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朱家角 ——囫囵游 朱家角,我想这个名称对于上海人来说并不会陌生。或许旅行社推荐外地游客来上海游 玩古镇的首先应该就是它了吧。 当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原著民”来说,家门口的风景是必须也是一定要去看地。要不然,远方来的朋友问道:“你们这儿除了高楼大厦之外,还有什么好玩的地儿嘛。”这时候你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的话,那不是很丢份儿嘛。
所以,为了做好迎接“外宾”的准备,同时也本着“深挖洞,广积粮”的原则,我踏上了旅途。 其实这次活动是朋友组织的,几个“无聊”人士为了排解“无聊”,而临时做的“无聊”决定而已,同样的把“一丘之貉”的我,也顺大便一起捎上。 路线,时间,人数,一切前期工作都准备就绪之后的第二天早晨,我们坐上了去往朱家角的“沪朱线”。随便提一下,我们是在江苏路和延安路那边上的车,车票9元,无论从后面哪个站上来都是这个价。这也是我们提出票价过高之后,售票员所谓的“心理可以平衡一下”的回答。不过要是早知道后面要站一个多小时的话,我宁愿多花三块钱坐集散中心的旅游线内,至少人人有坐,人人平等(在“沪朱线”花最贵的钱,却还没有坐)。
坐上那车,我真的体会到,周树人同志那句——漫漫长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至理名言。因为当时站在我周围的乘客迫使我只能“上下”而“求索”。而售票员还一个尽的招呼每个站头上等车的人上车。见那些对她的“殷勤”毫不领情的人,就“威逼利诱”——扶着敞开的车门,一手捏着百元大抄,一手挥舞着票夹嚷道:“快上车啊,后面再也没有这个班头,等等之类的话!”每每听到此处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已经够挤了,还要招呼人上车。对天发誓如果当时我的脚能动的话,真恨不得抬起一脚,把她揣出去,然后大喊一声“开车!~”。
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只觉得脚底开始麻木,接着就是小腿,后面是大腿,然后是从上而下得酸涨,再是从下而上得麻木,就这样循环往复。不过,心理得烦躁还是更甚胜于身体。脑子里浮现得都是《史瑞克2》里史瑞克夫妇和驴子共乘马车同去娘家的那段情节。 一路上他们总是互相询问“WE ALL BE THERE?”而回答往往是“NO!~”所以,受此影响,我也不自觉的老问朋友:“我们到了没?”而我得到的答案往往也是“还有1个多小时、还有40分钟左右吧、还有30分钟左右……”直至被我问到无语为止。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历经了欧巴桑得的呕吐物瀑布、老爷爷的浓痰镖、“搭配”叔叔的鼻涕泉和口红妹的纸巾团作坊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FAR FAR AWAY”——江南古镇朱家角。
对于朱家角的风景,其实不想做过多的介绍。因为,自己都觉得游览的很马虎,如果胡乱的介绍一番,到时候,别人照法行事,满意倒没什么。反之,不是会图添了不少烦恼嘛。所以,我要反其道而行,只说说在朱家角的有哪些不令人满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先说说门票吧,价目表上价格有两种,一个是60元的所谓的通票,也就是可以看所有的景点。另一个是10元的普通票,大致意思是可以看一些古建筑拉。在此我要说的是,排除烧包显摆、碍于面子、非自由行人员的因素之外,还是建议买10元的票子。 曾经在网上看到说,住在那里的居民可以带你从所谓的“专用通道”过什么的或是自己混进去。其实,笔者认为没有那个必要,10元的价格其实已经可以了,你不至于连那个钱也要抠出来吧。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我真的要鄙视你类。况且,当时在我进检票口的时候,也看到过类似的事情发生。 当时,见到一个长的很当地的人带着一群人想“闯关”,结果,被两个守门人死命地拦了下来。你是没看到当时的情景啊,好像感觉那个不是景区的门,而是国门一样;他们生怕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让敌谍报人员混入我军内部。 幸好当时,我们商量下来还是买10元的票先,如果真的需要看什么景点的话,到时候在买那个景点的票。后来想想,那时候的决定绝对是英明的。
买票进门,没有一丝的犹豫,就像看门人只瞥了瞥我们手中的票,而从不怀疑我们手里的票是否有门票联一样。 先计划路线,选择最佳路径,这样可以少走些弯路。当然,如果你的时间和脚力都够的话,随便你怎么逛,我们没有意见,因为我们就是这样地。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当时真是有点拖大啊,没有仔细看票子。以为10元的票子只能兜兜街道而已,其他什么都看不了。直到回家拿出票子才发现还是有景点可去的,搞地我郁闷到现在。想想当时景点检票的MM用鄙夷的眼神望着我们,想是心理想着原来你们就是连10块钱都要抠回去的“敌对份子”啊。
前面我已经申明了,不想去风景做过多的描述,所以我们来谈谈吃的问题。在那里无非就几样东西,粽子、扎肉、万三蹄、还有什么蛙和什么鱼烧什么东西的。最后两个,没有吃过,没权利发表意见。我们就说说前面三个吧,虽然只吃过那个蹄子。
先说说粽子吧,本身粽子没给我们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只是他们的“先进”的经营理念倒是给我上了一课。概括起来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只要是家中有老人会包地,都可以出来摆摊,然后门口挂上一个大大的牌子,写上XX“阿婆粽”,请注意,有含金量的是双引号里的那三个字,前面的XX就是包粽子人的姓氏,然后附上一个老太包粽子的照片,齐活儿。所以,在那里你会碰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就是看到那个招牌,惊呼“啊!阿婆粽也!~买个尝尝,听说阿婆粽在朱家角很出名。”然后,付了钱,边走边吃,过不了多远,就会看到另一个“阿婆粽”,除了这三个字,其他的都不一样。就在信步疑惑之间,抬头一望又是个“阿婆粽”。 许是商家自己也发觉“克隆牌”太多了,所以在商牌的旁边在立块牌子——中央X套采访……,对家看到了,你请中央电视台对伐,那我就说生活时尚频道采访…….,在挂个和主持人的合影。别的商家看到了,好啊,我就到电视台做报道,然后录下来,我也不放牌子了,就吊个电视机,专放这个录像。咳,真是百花齐放啊。本来打算买几个的,但是看到这么多的“正牌“在我眼前,心中也无从选择,索性一个都不买,反正再好吃的粽子也没有”老妈棕”来的好吃,哈哈~
再来说说扎肉吧,这个嘛,倒没有像粽子那样。虽然是朱家角独有的特产,反倒是没有粽子来的响亮,在招牌上的位子也没有其它那两样东西来的靠前。不过我倒对此十分有兴趣,刚想取出钱包买一两个尝尝,突然被兄弟一把拦住,说先不要买。为他为什么,只道现在不方便。 朋友是走南闯北之人,他既然发话了,想必一定有道理。看看浓油赤酱的扎肉,也只好咽咽口水,就此作罢。接着又融入到了茫茫人海之中。
说起人海,那真的是人海。手碰手,肩擦肩,身处那里,感觉不是在游玩,而是在逛自由集市。在里面你根本不需要抬脚,后面的人就可以自动推着你走。那时候想想可能是身处街道的缘故,大概其他的地方应该好一点吧。可是当我们来到放生桥那边,才知道刚才的情况只能算小巫。 从老远就能看到桥上的人了。如果把桥比作眼睛的话,那上面的“眼睑毛”可真是又浓又密啊。想着美宝莲,还请什么明星啊,直接取此景象做海报,再在画中桥边印上只睫毛膏就可以了。
现在想想,终于明白当初朱总理为什么会对綦江彩虹桥事件,是多么的震怒。同时,也庆幸曾经的古人在这方面是多么的严谨。要不是他们“认真处事”的态度,想必这些“眼睑毛”此刻早就“放生”了。 鄙视归鄙视,但我们还是没有免这个俗,充当了一回“毛毛”,至于放生事宜,如果不是本人游泳水平有限,真想跳下去,“放生”一下。而除此之外的放生,我看还是免了吧。因为在此之前,我不只一次的听到所谓的“放生”。 并不是舍不得花这些钱,而是觉得片刻的自由,有何意义可言,说不定一直“养尊处优”的它们,突然改变了环境,对它们来说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就这样来来回回逛着,终于队伍中有人提出,去买点吃的了。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到饭点的时间了,大家商量下来,决定买蹄子大家分着吃。我原先是打算找个水边的饭馆点个小菜什么的,这样边吃边看着身边的小船划过,偶尔的还能感受到微风吹过,很是惬意。结果,被其他的人无情的否决,还被鄙视为小资情节,大有被批斗之势,奶奶地,算了,不计较。
后来,大家还是决定买个蹄子再找个阴凉之处,分而食之。其实我们在逛老街的时候,已经选好了几家买蹄子的地方。最后在比较下来,选了两家。当时,我们先去的一家是个小作坊,挑选蹄子的任务是由兄弟完成,这方面,他比较在行。选好了,也称了分量,22元。我说:“老板就20元吧。”其实,我也只是随口说说的,谁想到这句话,像是长了脚踩到他尾巴一样。老板立马横眉冷对,甩出一句“要买就买,不买拉倒!”嘿!~常久没听到这句话了!上次听到这句话也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了。现在的商家敢说这样的话,真是无易于老太太吃砒霜——找死(当然垄断企业除外)。兄弟回望我,意思说算了,还是买了吧。不过,我也不客气,立马也回了一句:“不买了!~”头也不回的走了,估计当时的老板鼻子都气歪了吧,嘿嘿,谁让他这么横啊,他以为自己是谁啊,电X局啊!~
辗转来到二号候选店家,这个店家是母女经营的,相貌且无论,就那个态度而言那是相当的好,对我们很多的“无理”要求,都一一满足。 在她们那里买下的那个蹄子要比前面的来的重,称下来34块左右,30元拿下。要了些卤汁,食品袋(因为没地方洗手,多拿几个当一次性手套之用),还有牙签(没戴刀,只能用这个了)。说到这儿,要赞一下当地政府的环保意识,因为那里是不准用一次性饭盒之类的东西的,虽然有点不方便,但觉得确实应该这样。 终于找到一幽静之处,头上是密密的树叶挡着阳光,旁边是小河流淌。感觉不错,虽然没有在河边小店那种迎风倚栏的调调,但至少咱这边硬件元素还是有地,呵呵,有点YY了。
现在说说蹄子吧,总的来说,一般吧。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差。主要是卤汁的味道还没有进到里面,肉质还不够酥,如果有想带一个回去尝尝的朋友,还是建议先吃吃看再做决定。 当时我们正吃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些事情,便问兄弟“为什么刚刚不让我买扎肉吃”而他的回答是,有些商家会将那些卖不出去的蹄子肉割下来做扎肉,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买。“原来如此!~”不过,不管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小心一点总还是没错地!
约莫吃饭加小憩花了一个多小时吧。之后,我们又重新逛了一些上午没有去的地方。 整个游玩的感觉就如同中午吃的那个蹄子一样一般。感觉并没有让我感受到江南古镇的风韵。而那些打气球的摊子也是大煞风景。街边小店里卖的东西,估计也是城隍庙那里批发而来,毫无特色可言。更可气的是,那些坐船项目,简直就是“抢钱”。 想想现在的朱家角越来越像以前的周庄了,一切以赚钱为目的,一切以赚钱为优先。咳~, 我不禁要感叹一声“朱家角,你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