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2005甘南行之郎木寺-郎木寺小学白龙江源

2005-10-15 00:00| 查看: 412|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从天葬台下来时,天空阴沉沉的。刚才那热闹的一幕幕,让人颇感不快,一路寡言少语。

冉杰老师带着我们到大经堂参观。适逢国庆,喇嘛们放假,经堂内空荡荡的。成排的坐垫,成摞的经文,要也的酥油灯光,除了我们的脚步声,这里非常安静。

已近中午,短暂的停留后,返回郎木镇。路上遇到一些藏族孩子,向我们微笑着招呼“HELLO”,一一回应。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心情好了很多。

10月2日

午饭时分,等我们点完菜招呼在门口取暖的冉杰老师时,不在。

服务员拿过来一张小纸条,说是他给我们的。上面是他的电话,等我们吃完饭他过来,一时有点语塞,无言以对。

用餐时照例来瓶小酒,调节一下气氛。刚要给冉杰老师打电话,服务员告诉我们他已经在门口坐了会时间了,哎。。。

下午参观纳摩寺、纳摩寺小学和白龙江源峡谷,冉杰老师边走边告诉我们。

纳摩寺在四川省这一边,遗憾的是正好遇到喇嘛放假,没人。在门口转了一圈,向小学前进。沿途经过藏民小村落,大多是外覆黄土的民居,藏式风格的木门,很少见到红砖水泥的建筑。路边随处见到转经廊和大小、质地不同的转经轮。不时有藏民走入,轻推经轮,有些经轮发出咯吱吱的声响。这里的居民大都信奉藏传佛教,这些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吧。

纳摩寺小学的大门口正在修缮,初现新貌,看上去满漂亮的(学校简介见附图,除日期差错,其余皆属实呵呵)。

我们随冉杰老师参观了学校办公室、教室和操场。操场上很多孩子在玩耍,夹杂着一些喇嘛,很是显眼。


关于纳摩寺小学

纳摩寺小学是寺院创办的学校,目前有各年级在校学生500余人,教师20余人。

藏语是这里的教学用语。

学生大多来自于郎木周围五六十公里外的乡村,平时很少回家。

很多人说藏民家很有钱,因为家里有成群的牛羊,价值不菲,一点不错。

他们信奉佛教,把大部分收入都捐给了寺院;

交通不便,贸易不发达(知道为什么你我到此消费觉得便宜了吧),所以农副产品换回的现金其实不多;

“计划生育工作没作好,也是造成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校长旦真告诉我。平均每户人家有4-5个孩子。

学生们平时住在寺院里,由喇嘛们照顾日常生活。

这里的喇嘛是没有工资的,不像我们上海的香火旺盛的寺庙

(有点肥得流油的感觉:职业和尚,摩登而又时尚,既可以酒肉穿肠,又不妨碍结婚生子

,每月收入颇丰。本人申明:上述描述并无意诽谤或诋毁,或许只是部分现实情况,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同样信奉佛教,际遇相去甚远。

喇嘛们不得抽烟喝酒,不能结婚(除非还俗);除了平时诵经辩经,还需要考试升级,具备一定文化素质;

他们需要自己解决日常生活费用,靠家里亲友支持,信徒捐赠,还有就是“兼职打工”,比如出售寺院门票、旅游纪念品等!

(呼吁游人买票参观,我们没有抄小路走后门,均购票参观;在郎木镇上的喇嘛开的小店,我们购买了不少藏饰。虽然品种花式比不上夏河,但价格便宜好多。Apple同志到了夏河直呼后悔;喇嘛作了笔“大生意也”乐呵呵的,一举数得!)

冉杰老师也是喇嘛,只是教育部门规定在学校上课时不能穿喇嘛服(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在参加寺院活动才穿,没见到他的喇嘛装真是可惜,一定很好看的(旦真校长告诉我们,他非常喜欢孩子)因为:

并不英俊魁梧的外表,无法掩盖他的朴实无华、真诚善良的品格。

他家里住者11名学生,负责照顾他们日常生活起居!

(我们从白龙江峡谷回来后路过他家时,应邀参观了他家。普通的藏式民居,屋前小院有点泥泞,屋子也不大;家里没有见到现代家具电器,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具,可以想像生活的简单)

进入景区,溪水从沟渠流下撞击地面的声音钻入耳朵,迎面走过三个藏族青年。“他们就是上午天葬的刀手”,冉杰告诉我们。我回头看了看他们的背影(正有说有笑的离我们越来越远)。。。

白龙江源景区门口有片不大的草地,有牦牛在悠闲的吃草。遍地是巧克力豆和派,爱干净的同志注意脚下哦,哈哈。

“嗨!”我冲着牛打招呼,它抬头看我,乘机给“兄弟”来张特写,我属牛嘛。

景区有许多山洞,仙女洞、老虎洞、白龙洞、通天洞等等,冉杰老师一一为我们指点介绍,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准备好装备尝试探险。

从水潭处沿溪流向峡谷进发,Apple同志在探洞时坐了次泥土滑滑梯,有点狼狈,先回去了。进入秋季,山上路边的植物色彩斑斓,山石磷峋,还有溪水声伴随,悦耳的鸟鸣,这里非常幽静。

欢腾的溪水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远方的来客,尽管一路有冉杰老师的帮助,帅哥和小E的鞋子还是和溪水来了个亲密接触,全部浸水喽!不过大家还是兴趣盎然,又说有笑。(建议穿中高帮防水鞋,夏天可以穿凉鞋,有点溯溪的感觉。)

一路跋涉后来到一片草地:峡谷深处的雪山,两边的悬崖草地,山顶高处盘旋的秃鹫,欢快的溪水,一一被收藏入镜头。

冉杰老师指着一片长着草的石堆告诉我们:那里曾经是个天葬台,已经废弃。

在草地上休息了一会儿,身后来了群小孩,夹杂着几个小喇嘛。是冉杰的学生,赶紧招呼过来:照相!

冉杰老师说:以后把相片寄回去。看着液晶屏上孩子们可爱的笑容,我们点了点头说:没问题。

回去的路一样的不好走,窜上跳下膝盖有点疼。

又经过纳摩寺小学,和冉杰老师进去坐会儿。

操场上一群喇嘛和孩子在打篮球,招呼冉杰和我们一起上阵。

我有点犹豫,因为前两天长途颠簸,一点点高原反应,有加一天的奔波,有点累。再加上我以前只看不玩的。。。

可是他们的热情,无法推却,硬着头皮:上!

在场地上跑了两个来回,气喘吁吁,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了。争抢中和喇嘛相撞倒地,摔个大屁墩,幸好没来个嘴啃地哈哈。

将近傍晚,正遇见出差归来的旦真校长一行,聊了几句,相约晚上见。

回宾馆的路上,顺路拜访了冉杰和他妈妈家。没人,参观了邻居家的藏獒,一只拴了绳一只没拴,心里有点怕。还被小E当作挡箭牌,“愤怒啊”我胆子也很小的啊!在旁人的鼓励下,远远地拍了照,赶紧撤。

临别前一再叮嘱冉杰老师:“晚上一起吃饭”,给钱显得有点俗。几番“央求”,终于答应,高兴啊。

回到驻地,洗漱后休息了会,帅哥没去看藏獒,提前回来后在补睡眠。胖子高反比较厉害下午一直在房间休息,这时精神好了些。

听到胖子和门外的人寒暄,一看是旦真校长,迎进屋内。以前上海律协曾为学校捐助了电脑等用品,所以来时通过胖子的律协朋友联系,才有了这次甘南郎木之行,并且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塔行喇嘛的帮助。

在此感谢上述各位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们!

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后(如前文描述,此处不再重复),感到自己想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晚饭时分,请旦真、冉杰老师和塔行喇嘛一起吃饭(塔行是个仪表堂堂的中年喇嘛,曾云游各地,见多识广,健谈。可是很忙,坐了会又去应酬别的什么事了)。

清真饭馆:手抓羊肉(这是此行我吃的最后一顿手抓,吃怕了呵呵)、糊辣羊蹄。。。。。。

现在回味起来,还是有点馋,希望大家以后去别忘了品尝。只是不要像我这般猴急,刚开始几顿猛吃,到后来肠胃受不了了,幸好没有流鼻血,感谢活佛保佑!

大家边吃边聊,气氛融洽,我这时开始“提高警惕”,”不能让他们footing the bill”,我不断提醒自己。看看差不多了,我借口上厕所,结账去了。

晚上临别前,相约明天再去学校,因为明天就开学了,看看孩子们。

明天,我们也将要离开郎木了!

短短的相处,竟然让我有不舍,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啊!

很多到过这里的人喜欢这里的宁静安详,我赞同!

我感受到一些别的什么。

是这里的风景?

是郎木寺?藏传文化?抑或别的什么东西?

是什么呢?那晚,我一直在问自己。

现在亦是如此。。。。。。

(未完待续)


(纳摩寺小学简介)


(修缮中的校门)


(白龙江源峡谷内草地远望)


(冉杰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没拴绳的藏獒)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2005甘南行之郎木寺-郎木寺小学白龙江源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54045-1.html
本文关键词:2005甘南行之郎木寺-郎木寺小学白龙江源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