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楼主: 华山论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车返乡——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

[复制链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05:05:45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羊倌,老羊倌与汪大夫交谈说:“我今年八十多了,重孙子已这么高了。”他用手比划着,继续说道:“孩子们不让我出来放羊,怕村里人笑话,说他们不孝,也怕我出来摔倒……,可我要出来,活动活动,人精神、吃饭香。”


      “羊群跑散,你能赶得过来吗?”汪大夫问道。“我可跑不动,可有它们那!”说话间看到两只狗跑了过来。“别撵了,过来!”老羊倌把狗招呼过来了。


“放羊全靠他们啦,早晨出去赶着放羊、羊群跑散撵羊、吃草回来再把羊群赶回羊圈。”看着老羊倌的夸奖,两只狗似懂非懂地望着主人,我急忙拍下这个镜头。


        与我们交谈后,老羊倌自己还没吃,拿出干粮袋,掏出烙饼喂它的狗狗。


       边喂边说,黄狗老了,八岁了,不爱跑了,我又养了一只小黑狗。


        看到老羊倌喂狗,看看表已一点半了,一路上没饭店,只好吃自己带的干粮。


      手机响了,老伴说:“你们中午吃什么,发张照片给我看看。”于是拍了这张照片发了回去:“这就是我们的午餐。”


        填补点儿后,小佟说:“走吧,估计到武川还得两小时。”临走时意犹未尽地又拍了这么一张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9-15 04:48:51 | 只看该作者

         离开村庄,骑行到前面,好一片花海。


       骑到地边,看看不像什么花卉。


       小佟拍了张特写说:“这是荞麦”。原来荞麦是短日性作,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而武川的气候条件也正好适宜荞麦的生长。荞麦性甘味凉,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的功效,因此荞麦磨成面可做面条、饸饹、凉粉等食品,是北方人喜爱食物。更可贵的是荞麦的种子呈三角菱型,取芯留壳,是做枕芯的绝好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永不变形,可塑性强,冬暖夏凉等特点。因此说“荞麦枕有清脑明目,清热安神,促进睡眠等功效。


       拍完特写,小佟嫌在地边取景不佳,于是深入荞麦腹地看看。


老石在荞麦腹地的留影。


     小佟也来了一张。


     我给汪大夫在地头以荞麦地为背景的拍照。


        荞麦地前还是葵花地,这葵花正处在葵花中期,这葵花即使熟了品质也好不到那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04:10:02 | 只看该作者

      下午3点我们从哈拉沁沟翻越了大青山(即阴山,在呼市段称之为大青山),骑行74公里(实际上是绕路了,走武川公路骑行40公里左右即可到达。)到达武川。到了武川县可可镇(县政府所在地)小佟直奔银楼旅馆,这是当年的下乡知青在武川开的一个小旅馆。


      这是一位女知青,前几年丈夫去世,她和老母亲开个小旅馆维持生活。我们四人给开了3个房间。小佟、老石住双人间,汪大夫也安排了个双人间。


     这是我住的单间。


        这是楼房的后院,我记得这曾经是菜市场、后当过停车场,现不知做何用了。从呼市出发时天气预报说:这两天有雨,可一路上天气晴好,晚上淅淅沥沥下雨了,早晨雨过天晴。阳光已照在房顶上了。小佟说:今天上午去我下乡的农场看看,中午回武川吃饭后返回呼市。临走时小佟把房钱给店老板,可人家说什么都不要。


  离开武川我们武川北上,途中我们问:店钱给人家了吧。小佟说,给了几次,推推搡搡给不出去。他这么一说,我们觉得真亏欠人家了。


      离开县城不远,远远的我看到一建筑物上有“中国燕麦博物馆”的字样。


       看着我们骑车已远去,我急忙拍下这几个字,追他们而去。在这建“中国燕麦博物馆”说明我们多少年来呼市人吃的莜面就是货真价实的保健食品——燕麦。


       昨晚下了雨,今天雨过天晴,空气分外清新。武川海拔1580米,骑到这海拔1660米,高原地区天高云反而感到低了。虽再见葵花地,我们看看没下车,一骑而过。尽管快速骑过,我还是看见有一株葵花长的特别高,鹤立鸡群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04:44:31 | 只看该作者

      骑到这,前面领骑的小佟突然停车。


      原来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公路又引起他的拍照欲。


       他拍了照,美女当然不能落下。


      “大头号”!“大头”二字让我想起了我的狗狗大头。


    这就是我的狗狗大头在大青山上的留影。


        
     “小安字号村” 在武川经常看到以“号”字命名的村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武川地界位于大青山北麓,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牧地,元朝时,相当多的村名均为蒙古语(音译)命名。例如:乌兰不浪(红色的河)、哈拉吾素(黑水)、得令不浪(玉泉)、腮忽洞(好井)、哈彦忽洞(两眼井)等。以地形特点为村名。如厂汗桃力盖(白石头山)、东达吾素(中间有水)、耗赖山(咽喉形状)、哈拉合少(黑石头山嘴)、什兰哈达(黄色石头)等。以石头堆为村名的。如黑脑包、脑包、厂汉脑包(白石头堆)。
    到了清朝,特别是清末,因财政拮据,放垦牧地成为财政的主要收入。武川地广人稀,于是朝廷发卖官地后,以数字序号命名,买地者就在居住地开地农耕,于是村名便以卖出的官地序号为名,如头号、二号、三号、四号……九号、大正号、人字号、安字号、小安字号等命名。


       看看吧这地在二百年前,也就是广袤无垠的牧区,卖出后成为现在的良田。


      于是买地的人们逐渐摸索出适应高原地区生长的莜麦、土豆、向日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9-18 05:28:52 | 只看该作者

     骑到这我们就要向西拐了,去厂汗木台。


       看又是一个以号命名的村。


     这一段虽然修路,但还不难走。


     这是什么?哦,知道了!牧民将草打好,捆成方方正正的草垛,便于装车运输,也好储存。


      可这草垛怎么能打得这么整齐瓷实?小佟说是打草机打的。联合割草机边割,边打成垛。


      确实我们只见过装在车上运输着的牧草,从没见过草地上打成垛的。这回开眼了,就在地中的草垛上照相。


     老石也过来照一张。


       你们都坐着,我卧着来一张。这一卧,不对了,发现这不是牧草,而是麦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9-19 05:06:38 | 只看该作者

      上午10点16分,小佟停止了骑行的脚步喊道:“我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走,去看看50年前我生活的地方。


     看到一间已没有房顶的建筑小佟说:“这是我们农场的公共厕所。”


       厕所对面是我们的农场。


    “来,故地重游,先給我照一张。”


       “这就是我住过的宿舍!”


        房间内人去屋空。小佟感慨道: 离别40载、近日(30号)回“故乡”。人去屋破井荒废,昔日情景不再有。曾记得:当年正值十八九(岁),天南地北相聚首。兄弟姐妹同吃住,热闹非凡无忧愁。你哭我笑不记仇,其乐无穷度春秋。往事不堪再回首,闲暇之时回故土。人不亲来土还亲,岂能忘记故乡人?


       看到自己“战天斗地”的地方,如今杂草丛生,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看到这口井,小佟脑海中浮现出当年是他带领着十八、九的青年在这挖井,十几米深,日日夜夜,直到见水。从此他们解决了生活用水。50年井犹在,人已老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5:0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9-20 05:04 编辑


       看完宿舍到院西看看。


       院西有一片马铃薯地,小佟说:“看看土豆熟了没有,熟了带几个回去尝尝,”在汪大夫与老石挖土豆时,


     小佟意犹未尽地说“在这再给我拍几张。”


       远景有了,再拍张近照。


      好了,生活、工作,不!当时叫“战斗”了几年的第二故乡里里外外看了个遍,该说再见了。


  装好土豆,走了!


      在村里遇到当年老相识,自然要多谈几句。


       回的呼市看看回第二故乡的照片,小佟浮想联翩,于是写下第二首《回故乡有感》:
             离别40年、弹指一挥间。
             百十多里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昔日莺歌燕舞,今日杂草荒芜。
             遥想当初年少,青春要献农场。
             面对黄天厚土,发誓扎根永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知识改变命运,有幸再登校门。
             插队4年锻炼,身心受益终生……,,,
                               (写于2018年9月1日秋雨绵绵的16点5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04:4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9-21 04:44 编辑


      “厂汗木台” 这就是小佟的第二故乡。


        再见,厂汗木台;再见,第二故乡!


       第二故乡50年了,变化真大,原来弯弯曲曲的小路,现已修成水泥路。


不变的是,种的庄稼仍是莜麦、


      马铃薯。


      可庄稼地里增添了大型喷灌机,还有巨型风力发电机。


      在这片广袤的沃土上,有眼力的开拓者要在这种植价值不菲的黑枸杞。


        这是他们的宏伟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05:23:43 | 只看该作者

    早晨出发时,小佟说:“今天也就走个40多公里,估计11点多就能返回武川。可现在已经12点多了,码表显示已骑行52公里了。于是着急的小佟一马当先跑的没了踪影。在一小爬坡上,汪大夫骑着没带电的山地车上来了。


     老石殿后。


     风景如画,不得不令我停车拍照。


      这真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羊儿在吃草。


    农牧区在这和谐交融。


      下到坡底,小佟停了下来。


       蓝天、白云、风力发电机、果实累累的葵花地。


        天气好、风景好、清新的空气,心情自然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04:47:18 | 只看该作者

    那就每人照一张。


    老石不爱照相,在我们的招呼中也走进了葵花地。


      看这葵花饼多大,赛过洗脸盆了。


        是吗?拿我的手做参照物看看。


     在葵花地玩够了,快回武川吃午饭。


      农民在收马铃薯。


      现在收马铃薯可省事啦,拖拉机翻起马铃薯,人们就管装袋就行了。


        我和土豆合个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