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楼主: 华山论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狗狗陪我去骑行

  [复制链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491#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5:15:29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乌素图寺庙群,再返回市区。


   来到市区旧城玉泉区看看席力图召的四个附属寺院之一 —— 巧尔齐召,它本是呼市八小召庙之一,清朝赐名"延禧寺",可解放后变成了学校。


   和它命运相同的小召也如此,小召又称崇福寺,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建成。光绪年间及文革时两次失火,只剩下一座单跨式牌楼给保护起来了,


    就这座木制牌楼,因年长了虽立柱用大石柱铁条加固,可头重脚轻木柱不堪负重随时可倒塌。为抢救牌楼,目前已围住,看来是要重建了。


   当然呼市的昭庙在解放初、文革期间遭到损毁,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城市的拆迁改造,有的昭庙扩建了,如大召,有点在重建,这是重建中的七大召庙之一:拉布齐召


     拉布齐召,拉布齐召位于大召以南,由宁宁呼图克图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建造。该寺建筑面积比较大,有三进院落以及东、西仓院。康熙帝赐名"弘庆寺"。此后人称"弘庆召"。不知毁于何年,2010年,弘庆召正在原址重建,目前仍未完工。
            


  就在这条街上——巴彦淖尔路,原来还有座西龙王庙,


    现在没有西龙王庙了,只留下个村名,西龙王庙及周边建筑都拆盖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492#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05:12:38 | 只看该作者

     可呼市七大召、八小召还没包括赫赫有名的五塔寺。五塔寺就坐落在呼市玉泉区的五塔寺后街,原为慈灯寺,


  这是景区介绍


    当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五塔建筑在我国确实不多。


   进去看看,有大殿


   大店后有铜缸


   缸中白莲花在盛开。白莲花在南方不稀罕,在北方可少见。


    大店后就是五塔。五塔只是慈灯寺中的一座佛塔,始建于清朝。佛塔又称“金刚座舍利宝塔”。塔座是一个长方形高台,上有五个方形小塔,塔为砖石结构,塔身下半部镶嵌着蒙、藏、梵三种文字书写的金刚经文;塔身上半部为千佛龛,千佛龛中有1119个鎏金小佛像。塔身南面正中开券门,门上方有满、汉、藏三种文字所写的塔名匾额。后照壁上的蒙古文石刻天文图,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完好的用蒙古文标注的天象资料。


     这有详细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493#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04:31:20 | 只看该作者

    寺庙内还保存着古井,在自来水已普及60年后的今天能看到从井中取水,难得。


    “慈灯普照”,慈灯寺吗,但愿如此。


    寺庙不大,院中还有佛塔。


     寺庙中种的树木也不一般,铜缸看到白莲花,这看到的是树上结满长长的“豆角”,不知是什么树,“豆角”是否能吃?


   没想到一殿中还有一座小小的呼市寺庙展览馆。这是馆中慈灯寺复原图,不过现在这些建筑还在,只是周边增加了围墙及边房。


   馆中有五塔的介绍。


   还有慈灯寺的介绍,细看得知五塔源于印度,五座小塔分别代表金刚界五方佛。


    它介绍说呼和浩特现在仍然是寺庙最多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4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05:11:00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并把它们一一列表就在五塔寺召内。


    再看看珍藏在五塔寺召内“呼和浩特召庙一览表”。


     呼市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信奉是藏传佛教,可呼市又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其它教派在这都有一席之地。这是坐落在大召广场东南角的财神庙,为清代所建,有山门、正殿和东西厢房30余间,一座牌楼将庙分成两院。这曾是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遗址。日伪时期,抗日的烽火在这燃烧。


    孔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在内地到处可见,作为塞外草原的内蒙古有吗?有!它就在呼市玉泉区大召的东南的文庙街上。


    孔庙又称文庙,这座被称为草原上第一座文庙,比内地建造的稍晚了一些,但也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可外地人来到呼市就是你能找到文庙街,你不问当地人也找不到孔庙。


    孔庙在哪呢?原来它就在这座学校内,进门还需登记。怎么庙宇建在校园里?这说来话长了。满族入关建立大清帝国后,土默川渐渐地发展起来了,一些商贾以及走西口过来的移民捐款捐物建了孔庙。庙学合一,文庙于1724年(雍正二年)完工,官学于1726年创办。土默特官学曾于1886年更名启运书院,1907年改革为土默特高等小学堂,1914年改为土默特高等小学校,1968年停办,1978年复校,沿用土默特学校名称至今。
         校园内的孔庙前怎么会有曾任国家付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的塑像?原来,这所学校培养了乌兰夫、多松年等多位爱国主义将领,也是当时的革命据点。被赞誉为“内蒙古革命的摇篮”,连校名都是乌兰夫所书。         
      

   观音寺,位于大召的西南面,玉泉区南柴火市街泉源巷。建于1799年清朝嘉庆年间,是目前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一座汉传佛教寺庙。上院祖寺,位于泉源巷南端。下院新寺,位于今呼和浩特市郊区东乌素图村。2006年,上院开始在原址上重新恢复、扩建寺院。下院寺院始建于1998年,2002年竣工。


    在呼市北郊公园北侧,1995年又建了一座观音庙,它就是“千手千眼观音院”。它的建造在呼市地区又增加一处汉传佛教观音道场。当然,有些庙宇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但以它命名的街道、地名却留了下来。例如:吕祖庙街、西龙王庙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06:28:08 | 只看该作者

    有名无庙,但街道的命名标明这曾有座吕祖庙。


   繁忙的市区城隍庙已成为历史的记忆。


    -3 人们都知道洛阳有个白马寺,那是因为有一匹白马与众僧到"西天取经",为纪念白马驮经的功绩,在当时的都城修寺取名"白马寺",而在我们呼市也有供奉马的寺庙 —— 马神庙,塞北曾是马背民族的天下,马是不可或缺的,马驰骋草原打天下功绩显赫,为马修庙顺理成章。可惜庙不知毁于何年,只留下马神庙街,告诉人们这曾有座马神庙。


    呼市玉泉区是个老区,一般庙宇几乎都集中在这。如从北门向北走,这可是回民区的地界了。如果说玉泉区呈现的是蒙元文化,那么回民区就是伊斯兰风情了。看这就是旧城北门外的伊斯兰风情街。


   呼市伊斯兰风情大街上的清真大寺广场,怎么样是否有到了异国他乡的感觉。


     这的市场也是伊斯兰风格。


     拉骆驼,是回族先民当年创业的艰辛的真实写照。


     呼市伊斯兰风情大街东的宽巷子,当然也是伊斯兰风格的。


     这里面热闹极了,卖干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496#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5:16:54 | 只看该作者

    在呼市伊斯兰风情大街东的宽巷子内,伊斯兰风味的鸡、鸭、牛、羊,烧、酱、卤等熟肉制品点比比皆是。


    呼市的焙子在内蒙中部颇有名气,可最好的焙子在回民区的宽巷子。


    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在这也颇有名。


       当然伊斯兰风味的蜜麻叶、糖麻叶、油香、馓子、糖三角、江米条、油茶面、油旋、混糖月饼、糖枣、开口笑、麻花、香酥焙子等也很受欢迎。


    从宽巷子返回伊斯兰风情大街,再看伊斯兰风情建筑。


   伊斯兰风情大街上的座座建筑都显现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注意看楼顶上有两个“十字架”,这不是天主教堂的标志吗?说的不错,这幢楼的后面就是天主教堂。在这里天主教的风格与伊斯兰风情竟如此巧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令人折服。


     至于学校,回民中学更应装扮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497#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4:3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20-9-30 03:48 编辑


    在伊斯兰风情大街上即使是住宅楼也是伊斯兰风格的。


       伊斯兰风情大街一瞥。


      伊斯兰风情大街东侧。


        伊斯兰风情大街南起呼市旧城北门,北到新华大街内蒙医学院附属医院路口,全长1150米,是纵贯呼和浩特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是通道街的一段,现在叫通道南路。这座塔坐落在通道南路的西北角的街心花园中,从南走到这伊斯兰风情大街到此结束。


       哦,来到呼市旧城通道南街,也就是伊斯兰风情大街就顾看伊斯兰风情了,竟差点把本帖的主题“看寺庙”忘了。书归正传,来到回民区少不了看清真寺。这就是呼市原有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故此得名清真大寺。清真大寺坐东向西,中间为朱红色正门。门上楣有“清真寺”匾额及“国泰”、“民安”四个字。


     别小看呼市的这座清真大寺,它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是西北地区的四大清真寺之一,与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尕清真寺齐名。


       据史料记载:1940年,白崇禧还来过这座清真寺。


    这张照片还不像在清真寺外门口所拍,那是在哪拍的呢,进去找找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49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05:53:13 | 只看该作者

    转过去,啊、这有一大院,就在这,近80年了,它完好如初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座大寺内有座望月楼。它建于1933年,楼高33米。它与城内的蒙汉藏各式建筑庙宇,荟萃在一起,衬托出呼市这座多民族城市的庄严、美丽。

  
    雪中望月楼。


    呼市原有八座清真寺,我们找找看,看现在还能找的几座。我们沿着西河从西顺城街从南往北走,看到县府街时我们就看到它 —— 清真南寺。


     呼市清真南寺它坐落的位置还不在回民区,它在玉泉区西顺城街,原来沿西河而建,近几年扩路后重建,重建后面积扩大几倍。和它一起重建就是旁边的隆寿寺。


    隆寿寺,隆寿寺就是乃莫气召,是呼市七大召之一。


     伊斯兰的清真南寺,蒙藏的藏传佛教乃莫气召相邻而建。可见呼和浩特确实是一座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城市。


     沿着西顺城街北上,就到了旧城北门的牛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49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6:51:25 | 只看该作者

      牛桥是老百姓的叫法,据记载,清康熙35年(即1696年),康熙大帝征讨噶尔丹大获全胜,师进归化城,副都统阿迪率官兵出城迎接,归化城百姓聚路旁跪迎,归化城秀才李丰年为纪念此事,募资修桥,命名为庆凯桥。庆凯桥建成后,桥的周边形成归化城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乡下人不远百里赶着自己的牛羊来这里进行交易,因而此桥又取名叫牛桥。


    牛桥长7丈,宽2丈,下有3个涵洞,是典型的石拱桥,完全是用青一色的白石头筑起来的,是一座白色的石拱桥。桥上那造型独特的石狮子,栩栩如生。其桥身似一道弯弯的月亮。文人称之为“石桥绕月”。曾是归绥城旧八景之一。不幸的是在1959年7月27日,呼市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势不可挡的洪流已把三个桥洞全部淹没,好奇的人们还在桥上饶有兴致看着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洪水时,排山倒海的急流把牛桥连同牛桥上观看洪水的人们全部卷走。(图为网上资料图)
   那一年的洪水好大啊,呼市十几天,天天在下雨,1959年7月27日一阵暴雨,山洪暴发,刮走了牛桥,震撼了整个呼市。大水退后,我顺大南街到大北街,满街是盖过鞋面的黄泥,所有店铺进水被淹,造成呼市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灾。59年至今有50多年了吧,呼市再没见过下雨时间这么长,河水泛滥,山洪进城的现象了。



    现在的牛桥是2005年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而重建。仍为三孔,但河道加宽,孔洞也加大,大大提高了抗洪能力。
  儿时(那时已是小学5年级学生了)惊心动魄的经历,触景伤情永生难忘!要知道无雨时牛桥洞下小鱼(麦穗、泥鳅,春末夏初的蝌蚪)真多,拿筛子在水流夹缝中一堵,一会儿就捞满一洗脸盆。那时城中可以养鸡鸭鹅兔,它们还有户口,凭户口(饲料供应本)粮站供应碎米、麸皮,这些都是好东西,人都吃了。它们就吃野菜、菜帮、菜叶,偶尔给它们捞些小鱼小虾,给它们改善生活。等我们长大了,儿女小时,也带他们到河边捞鱼虾。河中先还有些鱼虾、翻斗车,后来水不清了,鱼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红虫之类的鱼食。再后来小红虫也没了,水臭了;再后来,河道改造,重建了牛桥,河中灌了水,据说夏天水中还放养了一些儿鱼。但儿时水中能大盆大盆地捞上小鱼,已成为永恒的记忆。



    桥上那造型独特的石狮子在新建的牛桥上也得到恢复,


   桥上有多少小石狮还真没数过,不过小石狮的间距我还知道,大约一米左右一个。不对,你看这一对母子,算一个,还是算两儿。


   哦,下了牛桥东是天主教的后门,天主教的前门则开在通道南路上,湮没在伊斯兰风情中


   下牛桥往西走,我们就到了牛街。


    清真西寺就坐落在牛街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0 03:23:30 | 只看该作者

   返回伊斯兰风情大街往北走,就可看到清真北寺。


    清真北寺入口


   清真北寺就坐落在通道北街,


    我们看了清真大寺、清真南寺、清真西寺、清真北寺,来到中山西路回民区医院的马路对面有一东寺巷,清真东寺就坐落在这,不过它叫清真东大寺。这么说呼市还有座清真东小寺?找找看吧。


   叫清真东大寺,可从外围看可不怎么大,它位于小巷中,深居民房楼宇间。


   哦,在宽巷子深处,找到一座清真东北寺,它是否要和清真东大寺相区别开来,不得而知。


   处于小巷,想照个全景也难,斜拍吧。


    在宽巷子北的楼宇中也有一座清真寺,它叫清真小寺。那么呼市原有八座清真寺,我们找到了七座。它们是清真大寺、清真南寺、清真西寺、清真北寺、清真东大寺、清真东北寺、清真小寺。 还有一座在哪呢儿?是我孤陋寡闻,还没打到它的确切位置,还是随着岁月流逝它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