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楼主: richardlee198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2017年5月,川藏南线骑行进藏,我终于完成了一个心愿(已完结)

[复制链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95

社区QQ达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16:0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ichardlee1984 于 2017-12-29 19:38 编辑

十二、Day 10 海子仙境(和尼乡——巴塘,117.9公里)

     一早起来,我们惊喜地见到了东哥!
     “东哥,你不是昨天下巴塘看医生了吗?”
     “是啊,但我路过海子山的时候都后悔死了。所以在巴塘打完吊瓶就跟着小蒋车回来,跟你们一块骑”
     哈哈,海子山魅力如此之大,令人很期待啊!

     今天是从4200米的和尼乡出发,穿过毛垭草原。约走20公里平路后就开始爬4682米的海子山。海子山上山道不长,只有13公里,而且是3%~4%的中度坡。到了海子山后一路32公里的下坡到3300的措普沟,之后再沿着山沟走51公里总趋势向下的起伏路到2600米的巴塘。总长117.9公里。这段路曾经号称是川藏线最荒凉的路段,没补给、没住宿。但一路骑下来,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从海子山下来后,起码经过4到5个乡镇。其中德达乡和措普沟肯定有吃有住。那些不能入夜前赶到巴塘的骑友不必慌张。

      从和尼乡出来不久,刚进入毛垭草原我们就踏进了巴塘地界。这让我很诧异,我一直以为理塘和巴塘的分界必定在海子山垭口。这个划分跟理塘和雅江的划分一样,让人摸不清头脑。
      在整个行程中,我们都坚持着7点集合吃早饭,8点出发的原则。但随着逐渐西行,出发时的天空一天比一天暗,但到达时的天色则越来越明亮。这个毛垭草原名气很大,可能因为清晨天色不亮的缘故,看起来没什么特别,远没昨天理塘至和尼乡的草原精彩只有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雪山上,形成“日照金山”的景色还值得一看,可比起后来我在然乌拍到的日照金山,这里的还差点意思。后来见到在草原中间坐落着几座倒钵式白塔,白塔本身虽没什么特别,但它点缀在蓝天、雪山和草原之间,让整个景象瞬间活了起来。
毛垭草原

      事不宜迟,开始爬海子山。随着在高原日久,现在基本已适应了海拔4000米的骑行,大部分的上山路程还算顺利。但当跨越4500米后又开始不行,真是不争气啊,只能推上了垭口。4682米的海子山垭口,是除了两座5000+垭口外最高的垭口。不过到垭口时,已不像之前几个4000+垭口那样,有想死的感觉,还游刃有余地拍照留念。随着对高原的完全适应,这次是我在川藏线上的最后一次推车。
海子山上山

      海子山旁边就是沙鲁里山脉的主峰——格聂神山,这里也是雅砻江水系和金沙江水系的分水岭。海子山的景色和川藏线别的垭口很是不同。在别的垭口,你只能远眺雪山;在这里,雪山就在你身边,他们排列在路两旁,用雪白的身躯反射着灿烂阳光,在蓝天和白云的映衬下散发着圣洁的光芒,把垭口装扮得如同仙境一般。本贴最开篇时配的总图就是在海子山垭口拍的,是我川藏线上最喜欢的照片,现在一直被我用作手机屏保。我也想用它来代表和纪念这次骑行。

      东哥也爬了上来了,他也完成了一个心愿,开心的他像孩子一样到处拍照留念。
东哥

      过海子山垭口后,我们可不敢下这么快。因为川藏线的标志性景观姊妹湖马上就在2公里之后,我们怕错过她。在2006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了川藏线特辑——《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该期杂志大卖。此前,国人对川藏线的认识是险峻,但此后,大家对它的印象更多是美丽。从此,川藏线又兴起一拨新的旅游热潮。而在川藏线中众多优美的画面中,《中国国家地理》觉得作为冰川遗迹的姊妹湖,不但画面神秘、静美,还带有一股阳刚之气,最能代表川藏线的气质,因此选用为杂志封面。


      来到姊妹湖,最兴奋的要数亮哥。虽然几年前他自驾过川藏线,但因为同伴执意赶路,他是在黑夜中路过姊妹湖,让他遗憾了好几年。也是为了真切地目睹姊妹湖的真容,他这次才骑行过来。在没景看的时候,喜欢飙车的他总是冲在队伍最前头。但逢遇到绝美景色,他又会远远地拖在队尾,并把他的单反从后勤车上拿下来,迟迟不愿离去。尽管这是一个很爽的长下坡,但我也不舍得就这么离开,陪着亮哥慢慢地下到姊妹湖边。途中还被他拉着不停地拍照。


      这时,我们发现好几头鹰在我们头顶上盘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鹰。它们翱翔的姿态美极了:巨大的翅膀迎着气流,甚至可以让它们不需挥翅就足以在高空中自在地巡视领地。那自信的姿态仿佛在告诉我们,它们就是这片天空的王者!


      时间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姐妹湖边,开始了川藏线上最长的下坡。在攻略中,这段下坡号称80公里,一直到巴塘。实际上真正的爽坡是从垭口到措普沟的32公里,后51公里是趋势向下的起伏路。从这里一直到巴塘一共有6座隧道,与之前走过的长隧道不同,这6个隧道车少且没灯,请务必准备好大灯和尾灯,结伴通过。这6座隧道是分成三组,分布在三个地方,同一组的隧道两两挨着。这6个隧道又分别是:
      1)在下爽坡途中,德达乡与列衣乡之间的德达隧道和列衣隧道,其中德达隧道很短,但隧道本身是一个陡下坡,出隧道时马上连接高架桥向右90度转弯,出隧道注意车速,别飞下桥。而列衣隧道是2公里的长隧道。
      2)在过措普沟后16公里的波戈溪隧道和拉纳山隧道。这两个隧道最长,分别是2.8公里和3.7公里。这两个长隧道把我走得很压抑。隧道没灯,周边乌漆嘛黑、四下无声,带点恐怖感觉。偶尔有有大货车走过造成的巨大气浪又把你吹得遥遥晃晃。不过要是没有这隧道,现在还得多爬10多公里翻拉纳山,想想都痛。
      3)在到达巴塘前15公里的黄草坪1号和2号隧道。他们都是一公多里的长度。

      过措普沟后,我们都想尽快到达巴塘。但天公不作美,又起逆风。幸亏是下坡,虽然下坡要骑着走,但也不费多大力气。约走了十公里,风就停了。

      从这里开始,川藏线的地质条件变得更加险恶。这段路曾是令川藏汽车兵胆寒的义墩沟,地质条件极其恶劣,要不是建了隧道并整修一番,现在还是烂路一条。之前的山体虽然也塌方,但山体还是石头构成。这里开始一直到拉萨,山体全是泥沙包着一堆鹅卵石,相当脆弱。随便拿石头砸一下山体,就能哗哗掉一大堆土和石头。这典型是还没压实的海相沉积岩,难怪说青藏高原本来是海底,被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抬了起来。也糟在它曾是海底,对来往车辆杀伤力最大的路段全在这以后。从这里开始,我在骑行时眼镜会不时地啪啪作响,原来是风把山体中掉落的小沙石打到上面了,把镜片刮得伤痕累累,看东西模糊了N多。待回到广州,眼镜被我弃用了。

      刚进入巴塘,就见到一家自行车店,赶紧买了一个新头盔。原来的头盔在今天下爽坡时不知什么原因就坏了,脑后调松紧的旋钮彻底失效,怎么修都没用,头盔挂在脑袋上到处乱晃。幸亏现在川藏线对骑行的配套好了很多,以前号称在过了康定后起码要到八一才有靠谱的修车师傅。现在我看到在理塘、巴塘甚至邦达都有捷安特或者美利达店。只是价钱嘛···我一个头盔花了180大洋。

      今天晚餐很丰盛,提前一天来到的女士们到市场买了好多菜,并为我们准备了牦牛火锅。那帮大叔酒瘾犯了,趁着低海拔就喝上两口,边喝边期待着明天进入西藏会看到怎样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95

社区QQ达人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07:58:39 | 只看该作者
十三、Day 11 魔鬼环境,魔鬼体验——海通沟(巴塘——芒康,105.8公里)

      今天出发时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马上要踏入西藏了,紧张的是今天的行程是魔鬼赛段——海通沟+宗巴拉山。
      在报名参团时,我就觉得最坑爹的就是接下来三天的行程。首先是巴塘到芒康的日行105公里,接下来是一天翻越拉乌山+觉巴山,最后要爬36公里长爬坡翻越最高的东达山,我当时称之为魔鬼赛段3连发。不过骑下来的感觉东达山没有前两个赛段难,现在被我除名了。几年看攻略下来,我一直对今天的行程很头痛:
      1、它要从2400米的金沙江走50公里缓坡到3500的海通兵站,再搞9公里的强爬坡到4100多米的宗巴拉山,1700米的总爬升很大;
      2、105公里的日程在川藏线算偏长;
      3、最郁闷的是这段路不太平,但沿路荒凉透顶,别说你想住也没地方,连补给也是个困难。海通兵站是否能住人说法不一。好不容易半路开了个温泉山庄,现在也被水冲废了。要我天黑前赶到芒康,我真没信心。不过好在我有后勤车保底,人生安全总有保障,但可不想做衰仔搭车。

         啥也别想了,走吧!老天今天还真为难我们,大早就来场雨。开始是小雨,沿着巴塘河骑了10公里来到金沙江边时变中雨。我的户外鞋也快被打透了!这时我真羡慕老王,带了防雨鞋套来。幸亏金沙江边这一路上村庄密集,没走多远就有小卖部,马上进去买了罐红牛,实际上想顺便要两个胶袋当鞋套。有了法器防身,天黑走路也不怕!这巴塘到竹巴龙金沙江大桥这一路,尽是缓下坡,如果不是下雨,一点也不难。我是怕被雨淋感冒而已。
川藏线沿着金沙江边蜿蜒了20多公里

      来到竹巴龙桥头,见到亮哥和王队竟然打起了台球。,真够休闲的,难道是谁输了留在四川这边刷碗吗?待到十点,人终于齐了。出发过江!

      一过大桥,进入西藏地界,马上就有检查站,所有过路人员须拿出身份证验明正身才能通行。想耍大爷直接走?旁边可有特警拿着冲锋枪站着。接下来几天,一天就得刷好几次证。进出县城都要刷一次,连一些大镇也得查验。这维稳呐····打住!不说了。过了检查站就是海通沟口,映入眼帘的一幕把我惊呆了。尽管几百米外的金沙江还在下雨,但这里却露出了蓝天。在蓝天之下,两旁暗红色的山体夹道耸立,挤着着被大水冲毁的公路排列向远方。他们狰狞的身躯仿佛在告诉你:前路并不太平!
海通沟口

      海通沟,川藏线最险恶的路段之一。两旁山体极其破碎,容易落石与塌方。交通部门禁止海通沟内来往车辆响喇叭,以防止声音的震动导致大量沙石的滚落,但总有一些不知情的自驾者在乱响。在2016年5月,海通沟连降大雨,雨水连带着沙石把这段公路冲得满目疮痍,在沟口看到的就是例证。骑行在海通沟中,两旁的山体一直在视觉上压迫着我,让我产生压抑感,不由自主地提快了速度。但在蓝天下,山体的暗红显得格外绚烂,这是整条川藏线所独有的色彩。当这色彩披在狰狞的身躯上时,更衬托出这里的苍凉。


      
      在恶劣的地质条件下,路刚修好就被冲毁,冲毁了又继续修。川藏线在这里几年就得改道一次,到处都是人类和自然进行抗争的遗迹。由于道路维护压力巨大,从金沙江大桥开始一直到过通麦天险后的东久乡,318国道全由武警工程部队维护。由于海通沟去年刚被冲毁,随处可见武警战士开着刷成红色的工程设备在默默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很苦,到处荒芜人烟,平地稀少,营房只有几间小屋。当工作中遇到下雨,几位战士只能肩并肩地蹲在铲车的铲斗下躲避风雨。看到都觉得心酸,让我肃然起敬。


道路改道的遗迹

      在这条路上,人类想安居乐业可不容易,曾经大名鼎鼎的温泉山庄颇受川藏骑友们欢迎,后来它也整修一新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一场洪水后,温泉山庄的地基被冲得摇摇欲坠,如今崭新的房屋还在废弃中。在温泉山庄对面,现今在路边简陋的小木棚可以为过路旅客提供面条和住宿服务。但它的厕所是临空架在海通河的上方,如厕时的脏物都是自由落体到海通河之中,想必旅馆里的条件也强差人意。但这里已经是从金沙江大桥和芒康之间仅有两个可以获得补给和住宿的地方,另外一个在海通兵站对面。海通兵站的条件好点,如果实在骑不到芒康,晚上可以住在海通兵站。
温泉山庄

       过了温泉山庄不久,我被王队叫停了,准备在河中的一块大石上野餐。因为遇着路上条件艰苦,所以他们在巴塘早已准备好大饼、水果、酱鸭、牦牛肉作为今天的中饭。在吃饭时,王队随口说了一句:“这块石头在去年好像还没有”,听得我浑身凉意,老担心忽然来一场大水连石带人一块冲走。

准备在大石上野餐


         吃过中饭继续走,随着海拔变高,周边的山上开始布满茂密的森林。横断山脉地区就是这样,由于水汽难以到达,在低海拔河谷反而寸草不生。但在3000米以上地区,高大的山体反而能截住水汽形成降雨,滋润植被的生长。所以伴随着森林的到来,这里也下起了骤雨,时雨时晴。雨衣时脱时穿,让人无所适从。


      从金沙江大桥开始,沿着2%不到的缓上坡走了51公里,终于在下午4点来到了海通兵站。身上的补给早已消耗殆尽,在兵站对面的小卖部买了两瓶脉动和士力架。没想到刚补充完,感觉身体迅速恢复得精力十足,以前还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海通兵站到加色顶村有七公里平路,骑起来干劲十足,不到20分钟就解决掉,瞬间把大部分人都超了。现在想起来,之前几天骑到崩溃时我怎么就没想起脉动和士力架?

      到了加色顶村(当地的路牌写“加色顶”,但百度地图标识为“加素顶”),开始看到9公里的宗巴拉上山路。刚骑上山道,连最前头的亮哥也被我超了。这时他已经拉响了警报,在喊饿。领骑的感觉真是爽,让人骑得特别来劲。但这时阵雨慢慢变成了连绵的中雨。我的雨衣被打透了!来川藏线没几天我就后悔我带错雨衣。为了省重量、省空间,我向来用的是可叠成拳头般大小的超薄骑行雨衣。但这种雨衣的防水性能真不好,以前也经常被打透,但在广东气候湿热,衣服不是被雨打湿就是被汗浸湿,一直也没觉得不妥。来到川藏线可不一样,当雨衣被打透后,随之而来就是浑身发凉。相克宗的那一幕又来了!想换雨衣,但我个头太大,后勤车准备的雨衣不是M就是S,穿都穿不下。只能玩命骑到芒康了,之前的加速是为了超越,现在的加速就是为了逃命。毫无保留地一路狂飙来到宗巴拉垭口。


      在垭口,雨停了。想着趁雨停等齐队友再下山。等了20分钟,就亮哥上了来。此时山顶的风声渐大,吹在湿透的衣服上时,浑身发抖。实在等不下去,下山吧。我跟亮哥两人一路狂飙下到芒康,进旅馆时,手脚都在颤抖。原本我一直和江哥住一屋,现在形势紧急,跟亮哥直接开了一间,把衣服全脱掉,躲进被窝开着电热毯暖身,情形甚是狼狈。

亮哥

      我走得快,风吹雨淋的时间还短点。其他队友日子更不好过,他们这时正在上山路上饥寒交迫。想走?走不动。上车?心有不甘。磨蹭了2个多小时才陆续到齐旅馆。到开晚饭,已是晚上9点多。饭桌上气氛安静,人人神色萎靡,比在红龙那天有过之而无不及。连一直生龙活虎的四哥也没什么话。在饭桌上,四哥问我:“怎么能突然骑这么快?”。我说:“喝了脉动,吃了士力架,感觉很给力”。四哥听后两眼放光,非拉着我给他买上一堆脉动和士力架,可爱至极。

      吃完了饭,赶紧休息,明天还有强度最大的路段——芒康至东达山旅游服务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95

社区QQ达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19:2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ichardlee1984 于 2017-12-29 11:39 编辑

十四、Day 12 大面积减员(芒康——东达山旅游服务中心(荣雪),89公里)

     芒康为世人所知的就是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里汇合,来到这里仿佛自己跟梅里雪山和香格里拉离得很近。随着离川藏线向偏僻的横断山脉核心区蜿蜒,所路过的县城规模越来越小。待至芒康,这里只和东部的小乡镇相仿。但因是交通枢纽,来往货车却甚多,晚上吵得我很晚才能入睡。
      昨日实在狼狈,今天起来,马上就去川藏滇藏交汇点拿下认证照。

      今天从3900的芒康出城,就马上开始12公里长的拉乌山爬坡。到达4373米的拉乌山垭口后,开始30公里长的长下坡到2600多的澜沧江竹卡大桥。虽然爽坡没海子山长,但落差深达1700米,坡度极陡,请提前检查好刹车。在如美镇过竹卡大桥后,马上开始25公里强上坡到3900米的觉巴山垭口。然后缓坡12公里下到3500米的登巴村。最后再上坡10.5公里到海拔3900的东达山旅游服务中心。全天没有平路,全程总共上坡47公里,是整条川藏线爬坡里程最多的路段。其中只有拉乌山12公里上山坡度稍缓,其余全是大于5%的强爬坡。如此强度,想不把它列为魔鬼赛程都难!

       如果驮包族按这行程走大多数会废掉,至少我肯定走不动。一般有3个方案代替:
       1)拆成两天走,第一天住在如美镇,第二天再翻到荣许兵站。好处是住宿条件好点,代价是第二天等待你的是45公里强爬坡,也很痛苦。
       2)同样拆成两天走,第一天住觉巴山半山的觉巴村,第二天也是到荣许兵站。好处是能把第二天的8公里强爬坡摊到第一天,但至于觉巴村的住宿嘛····待会会提到。
       3)住在登巴村,但第二天你得爬41公里上到5100的东达垭口。或者,你第二天再到荣许兵站休息一天。
       我个人更倾向第二个方案。

      出发后,大家还没从昨天的消耗中缓过劲,气氛沉闷,四哥的话比昨晚更少,林哥和东哥完全闭言不语。除了亮哥和江哥,全体都骑得不快,只有3%~4%坡度的拉乌山爬了2个多小时。上山时天气也不佳,别人的游记里拍的拉乌山道美丽绝伦,我拍的死气沉沉。
拉乌山道

         上到垭口,大家气氛不热烈,拍个认证照就赶紧下山晒太阳。

      拉乌山和宗巴拉山都属于横断山脉中的宁静山脉(也称芒康山脉),宁静山脉是金沙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一脉之隔,一边流向东海是作长江,另一边则流入东南亚,成为湄公河。到明天,当翻越东达山后,就将进入流入印度洋的怒江水系。直线距离仅100公里的范围内竟然有3条出海口相距上万里的大江在崇山峻岭的夹峙中并行,是为“三江并流”。所以在穿越三江并流地区时,川藏线必须要在低海2000多米的河谷和4000+的垭口间轮翻穿行,起伏之大令人乍舌。显然,拉乌山处于宁静山脉的主脊上。当翻过垭口进入澜沧江流域后,天色廓然开朗,水汽都已被挡在了金沙江那边。

      走过垭口出来的几公里起伏路后,开始30公里的陡下坡。在下坡开始时,会出现一个观景台,这里是拍这段下山路最好的地方。

      拉乌山的下山道特别陡,与怒江72拐、色季拉山下山相仿。拉乌山由无数个发夹弯连接而成,下坡时视线不如四川境内开阔,遍布在弯道两旁的民居一直遮挡着途人的视线。下坡的过程很刺激,我不敢刷速度,不停地控制车速过弯,警惕前方来车和行人牲畜。由于坡度大,全程我都没能完全放开闸门。就在这么紧张的时刻,公司这时还不断地打电话来咨询事宜,烦死了!
      将近下到澜沧江边时,我的刹车失灵了,吓得我魂飞魄散!马上捏了捏前刹,幸亏前刹还能用。好不容易停下车来检查,后刹确实失灵了。这里路窄、弯急、车多,后勤车根本停不下来,只能到如美再修。这时,我最担心的不是下山问题,而是担心后刹漏油,这将使我之后的川藏线直接退赛。

      心惊胆战地捏着半边刹车下到澜沧江边,路势有所减缓,终于能有心思欣赏澜沧江河谷的风光。这片河谷着实险峻,但澜沧江的江水这时并不丰沛,让我颇感诧异。在澜沧江两侧几乎没有缓冲就直面将近90度的峭壁,川藏线只能沿着澜沧江强行凿壁而行。峭壁上不时滚下一块块细石,让人担心不知什么时候上面的泥土会大规模砸下来。在川藏线行车,遇到这样一个两个小石头滚下来是常有的,但如果峭壁上突然间泥土如久未打扫的灰尘般滚滚而下时,就必须要马上快速躲避了。

      面对江两岸的深“V”形山体,我可以想象在千万年前,在我头顶上很高很高的地方,原本可能是一片平缓的山谷,在山谷间有一条小河缓缓流过,当时两旁的山峰对于河水而言并不高耸。由于这里的山体是海相沉积,松软脆弱,河水的流淌很容易就把河床中的泥土带走,让小河的河床越来越低。随着河床的变低,小河吸纳雪水、溪流的能力逐步增大,缓缓流淌慢慢变成了奔流不息。流量的增加又加快了对河床的侵蚀··········如此循环往复,随着时间的迁移,澜沧江带走泥沙的能力以几何级数提高,江水就像刀一样,把原来平缓的山谷狠狠地向下切出了一个深“V”形。河东的宁静山脉和河西的他念他翁山脉在很久以前可能还连成一片,在江水的切割下如今变成了在两岸高耸对峙的巨人。这样的下切,从高原带走了海量的泥沙。泥沙在出海处终于淤积了下来,形成了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湄公河平原。中学所学的地理知识在这里有了极佳的示例,但亲临其境时还是感叹大自然力量的巨大!
     沿澜沧江前行不久,就看到了如美镇和澜沧江上的竹卡大桥。

      我们今天在如美吃午饭。但在吃饭时,四哥、亮哥、东哥、老王、林哥竟然都跑到隔壁诊所打吊瓶了,一时伤兵满营!这阵势把我吓了一大跳:亮哥在狂拉肚子,浑身虚脱无力;其他人全是昨天在宗巴拉山淋到感冒,现在都恍恍惚惚,有气无力。这家诊所的医生很出名,因为他是方圆100公里内唯一的医生。他是湖南人,是位正儿八经的医生。05年时,他参加了最早的那波川藏骑行,是老前辈。当年的川藏线比现在苦逼好几倍,而他在途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危险。幸亏他在遇困时得到一位喇嘛的救助,但也接受了喇嘛的一个许愿。在这么广阔的区域里,当年没有一个医生,当地百姓甚为疾苦。喇嘛请求他来到这里行医,看够10万位病人再离去。就这样,他在这呆了十多年。


      面对大面积的减员,王队商量着再次调整行程,把然乌的休整取消,然后直接在这里住下,等病员恢复了再继续。大家当然都同意。但在寻找旅馆时发现,整个镇已经断电很久。因为没电,没法用水泵抽水,所有生活用水全通过水车拉过来。洗澡不可以,洗衣服更是no way。病员们这时都想好好洗个热水澡暖暖身,一听这条件,纷纷表示宁愿直接前往下一站,队伍按原计划行进!

      一切按病员意愿为重,这时候能骑的只剩我和江哥,但一大串突发状况下来,时间已快下午2点,这里约7点多天黑,等于我们必须要在5个小时内完成35公里的强爬坡!我一点底都没有,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能否骑完全程,全看此役!
      在整理行装时,大家都围了过来,方姐在帮我看还有什么重量可以减掉;四哥则不停地给我塞昨晚买的脉动和士力架,边塞边念叨:“今次睇你地啦,一定要帮我踩晒全程啊(这次看你们了,一定要帮我骑完全程)”。这瞬间令我好生感动,一来大家都特别团结,更是特别照顾我;二来,即使他们自己实在没办法骑下全程,但也期待我能帮他们实现梦想。责任重大,事不宜迟,出发吧!

      过了竹卡大桥,就是觉巴山。川藏汽车兵有句话:“吓死人的觉巴山”,在他们的认知里,觉巴山的险,仅次于通麦天险。这里的上山路,是硬在澜沧江边近90度的峭壁上开出来的盘山路。如美和觉巴垭口的直线距离仅8公里,但川藏线则要在峭壁上盘旋25公里才能到达。这25公里的路,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的绝佳范例。尤其在前半段,悬崖一侧没有任何护栏,稍不小心就会滚下澜沧江。幸亏入藏方向是贴着峭壁一面骑。要是我反骑川藏,必定吓到脚软。
觉巴山上山路

      在觉巴山所剩的骑者已不多,但他们都曾被之前的风雨洗礼筛选过,是最坚韧不拔的强者。肩负期待的我紧跟着他们,一刻也不敢停歇。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来到了觉巴村,这可是个出名的地方。近看觉巴村,这里就是一个在觉巴山的峭壁中开了半个游泳池大小的平地,平地上建了三四间房子,把它称为“村”也觉得名不副实。现在觉巴村的房子都已被租作客栈,知名的“教授客栈”就在其中。觉巴村是上山路上唯一的补给点,过了这个村就只有到29公里后的登巴村。

觉巴上山认证照

      在觉巴村出来,继续盘旋。在觉巴村已可清晰地看到垭口,但必须在这个不大的山谷中盘旋17公里才能到达。远远就看见江哥在前面,但怎么都追不上,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身边的骑友,按照自己的节奏坚持较好。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小伙,我在到达新沟前见过他,他当时穿着日常的休闲棉衣,没有货架与驮包,行李全部用一个日常书包背着,一看就知道是新手。在新沟见到他时我心想:“这样的装备,骑不远的”,没想他竟然坚持到了觉巴山。我赶紧上去找他搭话,但谈话结果却让我失望,他准备从左贡就直接坐车去拉萨了。我说:“都骑到这里,现在放弃不可惜吗?”。他无奈地回答:“要上班,得赶回去”。每年有好几万人从成都出发,但能全程骑下来的只有10%。有意志不坚定的,有身体支持不下去的,也有这种为世事所困的。只要明天过了东达山,我就有极大机会可骑完全程,我得好好珍惜这次机会。

      在到达垭口前有个观景台,这里眺望澜沧江对岸的宁静山脉很棒。王队和蒋哥这时都在这里,他们已经把其余人送到目的地。在他们口中得知,现在亮哥和东哥刚打完吊瓶,正带病坚持骑上来!“我靠,太敬业了!”,但这时已经4点多,他们肯定不能在天黑前到达,也为他们的体能状态觉得揪心。

遥望宁静山

      我只用了3个半小时就爬完25公里的觉巴山。对今天的状态,我很满意,终于恢复以前的功力。

     在垭口望下去,如美镇依然清晰可见。在这个高度看,澜沧江仿佛很温纯地在山脚蜿蜒,难以想象在河谷中看它的感觉多么凶险。但初段的上山路仍旧触目惊心地挂在峭壁之中,宛如泥沙一样的山体好像随时会倒塌把路冲走。


      但还有10公里的上坡,我不能多作逗留,赶紧溜下登巴村。在翻过觉巴山垭口时,他念他翁山脉露出了峥嵘。在高空中还有一只苍鹰在离地上千米的空中翱翔,视觉的落差实在太大,它飞翔的时候我总为它捏把汗,生怕它会不慎摔下去,当然我的顾虑肯定是多余的。


      登巴村虽破落,但好歹也像条村子。村子里约莫有两三家旅馆,也有饭馆。虽然条件艰苦,但吃住不愁。一出登巴村,又开始强爬坡,这里到东达山垭口的41公里路都是坡。318在这里沿着一条溪谷而上,两边分布着森林,环境优美。但路上也特别安静,很久才有一辆车驶过,你能清晰听到山林的鸟鸣。这时已傍晚6点,随着天色渐暗,这种幽静给我带来的是一点一点增加的恐怖和强烈的压迫感。刚拉完25公里的觉巴山,这时体能已经到了极限,每次蹬踏大腿都在颤抖。但现实压力不允许我轻易休息,只在每隔15分钟才停下喝口脉动。7点30分,这个时间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天色已变得很昏暗,感觉自己快要抽筋。忽然,坡上远远地升出刘姐和方姐等待的身影。我终于到了!
登巴过后的爬坡

      此时,王队的车也跟了上来,车上载着东哥。他的身体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替他惋惜。“亮哥呢?”,“他还在坚持,现在马上到垭口,今晚他先住在登巴村,明天再赶上来追我们”。我真服了亮哥,真正的猛士呐!

      入夜,刘姐给周老爷子又测了一下血压,情况很是不好,建议他尽快撤离高海拔。周老爷子也是个传奇,他已是79岁高龄。很多人在这个岁数早已走不动路,但他还骑车从沈阳来到成都加入我们。开始几天中,他甚至差点把我拉爆。但毕竟年事已高,翻折多山时他的身体就出现状况,只能上车。即便退出了骑行,但他还是希望能陪着队伍一直走到拉萨,圆他一个完整的川藏梦。一路上,刘姐都密切地关注他,但直到今天才提出这个建议,看得出来现在情况真的非同小可。可周老爷子不干,坚持要到拉萨。这个建议的确很令人遗憾,却又不得不提出,即使川藏线再神圣,也不值得以付出生命安全的代价去朝拜。苦苦劝说了一夜后,周老爷子很不情愿地接受了建议。他将在两天后在邦达机场乘飞机撤离。回家后,周老爷子依旧老当益壮,前两天还把他徒步十几公里的照片发了给我们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95

社区QQ达人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9 19:37:33 | 只看该作者
十五、DAY 13 翻越川藏最高点(东达山旅游中心——左贡,62.7公里)

      昨晚睡的是唯一一次大通铺。但这大通铺也比较整洁,总共有十几张上下铺,还有电热毯。芒康到八宿这段位于成都至拉萨中间,是川藏线最落后、最荒凉的地段,条件自然艰苦,大通铺能做到整洁,我已经可以接受了。昨天体能消耗太大,半夜被抽筋抽醒,早上出发时感觉人还没睡醒。大部队出发10分钟我还在磨叽收拾,上路后身体也不兴奋,远没昨天快,只能耐着性子以6码速度慢慢前进。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在游记和纪录片中,好多人爬东达山也很不兴奋,可能觉巴山强度实在太大。
     今天的行程是:从3900的东达山旅游服务中心前行31公里到达东达山垭口,再下坡31公里到达3800米的左贡县城,全程62公里。5100米高的东达山垭口是川藏线的最高点。川藏最高点在前几年一直被认为是米拉山,但随着近年越来越多人通过GPS发现了问题,现在官方也把这个信息纠正了。由于川藏最高点的荣誉,昨天打吊瓶的同志在今天全部坚持骑行,连方姐也加入了。

     东达山除了是川藏最高点外,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理意义。就是在过了东达山垭口后,我们所见到的所有河流,最终都将流入印度洋。因为东达山位于他念他翁山脉的主脊,在这条主脊的南端,就有著名的梅里雪山。而他念他翁山是澜沧江和怒江的分水岭,也是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的分界。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心都飞到了马尔代夫有没有?

     前进6公里到达荣许兵站时,看到住在荣许的几波骑友这时正在上路。之前遇到的骑友每天都不一样,但从今天起,在东达山路上遇到的几波人,今后在路上时常都能遇见,一直到拉萨。每当遇见他们,我就后悔没骑公路车、没上锁踏。以前川藏线路烂,用锁踏危险,骑公路自残。但现在川藏的路面绝大部分都平整干净,用锁踏和公路车效率更高。

     过荣许兵站后坡度和缓很多,但从这里开始到将近左贡将没有任何补给。往前再骑了7共多里,看到了四哥和林哥。这时四哥正坐在路边喘大气,我看了看海拔——4400多。此前这种海拔他不至于这样,肯定是病没缓过来。本想留下来陪他慢慢上去,但这时他实在坚持不住,提出了要上车。没想到再向前走了几百米,林哥也投降了。我又重新处于队尾。当然,最后面还有一个从登巴出发孤军奋战的亮哥。听说他今天还在拉,大清早还特意让蒋哥开车下去给他药。他也真能扛,不知现在走到哪儿?后来,他坚持下来了,在下午5点的时候到达左贡。

      川藏线在四川境内4G覆盖完善,微信通信顺畅。但进入西藏后,运营商只提供速度巨慢的3G信号。不但如此,很多地方只有2G。微信长时间连不上服务器,队友间联系十分不便。在组队进藏时,很有必要收藏好队友的手机号。

      想当年,我被骗进川藏线这个坑就源于一张东达山的毒图。但今天走上东达山,景色颇让我失望,和毒图的差别太大。回想毒图,满山青翠,搭配蓝天白云,气势磅礴。但现在东达山颜色枯黄,层次单调。5月进藏虽然雨水较少,但山上的草还未长出,会错过很多美景。但6、7月雨水又多,既不利于骑行,也遮蔽了蓝天。看来川藏线最好的月份还是8到9月,那时雨季已过,但青草还未枯黄,可惜那时我又走不开。川藏线就是这样,美景太多,但每遇到每一幅你都需要运气。尽管全程走完,一路下来还是会留下很多遗憾。这样的遗憾又吸引着大家再去一次。
东达山上山路

      东达山最后五六公里,又来到一个新高度。前进变得困难,身体这时很诚实地加快了呼吸节奏和吸气幅度。回想刚开始上高原时,呼吸混乱,只知道瞎喘气。但在高原日久,身体机能下意识自发地逐步调整,终于找到了这种呼吸频率和幅度,这个过程我从未通过主观意识控制过,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的喘气变得这么急促大力。旁人听我的喘气声会觉得我很辛苦,但实际上这样我才感觉最舒服。如果有机会再骑一次川藏线,在折多山时,我就应该主动地这么调整呼吸。折多山那死狗般的表现到现在都让我很郁闷,总希望再有一次机会改写。
已经看到东达山垭口了

      临近山顶,终于追上东哥和老王,大家一起骑上了5100的东达山口。在东哥看来,即便无法骑完全程,两个5000+的垭口无论如何都一定要骑上去的。垭口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地区的50%,在这里待久了,总归有点不自在。本想在这种海拔抽根烟体验体验,但稍吸两口肺就难受,赶紧扔掉。
东达山垭口回望走过的318

认证照

      下山吧,但刚下几十米就发现有一条深坑横穿公路,不知准备在里头埋什么。如果压过去时车速过快,可能得飞。接下来几公里路上,每隔几百米就有同样的坑。

      在下山的途中,我们这次路途的骑行总距离超过了1000公里,撒花庆祝~~~

      在东达山上下来,前20公里是陡下坡。到我们终于看到第一条即将流入印度洋的小溪时,川藏公路将沿溪谷一直行进到左贡附近,而这时坡度将相对变缓。下到将近左贡时,忽显一个大招牌,上书:“大炮宾馆欢迎你”。瞬间把我乐坏,“大炮”乃小弟诨名也。

      到了左贡城,进城主干道竟然塌方,得绕小路进城。左贡跟川藏线大多县城一样,依一条山沟而建。川藏线虽多塌方,但没想到连县城都难逃袭击。

      今天3点多就到左贡,等于有了半天的休整。左贡城此时阳光普照,正合适洗衣,我甚至还把我的自行车好好洗了遍。但病员可没心思干这个,都跑了去打吊瓶。全左贡只有一家医院,是空军援建的。但当他们走进医院时,发现医院只有一个医生,护士说:“医生去健身了,不知今天是否还会回来。”,医院里空荡荡,倒是旁边的私人诊所人满为患,他们就进了诊所。在等待过程中,四哥和林哥用粤语在交谈,忽然诊所的医生如遇到老乡般,兴奋地过来搭讪:“你们是广东人吗?我以前也在东莞的鞋厂打过工!”。靠,在鞋厂打工的能好看病吗?四哥顿时吓了一跳,吊瓶也不敢打了,一溜烟地跑了回来。
      这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本来也就将信将疑。但两天后东哥在八宿遇到的情况也一样。后来和八宿的旅馆老板聊天得知,这里山高皇帝远,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事业单位,办事效率奇低。这些吃皇粮的工作人员每天只上小半天班,到医院找不到医生毫不为奇。因为医院效率低下,在医院旁总是办有私人诊所,当地的病人凡需求医问诊也都直奔诊所。就连医院里的护士一般也懒得招呼病人,只要来人也都全介绍到诊所。但至于这些诊所的医疗能力如何,确实见仁见智。对当地的藏民而言,他们总得在糟糕和更糟糕之中选择一个。
      我为这样的事实感到震惊。在东部,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好多国人自豪的说:“比起中国的城市,美国城市就像农村一样”,就连西方媒体要取景现代化城市素材也得跑来中国。但在国人难以触及的大山深处,还有不为人知的落后一面。这都需要我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面对这样的医疗条件,骑行在川藏线真心病不起。我再一次庆幸队里有刘姐这样的老医生。而对于众多川藏骑行者而言,在路上保持自己的健康很重要,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防雨和保暖,另一方面要保障自己人生安全。万一出现状况,即使在县城也不可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川藏线虽美,但安全回家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95

社区QQ达人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9 19:39:35 | 只看该作者
十六、DAY 14 无聊的玉曲河(左贡—邦达,104公里)

      今天的行程很简单,从3900的左贡沿玉曲河上溯到4100的邦达,全程104公里是低强度起伏路,可以说是川藏线上海拔变化率最小的一天。昨晚,我向大家蛊惑说今天行程很简单,不只病员,连几位女士都参与了骑行,而且都完成了全程。

      玉曲河是怒江的主要支流,他从北向南穿过左贡县城后,向南冲开了峭壁,向南奔流。在梅里雪山的西麓,一个叫察瓦龙的镇子汇入怒江。没错,这个察瓦龙就是“丙察察”中第一个“察”,是这条进藏第八通道重要的节点。而在察瓦龙,也有公路沿着玉曲河而来接入318,不过路况跟丙察察是一样一样滴。

      好多游记攻略说,玉曲河沿岸的风光优美,所以我今天也背上了相机,准备伺机拍照。然而这段全部骑完后,我很失望。今天是过二郎山后景色最弱爆的一天。整天下来,相机一张照片都没拍,手机也只勉强拍了两三张,但左看右看,都不值得拿进来帖。或许是我审美疲劳,或许是现在草没长出来。但五月的玉曲河,确实让人失望。

      左贡一直到邦达,沿途乡镇较多。但我看到能提供食宿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离左贡41公里的田妥镇,一个是离左贡62公里的田妥村。不过田妥镇的上饭馆的选择更多。不过我们是在田妥村吃的。该来的还是要来,就在将到田妥镇时,后轮没气了,爆胎了。好不容易补好,这时大部队已经过去了。怕大家为等我吃饭而饿着,我加快了速度。结果在离田妥村20公里的地方,后轮再一次憋下来。干脆不补了,换备胎!这才彻底解决问题。不过这时我发现我的后胎磨损十分严重,让我隐隐担心后面1000多公里会不会出现状况。在来之前,我曾仔细考虑过选用什么外胎,选定了马牌旅行家,但旅行家只作为前胎用。但原来后轮就使用的米其林,这条胎才骑了300多公里,我也很满意它的抓地和排水,所以选作后胎。虽然明知道它不耐磨,但本来就想一趟川藏骑下来,磨没了正好换。没想到它的磨损速度比我预期快多了。当前胎旅行家还像新的一样时,后胎米其林的胎纹已没了一大半。
      
      过田妥村后,道路起伏的程度有所变大。但3点过后,果然如攻略所说开始起逆风,不过幸好风力不大。但吃过苦头的我哪敢怠慢,毫不停留地就冲到了邦达。刚到邦达,我发现这里竟然已归八宿县管。八宿过来邦达又得下深谷还得上高山,而左贡过来一条大平路,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这藏区的行政区域划分太诡异,宝宝表示看不懂呐。
      邦达,是川藏线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川藏南北线在新都桥分道扬镳后,来到这里又重新汇合。在1952年,当川藏公路沿北线修到昌都后,工程部队为接下来的线路而犹豫不决。当时提出了两个方案:
      1)北线方案:走类乌齐、丁青,在那曲接入青藏线。也就是现在的317国道。这条路起伏较小,容易修建,但路程较远。
      2)南线方案:向南来到邦达,沿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到拉萨。也就是现在的214转318。这条路虽然是捷径,但要穿过怒江深谷,起伏巨大,修建困难。而且沿途地质灾害频发,维护难度极高。
     由于南线靠近边境,走南线有利于今后在边境的军力调度,18军还是选择了走南线,这样也能把林芝尼洋河谷这个比较富饶的地方顺便串起来。

     由于前这两天晚上睡觉抽筋,我都会买牛奶喝。今天买牛奶的时候发现,这里小卖部卖的饮品食品,起码都已生产2到3个月,好多都将近到期,不过倒没发现过期产品。仔细想想,这样的情况也正常,这里地处偏僻,生产力也不高,货物都是从发达地区运过来。货物进来时就已生产好久。这里交通不便,每次进货肯定也是大批量采购,但这里顾客稀少,又导致了货物积压。所以,今后骑友在芒康到然乌这一带买东西时得注意一下保质期限。
     昌都地区的机场位于邦达,邦达机场与康定在折多山顶的机场和稻城亚丁机场是世界上最高的三个机场。、没想到在这两个我们路过的机场都会有人撤离高原。在康定是勇哥,在邦达是周老爷子。晚上,我们为周老爷子好好践了行。但在此时,东哥却在搭车去八宿的途中,他的身体还是需要打吊瓶,但邦达没有医院诊所。他将独自在八宿休整一天,等待我们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95

社区QQ达人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3:59:04 | 只看该作者
十七、DAY 15 在风景之中盘旋,但盘旋已成风景(邦达—八宿,96公里)

     今天从邦达出镇,就爬14公里上到4600多的业拉山垭口,然后长下坡近40公里下到2700米的怒江河谷。在过怒江桥后,沿白马河而上约39公里,到达3200米的八宿,全程96公里,难度不大。今天要经过怒江72拐,这可是川藏线上的一道主菜,所有人都参与了骑行。今天路上的骑友也比前天的东达山和昨天的玉曲河要多不少。

      在邦达镇上,就能远远地看到业拉山的垭口。能看着垭口骑,心理感觉总要轻松一点。业拉山的坡度不大,只有3~4%。压力不大之下,动作也自然磨磨蹭蹭,用了2个半小时才上到垭口。
业拉山认证照,但被亮哥乱入了

     在上山半路,可以清晰地回望邦达镇和邦达草原,邦达草原已经是昌都地区面积最大的平地,但在我们看来还是十分紧凑,高原的生存条件就这么恶劣。这时,我还看到了一个小点在山坡上移动。原来徒步者抄捷径上山,这解开了我的疑惑,他们怎么能80多天就能搞到拉萨?原来有捷径!
回望邦达镇与邦达草原,还有只是小黑点的徒步者

      在邦达那边的山坡还是和缓的高山草甸,在过垭口这边就突然变成了高山与深谷。一座座雪山拔地而起在眼前连成了一线。人在群山中显得那么渺小,。即便如此,路还是被开出来了!

      这时,大家都按捺不住兴奋,一溜烟地跑下7公里后的72拐。但我不舍得下这么快,边停边拍地慢慢下去。

      怒江七十二拐,向来是川藏线的一道主菜,即便《中国国家地理》选用了海子山姊妹湖作特辑封面,但更多人却不约而同地把72拐作为川藏线的代表。在这里,川藏线在风景中盘旋时,却不知不觉把盘旋化为了气势磅礴的风景,路与大山完美地在视觉上结合在一起,相互不可或缺。它集人类景观与自然风光于一身,成为了体现艰辛路途与壮丽风光的最佳代表。


     长图用原图看虽然气势磅礴,但缩小放到帖子里却显得局促,还是多放一张标准图出来吧。在海拔4200多米的72拐观景台就能清晰地看到3公里外的同尼村,就是图片左下角绿油油的一片。从这里却要弯15公里才能下到同尼,海拔下降700多米,比世界上任何摩天大楼看下来都要高。即使海拔2700米的怒江现在被群山所挡,无法看见,但江边现在只离我们直线距离仅六公里远而已,但下到江边还需走30多公里。可见怒江峡谷这带山体坡度之陡,比之前吓死人的觉巴山还要夸张,是川藏线垂直落差最大的路段。

     72拐这里地方狭小,但王队还是能找到地方拍大合照,不愧是川藏老司机!

      拍完七十二拐,王队拿出了两台运动相机给大家拍下坡过程。我主动拒绝了,因为下坡虽爽,但我更乐意在后面好好地拍下这段风景。待到半山腰的小馆时,大家的面条都快吃完了。



      
怒江的下山与318其他山不同,为考虑货车的通行力,其他地方回头弯尽可能做成半径较大的U形。但这里受地形限制,只能做成发卡弯。这里路面坡度比拉乌山下坡还陡,全程下来更加没敢放开过刹车。而且好多地方没有护栏,这次可是走在外侧。这坡下得我很是恐怖,既不敢太靠在路边,但走车道中间又怕被后面的车撞到。随着里程的增加,我的腿竟越来越软。好不容易到达同尼村,我才长舒一口气,心里想:“比起下这坡,我好像更愿意爬坡”,这辈子第一次有这种怪诞的想法


      吃过午饭继续下坡,没一会儿就来到怒江边。怒江在这段并不宽,但你很难想象江水竟深达20多米。江水湍急倒是其次,万一你被江中密布的漩涡卷了进去,必定在劫难逃。

      
怒江的山体比澜沧江的更加陡峭,很多是斧砍刀劈般地立在江边,当地人夸张地说,这些山壁连猴子都爬不上去!从业拉山到过怒江桥的这段川藏线也是修建难度最大的一段

      当时这里没有任何道路,哪怕是人行的便道。但18军的战士却拿出了不可思议的勇气,在垂直的峭壁上打上钉子,然后在钉子上绑上绳索作为扶手艰难前行,生生地在峭壁中探出了这么一条路线。为了探出这条路线很多战士又去无回。一位后来被获得“探路英雄”荣誉称号的战士,回来时全身的衣服都不见了,原来在途中绳索不够,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成布条当扶手,继续前行。让我们看看当年修路时的照片:




      沿着怒江河谷前行5公里,就来到怒江桥。这条桥并不雄伟,但却是当时牺牲人最多的工程。要修桥,就得先在江两岸建一条跨江绳索用于运送物资和人员。为了拉这条绳索,一筏子一筏子的战士被奔腾的江水冲走,再也找不回来,拼到最后,修路部队里懂水性的战士已所剩无几。好不容易把绳索拉好,但在对岸全是垂直的陡壁,就算把桥修过去也没有公路的落脚点。又费了一大轮功夫后,才探到现在怒江桥的位置西侧可以建设公路,但公路与桥之间却隔着一座石山,也是我们看到桥西端的石山,修路部队称它为“征服山”。在没有先进工具的情况下,部队用锤子敲,炸药炸,在征服山中搞了一条隧道连通了桥体。在2014年,怒江之上建了新桥,也在征服山中再挖了隧道。新桥、新隧道与他们的前辈只有几米之隔。虽然老桥已经拆掉,但还剩下一座桥墩。因为在50年代施工时,有位战士不慎掉入了这个正在浇灌水泥的桥墩里牺牲,并一直长眠于此。出于尊重,这座桥墩被保留了下来。

      
穿过征服山隧道后,我们看到了一段更加原生态的怒江峡谷,两旁直立的山体夹着怒江奔流而来,这就是天堑!面对这段标本,我更加想象不到当年修建川藏线的场景,不得不由衷地说,这真是一个奇迹

      
对于正在筹建的川藏铁路,当路线规划到昌都之后,专家们也面临当年修建川藏公路一样的问题——走林芝南线还是那曲北线?也基于当年一样的考虑,川藏铁路将走南线。其中无法避免的就是要翻越怒江天堑。规划中是准备这样穿过怒江的:“在邦达打长隧道直到怒江东岸,然后怒江江面之上700多米高的地方建一座1公里长的钢索桥横跨怒江后,在江西岸继续穿入长隧道直到八宿附近。”这不是炫技,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当工程建成时,川藏铁路怒江桥的视觉效果将超越我们的一切想象力

    过怒江桥几百米后,我们开始沿怒江的支流白马河谷而上。这段路一直到15公里外的瓦达村,川藏汽车兵称为“白马沟”。海通沟、如美沟、白马沟、然乌沟、牛塔沟,只要带“沟”字的地方总是一面峭壁,一面河流,地形狭窄,落石频繁。是汽车兵们认为最险恶的路段。不过一路骑来,这种景象已经见怪不怪,早已不觉得紧张。只是苦了我的眼镜····
白马沟路段,我和亮哥一起

      
过了瓦达村,地势逐渐开阔,路上的民居也变多,随处可见当地居民的青稞田和绿树。在川藏线好久见不到绿色,当看到时感觉有种说不出的漂亮。到现在,川藏线强度最大的路段都已被我搞定,身体早就适应了高原,骑起来觉得很是休闲,在途中休息的时候还买了两根冰棍吃。晃晃悠悠地,我们在天黑前就到达了八宿

瓦达村到八宿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95

社区QQ达人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9:2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ichardlee1984 于 2018-1-3 11:26 编辑

十八、DAY 16 走出横断山脉(八宿—然乌,96公里)

      今天是从3200的八宿出发,沿白马河骑66公里的起伏路缓上到4400米的安久拉山垭口,再缓下30公里到然乌镇住下。96公里的路程看起来很简单。不过传闻安久拉山午后起逆风,所以我也不敢骑太慢。

      从八宿城出来,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好像状态很不好的样子,每两分钟就被超越一次,而且还是被一下子就飞驰而过的那种。心里顿时生疑,是不是今天状态有问题?但看码表,十一、二码巡航,虽不算快,但对于1~2%的缓上坡中也凑活,海通沟也是这速度,起码准点到达没问题,但还是想试跟骑锻炼锻炼。跟了几公里后觉得不能再跟,按这种节奏,上到垭口就该爆了,接下来几天不用骑了。正心想:“今天路上骑友们的状态怎么都这么好”。再定睛一看,才发现整条318上单车像蝗虫一样多。我靠,前几天可比现在少好几倍!瞬间我明白了,估计好多人是搭车到八宿的,休息了几天后现在精力正盛呢。
      今天的午饭在38公里后的吉达乡吃,也是今天唯一的补给点。八宿到吉达之间前半段景色单调,不过气候渐暖,植物开始长出颜色,找准取景角度也能拿下一两张照片。

      骑到白马河水逐渐无影无踪后,两旁开始出现越来越多雪山后,才有点东西可拍。


      在吉达吃午饭前行,隔十来公里就集体休息一次。路上景色又恢复到单调的颜色,除了遇到3838里程碑外,没什么地方能让大家兴奋起来。但开始发现所有里程碑上都被签下了“疯子”的大名,后来知道他在直到拉萨的上千块里程碑上都有签下大名!这位朋友也真够疯的。

      在一次休息时,身旁的山坡上密密麻麻地站着很多秃鹫。秃鹫本来就其貌不扬,还直勾勾地看着你,感觉很不好。忽然想起秃鹫是以吃腐尸为生的,莫非········,顿时打了个颤。这时,亮哥终于说了出来:“这山坡上可能是个天葬台”。有人听到这话颇感兴奋,想去看。王队说:“没事最好别去,会有阴影的”。我开始以为,不就是把遗体抬到山顶放下吗?能有什么阴影?回来查资料时才发现,原来在仪式上还得把遗体肢解成很多块,连骨头都得砸碎伴着糌粑喂秃鹫,实在血腥,害我一阵犯吐。
山坡上的秃鹫

      一路无话上到安久拉垭口。安久拉山是伯舒拉岭的一员。伯舒拉岭,是怒江水系和雅鲁藏布江水系的分水岭,它位于横断山脉的最西端,过了这个垭口,就等于走出了最苦逼的横断山脉地区,好日子终于到头了!这时,想到拉萨河也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感觉拉萨已不是般遥不可及,瞬间有点小兴奋。在垭口,本想给爱车拍张认证照,但垭口的牌子上缠满了厚厚的风马旗。在藏民的地盘上,我不想随意摆弄这玩意儿而引起冲突。加之在牌子下也有秃鹫站着,看到它的样子就觉得没胃口。所以远远地拍了一张众多乱入的认证照就算。

      安久拉山的高程虽然只有4400米,但却是川藏线上融雪最晚的垭口。来到安久拉也发现这里周边的山头都铺满了积雪,比之前走过的垭口积雪都密集。究其原因,是因印度洋的湿润气流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这个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大缺口吹了进来,并沿着他的支流而上。当遇到伯高海拔的舒拉岭时就形成了丰富的降雪。所以从安久拉到然乌也是川藏线中冰雪灾害最严重的路段。
安久拉垭口全貌

      安久拉山与卡子拉、和尼乡、玉曲河齐名,是川藏骑行的四大逆风区。不过今天运气好,没风,不用体验下坡要蹬骑的感觉。在下山的途中,我渐渐体会到河流诞生的神奇一幕。在垭口时,伴着公路而下的是一条小小的天然水沟,之所以称它为“水沟”是因为我觉得称它为“小溪”都不够格。但在下坡途中,我看到路两旁的的山体中隔三差五地就有清澈的冰雪融水流入“水沟”之中,再往前走几公里后,“水沟”已成长为奔流的小河了!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直观地观察到河流的形成,感觉一趟川藏线骑下来,跟上了一堂地理大师课一样受益。
随着我从安久拉下来的然乌河

      在下山路上,两旁的山上陆续出现下图这样的景象。这个样子像是冰川的初期阶段,山体已被冰雪的滑动磨出了一条浅沟,可能再过几千年,上万年后,这条浅沟就会被磨成一片山谷。随着冰雪与水流的不断侵蚀,这段下山路以后可能就不再会这么平缓了。在后来看川藏线资料片我才发现,这段路是川藏线最最出名的雪崩区。96年然乌大雪崩是最具杀伤力的一次,当时100多人被埋,其中56人失去了生命。而雪崩就是沿着这些路径以极快的速度猛然滚下。这里五月中旬的积雪尚且这么明显,可想而知深秋到初春的积雪会有多厚,倘若那时我还这么优哉游哉地在此逗留,无疑是在赌命。
雪崩区

      沿着已经成型的然乌河继续往下走,远远地看到有一座雪白无暇的雪山就在公路前方,我知道那里就是然乌湖边的雪山,加快了频率向前。但这时,刚才还温顺乖巧的然乌河这时已变得狂野不逊,面对阻挡它流淌的大山,硬是切出了一条陡峭的山沟后继续奔流。这让我想起了昨天的怒江,然乌河仿佛就是怒江小时候的模样。这里的土壤岩层到底有多脆弱啊?连一条小小的然乌河都能这么地肆意奔腾,或许再过千百万年,这里又将发育出一条新的大河!

      然而大家的惊奇还未结束,在离然乌还有8公里的地方。在路的前方似乎已被高高的山体挡得完全无路可走。但然乌河却像听到不远处然乌湖的呼唤,硬是在山壁中钻出一条缝隙夺路而逃。这,就是著名的然乌沟!
然乌沟口

      在1953年,当川藏线修建来到这时,也面临着像然乌河一样的问题。但的然乌河只为自己开出了一条两三米宽的缝隙,却没为川藏线留下前进的空间,在河的两旁依旧矗立着8公里长,高50多米的峭壁。绕路?得多走十几公里。18军决定,他们也像然乌河一样,在片天然墙壁中冲出一条缝隙夺路而走!与二郎山、北线雀儿山、怒江桥并称川藏线四大工程的然乌沟工程就此展开。为了打通这条8公里的孔道,18军在此投入了3个团的兵力,奋战了一年多才完成。期间还牺牲了30多人,平均每公里就牺牲3人。
川藏公路然乌沟段修建时的照片

      当我进入然乌沟时,我既惊讶于然乌河的神奇,又敬佩修路大军的曲折不挠。不过在道路建成后,然乌沟也还是川藏线最危险的路段之一。因为这里有严重的冰凌和落石。下图是50年代川藏线通车时然乌沟的景象。由于这里水汽充足,每到天气变冷就会出现类似景象,十分影响车辆安全。此外,如同山洞一般的然乌沟随便一个声音就能引起极大的回响,引发上方脆弱山体的震动而滚下落石,个中危险不言而喻。

      为此,在2000年后,然乌沟修建起一道长长的“冰棚”,来减轻挂冰与落石对行车的影响。但这也不是一劳永逸,我们还是看到有很多处冰棚已被落石打穿,被损坏的冰棚也要被拆掉重建,道路维护的压力依然巨大,不得不为驻守这里的武警交通部队心疼十秒。当年的18军用生命开路,如今的武警在用青春在这里守路,他们同样是最可爱的人。
然乌沟内

然乌河在这里也只能在缝隙中夺路而出,当年公路这边还全是山崖

冰棚隧道

     在然乌沟的尽头,然乌湖旁的雪山已近在咫尺!走出然乌沟,视线瞬间开阔,宁静的然乌湖就躺在眼前。不过现在阴云密布,我也不急着游览,因为按计划明天就要在这休整一天。然乌镇就在然乌湖边,在十多年前,它还是一个村。随着然乌湖的美景为世人所知,越来越多游客来到这里,然乌经变成镇了。
然乌镇

      我们的旅馆就在然乌湖边,在湖中间还建有客房,甚有情调。旅馆的设施也很不错,值得推荐给大家。但旅馆的名字我现已不记得了,但位置是很确定的,就是沿着318国道走,在刚出然乌镇,318开始沿湖边走时,左手边的第一家旅馆。但可惜,现在然乌湖的湖水并不丰沛,在旅馆拍出来的效果不佳。
旅馆拍出来的然乌湖

      在晚上,大家开始讨论接下来行程。大部分人想下到低海拔的波密再休整,像四哥这种大吃货就特别惦记着波密的藏香猪。但我跟亮哥想看风景,更愿意留在然乌休整,这样就有时间到景色更美的上然乌和来古冰川拍照。不过争议很快结束,少数服从多数。但为了照顾我跟亮哥,蒋哥将在大清早把我跟亮哥拉到上然乌启程骑行,明天将是个单飞之旅。在这天晚上我就这样带着一点遗憾入睡了,毕竟还是错过了来古冰川。但明天的好天色又让我忘却了这个遗憾,因为那将是川藏线上最美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95

社区QQ达人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11:2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ichardlee1984 于 2018-1-6 13:20 编辑

十九、Day 17 阿尔卑斯!(上然乌——波密,145公里)

     今天我将跟亮哥大清早从4000米的上然乌开始骑行16公里,在然乌镇回到318正道后继续沿帕隆藏布江骑行到2700米的波密,全程起伏向下,总共145公里。然乌到波密这一段就是条画廊,是大家公认川藏线最美的一天。今天的天气很不错,更突显了风景,使我拍出了很多桌面照。

      由于要早起去上然乌出发,所以我也睡得早,养精蓄锐。但亮哥却忙活了大半宿,原来他到湖边拍星空去了,可第二天也没见他犯困。只要有美景拍,他可以不睡觉,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骑一整天,如同铁打一般,不愧是摄影狂魔。
亮哥拍的然乌星空

摄影狂魔

      200多年前,在然乌镇下方十公里处发生了大塌方,把帕隆藏布江堵住,在伯舒拉岭和岗日嘎布山脉之间形成了一个堰塞湖,它就是我面前的然乌湖。在这里,岗日嘎布山脉截住了来自印度洋的湿润空气,形成了丰富的降雪,由于降水充足,在雪线下又生长出茂密的森林。恰好它们身下再形成了一个平静如境的堰塞湖。在机缘巧合下,雪山、森林、湖面、倒影,共同绘画出一幅惊艳世人的画面。

      然乌湖分为上、中、下三段,从然乌镇沿318向拉萨方向路过的只是下然乌,但最美的湖段是在上然乌。在然乌镇向回走,沿着去察隅的省道向上16公里就是上然乌,我跟亮哥就在这里出发。这时天色将明,我跟亮哥为了拍日照金山,坡上等了半个多小时。此时,金色的阳光照到了岗日嘎布山脉的顶端,山尖上闪耀着亮眼的光芒。过几分钟,白灰相间的山体被逐渐地被渡上一层金箔,看上去辉煌夺目。这就是“日照金山”。

日照金山

      拍完日照金山,亮哥想到上然乌湖边拍倒影。今天140多公里的起伏路,时间也挺赶的,而且我早知道沿路都是美景,不想因为然乌湖磨掉太多时间而太晚进入波密,这样就没光线拍出东西了。但处于摄影模式的亮哥是无法控制的,他让我先在前面走,他拍完倒影再追上来。亮哥真是高手,拍出来的然乌湖漂亮太多了但这样也特耗时间,光是为了一个倒影他就在湖边等了一个多小时,估计我应该没这个耐性。
亮哥拍的倒影

亮哥拍的然乌湖

      我开始了真正的单飞,沿着然乌湖而下,美景真不少,7点从上然乌出发,到9点才到然乌镇。途中自然消耗了不少内存。在下来的路上,分别看到了三位正在征战丙察察的勇士正逆流而上。他们全是重装,其中一个行李上还挂着两条外胎。如果不是有过人体能和意志,真没这勇气这么走上丙察察。
     然乌湖西南侧的岗日嘎布山脉,可以说是喜马拉雅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但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峰脚下闯出了一条深谷,从此把他们剪开。和喜马拉雅一样,岗日嘎布是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向南翻越它后,从地理学上就等于进入南亚次大陆。从此向南,将再无高原,一直到印度洋边。按照我们的惯常思维,喜马拉雅——岗日嘎布一线应是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天然分界。但喜马拉雅——岗日嘎布南坡上雨水丰沛,气候温和,更适宜人类生活居住。藏族先民因此也在世界屋脊上的几个缺口冲了出去,在南坡建立了四个桥头堡,它们是:318国道的最西端聂拉木、著名的中印口岸亚东、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丙察察线的终点察隅。由于被大山隔绝,对四个桥头堡的管理很费劲。比如墨脱,修建公路既要翻越岗日嘎布的崇山峻岭,又要穿越南坡茂密的原始森林,而且自然灾害频发。在93年好不容易建成了墨脱公路,才进去几辆汽车,公路就被南坡充沛的雨水冲毁。直到2013年国家才花巨资重建了墨脱公路,但这条公路一年也只能通车9个月。
      这四个从地理屏障中伸出来的桥头堡却让南亚国家很不舒服,就像家里的墙壁被邻居开了四个洞,给你也会觉得难受。他们为了把自家墙上的洞堵住,就制造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印边界争端”。远至“麦克马洪线”,中印战争,近至2017年6月发生的中印陈兵边境,都围绕这四个地方展开。所以国家花巨大的人力物力非要318国道和川藏铁路跨过怒江天堑走波密,非要修通墨脱公路,非要开辟丙察察,根本原因都是为了几个桥头堡。
中然乌

还是中然乌

      在然乌镇吃过早饭继续前行,本想补上下然乌的照片,但这里阴云密布,我在看完上、中然乌后也觉得下然乌索然无味,只有一个岛拍起来还有点感觉,只能赶路前行。
下然乌

       在出然乌镇不久,终于看到了磕长头的朝圣者了!一路下来,朝圣者不少,但都是徒步前行。用磕长头走的,只此一家。
磕长头的朝圣者

      终于,我来到了然乌湖的出水口,也就是200年前大塌方的地方。经过200年的水流冲刷,堰塞体上的泥土早已被冲洗干净,就连石头也被磨没了棱角。好多常来的游客感叹然乌湖的美一年不如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湖水没以前丰沛了。可能再过个几十年,这个出水口会被越冲越开,情况将被加剧。与此同时,当河流来到然乌湖后流速变慢,而导致泥沙在湖中大量淤积,如今,湖边已淤积出了一块块滩涂,今后湖水面积将越发变小。未来,然乌湖必将逐步消失,重新变回一条流淌的河流。在河流边将会是它用了数百年时间冲积出来的平地,那里将变成一个个村庄、一片片牧场。湖水、雪山和森林的交相辉映将变成雪山森林下的田园牧歌。这就是自然的规律,堰塞湖的宿命。然乌湖因自然的力量而生,又必将因自然的力量而亡。它刹那的美早已被众多游客在照片中定格,但它未来的模样又会是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然乌湖出水口

      出然乌湖后不久,我们就进入林芝地区,在过去16天中,在经过成都、雅安、甘孜州、昌都地区,我终于来到了拉萨前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了!很多人都以为然乌是归林芝管,但八宿的爪实在太长,都伸到了伯舒拉岭的南边,害的林芝到自己管的地盘——察隅县都得在昌都地区借个道,使察隅成为一块飞地。随着路面海拔的下降,两旁的伯舒拉岭和岗日嘎布山脉显得格外高耸。在这里,帕隆藏布江已经成型,向着雅鲁藏布江奔流而去。而我们也将开始沿着帕隆藏布江开始两天的奔流之旅。
     进入林芝地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牛踏沟。当地司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然乌到中坝”指的就是牛踏沟。牛踏沟前3公里的确让骑行的我有紧张的感觉。这里两旁都是峭壁,川藏公路只能在峭壁中凿洞而行。而且这里坡度大,弯急。所有的弯道又被身旁的峭壁挡住了视线。下坡时如果不控制好车速,不是冲进帕隆藏布江的激流,就可能会跟对面来车相撞。同时,在一些地方你还得时刻注意在头顶上伸出来的石头。在此路段骑行,一定要戴好头盔!

      但走出这3公里,在过米堆冰川路口后,景色再度豁然开朗。公路两旁又恢复为美丽的画卷。骑行在这里,像穿行在阿尔卑斯一样,美景一段接一段,眼睛既要看路又要看景,感觉要用不过来。这时电子设备的电量和内存都在以极快的速度被消耗,让我一度担心到波密前手机会没电。对比起之后的鲁朗镇,我觉得这里然乌到波密段才是真正的东方阿尔卑斯!


      对于骑行来说,紧张的时刻过去了,只剩下对美景的享受。但对汽车兵而言,危险依然没有结束。这条公路一直到中坝村,都是落石塌方危险区。在这里,公路上一个个明洞都在提醒我们这里存在着危险。

      在过米堆冰川后,我遇到了一道涉水路面。涉水路面是然乌到波密的特色之一,因为两旁山峰降雪丰富,冰雪在融化后顺山体流下,直接漫过路面流入帕隆藏布江。倘若水流过大时,贸然涉水而过可能会有被卷入江中的危险。但随着川藏线被大力改造,然乌到波密段的涉水点都正被改造为桥梁,一天骑下来,只有剩这一处了。

      牛踏沟的终点中坝村是我计划的午饭点。中坝没我预期大,只有几户人家零散分布在公路两旁,只有一家小卖部能就餐。随便点了个青椒炒肉丝加碗白米饭,味道很不好,但为了下午的体力,只能咬着牙把它吃完。“早知还不如点面条,还是跟着大部队混伙食好”,我心想。在点菜前,本想等亮哥来一起吃,给他电话问他在哪。没想到他那时才刚出然乌镇。靠,真能磨,我都开始担心他天黑前能不能到波密了!

      过了中坝村出来,翻过一个小上坡后再走10公里就来到了玉普乡,这里有到达拉萨前最后一个需要查验身份证的关卡。过玉普后我没有太多停留,玩命向前赶,因为前面的松宗至波密段才是精华。
松宗镇

      在进入松宗镇前,看到一位徒步者拉着自己的爱犬正走向拉萨,这哥们儿真有情怀。上去搭讪后发现他也是广州人,这一路上的徒步者中,咱广东人占了好大比例。后来傍晚到波密,客栈正好也住着一位徒步过来的东莞小伙。这位东莞小伙更加经典:在3月时,他和两位同学去稻城亚丁旅游。但在那里,他就被徒步迷住了。冲动的他也不想回家了,直接把行李给了同学带回广东,没有任何徒步经验和装备的他背起行囊就开始向拉萨走。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川藏徒步者,他边走边向老鸟取经。当有人在半路放弃退赛时。他就把人家身上的装备买下来。遇到他时,若不是他自己说出来,我都察觉不出他两个月前还是菜鸟,现在的他不但对徒步见解独到,行头也专业的很。

      但东莞小伙此时已开始觉得再往下走也没什么意思,正犹豫是否搭车去拉萨。但我鼓励他:最苦的路都过去了,现在放弃太可惜。虽然没留下联系方式,但希望他能坚持之后的行程。不但徒步者这样想,连我们骑行者在过波密后也逐渐鸡肋的感觉。最苦的路段过去了,但最美的路段也过去了。可能对于普通旅游者来说,林芝、色季拉山也很美。但我们一路上看到更美丽、更壮阔的景象,当去到林芝时已严重地审美疲劳。从波密到拉萨的骑行很简单,无聊随之而来,大家都开始想家。很多人即便之前压根没搭过车,但耐不住寂寞,在波密或者林芝便搭车去了拉萨。咱们队里的张老师也是这样,他在然乌搭车走人了。想在川藏线骑完全程,需要受到的考验不止是身体上的,即便在最后时刻也还有其他因素困扰着你。  
      作为广东人,在这里想家很正常。才进松宗,就看到了熟悉的字眼——广州。仔细一看,镇旁的建筑全都由广州援建。待到波密,县城里头的道路都命名为“茂名”、“德庆”等广东地名。再放眼望去,县城里分布着N家广东菜,从广府菜到潮汕火锅,分类还相当专业。虽然我早知道林芝地区是由广东对口援建,但家乡的元素能在这里被如此深刻地体现却是我意想不到的。

      出了松宗镇,开始痛苦了,因为松宗至波密段正在修路!虽然川藏线完善的信息通报早就告诉我此段在修路,可我以为只是柏油路变成泥路而已。当骑上去时,我才发现这路修得太坑爹。修路的工程内容应是在一些涉水点修建永久性桥梁,让水流从桥下涵洞流过,这一点无可厚非。可建桥归建桥,它还把路旁好好的金属护栏全拆掉,并换成水泥的。就算要换护栏,还把路上原本一点事儿没有的沥青全铲掉重铺,留下无数碎石坑,而且不时有钉子出现,若不留神就得扎胎!!这下丧了,原本以为是乡村土路,没想变成越野冲山路,还有暗器!我用的是1.75光头胎,骑起来更是费劲。幸亏有避震叉,不然十几公里的强烈颠簸下,双手都得残废。更郁闷的是,身边车来车往,扬起浓浓灰尘,吸也不是,不吸也不是。这时我心里很是抓狂,明明身边是阿尔卑斯,但根本无暇欣赏,眼睛非被逼着用来看这破路!你妹,可不要告诉我这也是广东援建的,咱家那边修路可没这么坑爹!

      好不容易骑了15公里大烂路来到龙亚村,差点没把我中午吃的都颠出来。龙亚村到波密的15公里已快修好,路面都已被铺上新沥青,终于可以重新赏景了。当川藏公路来到龙亚村后,路两旁出现了连片的青稞田。这里没有了牦牛,取而代之是藏民饲养的一只只黑色的藏香猪。

      龙亚村到波密的这段田园雪山景色又比从然乌出来那一路增色不少。满眼都是颜色的层次变化。尤其在枯黄的高原连续呆了十多天,这么大片绿色更是养眼。天色尚早,我可待在龙亚不想走了,离开了川藏线,深入到田里头取景。终于被我逮到了下面这张,现在一直作为我的手机桌面。我本想用它作电脑桌面,但这图颜色过于艳丽刺眼,很影响电脑使用,只能作罢。

      时间不早了,走吧。但龙亚村到波密这段路上,我根本骑不快,因为不舍得骑那么快,以休闲的速度慢慢地骑,生怕错过每一个能看到的画面。
若不是有面国旗,你真以为在阿尔卑斯
随着无数冰雪融水带着泥沙汇入,帕隆藏布江开始变得浑浊
快到波密时,遇到4000里程碑。记得3000里程碑还是在相克宗

      终于,我还是来到了波密。大部队早就来到了,女士们已在准备晚饭之中。这一路横跨横断山脉不容易,在明天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休整日。拉萨近在眼前,大家都很是开心,晚上在院子里喝着啤酒聊天,直到深夜才睡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95

社区QQ达人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12:18:5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Day 18 波密休整

      在过去的二十多天里,2017年5月18日这天是第一次睡到自然醒。这天难得休整,本想到附近什么地方转转。但起床后发现天色阴暗,顿时庆幸昨天骑过来了,不然那一路的阿尔卑斯配上大阴天就太可惜了。天阴,自然也没到处转的欲望。波密城一眼能看到头,自然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开车去墨脱?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当天能否回来是个迷。还是安心在旅馆洗衣服吧。     午饭后,藏香猪到货。王队、蒋哥、四哥开始捣鼓它了。为什么四哥一定要来波密休整?就是因为这只藏香猪。因为藏香猪要提前一天订货,还得花半天时间烤熟,所以也只能靠休整日才能吃得上。待藏香猪烤好,晚饭开始。藏香猪的味道不好也不坏,但川藏线艰苦,难得可以大块吃肉,当时我也吃了不少。除了藏香猪,还有其他配菜,昨晚和今晚的饭菜都是蒋哥炒的,可没想到蒋哥做饭的味道绝对是大厨水准!而在波密的这两顿饭是我这次一个多月的旅程中,味道最好的,至今也还记得那味道。
藏香猪

王队与蒋哥

为什么他们非要把这图发上朋友圈

左至右:江哥、东哥、老王、方姐、刘姐、四哥、林哥、亮哥、梅姐、王队、蒋哥、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689

社区QQ达人

20#
发表于 2018-1-2 13:21:13 | 只看该作者
在我所有的看过的攻略里,然乌到波密的这一段LZ拍的是最漂亮的,我十一走的时候感觉平平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