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此文是老妈所写,利用我的名字放上来的。 正文: 老姐退休军人来自北京 ,年方五十有三;老妹暂在昆明居住,年少老姐四岁,话说都是五十来岁的人了,一提起外出旅游回归大自然,那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恰逢云南三月好风光之时,姐俩商量租车去腾冲游历一趟(中央电视台天天在放腾冲的美景广告,弄得我心痒痒的,恨不能插翅飞入那仙境般的画中一游),为尽快实现这个梦想,老妹通过熟人租了一辆才开了三千公里的长安之星面包车,请了一位驾龄三十多年不到四十岁的老司机(据车师傅讲他六岁就无师自通的会开车了,信不信由你),简单地收拾了行囊,随便带了点吃的喝的(事实证明很有必要带点干粮预防万一,车行路上身不由己,错过吃饭的点是经常的事)就于3月24日早8:30驶上昆保高速路了。一路畅行无阻,约十点多钟到达楚雄,十二点半路过大理,因两人都玩儿过大理,就未下高速,决定继续前行,一直到永平才有了服务区,这时已是下午两点钟了,感到饥肠辘辘,一眼看到广告牌上写着“滇西一只鸡”,立马杀将过去先点了半只鸡,又要了两三个小菜,(共计花费67元),美美地品尝了著名的滇西黄焖鸡,吃饱喝足加满杯中水(加水很重要,因不知下一个服务区还要行多远,总之有备无患吧!) 吃饱喝足大约三点多钟,出发直奔保山,这一段路较平坦,路况也不错,老妹坐到驾驶位上过了把瘾,本想让司机师傅休息一会儿的,但毕竟还是缺乏山路驾驶经验,师傅不断提醒,反到都警惕清醒起来,午后的困意荡然无存,这一路着实跟师傅学了不少山路驾驶的窍门,受益匪浅。过保山后就未通高速了,路不是很好走,换过车师傅继续前行,到三岔口,?名字?我们就直奔腾冲方向而行。这时山道崎岖,总是在不断的上山下山,约五六点钟时过怒江大桥,落日余辉下的大桥两岸景色美不胜收,天是那样的蓝,水是那样的绿,袅袅炊烟从农家的小屋里慢慢地向空中飘去,虚无缥缈,好一幅田园美景啊!因为要赶路未能停下来拍照,走在路上经常看到 “连续二十公里下坡路段注意慢行”的路牌警示,耳朵也老有压力,像飞机起飞降落时那种感觉。海拔落差很大,查看地图才知道,我们正在翻越高黎贡山,约七点二十到达高黎贡山一个景点,我们下车拍了几张照片,也让师傅休息一会儿。 正是由于高黎贡山的存在,它巨大的山体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也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得腾冲这方土地全年气候温和,四季皆可前往。经过十二小时的行程终于在晚上八点钟顺利到达目的地腾冲,激动之心难于言表,夜晚的腾冲覆盖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更加撩人心动,在灯火通明、干净整洁的街道上走着看着很是惬意,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一家私人开的旅馆------“-景合公寓”标间40元/间,地处腾冲五街,离市中心很近,住下后就找到美食一条街,吃了一顿当地特色的晚餐-----著名的腾冲“大救驾”(饵丝饵块),味道不错,说白了有点像炒河粉。吃饭的同时跟老板聊聊腾冲的景点,顺便买了一张当地的旅游图,了解了一些情况,自古以来腾冲便是商贾重镇,是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要冲,从蜀地而来的丝绸、茶叶、瓷器经此地源源不断运往缅甸、印度,由此也留下了众多珍贵的遗存,如古道、驿站、村寨、铁索桥等,腾冲地理位置的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二次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与盟军在此共同抗击日军,在城内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国殇公墓”为证,那里埋葬着三千中华好儿男。此外,腾冲还是缅甸玉的重要集散地,如果你识货的话在这里买与会比昆明便宜不少。剧烈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一些地理奇观如火山、温泉。在腾冲县城方圆10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70余座火山和无数涌流着热流的泉眼。火山可以登,热泉可以泡,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还有著名的和顺侨乡名人古镇等待着我们一一光顾呢! 一路劳顿,晚上洗个热水澡,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3月25日早在路边店花9元钱吃了三碗馄饨(三个人),就去往距城北22公里马站乡附近的“火山公园”。路很好走,因是专为此景点修的路,要8元过路费,门票30元(军官证免票)。正对大门就是“大空山”并排着还有小空山、黑空山三座火山。进大门右边有一个“火山博物馆”,内有火山石展区、图片展区、文字展区还有一个放映厅循环放映关于火山形成及周边环境的影片。听讲解员介绍知道大空山为三者中最高,相对高度250多米,390 多年前最后喷发过一次,现处休眠状态是最年轻的火山群------第四季火山,有再次喷发的危险,所以还得警惕着,以免重蹈庞贝城的覆辙。 一路拾级而上,共六百多级台阶,我们一边走一边拍照用了半个多小时才上去,正常走也就是十分钟左右。台阶为就地取材,用火山石砌成的,当地农民还用它做花盆,山上的火山榕就是绝好的盆景,一路都是兜售盆景的,价钱也不贵,不怕累就买一两棵带上很有纪念意义。下山后我们就买了好几棵,也算为当地人民做点贡献吧。 到达山顶后可看到一个深30多米的铁锅形火山口,锅底有许多蜂房状的浮石。这种浮石体积虽大,重量却很轻,可以漂浮于水面,所以称“浮石”,当地人开发利用得很到位,用它铺路盖房子,真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里的人就靠火山吃火山石了! “打鹰山”是腾冲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因未开发路也远,时间来不及就未去。在公园外路边店挑选了几颗盆景,约12点多去往下一个 “柱状节理”景区。开车从公园景区穿过,路不好走,都是石板路,约走了二十多分钟到达目的地,在景区边农家小店吃了三菜一汤50元钱,又买了两棵火山榕,顺山道台阶下去便可看到柱状节理了,它的形成很特别,火山岩浆喷发时的温度为1200摄氏度,当岩浆冷却至800至900摄氏度时,岩浆结晶便会形成柱状节理。由于岩浆含有六方柱体的斜长石、橄榄石、角闪石、辉石等矿物质,所以冷却后形成六方柱体。可以想象当年火山爆发之时岩浆喷涌顺势而发巍巍壮观的宏大场面。那是多么动人心魄的景观呀,真想倒退300年一睹火山爆发时那强烈的视觉冲击振奋人心的场面! 看完“柱状节理”,下一个景点是“黑鱼河”顺着沟底走二十分钟左右到达,路上风景不错,小息片刻后就来到了溪水潺潺的黑鱼河边,小桥流水竹排,水清见底水草荡漾,花一元钱在竹排上随便照几张相都成,我们又喀嚓了好几张,休息拍照的功夫,司机师傅就把车开到黑鱼河景点的门口,我们就不用走回头路了。 这时大约是下午5点多钟了,按照原先计划我们还要赶往下一个景点“北海湿地”,有7、8公里不好走的路,正在修,约六点左右到达城西边的北海湿地。门票30元(军官证免门票)。此时落日余辉一眼望去看不到边的草地,印证了“青海无底、北海无边”的说法。北海是国家湿地保护区,成因也与火山有关。从门口进入有一条竹木搭成的栈道,通向码头,在此租船进入北海,价格15元,我们这个季节还是有点冷,草还未绿,正敢上今年少雨干旱水很少,就此放弃划船的念头,只是沿着栈道走了一大圈。据说来湿地的最佳季节是4-5月份,那时湖面会盛开紫色的小花,8月则是布满纯白的野花,可惜这一季我们什么都没看到,遗憾! 晚上7点多回夜市李老板那里吃饭,30元钱吃点小吃,当晚就住在他家新装修的旅馆条件不错,房间宽敞,被褥全新,标间一晚40元,很安静,第二天早饭出门就吃,方便快捷。 3月26日,今天日程安排上午和顺侨乡,下午热海温泉,轻松愉快的一天就要开始了。和顺乡在腾冲城西4公里,周围有五座山(其中四个是火山)环抱中间是阡陌纵横的坝子(当地人把较为平坦且能休养生息的地方叫坝子)。大盈江东来,穿过肥沃的和顺坝子,养育了这方水土和人们。和顺乡是著名的侨乡。全乡人口5000人,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一万多人,和顺自古有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这里有被誉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乡村图书馆,保存完好的文昌宫,从这里走出了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和饮誉中外的“翡翠大王”等英才人杰,在这块土地上还保留有典型汉文化风格的古建筑群和各具特色的宗祠……一下车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侨乡门楼,门票50元(军人免),映入眼帘的是一方古色古香具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天地,我们又是一通狂照,进入正对大门的和顺图书馆,馆内有许多人在看书报,我好奇地问了管理员什么人可以在此借书,答曰:当地人都有资格办书证借阅图书,馆内秩序井然,又开馆又接待旅游者真是很新鲜,不由得放轻脚步,转转走人,以免打搅了正在读书之人。紧邻图书馆的是文昌宫,当地文化活动场所,有时洞经乐队在此排练,为纪念抗战六十周年有一个展览,介绍了当年腾冲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光辉业绩,有不少难得一见的实物展出,值得一看,我们还在此买了两个用子弹箱做包装的高黎贡山的普洱茶,留作纪念吧。(据说保存普洱茶有升值空间,后悔买少了。) 走出纪念馆沿左边路一直前行,感觉这里民风朴实,街道干净,很像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在这里行走,人的心灵都能得到净化。民居多是明、清年间的,依山而建,规划整齐,古朴大方。我们在寨子里随意走着,看着,注意到这里好多人家都开办家庭旅馆,我俩好奇地推开一家门想进去看个究竟,正巧这家女主人在,姓寸、五十上下年纪,同龄人有共同语言,于是攀谈起来,她说办家庭旅馆好几年了,生意很红火,来住的人很多,管吃管住一人三四十元钱,回头客不少,多是朋友介绍朋友来的,自家后院种的绿色蔬菜,看着就想吃,七八间房子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我们还特意去了一趟卫生间,洗浴冲凉都没问题,外国友人都住过她家,很是引以为豪,临走我还管寸大妈要了一包菜种子,回到家里也撒点种在花盆里长点绿色蔬菜。 出得门来去找艾思奇的故居,路上又顺便看了几家祠堂,寸姓、刘姓、李姓是该乡的大姓,据说和顺的先民大多是明代洪武年间从四川、南京、湖广等地奉命至此屯垦戍边,世代生息繁衍,距今已有600年历史了。当地县旅游局承包了几家祠堂,接待旅游团体,大的祭祀活动也搞,游人难得一遇。 最后参观了艾先生的故居,它是一幢西洋别墅式的建筑,四周是一个较大的花园。艾思奇本姓李,因信仰马克思列宁而改名。进入中式门楼,楼上是陈列室,在此可见到一些珍贵的图片,从中了解李家三代的历史。 出景点的路上,都是买玉器的小商贩,禁不住诱惑我们还是花了点银子买了几件小饰物,也算是小小的纪念吧。腾冲地处西南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做缅玉生意很是红火,较之其他地域便宜些,事实证明,确系如此,只因不识货未敢买值钱的。小打小闹玩玩吧。 这时已到下午两点钟了,驱车十几分钟到达叠水河瀑布(门票军免)下到沟底一观飞流而下的瀑布,巍巍壮观,有图片欣赏不多描述。有意思的是在景点门口有一个百岁老太在做生意很是吸引眼球,她个头很矮、眼睛有神,三寸金莲,有点耳背,得大声讲才能听清,她说三寸金莲的绣花鞋是她亲手缝的,令人叹为观止,边说边得意的拿出她的108岁的证书向我们炫耀,嗨嗨真是自愧不如,为了讨个福气,与她老人家合了个影。 按照洪韶光的理论这位老太活到120岁应该没问题,在此提醒到叠水河去玩的游者,一定记住不要错过和老寿星合影的重要机会噢! 下午三点钟左右简单吃了一顿午饭,就赶往距城南12公里的热海公园,门票30元(军免)在停车场处有接送游客的环保旅游车,每人次五元,到景点大约2公里,进入景点风景不错,很像九寨沟做法,路是用木板铺的栈道,走在上面很舒服,路左边是澡塘河的哗哗流水。右边靠近山边是不断喷涌的各色小泉。 第一个景点就很有趣叫蛤蟆嘴,一块像蛤蟆嘴的石头里不断喷出热泉,警示牌标着90多度水温,热浪一波一波扑面而来,有许多人背对热气烤背,治腰背疼是一绝。一路拾级而上,路过“怀胎井”、“鼓鸣泉”、“珍珠泉”、“鸳鸯泉”、美女池中心花园,这里可以游泳泡澡每人60元,继续前行就到了著名的“热海大滚锅”。 这时约6点半左右,下一步准备去一个叫黄瓜菁的小村庄去泡温泉,据说那里是最原始的泡泉吧。出停车场往右边拐,一路上山不好走,山路窄且不平,好在不太远,是一个小村庄,好多城里人慕名到这里泡温泉治关节炎,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庄上有推拿按摩的郎中, 我们找了一家看上去舒服点的小池每人10元钱,很便宜,进去泡了半个多小时,因温度高不能久泡,听当地村民说这里的泉水矿物质丰富,可以治好多病,泉水很好,就是条件稍差了点,也算是过了把瘾。没留遗憾。八点多该返程了,这一天过的太丰富多彩了,人文的、自然的、精神的、物质的、肉体的全方位享受到了,这晚睡的最香,一夜无梦。 腾冲三日之行圆满结束,3月27日踏上返昆的路程,我们计划不从原道返回而是走梁河南甸—盈江—瑞丽—德宏州州府所在地芒市(潞西市)—保山—大理—昆明。早8:40出发,约一小时到达南甸土司衙门,下车参观门票二十元(军免) 现存土司衙门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历经3代土司的不断扩建,最后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完善成现存的规模。该建筑区按汉式衙门布局。由4个主院落,10个旁院落,47幢、149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如此宏大的建筑在全国土司府中也不多见,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土司,官名。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南甸土司头人明初随军征讨云南,因屡建战功,后升官定居于此,世袭为官28代,历时500余年,逐渐被当地土著傣族文化融合,成为汉傣文化融合的典范。 参观完土司衙,十点半继续上路,行约48公里到达盈江的“允燕佛塔”,该塔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大盈江泛滥,一位土司夫人建此宝塔镇河妖。这是一座缅式佛塔,有一座主塔和四十个小塔组成。允燕塔附近还建有民族节日的文物标志,“木脑石栋”和“泼水塔”,每年正月十五至十七是景颇族的“木脑纵歌”节,清明节后第七天开始后的第三天是傣族的泼水节,届时,各族群众穿着盛装,在这里载歌载舞,尽情欢乐。 约十二半上路,在十几公里处的弄樟镇吃了一家河南人做的包子,饭后顺路看了盈江县城西南34公里处的虎跳石,大盈江与户撒河的交汇处,数百米宽的大盈江被高山挡住收缩为峡谷,宽20-40米,最窄处仅7-8米,江中的两块巨石被称为虎跳石。景观一般,没时间可不去此点,路及难走,还让人家建坝工人笑话说你们从北京来就为看这两块石头吗?不去也罢。一路未停,约下午五点多到达瑞丽,工作点上的小王来接的我们,晚饭后住市中心“方圆宾馆”标间80元。瑞丽夜市小有名气,吃过晚饭去转了转,长约200米,大量小吃烧烤。买了一根甘蔗吃,未买东西回去休息。 3月28日早8:30工作点上的工人小刘(当地人)带我们先品尝了当地特色小吃牛蹄子汤米线,真是一绝,祖传秘方一百年历史,汤味浓香,过嘴难忘。 先去参观一寨两国,寨子这边是中国人,一条小路相隔那边就是缅甸人,共饮一井水,小鸡小狗两国来回窜游,边民来去也很自由,但游客不行,我刚想在缅甸那边照张相就被边防军喝斥回来说是过界了,只好赶紧回国吧,够意思! 回国后又去了“姐告口岸”,位于瑞丽市4公里的江东南岸,与缅甸对外贸易主要口岸——木姐市相连。中缅友谊街坐落在中缅边界靠近中方的一侧。店铺里主要是缅玉。我们又做了小小的贡献,买了几件小东东。 下一个景点叫“独木成林”真是名副其实的独木成林,不像内地公园虚张声势一棵树几个枝就叫独木成林,有照片为证。 接下来是著名的“姐勒大金塔”,傣语意思是“坝子头的塔”,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佛事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其规模不亚于允燕塔、西双版纳的曼龙飞塔。金塔始建于17世纪,由17座塔组成的群塔,四周环绕着16座小塔。塔身呈正八菱形,圆锥状,贴满金色瓷砖,塔尖有宝伞,风标,系着上百只风铃。一阵清风吹过铃儿叮当作响煞是好听,此塔是东 南亚的著名佛塔之一,每年泼水节,都要举行三天隆重佛会,非常热闹。只可惜来早了几天赶不上泼水节。只能在电视上一睹风采了。 大约下午一点到达莫里热带森林公园,据说是一台商投资兴建的,军官证不起作用了,于是我又拿出军残证,不错还认,花三十元门票进去看看还是很值得,公园建的不错,天然的大氧吧,空气及其新鲜,负氧离子极其丰富,野花野草及其漂亮,景色景观及其绝美,可看照片。 下午两点多去畹町口岸,傣语的意思是“太阳当顶”的地方,据说因佛祖来到畹町正是中午十分而得名。它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口岸,也是全国唯一的镇级市,人口只一万多。它与缅甸隔河相望。有许多商铺卖缅甸过来东西,我们买了两块缅甸产的萨其马,味道不错。老妹还买了一个艺术木雕,她讲比在昆明买的便宜些,还买了几块玉,都说在畹町买玉石最便宜。(后来回昆明比较了一下还真是这样,以后有机会去畹町放开了买不后悔)逛完后就回芒市了,下午5点多到芒市(瑞丽到芒市四十公里左右)。陈希良主任接待我们吃晚饭,当晚住附近私人旅馆,芒市广场附近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买地自己盖宾馆,出租经营。真是腐败啊! 3月29日,来芒市的第二天,八点多在芒市中缅友谊广场拍照,广场很是气势恢宏,装点的也很漂亮到位,照片比文字更有说服力,不多说了。上午又去市郊XX山上看了刚开过光的大佛塔,大殿内基本完工殿外还未完全建好。先睹为快了。看毕,又去市内参观了当年周总理过泼水节的公园——勐巴那西奇石珍宝公园,(军人半票,残疾证免票,30元/人)园内奇石到处可见,奇花异草竞相开放,请观赏照片。 陈主任又带我们到一家他认识的玉器行老板店里挑了几件小挂件,打四折拿货,与畹町买的玉有一拼,看来在畹町买是便宜。中午陈主任在“杨二姐傣家风味餐厅”请告别宴,总起来讲味道不错,因为过去在四川呆过,吃的还较适应,只是他们用的醋跟内地味道相去甚远,当地果子发酵成醋,一股说不出的酸臭味,口感极差。普洱茶不错从当地茶厂特批出来的,味道好极了。中午一点多启程赶往大理,约4点多到大理,事先电话联系当地“通服”的人安排住大理“飞飞宾馆”,打折后60元/间,在宾馆餐厅花72元吃了“最后的晚餐”。 3月30日,一早八点出发回昆明,中午十二点顺利到达。结束了为期五天半的腾冲之行,感受颇多一言难尽,总之一句话,好好活着、高高兴兴地活着、健健康康地活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实现愉快的旅行生活,珍爱我们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吧! 谨以此小记献给爱出游的朋友们一睹为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