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游览是从东宫门开始的。 在东宫门外,有一座牌楼。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门上高悬的颐和园的匾额就是光绪皇帝的手书。 进入东宫门,我们首先来到的便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南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仁寿门,可以看到五块叫作峰虚五老的太湖石。而在汉白玉须弥座上的这只铜制怪兽,人称麒麟,俗称四不象,是龙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贵。在殿前还陈设有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是用来点香,渲染气氛的。按古代礼制,龙居中,象征皇帝,凤在两侧,象征皇后。而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无关系,突出了凤的地位。 穿过仁寿殿,是当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德和园, 从这里出来,穿过蜿蜒曲折的小路,就是连接万寿山与昆明湖的长廊。它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 走出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排云殿。这里是万寿山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建筑,构成了万寿山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从临湖码头到山顶的智慧海,分布有排云门、排云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筑。 排云殿建在乾隆年间大报恩延寿寺中大雄宝殿的遗址上,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 佛香阁、众香界和智慧海是乾隆年间大报恩延寿寺的一部分,但是一道门锁住了去路。 佛香阁建于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绪十七年的时候重建,耗费了银两78万多两,是颐和园当中花费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园建筑的中心。站在佛香阁的平台上,可以俯视整个昆明湖和排云殿等。视野非常开阔。 (站在佛香阁俯视)
下了山,我们又沿着长廊走道石坊,在那里买票上船到湖心岛。岛上没什么好看的,到处都在修缮。十七孔桥的确不错,上面的石狮有模有样。站在桥面上,远看佛香阁和排云殿,确实让人心旷神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