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于山里长大的我,小的时候喜欢在星空下听着,从外面跑生意回来的叔叔、伯伯讲关于外面世界的故事。每当吃完饭后,村里的小桥上就会坐满了人。听着刚从外面跑生意回来的人讲外面的世界。从他们的嘴里,我知道了北京是首都(对比一下,比后来我听说的一个笑话好多了。有个老人问一个从北京的来的客人:北京离首都近吗?),知道了那里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宫殿住着从前的皇帝,也知道了火车,长城,草原。。。。 有一次,村里有个从云南回来的小伙子他给我们讲着他在云南的见闻。而另我记忆最深的是关于那边的一个民族。他说,那个民族从来不结婚,晚上男的不在自己家里呆着,会跑到自己意中人家里去。还说,一个男的可以有好几个女的,而一个女的也可以有好几男的,以至于女的生下孩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最后只好放在自己家里养。小的时候当然不知道这些,另我记忆最深的是,大人们听了后,一个个脸上露出鄙视的眼神。这是第一次,也就深深的记住了。。。。 大了后,开始到处跑。渐渐也将小时候的事给忘了。 去年来到了丽江。问起当地的朋友,哪里可以值的一玩。他们说,香格里拉跟泸沽湖都值得一去,特别是单身的我,更应该去趟泸沽湖。边说还边坏坏的笑着。最后才知道那里的人过着走婚的生活。男不娶女不嫁。这个似乎在哪里听过。回去细细想想原来是小时候从村里的大人那里。出于好奇决定先买几本关于泸沽湖,关于摩梭人的书来看看先。 。。。。。。 二 泸沽湖,在云南跟四川的交界,一半属于云南,一半属于四川。距宁蒗 火速买了去泸沽湖的车票(两日往返为一百二,单程去为七百,回为五十)。坐上了去泸沽湖的汽车。从丽江去泸沽湖的路确实不好走(后来每次带团去梅里的时候。团友问现在走的路是不是进藏的。我说,是的,这是滇藏路,但真正的癫藏路不是这条,而是从丽江去泸沽湖那条)。经过了五个小时的翻江倒海终于到达了,买门票的地方(80/人)。想着过会就应该见到小时候曾听说过,前些日子在书上看到过的神秘地方了。 想像着:初晓,朝霞初露,湖水如染,一片金红。日出湖渐为翠绿,波光粼粼的湖面。摩梭姑娘在猪槽床上打捞海菜花(还叫水性杨花),摩梭汉子在撒网捕鱼。男唱女合(见《带你游云南》现在真想将写书的K一顿,写的实一点好不!)。但到了洛水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一群穿着摩梭服装的男男女,或是在湖岸边晒太阳或是在斗地方(发现斗地方真是无处不在啊!)。下车后,我们一车人坐上了窄且长的船,跟我之前所见任何船都不一样。我们坐船要去的是泸沽湖众多岛中的一个——里无比岛(泸沽湖中有五个全岛,三个半岛,一个海堤连岛,十七个沙滩,十四个海湾。其中,黑瓦吾岛,里无比岛及里格半岛被不知道哪个有学之士称为“蓬莱三岛”)。 坐在船上。感受着微风拂面,水天之中只有一叶小舟。忽然一群鸟叫声,打破了我的美梦,将我拉回到了现实之中。划船的小伙告诉我们,每年冬季都会有好多候鸟飞到这里来过冬,我们可以将带来的面包扔在空中它们会飞过来吃的。于是船上的几个游人但开包寻找吃的。去喂这群惊我美梦的坏家伙。一时之间,三辉,好吃点,满天飞舞倒也招来了不少飞鸟(在船上及后来在回到落水后,拍了不少飞鸟的照片。只可惜本本被偷后,照片无存。为之一哭)。看着他们扔的慌,而自己什么零食也没带来。觉得不能容入进去,就顺手从湖里抓了一把水,抛到了空中。没想到竟也有飞鸟以为是吃的。争先飞来抢吃的。心里不由一乐说:“谁叫你吵了我的美梦,现在我也忽悠你们一把。我们算是扯平了。”话音刚落,引来的一船人的笑声。 三 在泸沽湖不论哪点上,都能见到一座山雄据在泸沽湖畔。那便是格姆女神山。 格姆女神,是摩梭人心中地位最高的女神,众神之神。每年春节跟转山节( 转山我还没有经历过,无法想像是什么个场景。或许是自己的思维太过跳跃了,想到了关于格姆女神的一个传说。 相传,格姆女神,跟一般的摩梭人没什么两样,过着走婚的生活。她不仅仅与周边的山神有着关系也跟远方的山神有着关系。一天晚上,一个远方的山神骑马过来,去跟格姆女神相会。但没想到,有个山神在他之前到来了。远方的山神叹了一声,转头回去了。但马却失蹄在地上留下了一个马蹄形的坑。女神听到叹声后,急急出门去追。可惜没有追上。她只好对着那个马蹄形的坑哭了起来。泪水将坑渐渐填满形成了一个湖泊,这便是泸沽湖。男山神于心不忍。回头撒下了几颗珍珠,结果就形成了湖上的各个岛屿。 想着想着,不由笑了起来。人人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却不知有什么样的人民也就有什么样的神仙。 在后来,又一次去泸沽湖的时候,干爹对我说,在格姆女神山旁边有个出水口。我还特地跑去看了一看,只可惜是涨水期,出水口被没在了水面之下。想来只好有机会再来一看了。 在干爹家里住了几天,另我回味的,除了吃的猪膘肉跟土豆外就是家屋了(又叫母屋,或是祖母屋)。 传统的摩梭家屋(家屋既,家庭跟房屋)以走婚为主,而非结婚,男不娶、女不嫁。以至于在家屋里便没了父亲、妻子、女婿、媳妇等角色,也没有,父子、父女、夫妻、婆媳、翁婿等我们认为理所当然存在的关系。扯远了,接着讲母屋。 母屋是家屋的中心点,是整个家庭饮食,款客,议事,祭祀,敬神的核心部分。母屋的门框非常有特色,它的顶部非常低,而门槛却又特别高。令人不可能大摇大摆横冲直撞,必须低头鞠躬才能进入母屋。说是这样对体现出对母屋的尊敬。(还有一说是为了防止鬼进入母屋。因为鬼不会弯腰。)母屋的上方为锅庄和火塘。火塘上方为冉巴拉,是火神与灶神的化身。灶神前放有锅庄石。用做祭供食品给灶神与灶神。每次吃饭前阿咪(妈妈)或是拉姆(摩梭女孩子的名字)会将每样菜放一点在锅庄上面,如果是阿咪的话还会念念有词。这个被称着为初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摩梭人对长辈的尊敬。 火塘下方是两根最具有代表的柱子,称为男柱跟女柱。他们取之同一棵树。而且必须是向阳坡上的,茂盛茁壮、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在砍树前必须还要请喇嘛或是达巴(摩梭人既信佛教也信达巴教。达巴教为摩梭本土宗教。佛教传入后有所被同化。比如,喇嘛不是在寺院里修行而是在家里。平时与一般摩梭人无异。)占卜决定整个地基的方位,伐木的方向与时间。伐木前还在用酥油茶,酥里玛酒,糌粑,等祭山神跟树神。 一般过年举行成丁礼的时候(摩梭人十三岁举行成丁礼),男孩子站在男柱那边,女的站在女柱那边。双脚踩在猪膘肉跟大米之上,意为丰衣足食。大人们则给他们送上会他们准备的礼物,最为值的一提的是配刀。男孩子的标志。接下来就是晚会。按摩梭小弟的说法是,那天尽情喝酒,尽情跳舞,走婚等等。 四 讲了这么多,现在再也没办法回避一件大家都知道,而且有好些人就是冲着这个才决定去泸沽湖的重要原因——走婚。 这些年旅游的发展,及导游的一些解说,使得人们认为。去了泸沽湖后,就可以随意走婚了。其实不然。因为走婚,你还要经过三关的考验。一是翻墙,二是躲开狗狗,三是前锁着的门打开。那么是不是经过这三关后,就可以与心爱的女子约会了呢?其实不然。先要男女双方两情相悦。 虽然他们不是结婚,但也可以说是婚姻方式(个人觉得比起现在的一夫一妻要好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明走跟暗走。上面所说的是暗走。接下来讲讲明走。所谓的明走就是女方有了男方的孩子。在孩子满月的时候,男方的阿咪们,姐妹会去女方家办一场满月酒。这也就向公众说明,这个孩子是男方的。之后,男的就可以明着去女方家过夜帮忙。直到他们的感情破裂。 附说一下几件事。 一, 所以谓的只知生母不知生父这种说法是错的。因为在摩梭人思维里,如果同时有好几个走婚对像,(导游所说的阿夏关系,老一辈人不知道阿夏为何物)那么会另人觉得这个人道德上有问题。一般情况是,只有跟一个人结束关系后才能开始新的关系。而不是同时存在。如果一个女的生了一个孩子,却不知道这个孩子是谁的话,那么整个家屋都会蒙羞。因此可以理解为办满月酒就有点像是办结婚酒了。就算以后双方感情破裂,不再有阿夏关系了,到了过年的时候,男方还是要给自己的小孩子送礼物。要不然村里人会看不起他。而不知母的情况却有存在。摩梭人,管自己的母亲,还有母亲的姐妹全叫阿咪。每个阿树咪对每个孩子都视如亲出。以至于有些孩子不清楚自自己的生母是哪一个。有碰到过一个。她问一个阿咪,三个阿咪当中哪个才是她的亲妈。结果那个阿咪回了一句,我们都是你的亲妈。 二, 在摩梭人的世界里,男女的分工有两个不同外,别的没什么不同。一则是“男走女留”。也就是说出远门的都为男子,女人呆在家里。最为好的例子就是马帮。还有一个是“女管生,男管死”。生孩子的时候男人不得出现,甚至是办满月酒,也是男方的阿咪们出面,而不是男人自己出面。而遇到跟死有关的事,就是男人的事,女人要躲开。比如杀鸡什么的。都要男人来做。出殡那就更不要说了。那段期间,做饭也没有女人的事。全由男人包办。 三, 在城市里的眼里,他们是落后的。而却是这个落后的人们,解决了全还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婚外恋,性骚扰,婚内强奸,老而无人养,家庭不和,感情破破裂,为了财产而闹的沸沸扬扬。 这些方面,不得不佩服他们。因为他们的男女关系完全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合则在一起,不合则各过各的。因为他们从不认为一生只与一人厮守就美好,与多人亲密交往就是滥交就是淫乱。感情的自由自在,令传统的摩梭人不会挖空心思去追求对方,开展关系后也不会千方百计去独占对方,万一分手也不会怀恨在心。对此有摩梭人是这么说的:“我爱的是他,他与别人的关系,是他的事,我不管,只要没有欺骗我便行。强迫他一生只喜欢一个人才不公平。” 突然发现他们想法真的是超前而不是落后。 五 每次去泸沽湖总是那么的匆匆。每次正准备好好感受一下就要离别。 回头再看看那湖,依然是那么的蓝。湖水印着白去,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拿起相机,准备狂拍几张,可这么美的景,又怎是我所能拍下来的?算了,还是不拍了,不如将她记在心里。等下次再来慢慢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