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冬 探 “浔” 人生, 就是在不断的积累自己的里程,去换取一张通往自己灵魂深处“梦乡”的船票。而人生之所以精彩,并不在于这一过程中所拥有财富的多少,或是权力的大小,而在于前方有多少的未知数,每一踏步以前,都无从知晓前方,落寞或是寂静,坦途或是泥泞。只知道每次抬起脚步,都是对当前自己的认同与更新,这也许便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并长久追寻的吧。 初冬并不是旅游的旺季,但对于久已习惯于繁华都市生活的我而言,甩掉套装与烦恼,换上轻装,背上行囊,在忙碌的工作间隙,与家人去江南水乡旅游一日,就足以让我兴奋一番。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些前人的诗歌,使那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和水乡风情更令我向往。初冬的清晨,从南京出发,坐了近四个小时的汽车,来到了与苏州相邻,浙江境内的水乡古镇“南浔”。 进入南浔,那清清的小河流水和水乡千姿百态的桥,不正是元朝马思远《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实写照吗?走进“嘉业藏书楼”,不难感觉到在经济富庶的时候,古镇居民是那么的“崇文重教”。夏日赏荷,是一件乐事,如今初冬,走进“小莲庄”,满池已没有一朵绽放的荷花,却还能依稀分辨出些昔日风光,还有小渔船上懒散的几只鸬鹚在享受着冬日阳光的温暖,它们也许见证了主人的兴衰成败吧。 走进崇德堂(俗称红房子),便可以感觉到南浔古镇和江南其他古镇的不同之处,这里的建筑是中西结合的,明清建筑和西式洋楼的影子重叠在一起,显出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这是奇异的美丽,又是矛盾的相融。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厢为主体;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以红色为主,其中北部欧式建筑立面尤为壮观,这在其它古镇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孩子的笑声,大人匆忙的脚步伴随着我们的行程,在快要离开水乡的时候,也不忘带上几袋“野荸荠”桔红糕给同事品尝。 走过那临水而居的民居,跨过那小桥流水上的石拱桥,进过那一座座中西结合、精细别致的古宅,仿佛回忆起童年身边南京城南秦淮河畔的老街、老巷、老邻居,不知何时,时光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切,往事也变得模糊,直到初冬走进南浔,才发现儿时的记忆已成为梦中的“水乡”,回家的路上,偶进梦乡,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河道弯弯,倒影重重,旖旎婉约的风光一一出现,南浔,我的梦里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