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域猎奇——新疆是个好地方:骑行嘉峪关——新疆

  [复制链接]
15#
发表于 2013-3-7 16:44:52 | 只看该作者
哈密瓜,一块钱{:soso_e102:}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四级骑士

Rank: 4

积分
1175

社区QQ达人骑车游过北京骑车游过河北骑车游过西藏骑车游过四川骑车游过陕西骑车游过河南骑车游过山西新浪微博达人

14#
发表于 2013-3-7 16:43:2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我计划明年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316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6:40:52 | 只看该作者


       从锁阳城出来,这时所带的水已经喝完了,到附近的村子里找了一户人家打了一些水,喝了一口,清澈的自来水碱性很重,喝在口中很不适应,这里的人却是世世代代喝着这些不纯净的水成长生息。
       那一片一望无际的红柳林让我留恋着,真想在这里多停留一段时间,可路还在延伸,我必须前往下一站,去探索这一路上的奥秘。
       翻过黑山重新回到那条前往敦煌的路上,路边用来灌溉庄家的机井正在喷水,又是几天没有洗脸了,拿出毛巾和水壶向机井走去,扒开草丛蹲下把毛巾往水中漂了漂,隐藏在阴暗潮湿的草丛中的蚊子马上冲了出来叮满了我裸露的手脚,疯狂的吸食着我身上流淌的血液,面对着这些成千上万的吸食者,我只好拔腿逃奔,向寸草不生的戈壁上跑去,边跑边拍打,手上和脚上粘满了蚊子的尸体和黏糊糊的血液,蚊子依然不顾一切的向我扑来,似乎非要吸干我的血液不甘罢休,我只好骑上自行车,凭借着骑行的风速将蚊子甩的远远的,直到安全地带才放慢速度慢慢骑行。骑行了20多公里,前方出现了一个收费站,这里就是瓜州与敦煌的接壤处,路边摆了长长的瓜摊,瓜州是中国唯一以瓜命名的城市,这里的蜜瓜、锁阳和甘草远扬国内外,而且物美价廉,只要1元钱一斤,来往的车辆和游客都会在这里买些蜜瓜,成箱成箱往车上搬。
       一个瓜摊的大姐看到骑行者的来到,马上招手:“来,辛苦了,吃个免费的蜜瓜再走”。有这等好事?能够吃上免费的蜜瓜,当然毫不犹豫的停了下来,推着自行车走向瓜摊。大姐从挂摊上挑了一个蜜瓜切开,递给我一片:“来尝尝我们瓜州的蜜瓜”。 果然瓜州的蜜瓜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
       天渐渐暗了下来,终于找到了07年冬季徒步经过的一处古锁阳城的烽火驿站,那瞭望台和兵营依然如初,当我站在台下时,往昔徒步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找到当初拍照的角度,相同的地方,拍下相同的照片,不同的是,时间已经相隔多年。
       烽火驿站附近有一条小溪,那片袖珍的湿地上长满了芦苇,本来打算在这片绿地附近扎营休息的,可那小溪的水却有一股浓重的盐碱色彩,记得那年的冬天我在这里露营时还喝过这条小溪里的水的,那时的水却是那么的纯净,为什么现在这水却含有这么浓重的碱性?也许那时小溪里流淌的是融化的雪水吧。这让我有些失望,更让我失望的是那片袖珍的绿洲中隐藏着无数的吸血蚊虫,当它们直到我的来到,一定会扑过来吸干我身上的血。这时已经有少许的蚊虫已经注意到我的来到,拼命的钉在我的手上和脚上不肯放口,随便一拍就拍死了,但它们依然钉在我的手上不肯放口。
       只好悻悻的离开这片在那个冬季让我留恋的袖珍绿洲,那时这片袖珍的绿地是那么的美,是那么让人心醉的绿地,奔涌流淌的雪水和枯黄的芦苇相衬出一道多美的景色呀。而现在看到那带有浓重碱性的流水和隐藏着吸血蚊虫的芦苇却感到一阵恶心。
       赶紧离开这片曾经让我留恋的带有历史沧桑感的烽火驿站,这片长满了芦苇的绿地到那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去安营扎寨。
       到达敦煌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在火车站吃了一碗面,备好了干粮和水,准备到莫高窟里面去扎营的,这样可以让我节省不少时间和行程,游完莫高窟之后可以回到敦煌市区在国际青年旅舍好好的休息几天。
       星期六的下午有很多敦煌市的骑行爱好者在这条路上骑行,一位骑行者跟上来跟我聊天,他告诉我他在敦煌市体育部门工作,本来不喜欢骑车的,自从顺风车行赞助了一辆自行车给他之后他就喜欢上了骑车,现在每个星期都会出来骑行一段时间,特别是周六周日。明天等我游完莫高窟之后进入敦煌市区之后去顺风车行找黄老板,他和黄老板一定好好的接待我一下。
       已经一起骑行了7-8公里了,从后面赶上来一辆越野吉普车,车上的人一看我的装备就知道我是要进莫高窟扎营的,从车上下来告诉我他们是敦煌博物院出来巡逻的,莫高窟里面是不容许露营的,而且这公路两边都属于敦煌博物院的管辖范围,让我们返回敦煌去。骑行爱好者笑了笑说:“这博物院的人真够有眼光的,这么多骑车的他都不拦,就知道我们是进去扎营的”。于是他也没有再往里面骑行,跟着我一起调转车头返回敦煌市区。返回的路上他打电话给顺风车行的黄老板等着我们回去,这时顺风车行的黄老板正准备下班,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在车行里苦苦的等候了一个多小时。
       受到顺风车行黄老板的盛情款待,一起吃完晚饭,在敦煌国际青年旅舍落实好住处,这才知道原来在瓜州和敦煌收费站那个瓜摊大姐是黄老板每年给她200多元钱,让她接待全国经过这里的骑行爱好者。临别的时候,黄老板用那种带有西北豪情的语调对我说:“你离开敦煌的时候再来一趟车行,我们帮你好好调试,保养一下车子”。
       一进入敦煌国际青年旅舍一下子轻松了下来,好好洗了个澡,毕竟好几天没有洗澡了。
       第二天卸下自行车上的所有装备,轻装上阵去瞻仰莫高窟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宝库。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汇聚成扬名中外的艺术宝库。敦煌曾经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在海上丝绸之路还没有串通的时代,历史上的敦煌就好比现在的上海、广州和香港一样,经济贸易非常繁荣昌盛。
元代以后敦煌逐渐被冷落直到荒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道士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王道士发现了一座宝藏国人却没有一个人懂得欣赏,直到英国探险家斯但因的到来,才有一位真正懂得欣赏莫高窟艺术的人来到了,有了真正懂得欣赏这些宝藏后,王道士以现代人认为是非常低廉的价格卖给了斯坦因,用这些钱重新来维护修缮莫高窟。当藏经洞的宝藏在国外展后,引起了世界的震惊,而中国人却依然不懂得欣赏和珍惜这些价值连城的惊世宝藏。法国人伯希来了、日本人橘瑞超来了、俄国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以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购买大量了藏经洞文物,当中国人逐渐苏醒过来的时候绝大部分藏经洞的宝藏已经收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博物馆内,现在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散落在民间。
在余秋雨的一篇文章中痛心疾首的责备王道士,似的王道士似乎成了一个坏人,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从黑白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的破败景象:栈道塌陷,门板破落。是王道士用卖宝藏的钱对洞窟进行了维护保养。至于被人诟病的使国宝流失,那也许是好事,如果没有斯坦因的来到,为敦煌艺术在世界打开了一道窗口,让敦煌艺术享誉全球,我们难道不应该感谢斯坦因吗?现在之所以还能看到这些虽然是临摹的画,如果不是王道士将这些宝藏卖给懂得欣赏敦煌艺术的斯坦因,那么这些宝藏可能就永远消失了,现在我们恐怕连临摹画也看不到了,想想从那时到现在一百多年里,中国都发生了多少战争和政权更替。这些文物不毁于战争,能逃过文革么?王道士除了卖给外国探险家一些,当时还剩下一些,中央下令运去京城,然而到现在除了少数几幅散落在民间以外,再没有人直到这些宝藏的下落。艺术不分国界,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感谢王道士和斯坦因,是他们为敦煌艺术宝藏在世界上打开了一道窗口,使得莫高窟世界瞩目,才使得莫高窟没有受到进一步的破坏。
       我曾经到过宁夏中宁县的石空大佛寺,当我看到那被毁掉的唐代石窟内心中无比的心寒,我们有什么权利去指责王道士和斯坦因?王道士曾经是那么热心的把他发现的宝藏送去官方,可没有一个人懂得欣赏这些旷世珍宝的价值,直到西方探险家斯坦因的到来才找到了莫高窟的知音,国人不懂这些旷世珍宝的价值呀,在那世界混乱,交通及其不便利的情况下,斯坦把这些证明古丝绸之路中西文化遗留下来的珍贵宝藏运出了国外,才得以让莫高窟艺术扬名海内外,正因为莫高窟到了举世瞩目,除了那些被不适当的方式运到国外和散落在国内民间的以外也使得莫高窟被保存了下来,不像宁夏中宁县石空大佛寺石窟那样毁于一旦。
       80年代初深埋在宁夏中宁县双龙山万里长城下被风沙掩埋的石空大佛寺石窟被一场风沙刮出地面,使得深埋于地下千年的宝藏重见天日。宁夏文物管理部门曾经对其进行过清理挖掘,随后由于没有妥善保护,80年代末被一些文物贩子盗走盛唐时期的佛像头、手、脚,当我走进石窟,看见没有了佛头、佛手和佛脚的佛像躯体,内心无比的心痛,这些石窟这些壁画为什么没有被当做重点文物保护起来,难道是斯坦因没有来过的原因吗?
       一进入月牙泉就感到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如今的月牙泉附近修了一个蓄水池,跟我几年前徒步到这里变化真的很大,路两边新增加了许多现代化设施,看起来似乎跟沙漠圣泉的景色有些格格不入,也许是我用一种恋旧的情怀和观景的态度来欣赏焕然一新的月牙泉景区吧,让我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会在月牙泉边上新建一个蓄水池,而且种上那么多妖艳的花草,在我眼中的月牙泉应该是古朴而自然的出现在我的眼前,而不是现在这样经过了许多人工修饰景象。令我欣喜的是,当我走到月牙泉旁时,月牙泉依然以原貌展现在眼前。踩着沙丘走两步退一步的爬上鸣沙山远观敦煌全景,然后从山的另一面走出月牙泉景区,忽然在沙漠与绿洲的接壤处看见一位精瘦的老人偷偷摸摸的蹲在草丛中观望着,我一时搞不懂这位老者做什么的,难道是逃票的?踩着鸣沙山的沙子一步步向下滑行,老人依然鬼鬼祟祟的盯着景区外面的动静,并没有发现我从背后向他走来。当我离他还有10多米的时候,当他听到后面的动静,首先是一惊,然后拿起手中的扩音器向我喊话,他以为我是逃票进入景区的游客,并向我讲明没有门票进入景区是要罚款500元钱的,这时一对情侣准备爬翻鸣沙山进入月牙泉景区的,都已经爬到半山腰了,由于我的被发现,才使得老人发现了在另一面山坡上的他们,老人立刻向他们喊话,把他们叫了过来,制止了他们逃票的行为。当老人看了我的门票之后又说,这里是景区禁止游客进入的地方,不管有没有门票都一样要罚款,他以恐吓和讹诈的声势吓唬着我们,并以这种虚张声势的方法吓唬着那些企图逃票进入景区的游客,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的放走了我们。
       从月牙泉回到敦煌国际青年旅舍,同房的一位长春女孩子问我要不要一起去莫高窟,很遗憾我已经去过了,我忽然想起莫高窟有邮政所,而自己去的时候没有带上用来盖邮戳的旗子,马上要求长春女孩去的时候顺便给我盖上邮戳。本来打算在敦煌国际青年旅舍整理好文章再走的,结果忘记了续房费了,住的床位硬生生被新来的广东女孩给预定了,只好把一些负重的装备暂时寄存在旅舍,骑自行车到玉门关去扎营,告诉旅舍前台如果同房的长春女孩回来了,就让她把我的旗子交到前台保管,我去玉门关、阳关、雅丹大概要四天才可以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406

社区QQ达人

12#
发表于 2013-3-7 16:17:21 | 只看该作者
LZ真汉子、、、就是图少了。文字太多。。。LZ多上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378

社区QQ达人骑车游过北京骑车游过天津骑车游过河北骑车游过山东骑车游过江苏骑车游过安徽骑车游过上海骑车游过浙江

11#
发表于 2013-3-7 14:48:13 | 只看该作者
粗旷也是一种美,真的挺漂亮,佩服你的行动。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31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3:06:43 | 只看该作者


       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因盛产的蜜瓜而得名,初唐时期,瓜州被作为行政建制的名称正式沿用。康熙末年清政府平定葛尔丹叛乱后,改“瓜州”为“安西”,意为“安定西域”,寄托了平定西域之乱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设置安西直隶厅,后改为安西府、安西直隶州,至民国二年(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县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200628日,民政部批准:同意将甘肃省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
到达瓜州县城的这天晚上,在瓜州县城找到一家湘菜馆,要了一份“泡椒鸡杂”,半个多月没有品尝过家乡的味道了,吃到米饭的时候,食欲马上就上来了,竟一口气吃掉了5碗饭,还是家乡的味道美呀,这半个多月来我还没有适应西北的饮食习惯。结账时总共38元钱,泡椒鸡杂28元,米饭2元钱一碗,费用有点过高,如果吃西北的面食的话,这差不多是我一整天的饮食费用了,看来应该要适应一下西北的面食了,在甘肃吃一碗炒面片只要9元钱就能够吃得很饱了,但我吃了5碗米饭似乎都没有吃饱呢。
       面片是西北地区群众最喜爱也最普及的一种面食,也是我进入甘肃后最喜欢的一道食物。一般只要8到9元钱一碗。面片做法简单易行,可以不用工具,一般是先将面揉好,或切成短条,或者先团成饼状,待下锅时再切成短条,锅里煮好相应的蔬菜、肉等后,两手将短条面压开,拉长,一手拿面条,一手揪为方块下到锅里。
甘肃,青海,宁夏以及靠近西部的陕西人不论男女,一般都是下面片的好手。那手底下,面片如秋天的树叶一样,纷纷而落,一会儿,一大锅面片就下好了。当然,下得好的揪出的面片如手指甲那么大,薄而匀称,叫作"指甲面片""雀儿舌头"。下得差的揪出来的面叶大而厚,并且大小薄厚不一,形状也不正规,人们讥之为"拦嘴面皮",意思是面叶大得放不进嘴里。
离开瓜州县往敦煌市方向骑行,向骑着三轮摩托车的回族妇女问路,她告诉我到了一直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就是去敦煌的路了,不要往山上走。在路边买了一些馒头作为路上的干粮一路往敦煌方向走去。
走出瓜州县城没多元被路边卖蜜瓜的瓜农给叫住了,让我吃个蜜瓜再走。于是停下来买了个蜜瓜边吃边跟瓜农聊天,瓜地就在公路边上,摘下来就在路边摆卖,瓜农大哥告诉我他家的蜜瓜是没有打农药的,要比市面上打过农药的蜜瓜贵一半。从嘉峪关往西骑行的路上,我习惯于每天以哈密瓜作早餐,在瓜州哈密瓜就叫做蜜瓜。
在离瓜州8公里处有一天岔路,一天是平行的路是前往敦煌,一条是上山的路是前往锁阳城。在路口犹豫了一下,转向车头向着锁阳城的方向骑行,翻过三危山,前面出现一片绿洲,公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红柳。又见到红柳,使我异常兴奋。红柳耐旱、耐热,生长在沙漠与绿洲的边缘地区,因其对干旱和高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亦被称作为沙漠中的卫士,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沙漠植物,每到10月中旬那一望无际的红柳像火在沙漠中燃烧,令人心醉。2006年我徒步穿越柴达木盆地从青海的花土沟到新疆若羌的路上,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峡谷红柳沟走到罗布泊南沿时写过一首以红柳喻情的诗《红柳》:
那天夜里
红柳偷偷地哭了
在孤寂的荒漠
坚强并非他的本质
在这恶劣的环境
他必须坚强
远方的绿洲
瓜果飘香
忍不住的诱惑
是对绿洲的无限依恋
在那遥远的绿洲
有一片绿色的海洋
遍地的瓜果徭役着心田
红柳醉了
在茫茫的戈壁
红柳笑了
仿佛又回到了红柳沟畔
红柳亦是骆驼比较喜欢吃的一种植物,在那一望无际的红柳滩上有许多的骆驼和羊群出现,停下自行车,掏出相机走向这片被称为锁阳草原的红柳滩,跟当地的牧民交流了起来。经牧民介绍,这里的牧民全都是汉族人,他们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每家都有十几头骆驼或上百头羊,放牧时由村民们联合起来轮流放养。
走过红柳滩,路边出现了一座古城,难道这就是我要前往的锁阳城遗址?走进古城遗址才知道这是“破城子”, 走下路基,从坍塌的西城门进入城内。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个黑色的石碑,上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破城子遗址”。走到近前,碑下还有一块半米见方的蓝色残碑,上面是略显模糊的三个字“常乐城”。环顾四周,城墙已经破烂不堪,有些地方几乎就是残垣断壁。
到达锁阳城镇向人打听锁阳城遗址在哪里,有的说10公里,有的说20公里,到达锁阳城遗址时才知道足足走了有30多公里的路程,路上由于自行车出现故障修车花了不少时间,到达锁阳城遗址时已经天黑,正在这里修建景区设施的民工留我吃了晚饭。
第二天进入锁阳城遗址,城墙慢慢的行走着,我该用怎样的心情来面对这座死去的城?那一座座残墙断臂横瘫在戈壁上,偌大的一个城被沙漠化了,那一堆堆的黄沙似乎要将这座城的躯壳掩埋,那满地的瓦砾可以知道这里曾经的繁荣兴盛,而如今呈现在眼前的却是满目的荒凉。锁阳城呀!经历了多少苍凉与时代的变迁就这样死去,留下一座城的躯壳让人们去祭祀。
锁阳城是丝绸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在河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诸方面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完好的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沙漠化演进过程的典型标本。一座城,起于战争,亦毁于战火。我可以想像得到,当最后一颗胡杨倒下,这座城就死去了。这里曾经是一片水土肥沃的绿洲,而现在早已成为一片戈壁荒滩。
锁阳城又名苦峪城据史料记载,锁阳城始建于汉,兴于唐,其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过。锁阳城在汉代是敦煌郡冥安县治所,唐为瓜州郡。后历经战乱,明王室闭关后遭废弃。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风格。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筑,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齐地排列于一条线上。锁阳城之名缘于城周围有诸多味美甘甜的锁阳,后人因物命名为锁阳城。锁阳城是丝绸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在河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诸方面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唐武德五年(62)设立瓜州,安史之乱后,吐蕃侵占河西一带,瓜州于大历十一年(776)陷落。后历经唐末、五代、宋初的曹氏及张氏归义军时期,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西夏占领此地,仍名瓜州。西夏亡,州废;明代更名苦峪城,宣德十年至正统六年(1411)重修;成化八年(1472)移哈密卫于此。弘治七年(1494)又有修缮。明末城废。
此城其所以改名为锁阳城,是因为有一段传说:唐代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一路顺利,可是打到苦峪城后,中了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在城中。唐军虽然多次冲击,仍然冲不出重围,只能固守苦峪城。一天天过去了,城中粮草快要断绝,老将程咬金杀开一条血路去长安搬救兵,薛仁贵召将士节衣缩食,并亲自带人挖草根树皮充饥,以待援兵。有一天,薛仁贵发现城周围田地里生长的一种植物和红萝卜一样,名叫锁阳,可以食用,便命令将士挖出来充饥,这里遍地都有锁阳,将士们挖吃锁阳一直坚持到程咬金救兵到来。以后为纪念锁阳解救全军性命一事,就把苦峪城改为锁阳城。
在锁阳城城东约1公里处有一片土塔林,被当地人称为塔儿寺。
  据史料记载,塔儿寺是唐、五代及宋元时瓜州地方官员及百姓进行祭祀的宗教活动场所。可见汉唐时代,这里是很热闹的。
  塔儿寺现存大小塔十一座,寺门南向,东西两侧分置鼓楼及钟楼各一座、僧房数间,院墙正方形,面积10000平方米。寺院中心有大型庙宇建筑台基,其北面有一座高14。5米的大塔,用土坯砌成,白灰抹面。塔顶为覆钵式结构。塔形庄严雄浑,十分壮观。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高僧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路过瓜州,在此讲经说法半月有余。《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唐朝断碑,在寺基内,字画不甚剥落。一面逼真唐体,虽未为唐人之极佳者,而断非唐后之书,因首尾残缺,仅存中段,文义不能联贯而总系大中时复河、湟,张义潮归唐授爵,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万亿京坻,称功颂德等语。其一面,字体流入五代宋初,文义与前略相仿,似颂曹义金之语……”
从锁阳城出来本来打算前往东千佛洞和榆林窟,但自行车后拖车此时已经出现很多毛病,一直让人叫苦连天,如果再这人烟稀少的戈壁上再出点什么麻烦的话那就要把一些装备丢弃在这茫茫的戈壁了。希望能够尽快赶到敦煌更换零件,所以取消了前往这两个地方的计划,沿路返回到前往敦煌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316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3:05:10 | 只看该作者
山哥骑行 发表于 2013-3-7 00:42
你带的东西太多了,那样太累

不好意思,我跟你们的旅行时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四级骑士

Rank: 4

积分
1075
8#
发表于 2013-3-7 10:06:5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82:}{:soso_e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四级骑士

Rank: 4

积分
1175

社区QQ达人骑车游过北京骑车游过河北骑车游过西藏骑车游过四川骑车游过陕西骑车游过河南骑车游过山西新浪微博达人

7#
发表于 2013-3-7 00:42:47 | 只看该作者
你带的东西太多了,那样太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316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00:20:28 | 只看该作者
jian95 发表于 2013-3-6 21:06
拖车不结实!用过!

那辆使用的拖车,从淘宝看的时候似乎很好,而且价格便宜。在城市里玩玩不带装备还可以,只走了两百多公里就让我叫苦连天了。贪便宜还是自己吃亏呀,耽搁了行程不说,还花了不少冤枉钱。对自行车的损耗也挺大的,到了乌鲁木齐以后直接就报废掉了。幸好在乌鲁木齐休整时购买配件时遇到淘宝的驴车行的老板赞助了这款拖车,到现在一直都用得非常好,再也没有出现过毛病了。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k.1000775.1.192.4L6gH0&id=159955068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