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西旋,无涯(五)

2016-1-23 00:00| 查看: 168|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明日又天涯

有一些时光,注定我们要在一起度过;有一些地方,注定我们要在那里告别。

在缘分的眷顾下不期而遇,在命运的催促中挥手相送。

留下彼此的线索,却不知何时重逢。

记住彼此的笑靥,但终究会有思念。

昨日已成风,

明日又天涯。

1

八月三十日

睡到自然醒,无须理会日出和赶路。拉萨的早晨,慵懒惬意。

曾叔叔和封导买好了后日的返程机票,生不逢时的论文答辩剥夺了他们的西藏假日。剩下的两天,他们只好呆在拉萨,享受最后的闲散生活。我和两个MM决定在拉萨休整一天,再往后的行程,谁都说不准。

我们属于那种兴致来了拔腿就走的人,目的地的选择,只在灵光一闪间。

在拉萨无所事事地度过一天不是什么罪过,但对我们来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于是选择了哲蚌寺作为我们那天的精神食粮。据说,那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庙。

很悠闲地吃过早餐后,公共中巴把我们送到根培乌孜山下,冒着黑烟的农用拖拉机喘着粗气把我们送到寺庙门口。

上回逃票失败,给我们留下了阴影,士气大挫,况且这回是五个人,目标更明显,成功的机率几乎是零。自觉地来到售票窗口,讨价还价后,买了四张票。想了想,前次和那个蓝衣门卫磨到三个人买两张票都没进去,亏了。

郁闷的同时发觉生活中充满了幽默,不自觉地笑出声来。

和拉萨其它大多数的寺庙一样,哲蚌寺门口也有不少乞讨的人。老人、妇女、小孩,都有着混浊的面孔。

老人,通常只是安静地坐在某个角落,雕像一般,转动的经筒是他们唯一的生命迹象。有人施舍,他们很坦然地接受,微微点一下头,然后重归入定的状态。他们的生活,一如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刻,一目了然。

妇女,或站或坐,在台阶的边缘,或者是那些目光不可忽略的明显地方。有人经过,喉咙里会发出含糊的声音,伸出油腻腻的手,暗淡无光的眼神让我感到悲哀,而不是同情。

孩子,在台阶上上窜下跳,不依不饶地周旋在游客的身旁,流利地说着升官发财之类的话,两条青黄色的鼻涕随着呼吸进进出出,眼里是有些模糊的童真。

乞讨,在西藏,是一种生活,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无奈。尽管倍受争议,但还是很现实地存在着。

从来不轻易去施舍,害怕自己无意识或者不负责的举动助长了某些不应该受到鼓励的性情和行为。很多时候,高原的人文环境比自然环境更加脆弱。

进入寺庙不久,在一段斜坡上,第一次看到利用水流转动的转经筒,智慧和信仰的巧妙结合,生生不息。

身旁走过一个老者,很慈祥的脸,带着自家的小狗在寺院里转经。小狗迈着短步,东嗅嗅,西闻闻,晃晃悠悠的跟在后面。生活在拉萨的狗,懂得什么叫众生平等。

见到了架在山坡上的晒佛台,周围有不少彩色的佛画和经文,绘刻在光滑的石面上。联想到雪顿节的壮观场面,为下次进藏增添多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创造各种节日去宣泄体内的情感和多余的能量是所有民族的共性。我们这些喜欢四处乱跑的家伙因此而受益非浅。

甘丹颇章、措钦大殿,按着参观箭头穿梭于一个个法堂和大殿中,身体被众多精美的佛像、壁画、唐卡、法器所包围,目不暇接,也容易引起审美疲劳。走出殿堂后,记忆中是一团一团的华丽色彩。细节,可有可无。

在一个院子里,种有怒放着的牡丹,姿态烂漫,色彩绚丽。丰满的花容,有着成熟女人的娇艳和高贵,桃粉的花瓣,娇嫩饱满得似乎能滴出水来。那是一种充满欲望的花朵,初见时,让我心头一颤。不过,当她们与那些苍白的寺院石壁共处时,却又有着莫名的和谐。

肃穆森严高深莫测的佛门静地,处处自然流露出亲切的人间烟火气息。

2

寺院中,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恢宏的殿堂,而是那些平易近人的僧舍。

白色的墙壁让屋宇显得干净明快,加上宽敞的窗户,连室内也一块儿敞亮起来。窗台和屋顶上通常摆着一排缤纷的鲜花,散发出温馨的气息。随风摆动的帘幔,于午后的阳光下起舞,在墙壁上投下轻灵的影子。偶尔有僧人把脑袋探出窗户,四下打量一番随即隐去,静谧的院子里,飘来断断续续的说话声。

没有时间的约束,我们很散漫地在寺院里转悠,光线风景都很好的时候,拍几张照片。一路上遇到几个僧人,友好地向我们微笑,牙齿如云朵般洁白。

路过一些班驳的院墙,一些坍塌以后没有修复的房子,石块的缝隙间爬满了草苔,朽断的梁木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或是斜斜地靠在墙壁上,承受着被漠视遗弃的失落。把头伸进那些幽暗的屋子里,可以透过破败的屋顶,直接看到湛蓝天空。

不知不觉,太阳从至高点向下滑了很大一段距离。在某个大殿的广场上,听到闹哄哄的叫喊声从坡下的密林处传来。知道是辩经的声音却看不见人影。顺着一段陡峭的台阶走下去,一转弯,进入了辩经场。

大概是哲蚌寺的辩经不能随意拍照,游客比色拉寺的少了许多,辩经的规模也没有色拉寺的大。

由于拍照收费的问题,产生了一些不愉快的误会,我们没有在辩经场久留。钞票总能给人带来烦恼,不论僧俗。

层层叠叠的哲蚌寺像座迷城,当我们拖着疲倦身躯准备走出寺院时,发现还有不少地方未曾触及,于是和曾叔叔、王MM再次回到寺院腹地,把遗憾减到最低。约好先下山的杨MM和封导在寺外会合。

怕朋友久等,潦草地逛了一会终于决定与哲蚌寺说再见。世界第一大寺庙,名不虚传。

在离寺院不远的凉棚里,看见正在吃藏面的杨MM和封导,这才想起没吃午饭。在高原,消化系统的反应常常会慢半拍,饥饿的感觉在酝酿很久以后才释放出来,如果没有就餐条件,这种感觉又会很自觉地消退。对我而言,所谓的一日三餐按时吃饭不过是在平原时的正常生活状态。

大家往各自的胃里塞了些食物后,按照卖面老板的指引从树林里的小路下山,省下的钱还可以吃一又三分之二碗藏面。

回到市区后,杨MM带着王MM去她的一个亲戚家住宿,据说是她堂哥的女朋友的姑姑?总之是很辗转的关系。但不管怎么样,有亲戚在拉萨是一件很让我羡慕的事情。然后我开始认真地分析家族中有谁能帮我创造这个条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除了自己,没有别人。

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曾叔叔、封导和我拐进路边的一家甜茶馆,要了一大壶甜茶,借了一副扑克,过了一把喝茶打牌的纯藏民生活的瘾。

茶馆里什么人都有,弥漫着丰富的烟味和体味,加上甜茶味,空气混浊不堪。一个多小时后,头晕眼花地走出茶馆,耳边一直缭绕着各种吵吵嚷嚷的声音。

别人的享受不等于自己的享受,有时候甚至是忍受,无须自欺欺人。

晚餐腐败了一把,吃掉一整只鸡,曾叔叔和封导请客。

用杨MM的话说,我们吃的是“纯肉”。

3

八月三十一日

一觉醒来,看见曾叔叔已经洗漱完毕,匆匆忙忙地出去了,说是去网吧写论文答辩的材料。在缺氧的高原运用逻辑思考肯定得牺牲不少脑细胞,若换作是我,场面一定更加壮烈。

封导和我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能在拉萨光天化日的好天气下坐守在电视机前的游客少之又少,多么糟践时间啊!不过话说回来,没时间的话为什么还要来西藏?遭罪!

在西藏,电视是很纯粹的娱乐工具。生活在天堂的人们通过电视了解到人间的千奇百怪的故事,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遥远,一切都可以漠不关心。人间所发生的事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必要去担心,甚至不知道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旅馆老板娘的女儿卓玛跑进我们的房间,早已和我们混熟的她大大方方地从桌面上拿起遥控器,转换到自己喜欢的电视频道。大概是游客见得太多,十来岁的卓玛一点也不怕生,自从曾叔叔热情地把一块西瓜送入她的手中后,卓玛很快和我们这些江湖儿女打成一片。

卓玛虽然年纪不大,但绝对是藏族姑娘中的美人胚子。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鹅蛋脸,典型的美女面孔。再加上一头乌黑亮泽的秀发,将来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优秀男青年肯定不在少数。女孩长得漂亮,是一种无形资产。

问卓玛为什么不去上学。她说因为四十大庆,学校放假一个星期。还说到了大庆那天所有的孩子和大人都会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到时拍起照来一定很好看。说完,一脸的憧憬。

看完电视,卓玛开始和我们嬉戏打闹起来。玩得太过投入,卓玛手脚并用外居然还出动了牙齿,两声惨叫过后,我和封导的手臂都被咬了一口,牙印宛然。卓玛调皮地冲我们做个鬼脸,溜了出去。我和封导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但不能否认的是,咬人的人很容易被被咬的人记住,不管有没有在肌肤上留下印痕。爱,或者恨,抑或像卓玛那样的纯粹的调皮,在珐琅质和皮肤接触的一刹那,溶入血液里。

这个时候,收到王MM的短信,说她们想去山南,当天下午就走,问我有没有兴趣。感觉有些仓促,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同行。

两个MM都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女生,也不是沉闷严肃的人,一个星期以来大家都相处得很好,一起走相互有个照应,旅途自然也就快乐。

赶紧收拾了一下行囊,寄存了大包。两个MM也从车站赶到旅馆,打听好了去山南的车况。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让人欣赏。

中午曾叔叔请大家吃散伙饭,又可以腐败一把。皆大欢喜。

4

拉萨有“小四川”之称,除了传统的藏餐馆就是川菜馆。在一家川菜馆里,五个人进行了最后的聚餐。

席间大家依然有说有笑,分别似乎仍很遥远,或者是大家刻意避免了这个话题。有始,就有终。每个人都清楚。

我们是彼此生命中曾经的亮点,这就已经足够了。

除了回忆过去的精彩片段,我和两个MM继续展望以后的旅途。

“等走完了山南,我们一起去徒步墨脱吧,听说那儿的风景很美。” 王MM一鸣惊人,引起一片哗然。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她第一次进藏竟然就有这么狂野的想法,让大伙都吃了一惊。

“就我们这装备和体力?我可只带了一个最普通的睡袋。墨脱可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安全轻松。”第一次进藏,我只打算在拉萨附近走走,至于珠峰啊,阿里啊,墨脱啊这些地方都是留给将来第N次进藏的。

“墨脱也没什么危险的啊,很多人都去了,我们也可以嘛。装备嘛,可以去租啊。”王MM很认真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对墨脱的艰难不以为然。

“没见过像你这么勇猛的女孩。我还年轻,既没结婚,又没买保险,死了多冤啊。不去,不去。”我使劲摇头,一脸的不情愿。私下以为,准备不足,路径不明,贸然靠近墨脱,代价必然惨痛。

“要去你们两个去好了,我可不和你们一起疯狂,还要赶回去上课呢,哈哈。”杨MM明显是不愿去的,没那野心,也没那野胆。

曾叔叔和封导也站在我这一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王MM回头是岸,尽快打消如此疯狂的念头。

“没你们想得那么可怕吧,小心一点就可以了,没什么好怕的。好不容易来一次西藏,真的好想去啊,不然会有遗憾的,呵呵。”王MM始终没有放弃。透过架在她鼻梁上的眼镜,可以看到她忽闪忽闪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是你,比我想象中的可怕,呵呵。”我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女子。文静安娴的外表下面,隐藏着一颗奔放不羁的心。

“是吗?哈哈。我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啊,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可怕呀。”王MM很开心的笑,继续说服我,“我想我们两个人的体力都没问题的,去吧,一定会是很难忘的经历,一定的。”

“和你去也可以。不过你要再找到八个人一起去,都是男人,有五个以上是老驴,其中要两个走过墨脱,并且全部人的装备都很齐全。”我故意开出无比苛刻的条件,态度坚决。

“好吧,既然没有人陪我,那就等下次有机会再去吧。”王MM终于屈服,一脸失落。

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丫头可真不是盏省油的灯。

很快,王MM又开始有说有笑起来,刚才的失望在瞬间一扫而光。

没有人知道,在接下来的旅途中,这个活力充沛的丫头会不会又突然蹦出些稀奇古怪的念头来,让人不知所措。

有人说女子善变,不尽然,男子眼拙而已。

5

走出饭馆的那一刻,五个人风雨与共的旅途,结束。

饭馆外,在杨MM的提议下,我们以相互拥抱作为最后的告别。暖暖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从外到内的温暖。除了彼此间简单的祝福,没有多余的言语。挥一挥手,各奔东西。

几千里的缘份,一辈子的记忆。

在一家食品批发店采购了一些应急的干粮和水,以便可以随时解决吃饭的问题。找不到足够大的朔料袋,老板娘信手捡来一个饮料箱子,把我们的采购塞了进去,用透明胶封好,乐呵呵地递到我手里。仔细一看,箱子上赫然印着“乳娃娃”三个大字,两个MM顿时大笑不止。拿在手上,感觉自己像是个作爹的,回山南老家看望年幼的孩子,不禁一同大笑起来。

在去车站的出租上,司机告诉我们次日四十大庆,拉萨将会戒严,所有车辆只准出不许进。王MM说她不愿意也不忍心看到那场劳民伤财的热闹,所以选择在今天逃离拉萨。而我,从来不屑于形式和场面上的大肆铺张,那些歌功颂德奉承拍马的豪华庆典,让人生厌。

再水性扬花的女子也希望自己有个好名声,再污浊不堪的青楼也希望有个秀雅的牌匾。即便讨厌,我也理解,人家真的不容易。

进了车站,照例是扑面而来的揽客司机,眼睛放光,如饿狼看到幼羊,还未下车,爪子已经在车窗上不停拍打。好不容易摆脱他们,买好了到山南的车票。

等待出发的空闲里,翻了翻杨MM的《藏羚羊》,了解到山南是西藏的文化发源地,有很多个“第一”。其实这些资料在旅途出发前就已熟知,不过身处西藏以后,竟是忘了不少。

进藏之前,做了不少功课,西藏的人文、宗教、历史、艺术、饮食等等都了解了相当一部分,但自从进入藏区后,我发现除了一些必须知道的禁忌常识,其余的都是累赘和多余。来西藏,是为了去了解她,而不是了解了她以后,才来。

因为爱上了西藏,才渴望去懂她,然后更疯狂的爱上。这样的情感,无遏止地循环反复,是一种幸福,同时也是一种煎熬。

原本这片不愿张扬的土地,也因为不同的爱而充满诱惑。她是无辜的,人们却总以为她本性如此。

班车开出车站,沿着洒了一路的阳光开往那个叫“泽当”的地方。

走的越远,懂的越多,爱得越深。

无怨无悔。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西旋,无涯(五)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25414-1.html
本文关键词:西旋,无涯(五)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