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丽江已经三个月了, 答应了Oliver他们写游记的, 却一再耽搁, 再不动笔记忆都要模糊了. 行前在Ctrip上发了邀请结伴同游的帖子, 认识了天津的Osan, 上海的Jessie和Wendy, 深圳小夫妻Oliver和Jenny. 做了大量功课, 订好客栈, 联系了包车司机格桑, 打印了厚厚一本前辈写下的攻略上路了. 到达丽江的时候, 细雨霏霏, 古城笼罩在一片迷离烟雨中, 上台阶, 下台阶, 迂回曲折地来到事先预订的客栈, 放下行囊, 迫不及待地要一探这期待已久的古城. 雨越下越大, 却丝毫没有阻止兴致勃勃的游人, 四方街依旧熙熙攘攘, 坐在大石桥小吃的窗前, 吃着当地的特色小吃, 窗外便是小溪, 由于下雨溪水流淌地较往常快, 石板路在雨水中泛着黑亮的光, 岸边有两个原木制的长椅, 周围满是花草树木, 让人很容易生出坐在那里看看溪水听听雨声发发呆的欲望. 窗外不时有卖草莓的纳西妇女走过, 向窗内的游客兜揽生意. 一群70年代齐聚大石桥小吃, 成熟稳重的Osan, 活泼可爱的Jessie, 娴雅秀丽的Wendy, 幽默的Oliver和他漂亮的太太Jenny, 加上我和Eva. 这样的一群人已远离青涩的季节却尚未步入冥顽的行列, 大家渴望尝试多样的生活, 愿意亲近自然, 对美执着地追求, 于是, 相聚在远离尘嚣的雨中古城. 当下约定第二天的行程, 由于下雨Osan和Jessie, Wendy决定留在古城, 我和Eva, Oliver, Jenny则决定按照原计划去泸沽湖. 傍晚时分雨下得愈发得大了, 冒着雨去听纳西古乐. 唐宋遗韵在隔了崇山峻岭的丽江被保留下来, 因了年代的久远透着遒劲的沧桑, 单就那些白发须眉的演奏者就已经让人心生敬意了, 更何况音乐本身给人带来的震撼, 如天籁般清醇的女声, 积淀着历史厚重的吟诵, 澄澈心灵的古曲, 将外面嘈杂纷扰的世界隔开来. 离开古乐讲习所的时候已是九点钟, 然而丽江璀璨的夜才刚刚开始. 酒吧街是夜晚古城的中心, 人头攒动灯火辉煌. 酒吧客人在店员的撺掇下隔着一条小溪与对面酒吧的游客你来我往地对歌助兴. 萍水相逢的人们结成临时同盟, 同仇敌忾地和对街另一群临时同盟开始一场娱兴竞争. 在那样的情形下, 任你是多么保守内向的人都免不了兴起, 唱上一两句. 酒吧里有一些流浪歌手为游客助兴, 花上几元钱, 就能让他为你唱上一首, 运气好的话还能听到歌手自创的歌曲. 在酒吧里碰到一对来自厦门夫妇和他们在丽江购物时认识的新疆夫妇, 大家的心在旅途中为素昧平生的同路人开放着, 很容易就结成朋友, 共同分享丽江的夜色和美景. 夜色浓重, 细雨芳菲, 丽江古城在酒吧街的灯火下, 在沸腾的人声里, 微微醉了. 第二天, 踏上了去往传说中的女儿国的行程. 泸沽湖海拔 丽江至泸沽湖直线距离只有200多公里, 然而中间需要穿越5座高山, 一路上不停地上山, 下山, 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 伴着云雾在群山中穿越, 每转过一个弯都有着令人称奇的别样风景--------如果你能够用心体会. 白云环绕在山腰间, 树木经过山雨的冲刷青翠欲滴, 黑色衣裙的彝族妇女背着成捆的刚砍下的树枝走在路边, 牛妈妈带着牛宝宝悠闲的横穿过山路, 一群山羊闲散地从对面走来塞住了整条路面, 几个上学路上的孩子兴冲冲地向车上的游人挥手致意…… 路边时常能够看到被雨水冲下来的泥石, 部分路段路基被冲毁, 司机那正阿宝常年来往于这条路线, 七年的驾驶经验使得我们能够有惊无险地通过那些被山雨冲毁路基的狭窄路面. Eva因为早上洗头受了凉, 加上碎石路面的颠簸, 率先有了高原反映. 一路上与呕吐和困乏做斗争, 昏昏沉沉了7个小时. 旅行的好处之一是你能够很容易认识新朋友, 彷佛在群山环绕的路途中人也变得心胸开阔了, 同车一个不相识的女孩递上一包话梅给Eva, 后来我们知道她叫Echo, 和她的朋友小奕一起从上海到广西又来到丽江. 我们6人搭伴在沿途的一个村庄里一起吃了午饭. 下午三点钟光景, 车子到达三家村, 这是一处尚在开发中的村子, 民风还算纯朴, 同车一些人决定在这里冒雨乘船游览泸沽湖, 另一部分人则继续向目的地里格村进发. 当地有句谚语:”十里不同天”. 离开三家村码头, 车行约 下午4点左右到达里格村, 在村口大家分手, 分别去寻找客栈. 我们一行人去了事先订好的晴天客栈. 客栈在与里格村相连的里格半岛上, 从里格村尾经过一条泥泞的小路, 踏过横在水面充当小桥的木板就算上岛了, 岛上的几户人家都以开客栈为生, 晴天就是其中一家. 网上都说这是一个上海女孩Lisa和她的男朋友阿智开的, 我则认为或者是店主为了招揽生意扩大声名而杜撰出来的故事, 我们并没有见到Lisa和阿智, 而是遇到了房屋的主人格若和他的女友许诺. 许诺是个活泼可爱的杭州姑娘, 来泸沽湖游玩入住晴天客栈的时候认识了格若, 在格若坚持不懈的追求下, 两人开始了爱的旅程. 从此许诺频繁来往与杭州与里格半岛, 在晴天客栈帮助格若打理生意, 迎来送往了无数游人, 也听了无数规劝她重返现实世界的好心建议, 然而, 许诺有许诺的想法, 如果说开始是好奇心所驱, 那么经过与格若一年多的相处, 已经爱上了他以及这汪纯净的湖水. 我们离开里格的时候, 她正打算回杭州打点行装后定居与泸沽湖, 尽管从旁观者的角度我对这段远离尘世的真空爱情并不乐观------这是后话. 晴天有20多间普通客房, 条件相对通常见到的酒店而言显得相当简陋, 然而已是当地的普遍标准了. 墙壁, 地板全部是原木, 房间里只有两张窄窄的小木床和一张随意制作的矮柜, 蓝色土布窗帘在窗外黄色树叶和碧绿湖水的映衬下却显得格外漂亮, 有着浓浓的原始风情. 客栈依湖而建, 打开客栈的后门就是泸沽湖, 一条白色的软管从这里通过, 一头深入泸沽湖底, 另一头则连到客栈院内的储水桶中, 用水泵加压后, 湖水便被抽到桶中, 稍事沉淀后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 后门左手边用一些木板搭成小桥, 连着另一家客栈”岛上人家”, 从岛上人家屋后的山坡爬上去, 可以遥望整个里格村, 夕阳斜斜照着半个村子, 远处的山泛着金色的光芒, 黄昏时分的里格半岛格外寂静, 只见到炊烟从家家户户的屋顶袅袅升起……. 晚饭后, 格若点了炭火让大家取暖, 围着暖暖的炭盆我们知道了格若和许诺的爱情, 平措和东北女教师的爱情, 这个风雨交加异常寒冷的夜晚彷佛为了爱情故事而生, 大家沉浸在为爱的感动中, 诚心为这两段前途未卜的爱情而祝福. 泸沽湖的清晨在鸟语声中到来了. 用冰凉的湖水洗漱后, 我们决定去里格村用早餐. 跨过被湖水浸没的木桥, 绕过摩梭人祭祀的玛尼堆, 跳跃着穿过雨水泥泞的小路, 沿着泸沽湖岸一路走去, 湖面因为温差的缘故, 水雾缭绕, 缓缓升腾着, 穿梭在白色的烟雾中, 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我们去了慕名已久的扎西家吃早餐. 扎西是网上著名的摩梭帅哥, 8岁出家做喇嘛18岁还俗, 徒步走遍茶马古道, 拥有自己的马帮和牧场, 凡是来泸沽湖的游人十有八九都要专程到扎西家坐坐, 和他聊聊天, 听他讲摩梭人的习俗, 讲当地的风土人情, 讲他过去的经历他的阿夏. 扎西的帅名不虚传, 魁梧硬朗的身形, 深邃有神的双眼, 如雕刻般挺拔的鼻梁, 黝黑的皮肤, 女孩子们纷纷爱上了他, 好像他是一处旅游风景般, 忙着与他合影留念. 扎西应该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阵势, 始终微笑着配合着. 忙乱了一阵后, 我们乘车出发, 开始了泸沽湖环湖游. 车从里格村出发, 途径尼塞村, 小落水村, 大嘴村, 最后到达位于四川省境内的草海. 早上十点钟的湖面泛着鳞鳞波光, 一群鸭子闲逸地在水面游弋, 两条木船随意漂浮在岸边, 远处一页小舟载着晨起劳作的人们向远方驶去……生活在泸沽湖岸的这个清晨显得格外安逸与祥和. 在尼塞村口, 见到了四棵著名的情人树. 一大一小, 分成两组, 相依相偎在碧蓝的泸沽湖边, 好像两对恋人一般, 广袤的天地和纯净的泸沽湖为它们见证爱情. 然而试问滚滚红尘的凡世又有多少恋人能够如这般终身依偎相濡以沫呢? 穿过一条泥泞的小路, 就能看到草海了. 沿着长长的木板桥走到尽头, 爬上一座小山, 可以眺望远处的雪山, 天空在这里无限高远, 胸怀在这里无限广袤. 下午从小落水乘猪槽船回里格, 泛舟在寂静的泸沽湖中, 世界彷佛只剩下蓝色的天, 蓝色的水, 白色的云和充满惊叹的我们. 大自然是个神奇的画师, 用深浅不一的蓝色将泸沽湖的山和水渲染得层层迭迭丰富多彩. 大概只有在这里, 你才有机会看到这样各色各式的蓝色吧. 天空是如此清澈, 湖水是如此澄净, 白云朵朵漂浮在头顶, 彷佛你一伸手就能采摘似的. 山和云的倒影映射在水面, 水天一色, 形成了一道纯粹的风景. 黄色的船浆划着优美的弧线斜落水中, 湖水打着白色的漩涡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 一下---------一下----------, 朝着里格半岛悠然前去. 回到里格半岛, 搬了行囊住到里格村的光阴客栈. 傍晚时分, 我们与刚刚到达的Osan他们会合在扎西家分享了事先预定的烤全羊. 一起的还有Osan在来的路上同车的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 武汉夫妇, 温州女孩, 加上在小巴黎酒吧认识的厦门夫妇, 十来个人很容易的相处起来. 没有雨的夜晚, 当地的摩梭人会举行篝火晚会为游客助兴, 一群穿着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围着燃烧的篝火伴着悠扬的摩梭歌曲跳起甲蹉舞, 身为游客的我们很快融入其中, 加入到队伍中学着摩梭人的步伐舞起来. 摩梭女当中有个叫娜姆的姑娘, 黝黑的皮肤, 浓密睫毛下闪亮的大眼睛, 非常漂亮, 引得女孩子们纷纷拖着她拍照留念, 男孩子们反倒有些羞涩, 不敢上前合影. 晚会结束后, 游人仍未尽兴, 聚在光阴客栈楼下的酒吧里挥霍着过于充沛的精力. 我和Eva回到房间, 披着毛毯坐在面湖的阳台上聊天, 夜晚的泸沽湖黑漆漆一片, 可以看到远处里格半岛上隐隐的灯光. 天空是蓝黑色的, 繁星点点散落在天幕. 隔壁的Oliver和Jenny也出来看星星, 四个人坐在星空下, 谈天说地, 被泸沽湖单纯而寂静的夜感动着…… 泸沽湖的这一夜是个不眠的夜晚. 楼下有夜归的住客在敲门; 客栈养的狗忠诚的守护自家的房屋, 对不速之客凶猛的吠叫着; 凌晨3点钟的时候被隔壁房间的温州妹妹吵醒, 两个人在商量着去洗手间(里格村大多数客栈只有普间, 公共洗手间离房间很远); 隔壁客栈的客人出门的声音……听觉在寂静的夜分外灵敏, 敏感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声响. 清晨6点钟, 和Jenny相约着去看日出. 黎明前的村庄还在沉睡中, 湖面浮着一条木船, 一只鸭子蜷缩着站在上面假寐着, 湖面有白色的水雾袅袅升腾.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 光线从远山的背后传来, 染红了天边的薄云, 终于, 在期盼中看到一轮红日从层层叠叠的山峦中跃起, 为群山罩上金色的轮廓, 水天相接之处, 尽染辉煌. 曾亲眼见到无数次日出, 海面上、山林中、城市里, 每一次都免不了深深感动, 泸沽湖的日出伴着前所未有的单纯而平静的心境尤为令人留恋, 不忍离去, 那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震撼人心的美. 然而最美的时光总是易流逝, 今天已是泸沽湖的最后一天了. 早餐后, 登上了返程的车, 再次历经7小时的颠簸, 观赏了晴空下的沿途景色, 回到丽江. 游客更多了, 狭窄的青石板巷子里, 挤满了兴致勃勃的各国友人. 整个古镇在鼎沸的人声中焦躁不安. 夜晚来临的时候, 酒吧街再次热闹起来, 依旧是灯火通明, 歌声朗朗, 我的心却依然沉静在泸沽湖与世隔绝的寂寥平静之中, 难以自拔. 清晨的丽江古镇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 安静、暇逸, 没有沸腾的人声、喧嚣的人群, 溪水、巷子、石桥、垂柳, 在阳光下享受这短暂的静谥. 卖米糕的婆婆捧着竹萹, 静静候在巷口, 等待她的生意. 乘车去束河. 束河远比丽江安静得多, 如果你要完成传说中到丽江做梦看书发呆的梦想, 就去束河吧. 九鼎龙潭的水沿着小镇的石板街道一路流淌着, 顺着溪水行去, 可以看到装饰得原始纯朴的饭店和咖啡馆, 庭院里的遮阳伞下随意地摆放着几张藤制桌椅, 在阳光下安静地等候你的光临, 好让你在铺着条纹土布的原木桌前, 泡上一杯茶或是咖啡, 面对湛蓝的天空, 清澈的溪水, 静静回想你的过去, 你的未来. 或者什么都不想, 只是静静地坐着, 享受透明的空气温暖的阳光. 壹餐厅就是这样一家沿溪而建的小餐馆, 坐在桌边的时候溪水从脚下缓缓流过, 门前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 远处有青山隐约浮现. 餐厅老板Jenny辞了上海的工作, 来到束河开了这家餐厅, 无欲无求地守着她的爱情. 她的男朋友Jerry温文尔雅, 在店里得体地招待着客人, 让人觉得非常随意舒适, 好像是很久以前的老朋友一般. 来之前曾经在网上看到Jenny写的文字, 纯朴平和的语言里透着对生活和对爱人的满足, 现在看到两个人可以在束河过着简单的生活, 由衷地祝福他们, 或许这是份没有结局的爱情, 但是至少在他们的生命中曾经拥有这样一段美好平静的时光. 在壹餐厅用了午餐, 店里放着一张名为《白日梦》的钢琴曲CD, 中午温暖的阳光铺洒在桌面, 桌上陶制花瓶里插着刚从田里采来的不知名的小花, 偶尔有微风温柔地吹过, 轻轻掀起蓝色条纹桌布的一角, 窗外Jenny和她的爱人坐在路边的木椅上窃窃细语, 身旁的野菊花开得正盛, 整个世界好像在这里睡着了, 生命在秋日的束河享受着与世隔绝的祥和与闲暇, 不由得令人留恋, 如果可以, 我愿意选择就这样永远坐在这里听着音乐, 品着咖啡, 发呆做梦, 直到地老天荒. 下午回到丽江, 在远离四方街的古城周边闲逛着, 捕捉不为人知的美. 在丽江古城, 任何时候, 从任何角度, 你都有可能在不经意的转身抬头间见到一幅绝美的风景. 我们在一个偏僻的院落门前, 遇见4个身著蓝布衣服的纳西妇女, 下午三四点钟的阳光斜斜穿过街巷照在黑墙红门上, 她们静静坐在紧闭的大门前, 无声无息, 时光彷佛在这个角落里静止了一般…… 玉龙雪山是我们行程中的最后一处, 乘索道到达海拔 下山的时候遇见一对中年夫妇, 丈夫因为体力不支喘着粗气, 妻子则在一旁搀扶他安慰他, 两人一步一停, 不紧不慢地向上攀登着, 他们的人生道路应该也能够如今天这样相扶相伴着走下去吧. 离开雪山已是中午, 我们忍不住又去了束河, 去了壹餐厅, 在暖暖的阳光里伴着音乐享受着整个下午. 短暂的旅程就要结束, 萍水相逢的人就要各奔天涯. 和Oliver, Jenny, Eva在左岸咖啡渡过了我们在丽江的最后一晚. 而酒吧街则依然热闹非凡, 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天涯游人. 最后一天, 和Oliver, Jenny在樱花酒吧吃完早餐, 然后目送他们夫妇离去, 而Eva则在清晨时分就已奔向机场回大连. 一个人在古城闲逛了一会儿, 进了著名的布拉格咖啡店, 在那本漂亮的丽江往事留言簿上写下了短短的游程感言, 如果你碰巧去了丽江, 又碰巧走进布拉格, 可以找那本封面上写着2005年8月的记事本, 我在封面的一角写下了Oliver, Jenny, Alice, Eva的名字, 或许你碰巧能够看到我们的故事. [后记] 谨以此文送给我行程的旅伴们, Osan, Jessie, Oliver, Jenny, Eva, Wendy, Echo和陈奕, 我们来自异乡又奔向异乡, 生命旅途过客济济, 或许有一天我们将相忘于天涯, 然而2005年的秋天却因为有你们而精彩 更多照片请看http://spaces.msn.com/members/sww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