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查看: 541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六骑行房山皇姑坨旅游风景区

[复制链接]

四级骑士

Rank: 4

积分
1001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25 09:3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x
        皇姑坨旅游风景区位于著名的磨盘柿产地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的东山腰中,与佛教圣地云居寺同属一个山脉,因唐玄宗第十八妹曾在此修行而得名。 风景区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景点内芦苇园非常壮观,树木茂盛,双龙泉泉水清澈,还有唐代摩崖石刻、古石臼、吹风石、乱石滩等多处景观。皇姑坨是中外广大游客观光、考古、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名字来源


清朝初期,有一个很小的村子。相传在老汗王努尔哈赤占领沈阳后,打猎来到此村,村女黄桂被老汗
皇姑坨风景区

王收认为干女儿,死后葬在村子里。于是,此村便叫黄桂屯,一直到清朝末年,黄桂屯属于沈阳县的一个自然村屯。清朝末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日俄战争”,建立了一条窄轨铁路。从新民车站到日本站(现在的沈阳南站)运输军用物资。铁道将皇姑坨一分为二。

  铁道南叫大皇姑坨,铁道北叫小皇姑坨。公元1906年,清政府将这段铁路权买回。1907年,京奉铁路从新民通到现在的皇姑屯,当时名字叫京奉铁路终点,后来又将终点站向城里延伸,京奉终点更名为奉天总站。皇姑坨车站当时改叫皇姑坟车站,后又恢复为皇姑坨车站。清朝末期到中华民国初,当时的沈阳市除沈河、和平两区有建筑外,其余地方几乎都是菜园子、荒地、水泡、乱石岗,而皇姑屯由于铁路的开通,又是终点,所以经济比较发达。

  皇姑坨商会坐落在现天山路三段,商会所属的商号、货栈、药房等有30多家。饭庄、油坊表店、银匠铺、刻字社、照相馆、邮局等多处。山竽(音)栈是张作霖的买卖,解放后改为“天山路第一小学”。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当时皇姑屯的小学,都是沈阳市皇姑地区较早的学校,规模也较大。皇姑坨商会小学建于1904年,校董事长皇姑坨商会会长、裕同货栈老板孟树增,此人录近了《满州名人词典》;皇姑坨扶轮小学建于1913年,是京奉铁路局为皇姑坨和皇姑坨修车厂的子女们创办的公办学校;皇姑坨普育小学,是一位姓王的老私塾先生办的学堂,影响较大,现在仍有以普育学校名字命名的胡同叫普育里。皇姑坨还有“皇姑坟”、“积善寺”等,每年4月18日和逢五、逢十都有庙会

  1966年将皇姑区改名为红卫区,1973年又恢复“皇姑坨”。称谓至今。

        皇姑寺


皇姑寺在中国屈指可数。明王应遴王骥德、梁稷,清王士祯王鸿绪、宋荦等文人墨客均有吟
皇姑寺

诵皇姑寺诗作。其中清人查嗣溧所作皇姑寺诗耐人寻味:“皇姑赐号太无名,谁藉尼僧谏北征。留与两宫添玉叶,免教天子作诸甥。” 铜钟号称“擎天柱”四大天王最传神。清康熙年间,皇姑寺毁于大火。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二月再建寺院,康熙五十八年正月落成。康熙帝赐名“显应寺”,寺额“敕建显应寺”,为康熙御笔。显应寺坐北朝南,建有四进院落。第一进院正殿为天王殿。天王殿硬山正脊,悬“显应寺”三字额,系康熙御笔。天王殿两厢塑四大天王神像,面目传神,勇猛有威。天王殿居中供奉弥勒佛,笑容可掬,亲切感人;弥勒佛壁后有双手捧降妖杵韦驮神像。

  出天王殿,东西各有钟楼一座。钟楼中各有一口铜钟,一口是明朝慈寿皇太后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将天顺六年(1462年)所铸铜钟重新翻铸而成,号称“擎天柱”;另一口铜钟系万历元年(1573年),万历帝之母慈圣皇太后率信徒千余人捐赠。两口铜钟形制、尺寸大体相同。现在天王殿已经无存,大钟被存在了大钟寺。

  旧时,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是皇姑寺庙会之期。初一开山门,初八“佛诞日”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初一至初八,来自通州、三河、香河、安次、武清、宝坻、蓟县、宁河等京东八县的香客,纷纷到吕祖殿焚香礼拜,边拜边唤“吕菩萨”,大殿里香烟袅袅,呼声不断。再加上逛庙会的、卖吃食的、撂地摊卖艺的,每天庙会上有数千人。

  初九以后,庙会人流逐渐稀疏。四月十五关山门。到皇姑寺进香的除善男信女外,还有高跷会、少林会等民间花会。引人注目的是高跷会,皇姑寺山门前是金沟河故道,进山门要上高台阶,只见高跷会足蹬三尺多高的高跷随着锣鼓点上高台阶,如履平地,令人叫绝。

        摩崖石刻


徐自强、吴梦麟在他们的新著《古代石刻通论》中认为:“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字体包括篆、隶、楷、草、行等,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人物生平、历史医药和水利等方面的内容。

  在皇姑坨风景区,摩崖石刻有109处之多,且荟萃了历代名士墨客之多体书法力作。主要分布于倪翁洞、鼎湖峰、小赤壁等处。皇姑坨风景区的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双龙泉
        皇姑坨风景区双龙泉,两眼泉遥遥相对,躺在双龙开满红色杜鹃花山峦的怀抱中,静静地哺育
双龙泉

着泉边依山傍泉的双龙村,默默地孕育了易门职教文化。泉滩两岸郁郁葱葱,古老的榕树坚毅地向泉边生长着,似乎在用毕生的力量拥抱双泉。

  树干苍劲,布满了风霜;曲伸的树枝似一双手臂,露出不息的追求;枝头抽出的新绿却是鲜活的,青翠欲滴,把双泉点染得绿油如蓝;相伴双龙泉水,写尽了生命命脉的苍郁,倾注了生死相许的信念,以及那种执着的永恒。两岸青山起伏,群峰突兀,在雾色中层次分明地排列着,和着水中的倒影,景色秀丽如画。山不转水转,水不转雾在转,有如梦回。一时分不清是双龙泉水滋润了那山,还是秀美的山峦呵护着这水。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迎风怒放,开得狂野,开得奔放,积尽挥洒自我的个性;朵朵花如同少女的姣好面容,映红了那山林,映红了这泉滩,也映红了双龙人欣欣向荣的好日子。
        芦苇园
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
芦苇园

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漫步、泛舟其间,鸟儿婉啼,凉风习习,苇香扑鼻,野趣横生。农家园是芦苇活动区的一个亮点,水车、牛车、风车、高竖桅杆的农船和船坊尽现农家生活的乐趣;第一代“春来茶馆”再现出当时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踩水车、竹林嬉戏,尽享农家生活乐趣,与芦苇迷宫相得益彰。良好的大自然生态,是追求回归自然“绿色旅游”的极佳选择。美食购物区位于景区出口处,方便游人购买土特产、水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也是品尝芦苇荡特色水产和风味小吃,享受皇姑坨风景区“特色旅游”乐趣的理想场所。

  景区以追求大自然生态,打开水域,视觉上营造浩浩荡荡感觉为设计理念,巧妙地利用原有水域,打开水面,形成烟波浩淼一泓清水,给游客以小“阳澄湖”的感觉,所有陆地,依据当时江南水乡自然地形复原,缓坡接水,移步土动。沿着生动的岸线和水中浅滩,芦苇丛生,从各个不同视角都有浩浩荡荡的感觉冲击力。追求自然、野趣,营造水乡“森林公园”,各个不同的地块,形成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以及万竹岛,同时追求“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绿化与芦苇构成一个协调、和谐的大自然生态景观,春是桃红柳绿,夏是荷藕飘香,秋是杏林尽染,冬是雪融芦花,四季如诗如画。令游客真切感受乡村田园风味,恍然置身男耕女织,牧笛声声年代。抛一鱼钓,悠然垂钓,摘一把蔬菜,或亲自下厨,或点旺碳炉烧烤,其乐融融。漫步竹亭竹廊赏景,坐飞艇犁破碧波冲浪,乘画舫听丝竹悦耳。蓝天、碧水、绿芦使你感觉到空气是甜丝丝的。

为积分拼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四级骑士

Rank: 4

积分
1001

社区QQ达人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20:54:54 | 只看该作者
去过了,已经荒废了
为积分拼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四级骑士

Rank: 4

积分
1021
3#
发表于 2011-4-13 13:39:04 | 只看该作者
两周前去了张坊,看到了新建的仿古城楼和戏台,在商业街走了一遭就回来了。不知道有个皇姑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375
4#
发表于 2011-5-31 01:10:06 | 只看该作者
多年轻,都有两颗滚烫的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378

社区QQ达人骑车游过北京骑车游过天津骑车游过河北骑车游过山东骑车游过江苏骑车游过安徽骑车游过上海骑车游过浙江

5#
发表于 2011-12-21 15:10:03 | 只看该作者
痛恨小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