寺金顶,我确定今天的日出又和以前似的告吹,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下山走人打一个哈欠先。

回到旅馆,才发现华侨饭店住的游客还真多,饭店餐厅挤满各个地方国家的人。吃过早饭,搭8:40的班车,大约2个小时左右到合作,在路上找了辆车谈妥价钱包车去郎木寺,临出发前顺便看了下合作的米拉日巴佛阁。

从合作到郎木寺2个半小时全程都是平坦的公路,这也是从甘南往川西路上经过唯一一部分全公路的行程。下午14:30到郎木寺,之前我们订好了萨那宾馆的床位,老板人不错,结帐时还是按节前电话预定时说的30块一张床位。据说就在我们到的前一天晚上,宾馆全部爆满,甚至夸张到还有50块/人睡底楼的大堂!

洗过把热水澡休息会儿,四点多出门上郎木寺,远处红石崖草甸在蓝天余辉的映衬下,这时我终于看到久违的阳光了~~

功略上曾经提到过郎木寺的门票是可以逃的,但我们在寺庙前转了会儿,一向执著的我面对半人多高的铁丝网终于还是决定放弃。(或许这些铁丝网是建在人家功略之后呢?)

郎木寺依山而建,由于地理位置上在甘肃和四川两省之间,两边各自都有独立寺庙群和活佛,群落规模看上去比较大。

寺庙留给对宗教、建筑感兴趣的来研究,相对而言在这里我更喜欢和小孩子聊天。他们不象一般城里孩子,内向惧生甚至会在大楼电梯看见个面相凶悍的陌生人哭上老半天。这里的小孩带着好奇的天性关注周围的游客,走在大街上随时会有对面走过的小孩冲着你说:你好/hai~ 或许你还没来得及看清脸,他们已经匆匆从身边擦过;同样他们不会拒绝投向他们来自我们同样好奇的镜头。他们显得更大气些,或者用“淡定”这个字眼。

在夏河一家小饭店吃晚饭时,同伴中有人偷拍边上当地一个小男孩,被发现后我友好地招呼他过来看预览屏上的照片,小孩大方地坐到我们边上,还给自己倒上杯茶水,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闲聊中,才知道小孩家是附近开藏饰的店的,但自始至终他没有招呼我们去他家店去看看,最后临分手时还挺不放心地骑单车送我们回旅馆后才自己折返回家。

郎木寺萨那宾馆的小男孩,只要见过你一次就记住你住的是几零几,只要一进去他就会屁颠屁颠地跑在前面替你打开房门,那个机灵劲就别提了。

同样,这里的小喇嘛跟普通孩子没什么区别,除了在师父或者大喇嘛面前比较拘谨外。我碰到的几个大多十四、五岁,入寺两三年。他们也爱扎堆玩,和其他小喇嘛或者附近人家的小孩互相打闹追逐。寺院文化课开设语文,数学,藏文/经文,有的高年级(一时找不出合适的词语)还会开设英语。小喇嘛家里一般会有许多兄弟姐妹,这样的家庭通常会把第二个儿子送进寺庙,作为对佛祖的奉献。

望着他们无邪的笑颜,我无法想像在盈盈的酥油灯花下,他们又该是怎样的模样?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面对佛祖的安排,什么时候我也可以象这里孩子意绪悠闲呢?

Tips:

a. 夏河到合作班车很多,从6点多起每半小时一班,9/人。

b. 合作-郎木寺包车(的士)180/辆

c. 郎木寺门票 8/人(学生票),寺内不时有喇嘛查门票。

d. 萨那宾馆 30/床(平时20/人)

e. 当地如果在国庆长假这样时候吃饭的话,最好点些面食之类的简单又快捷,否则每家店都要等上好几个小时。

4.高原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起初还是艳阳高照,正打算出寺回住处忽然下起一场急骤雨,这时庆幸自己是买门票进来的~~理直气壮地走进售票处要求避雨。:P,郎木寺里卖票检票都有喇嘛各司其职,在售票处小屋里我还翻到本藏英汉三种语言的字典,内容是相关佛学专用名词,巨强!

吃晚饭的时候,小街上但凡有点名气的饭馆都客满,就跟吃饭不要钱似的。每家店一进去最先被告之的:需要等上1-2个小时。寻觅中我们在街口发现一家“上海时光”。冲着它的名字从底楼狭小的楼梯走上去,一看,里面至少还有空桌子可以坐!

饭馆装潢有点小资情调,昏黄的灯光下,书架上堆砌着旅旅杂志书刊之类的书籍,墙上除了贴满了店主拍的照片就是游客在上面的随意涂鸦。我们就是在墙上离地大约60公分处看有人写着:。。。纳摩寺大峡谷一定要去!第二天才决定去的那里(之前好像并没有在任何攻略上提到过这个地方)。要有机会再去“上海时光”,我会毫不犹豫找到那句话,在底下写:好贴,顶!

从6点一直等到9点多,我们的菜还是只上了两个,虽然吃饭的也就那么四五桌,但这里的活计可能真的没有应付那么多人的经验,除了等待我们只能等待。最后我实在是忍不住,冲进厨房问伙计:

“下个菜你打算炒什么?”

“蚝油牛肉饭”

“好的,再加两份,其余没上的菜我们都不要了!”

“~!@#$%^&”

总算在上海时光混个半饱,回家的路上路过lisa,我们又要了二份苹果派,终于把自己的胃给搞定了,从来没觉得吃饭原来是件那么痛苦的事情。

萨那的被褥非常暖和,很快我就睡着了。。。半夜2,3点突然被剧烈的头疼惊醒,高原反应?不是吧,那么强烈?!之后的几个小时我都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跟昏迷似的~~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

.

.

靠!睡不着的感觉真痛苦啊~~

5.清晨醒来依然头疼欲裂甚至还伴着阵阵恶心,尽管平日里走南闯北拜过不少码头,但铁打的馄饨也经不住高原反应的折腾啊,于是跟同屋的人说不去看天葬,翻了个身继续睡。(回上海后,在没心理准备的前提下,不留神看到几张同伴拍回来的天葬照片,把我给恶心坏了~~幸好没去看现场。)

终于八点多醒来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头不疼了,于是起来打算出去转转。

由于第二天从郎木寺到川主寺的车子我们还没联系好,我这个大脑缺氧的人还得拖着病躯上街找车,他们几个活蹦乱跳的倒跑上山头玩儿去,什么世道!算了,谁让我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捏~~

一了解才知道,连续下雨路况极其不好,除了面的或者吉普,一般的车根本走不了,加上国庆长假的价格上调,平时500-600的市场价已经浮动至800多,还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架势!

吐口血,先吃早饭去~

早上的LISA人不多,随到随吃。老板娘LISA是个蛮有意思的人,当我不放心地问她:“我点的两个苹果派做了吗?”

她说:“放心,都做了。好了的话,一定最先给你,老外都是傻里巴机不懂什么叫先来后到(大意如此)。”把我逗得都不行了。

几个看天葬的下来在LISA一起吃过早饭后,我们按照上海时光墙上的推荐出发去纳摩寺大峡谷。

沿着村头的小桥有个分插口,右手边是上郎木寺,左手边是往大峡谷。峡谷位于四川境内,谷口处散落住着不少民居,这个时候有些藏族妇女在小溪边挑水洗衣,似乎这个景点的开放并没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生活,远处高高的玛尼堆石正安静看着它所护佑的人们。

一条清澈的溪涧贯穿整个峡谷,全长约4-5公里,沿着溪水我们逆流而上,穿行在静谧的峡谷中,两侧的树木已经随季节的变化开始变红泛黄。连续近一月的雨水在路面上的积潭告诉我:考验GORE-TEX的时候到啦!

接下来大部分的行走都是在潺潺溪水中寻找可以下脚的石块中进行的,鞋子不断踩在冰冷的水里,并用最快的时间提起。。。要是当年黄飞鸿在水里下梅花桩,是不是也跟咱走得一样利落?我看也难说!(在大脑缺氧的情况下还能联想那么多,容易嘛我~)

大约走到两公里一个转身,顿时觉得视野豁然开朗。这是处并不太大的天然草甸,在阳光的映射下,葱绿的小草上闪着尚未蒸发的露珠,一坨坨新鲜的牛粪看着也是那么的迷人可爱。

顺势躺在草地上,千万别拿SPF40的防晒霜拒绝高原阳光的热情,就让它洒在我脸上吧,从此留下一颗雀斑提醒我曾经来过这里:))

从峡谷回来,我们在街口拦到辆车况还算不错的面包车,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跟藏族司机阿嘎谈妥第二天从郎木寺到川主寺的价格……700元。由于昨天的遭遇,我们跟惊弓之鸟一样4点半就把饭给吃好了。

胡乱吞服一把感冒药,跟着大伙儿玩了会儿杀人游戏,怕晚上饿了睡不着,就早早的上床睡觉。

可能白天太累,一觉到天亮。好久没睡得那么舒服啦~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Tips:

a. 纳摩寺门票15/人(没有学生票)

b. 临时要在郎木寺包车最好还是在傍晚时分找,旺季的时候白天大多数车还都在外面跑。‘上海时光’那个路口车辆最多,班车也是在那里发车的。

c. 郎木寺吃饭不贵也不便宜,人均消费在20左右

6.一早醒来收到老妈发来的短信息:短信已收到注意安全祝一切顺利旅途愉快。口吻怎么跟温总理亲切慰问神六号宇航员似的,当中还不带喘气的?看来老妈还没学会用哪个按键添加标点符号。

起床后,同屋的举报说晚上我有磨牙打呼的嫌疑,甚至还说梦话!完了完了,难道最粗陋的一面都让人知道啦?!狠得我咬碎钢牙,真想把他给灭口了!

吃过早饭,阿嘎如约来接我们出发。七人座的面包车,我们六个人加上硕大的背包把整个车厢都塞得满满的。蜷曲双腿坐在位子上心里暗想:此时此刻要是能甩掉一人一包,那坐着该有多舒畅呀,当然这个恶毒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这些天往来郎木寺的司机都说去花湖的路极难走,单程起码5个小时才能到,但我们几个还是决定好坏一定要走一趟。

大约八点左右我们启程出发,车子开出郎木寺没多久,雾气便越来越浓重,夹杂着细密的小雨,能见度几乎只有5,6米左右。一路上看不到其他过往车辆,只有我们孤独地沿着前方泥泞而蜿蜒的车辙痕迹前进。也不知过了多久,在翻过一座山坡后,天空突然开始放晴,一扫我刚才的阴霾心绪。

九点三刻--我特地看了下手表,两个小时不到我们到了花湖,居然比原来预计的时间要提前的许多。从花湖的入口往里大约还有两公里的公路,当地藏民拦着不让车辆开进去,除了步行就是租用他们的马匹或者摩托。就那几匹长得跟骡子似的菜马单程开价也要20块钱!抢钱阿~

游客不多,我们决定自己走进去。走在蜿蜒的公路,两旁草地不时有田园鼠从洞穴里窜进跳出,再远处是牧民放养的马匹和牦牛。

走过公路再上栈道,木条搭成的,窄窄的勉强只能并排站两个人,起初栈道离草地还有几十公分高,越往里走地面越潮湿栈道也越低,慢慢地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站在湖面上了。

花湖的出现同我原先的想像截然不同,以前在网上看过不少有关花湖的照片,最常见的是座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小木桥,延伸到湖面中央有座亭子。我们去的时候,那座亭子和小桥已经不在了,据说毁于一次台风。

此时,我低头凝望碧清的湖水,水草摇曳着轻盈的身姿,和着湖面云影飘荡,轻轻的轻轻的宛若水妖在呼唤,我若是说我被蛊惑了,你信吗?

栈道蜿蜒迂回绕着湖面形成一个8字形,看着对面栈道行走的人影就如同漂浮在水面一样。刚巧我们几个人身上的工作服颜色都挺鲜艳(注:现如今我们都管冲锋衣冲锋裤叫工作服),于是我们五个摆造型,另外一个在对面拍。由于我们的造型新颖独特,气势磅礴,还吸引不少眼球。

Tips:

a. 郎木寺-花湖如果不下雨路好走的话,一般1个半小时能到

b. 花湖门票20,没有学生票,网上有说人多可以免去1-2张,可惜我们没有成功。骑马单程20

那里有住宿,都是蒙古包帐篷,如果天气合适,可以考虑。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我不在甘南,就在去甘南的路上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59776-1.html
本文关键词:我不在甘南,就在去甘南的路上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