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丽江—中甸) 中甸亦即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源于藏传佛教经典中的“香巴拉”一词,其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代表着藏民向往的理想境界。而在当世,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的一个象征了。在中甸国际青年旅馆的酒吧看见一本叫《香格里拉》的杂志,感觉过于小资,当然也可能是我这人太过农民。 有人认为,香格里拉就是天堂。所以,来云南,香格里拉是必到之处。 已经听很多游客说那里不好玩,梅里雪山在这个季节也很难看见。可我们还是上路了。 沿途仍是金沙江作伴,山、水、草甸依次掠过。 有几段路在修,其中有两处一眼看去,就是公路收费处,庞大的建筑立于公路中间,有些狰狞。 接近中甸时,景色有明显变化,大片大片的草坪上,间或有白塔与简易帐篷,一群群的牦牛游游荡荡,草间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听师傅说,这就是小中甸。 大巴里人不多,一半的人在桥头下车去了虎跳峡,车里大多是当地人,只我们几个游客,很安静。 3:30到了中甸县城,路很宽,行人寥寥。天很近,太阳正烈。 匆匆赶至中甸国际青年旅馆,将衣服交于老板娘代洗,继续上路。 路上结识了一对情侣,广东的一对警察,男的沉稳刚毅,女的秀丽妩媚。一起包车去松赞林寺与拉帕海,60元。我原想先去拉帕海,傍晚时分再去松赞林寺。我固执地认为,暮鼓晨钟里的寺庙,才是佛的家。可师傅与那一对都坚持顺路而行,就不再坚持,团队再小,也需要互相的配合。 松赞林寺到了,寺庙建得很高,在蓝天下高高耸立,色泽鲜艳,金顶熠熠发光,白墙上有黑色的图案,色彩的反差给人的视觉带来强烈的撞击。进了门,成群的游客来来往往,除了人,还是人,一片片,一群群,导游在其中穿梭不停。大殿里,成堆的人围在活佛面前祈福,活佛有些年纪了,端坐不动,一遍遍地重复着固定的程序,给每个朝拜的人一串佛珠。至少,在表面上看不出他有丝毫烦躁之意,却也看不出有丝毫慈祥之色。 匆匆转了一圈出来,已被如蚁的人群和招揽生意的当地人坏了兴致。与同伴会合,才知道他们个个受了一肚子窝囊气,包括师傅也和当地人吵了一架。 再往拉帕海去,大家都有些郁郁,似乎是应和我们,天也下起雨来,不大,愈发添堵。于是在拉帕海匆匆留影,算是到此一游,大家约好明天早起去德钦,便各自打道回府。 这时,昨天在老谢车马店相约的那个年轻人小冯发来信息,他们已从虎跳峡赶往中甸,托我代为订房。而孩子也有些高原反应(中甸海拔3300米),小脸火热,嘴边也笼了一圈白。于是赶紧回旅馆让孩子躺下,再订好房间,换了身宽松的衣服坐在旅馆的酒吧里读书。偌大的酒吧只我一人,明净的窗,舒适的桌椅,有家的感觉。 书其实是看不下去的,只摆在面前,思绪如这高原的云,飘来荡去。天堂,何处是天堂? 偷闲。。偷闲。。。 傍晚,旅馆渐渐热闹起来,出游的人归来,也有新来的人入住,小冯他们也赶到了。酒吧里有人出出进进,不再安静。 我回到房间,孩子兀自熟睡,宽大的八人间,只我父女与另一人住,那人矮胖,汉语英语都不会说,听说是日本人,看见他怪异的言行,我顿生厌恶之感,立即找到老板娘,换到另一个多人间。 晚上喝了些酒,睡得很香,一夜无梦。 7月26日(中甸—德钦) 因旅馆离车站较远,要赶头班车去德钦,故起得很早。起床的时候,天还没亮,匆匆收拾好昨天洗过的衣服和行李,便喊孩子和小冯俩口子起床。那一对警察因为住在车站附近,就代我们买了车票。 去德钦的路全是在高山上盘行,大巴车程6小时,途经白马雪山丫口,最高海拔4292米。感觉这一路似乎都是在云里行走。往外望去,山谷深不可见,知道这一路又是险之又险,不过,相信师傅不会有疏忽(不信也得信)。 路上,昨天入住的老板娘打来电话,说我错收了日本人的衣服,现在那个日本人在旅馆发疯,语言又无法沟通。我立即晕了,因为我的行李放在车下的行李箱,如何知道是否收错。车至奔子栏,师傅停车让大家吃饭,我检查了一下行李箱,果然是收错了衣服,立即打电话回去,那边说会有人在前面等我,把衣服带回去。 果然,在东竹林寺,有人拦住车,找到我拿回衣服,才松了口气。 之后的路一直狂睡,不管窗外风景。 从德钦找车赴飞来寺—梅里雪山观景台,在著名的梅里山庄住下,15元/床。我、佳佳和小冯俩口子共同住进一个六人间,老板很好说话,答应不到万不得已不加人进来。 这里说说小冯俩口子吧,男的叫小冯,女的叫小廖,他们是我所遇着的最喜欢也最珍惜的的一对人儿,他们个子都很小,象一对可爱的精灵,善良而机敏,在这几天的旅途中,看着他们,就象看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欣喜宽慰。 在飞来寺,很冷,小廖把自己带的衣服给了佳佳,才免于感冒。而我,只好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抗寒冷(谁让自己太强悍呢,呵)。 德钦与飞来寺的海拔差不多,都是3400米。看着天气还早,才4点,我和佳佳就走出梅里山庄,漫步在公路上。我牵着孩子温软的小手,一起唱着歌,周围很安静,只有呼呼的风声自耳畔掠过,还有身后三两个当地藏民在轻声说话,天离我们如此之近,仿佛一抬手就可以触摸到蓝蓝的天,一举手就可以抓着白白的云朵。我跟着佳佳学会了《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佳佳则与我学会了《后来》的片段。父女二人携手相依,漫步山路,天地间一片宁静,仿佛只剩我们俩人,此情如何比拟,此景如何描绘? 只有开心二字!只有宁静二字! 此天此地,此情此景。。。。。。。永远不能忘怀,我的天堂! 直至傍晚,雪山主峰仍未现身。对面的雪山共有13座,称为十三太子雪山,当地人称之为神山。还有一个很奇特的传说,据说只要是有日本人来到飞来寺,雪山就会被厚厚的云层遮住。我在心中暗自祈祷,但愿没有日本人与我们同行。 饿了,和孩子一起去饭店吃饭,老板娘就是当地人,很朴素,饭馆看上去也十分简陋。问她为什么不开客栈,她淡淡地回答:梅里山庄和这季候鸟酒吧这一片房子都是我们家的。我大吃一惊,千万富翁啊!怎么衣着这样简单,饭馆如此简陋,却又身缠千万。我不由得又想起在丽江遇见的那些客栈老板和师傅们,他们谁又不是百万身家呢?只是,钱与生活一定要联系在一起么?品牌真的就代表一个人的财富与地位么?若张老师那样,当地人都很尊崇他,想来也不会在衣着用品上下工夫吧。 一沉吟间,孩子跑来大叫:“雪山主峰出来拉!”我急忙奔出,呵,对面的云雾散去,主峰凸现,近在咫尺,又遥不可攀,在我的凝视里,它仿佛化为一尊大佛,正慈祥地望着我们,望着天地万物。远处有晚霞飘来,掩映着主峰,构成一幅美丽的雪山夕照,我抓住机会,猛拍照片,直至暮色四合,才恋恋不舍地回到饭馆,继续喝酒。 晚上,摇摇晃晃回到梅里山庄,无法入睡,又带着孩子走去山庄的庭院中,一仰头,啊!!!满天的钻石!密密麻麻,星星点点。。。星星是那么的近,我们仰着头,张开手,想要拥抱这璀璨星空,摘下这满天星斗,融化在这美丽的夜空里。。。。。。 这夜,这星,这天,这心情,如何能形容?! 。。。。。。 7月27日(德钦—中甸) 早起,日出被云雾所遮,不但日出看不见,连主峰也看不见了。徜徉半小时,仍无奇迹出现,无奈挥手告别美丽的梅里雪山。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车至中甸,离别的时刻也到了,小冯他们要去大理,而我,则返回丽江坐夜班车到昆明。 依依。。。依依。。。。。。 后会,我的小弟弟小妹妹! 回到国际青年旅馆,老板娘说,最好不要和那日本人碰面,我笑而不言,心里清楚,那个日本人不会找我茬的,日本人,欺软怕硬的家伙而已。想起旅馆有条狗,爱吠,前日狂吠吓唬女儿,我大喝一声,吠声立止,恶狗怕恶人。同样的,日本人也不敢随便就与我吵架吧。 去香格里拉的古城转了转,很失望,到处在砸石,到处在装修,为的只是多挣些银子。那些石匠有的还算是礼貌,看见我们走近就歇下手中的活,有的则旁若无人,根本不管飞溅的石头是否会砸到游客,叹息,愤怒,为自己,也为这些麻木的石匠。 草草转了圈,回旅馆,进酒吧,下午的酒吧很安静,只我和孩子,她写日记,我读书。傍晚时分,日本人回来了,我看了看他,没作声,他先是躲开我的目光,后来发现我一直在看他,就朝我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我心里好笑:这恶狗,果然怕恶人! 夜晚的酒吧很热闹,与一个台湾人聊至深夜,是个律师,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一起来彩云之南。他的老婆是四川人,大约小他有10余岁,呵,也许是为了爱情,又或许只是为了生活,谁知道呢? 律师说我很优秀,我摇头苦笑。优秀的标准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 夜渐深,人未眠。。。不知道我那俩个小弟弟妹妹是否平安? 7月28日(中甸—丽江—昆明) 再见了,香格里拉;再见了,并不淳朴的藏民们! 写下这句的时候,有一种悲哀。。。最为淳朴的藏民的眼中的狡黠,是我不愿意看见的。可是在这块号称为天堂的地方,我多次遇见。 前文说过,云南这边的汽车站工作人员,经常受情绪支配。中甸到德钦的往返,我都有幸遇上,而在来中甸之前,我预定从丽江到昆明的夜班车票时,又受到热情的招呼。 这些,怎么解释呢? 回到丽江,租可辆自行车,返到四方镇,去到河畔旅社,毕竟我曾经在那住过三个晚上,虽然贵了些,80元/日,但还是有恋恋不舍的感觉,不因为任何人,只因为我住过。 在旅社庭院呆坐,桌子还是那张桌子,椅子还是那些椅子,想起曾经坐在这里的老李、小罗,还有那群唧唧喳喳的上海姑娘,恍然若梦。。。 有人住店,当地的师傅领来的。无聊之余,与他们搭讪几句,他们大惊诧,原来这几日我已经晒得黑透,他们都把我当作旅社老板了。司机笑云:你现在去丽江任何地方都不要门票了。我苦笑,无语。 怀旧毕,带着孩子骑车满丽江乱转,古城到新城,新城到古城,转来转去。。。 晚上7:30,准时上车,往昆明,这次睡得挺香,因为荷包里的银子所剩不多,彩云之南的旅行也接近尾声,可以放心休息了。 7月29日(昆明—石林) 因休息得好,仿佛一恍惚,就到了昆明,联系上光大旅行社,就去石林了。看过这游记的朋友请记住,在昆明跟旅行社,千万不要急,货比三家,总有更好更便宜的,光大旅行社的司机兼导游,约40多岁,精瘦矮小,在我看来,太过世故了,也许是互相的吧,他们不喜欢我这样的自助游客,我也不喜欢他们这样的以钱为食。彼此讨厌,无话。 回到家,我问女儿,这次出行,哪一天是最不好玩的?佳佳答曰:“昆明石林。”呵,这孩子,与我同心。 石林游,大致说说吧,见到了一大堆的石头,相信如果跟着正规的团队,会听到很多传说,可惜,没有,这120元算是打了水漂。只不过,都是自己选择的,怪也只怪自己! 途中经过一个寺庙—岩泉禅寺,拜佛,抽签,有和尚解签。给我解签的和尚很年轻,听口音也就是安徽或附近的人氏,解完后劝我烧柱天香,再三问我方便否,我再三答曰:不方便。和尚愠怒:那请走吧,施主,88~(呵,与时俱进啊,和尚也会英语了)。出寺前,我去了偏殿,立即有一个妇女迎上来,向我介绍各色哈达的意义,我摇头,不买,继续排队等候和尚帮我的哈达写字。前面很多人排队,突然有个和尚排众而出,迎向我后面一个施主,我抬眼一看,哦,这位施主买了三色全套哈达,呵呵,我心底嗤笑,和尚也爱财呢,说句不好听的话,也就是狗眼看人吧。在佛的眼中,该是众生平等,又怎么会因为你花钱多少而有不同待遇呢?想至此,我决然而去,此佛非佛,此地和尚皆混混。 回到昆明,费了很大劲,才找到大脚氏青年旅馆,这一路上,我住青年旅馆住习惯了,即使价格相当,我也选择住青年旅馆。果然,虽然远,但进了门就象进了家一样,和女儿洗漱一番,换了颜色。 这时,前文提到的吕先生携夫人来了,一起去了昆明一家很有名也很有特色的饭店,FB了一回。吕先生肥头大耳,气宇轩昂,他夫人呢,温柔美丽,落落大方。倒显得我和女儿愈发农民了。 在此,向吕梓铭先生与其夫人致以诚挚的感谢,自进云南境内,他们就不停地与我联系,询问行至何方,困难与否。所有的关心陪伴我走完彩云之南。 这一路,有山水,有朋友,有温情,有惬意。。。 挥手,回首,彩云之南只是一回眸。 明日,将赴黄渤海之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