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7-18 转山 d01 起点(K0)—礼拜台(K4)—曲古寺(K8)——执热寺(K22)---卓玛拉垭口(海拔5760)---5号营地?(或9号营地)
d02 9号营地—K58 转山 小知识:冈仁波钦是冈底斯山的主峰。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之宝”或“雪圣”。是八千万世界西方的圣山之中最伟大、最高的岗底斯圣山,也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神山。 冈仁波钦被西藏象雄佛教雍仲苯教、印度佛教、印度教及古耆那教的信奉者尊为神灵之所在的世界中心。冈仁波钦峰顶终年冰雪覆盖,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而其形状奇特而壮美,峰形似金字塔,山尖如刺,直插云天,四壁十分对称,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自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水平方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符(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 冈仁波钦外形有如巨大水晶钻石,四周有八瓣莲花状的群峦护绕,雪峰洁白晶莹,一如圣女。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与藏族人称之为“圣母之山”的纳木那尼峰相距100公里遥遥相望,两峰之间是圣湖玛旁雍措和鬼湖拉昂措。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由冈仁波钦、纳木那尼、玛旁雍错和拉昂错两山两湖组成的地带被藏胞称为“神山圣湖”之地,藏语名为“冈错”。 神山冈仁波钦是朝圣者心中的明灯,万千佛教徒的精神家园。雍仲苯教、印度佛教、印度教、耆教都有围绕象征纯洁与仁慈的冈仁波钦转山可以洗去罪孽的传说,因此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特别是每逢藏历马年,转山的朝圣者最多。据说佛祖释迦牟尼的生肖属马,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转山13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选择2014年的马年来骑行新藏线,因为转山是必做的法事,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否则等下一个轮回就又是一个12年了。 我选择的是顺时针转外圈,大约58公里,也有因不同宗教信仰选择逆时针转,强驴可以选择内圈,但内圈道路崎岖,多塌方。如果想一天转完就要早早出发,骑友Ashu凌晨3点出发,一天转完,但第二天腿不会走路了。孟工他们是头天下午开始转,晚上宿在K22的执热寺,第二天4点启程,下午5点出山。他们建议我早上7点出发,不太早也不太晚,翻过卓玛拉垭口,宿在5号营地,第二天会比较轻松转完剩下的30公里。 早上起来一直在下雨,等了会,看看雨没有停的意思,我套上雨衣雨裤拄着登山杖9点20离开住处。四下找孟工他们推荐的奶油面饼,早早就卖完了,口袋里只有两枚鸡蛋,一枚是早饭剩的,一枚是孟工给的,说路上饿了可以吃,还给了我几块黑乎乎的@#¥&*(忘记是什么了),是转山时藏民朋友送他的,可以嚼着吃,增强体力。 天上的雨水在路上流淌成了条条小溪,我尽量踩着高处水浅的地方,湿了身也不能湿了鞋,还指望这双鞋跋山呢。雨越下越大,正好到了检查处,是个临时搭起的帐篷。我还生怕这票有问题,检票员打了个孔就算通过了。后来知道这个票可以用大概七次,每次转山都打一次孔。其实检查的不是太严,也有人逃票进去,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来转山的就已经是个好人了嘛。帐篷里还有几个说是转山回来的,有个上海来的穿绿冲锋衣女生看我背着个单反,开着玩笑说,这么大雨,根本用不上,把相机送给我吧。我心说咱们萍水相逢非亲非故第一次见面就送你这么贵重的东西,让你妈知道了会做何感想。嘴上笑着说一会雨就小了。又看到我的雨裤,嘻笑着说你这裤子真好,什么材料的。我心说,你别是想要我的裤子吧,这裤子倒是可以脱下来送你,怕你再说我这人真好,那我是不是还得把人搭上?聊了几句,看她长得太漂亮,又聊不过她,雨还在不停地下,说声走了,顶着雨出了帐篷。 到处是经幡,路上的人稀稀拉拉,并没有孟工说的人挤人的盛况,可能是因为下雨吧。水泥路走完,渐渐开始步入山路。撵上几个转山的藏民,有个藏民还牵着匹马,马装饰鲜艳,以红黄二色为主,马很健康,也很健拉,地上的鲜粪一坨一坨。马脖子上挂着一圈铃铛,随着马儿四蹄的踏落,叮当叮当直响。四周雾蒙蒙的,在这泥泞的崎岖小路,竟有种马帮古道的感觉。 遇到一家四口的藏民,老两口领俩儿子,大的在成都上大学,小的在浙江读高中,放假回家跟着父母来转山。看我也是来转山,就约我一起走。时雨时晴,上到一个山岗,大块的五色经幡聚在一起。他们说要在这里磕头,嘴里念念有词,我也跟着他们在地上磕,他们磕的是大长头,我磕的是小头,他们比我虔诚得多,在他们面前我就是个打酱油的。 出山岗,雨已经停了,虽然还有些乌云,但太阳出来,天在放晴。那边的天空已经露出了蓝色,就像肥皂水里滴入一滴油,油向四周推挤着水,蓝在放大,将乌云尽力撕开,越来越蓝,比未经风雨的天空还要蓝。 下得山岗是一片巨大的空地,两边高山对峙,云雾缭绕。这山又不同于以往见过的那些山,壁立千仞,直刺云霄,山体呈褐色槐树皮状,山腰砌着绛红雪白的寺庙,五色经幡拉扯成网,大大小小的瀑布泄如白练,河滩上绿草茵茵,两只草原旱獭在嬉戏,旁若无人。 人也开始多起来,或三五成群拖家带口,或跨马骑摩托,也有像我一样的独行者。摩托车手在这布满鹅卵石的沙滩上腾挪跳跃,我想如果这转山的路能跑得起摩托车,难度就不会太大。最爱的还是那些身手了得的骑马者,男的高大威武,女的飒爽英姿,从我身边掠过,刮起一种叫做自由的风。 脱掉雨衣雨裤就舒服透气多了。阳光照着我的衣服,会慢慢把淋湿的地方烘干。鞋已经进水,忘记带卫生巾(鞋垫啊,超强吸水无侧漏),袜子湿透,右边这只鞋的鞋跟处早就磨破,骑车时感觉不出来,一走路摩擦着脚后跟,我找了块小毛巾塞进鞋里。 绕开地上的积水,有时要跳一下,遇到小溪更要小心地踩着水中的石头,登山杖就派上用场了,杖尖撑着地,腿上用力,像只走梅花桩的两脚羚羊。雨后的河水暴涨,翻着白浪,哗啦啦向下游冲去。藏文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鲜艳地刻在路边的大石上。每个字有每个字的颜色,“唵”为白色,“嘛”为绿色,“呢”为黄色,“叭”为蓝色,“咪”为红色,“吽”为黑色。六字大明咒有无量意,又有微妙不可思议功德,藏地随处可见,有刻在石头上也有刻于牦牛头骨,藏民从出生到往生一生都在念着,至心恳切到一定功夫,念一声口出一道白光。这六个字有种汉语翻译是:祈愿心中的莲花开放。我想像中就是黑暗中一朵白色莲花在透明发光。 转山的绝大多数是藏民,逆时针转的也有,但不多,我没注意有没有转山的印度人,我还是更喜欢看我的这些藏族朋友,他们给我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那些着传统装束的。孩子和年轻人大多穿着汉族衣服,唯有那些上了年纪的,特别是女人,从发型发饰到氆氇,还有手里的念珠,让我偏执地认为,只有打扮成这样的才是位转山者。 几个藏民朋友在一块陡峭的石壁下面不知捡什么,我好奇地过去问,说是在捡种叫作白色玻璃的东西,只有这个地方有,张开手让我看,呀,晶莹透亮,比大米大点,形状不规则。我怀疑是水晶。我喜欢这种东西,想问人家要块,看他们那么珍惜的样子,没好意思开口,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跟他们交换,趴地下翻着石头,企图也有这种好运气。手不知碰到什么东西,一阵剧痛,看看右手大拇指,瞬间肿了起来,没有刮伤,也没有出血,很害怕,问了问挖宝的藏民,他们指了指说我是碰着这种叫%¥#&*&@*¥(名字忘了)的植物。拍下来,提醒看到的朋友注意,也请有认识的告诉我这是什么。 忍着痛又扒拉了半天,一无所获,举着个点赞样的大拇指,悻悻离开。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