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富阳 如诗如画(三)
7月6日我游览了龙门古镇和黄公望隐居地。 龙门古镇位于富阳市东南,从富阳汽车西站有中巴车经过此地,距离市区不太远,车程大约半个多小时,票价只有5元5角。
古镇口有牌坊赫然屹立,后面的照壁上有陈立夫先生的题词“孙权故里”,想来是解放前题的吧。
我抵达的时间大约在7点半,不管是卖票的还是检票的都还没有上班,所以我也老实不客气,直接就进了古镇。资料上说古镇的门票是68元,可是告示上标价是80元,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涨价了。我觉得类似这样的古镇,如凤凰古城,广西的黄姚古镇等都不应该收取门票,本来就是百姓居住地,只因为去参观游览的人多了些,在几个口子设卡,就要游客留下买路钱,实在不大合理。
虽然古镇的房子并不一定还是东吴时代的遗存,但粉墙黛瓦弹石或者青石条路面的窄弄拍成照片,还是蛮好看的。
偶尔在墙上还看到不同时代刷上去的标语。
精美的木雕随处可见
触目皆是“进入景区 请自觉购票”的告示,可见不买门票者大有人在。因为古镇通往外面的街口太多,不可能处处设卡,所以漏洞百出防不胜防。
这是一个景点,还没有开门。即使开门,恐怕没有买门票也不得而入。不过这样的景点,不看也罢。
看起来古镇居民的确都是孙家后人。
想起了孟浩然的诗句,“青山郭外斜”
古宅
庙祝不让拍照,我已经偷拍了两张,先下手为强。是为关帝庙一瞥。
弹石路面上的图案难以辨认,似乎像是一只凤凰。
小河几近干涸
与时俱进的新鲜事物
已经颓败的子孙厅
老街的出口
文革时代的标语,恍同隔世。
平常人家,平常生活。
知道这是什么吗?再看看前面那张“平常生活”照片,猜到了吗?这是用来做羽毛球拍的木头,古镇还有一个名号,球拍之乡呢。许多老百姓为工厂穿球拍赚取加工费。
自由自在的野鸟
小憩的燕子,很难拍到飞行中的燕子,因为它们的速度太快,而且不时改变方向和高度,很少有这样安静的时候。
田园风光 老太太3元钱买来好多西瓜,够便宜。
雨伞下的小猫
小孩吃冰棍,你一口然后我一口。 镇外公路边的小河,虽然水量不丰,但河水清澈
洗衣者和行路人
农贸市场,没有时间再去浏览了。
返回富阳途中小景 从富阳汽车东站坐到万州的中巴车,路经黄公望隐居地,车资仅2元,可见距离市区很近。
下车后拍摄的横跨富春江的大桥一座
路口黄公望的塑像 说明,指示牌和宣传画
野鸟似乎在等我为它留影
白鹤村,到处是有钱人的别墅以及黄公望隐居地的宣传。其实这里离黄公望隐居地还有2公里路要走。
青山迢第朦胧,秀树野花生姿,风景如画。
终于进入黄公望隐居地景区,门票60元
六君子湖,就在景区入口不远处。
黄公望纪念馆,里面全面介绍黄公望的事迹
展厅和部分材料以及黄公望的塑像
去黄公望结庐处距离为2.5km,可以坐观光车,我选择步行。倒不是为了省却20元车资,只为下马观花仔细一些。坐车回漏掉许多风景。
步道上路过的蜥蜴。
小憩的五口之家
画坛醉月,坐观光车看不到的风景,古时候这里是码头
请人为我留影
翠竹夹道
步道有时和车道交会。
第一次看到这种豹皮樟。
这株竹子的竹节有些与众不同。
垃圾箱也别具一格
路旁黄公望塑像,我以为形象粗鄙,一点没有高士风采。
筲箕泉亭,坐观光车看不到的风景。
终于到达小洞天
小洞天是黄公望日常起居之处
南楼,黄公望作画处。
此地因黄公望隐居而得清名,因旅游兴起,游客纷至沓来而俗。黄公望里史上就有盛名,然而若没有两岸关系的因素在内,他也未必会有今日的哀荣,当然黄公望也未曾想到今日,这也不是他所希望的。然而死人又怎能左右活人呢?就像“伟大导师”本意也不一定要长留在纪念堂里,不得入土为安,不得转世投胎吧?
返程经过白鹤亭,两副对联正合贫道处世行事之准则。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吾侪只有独善其身,做到问心无愧而已。贫道既不想效仿黄公望隐居,也没有隐居的本钱。 黄公望隐居地风景不错,只可惜天旱少雨,溪流断续,减色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