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楼主: 华山论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狗狗陪我去骑行

  [复制链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7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5: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11-13 05:24 编辑


    继续前行,又走了二十多分钟,我们仍然能看见澜沧江。只不过它变窄了,或隐或现。注意,仔细远看318公里窄的就像一条线了。是的,你见过这么高的山吗?要知山有多高,来西藏吧,来雪域高原,她会给你惊喜,她让你见识了什么叫高山峻岭。


      今晚就住在觉巴村了。这专门为骑友开的旅店,照例一人50块钱,包吃住(今晚的晚餐,明早的早点)吃完饭,回到宿舍,我打开了手机。喝!又有短信了(骑行途中为了安全,一般电话、 短信不接、不看。有时停下来了,不是不接,手机放在驮包里,有铃声没听到。)纪平来的:“……你们走了九百多公里路了。……原来我对你们有点担心,现在我对你们有信心了。祝你们再成功!”纪平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她告诉我说:“她在网上看了《老高单车骑行西藏视频全集》及其他人骑行西藏的帖子。”她看到他们的苦、累、险、难。在实在难以坚持骑行的情况下都不同程度选择了短途搭车。她是怕我们也坚持不下来,特别是还带了一个老年女士。看了短信,更坚定了我们骑到拉萨的决心。嗬!我又看到一条短信。是李士雄老师发来的:“我们都是高龄人,身体素质降低,或许还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疾患,你们多保重,计划好行程,不贪路,早行早歇。身体不适及早治疗,不带病骑行!谢谢李老师的关系、提醒。后方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关注、支持、鼓励。坚持下去,没的说!


             第十六天 5月25日    觉巴村(海拔2650米)  ——    觉巴山(3930米 )   ——   荣许兵站(4046米) 行程:41公里
   今天路程虽然不长,但几乎全在4000米左右的高山上骑行。缺氧、爬坡困难肯定少不了。好在我们早有思想准备,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昨天告别澜沧江 ,已经爬了17公里的山路,今天要继续爬坡,要翻觉巴山。大货车行驶在陡峭高山公路上。



     在爬坡途中,我把车档调成1:1,奋力登骑。海拔高、气温低,在这你再用力登骑,也不会出汗。这样就不需要带太多的水,要带也必须用保温瓶带开水(高原地区开水温度也不会太高,八、九十度吧)我们一般都把 “红景天 ”泡在保温杯中,当水喝,预付高反。登骑速度慢,骑一会儿,就会感到气不够用了,我就使劲深呼吸,缓解体内供氧的不足。就这苦累、疲乏也没挡住我们对高山峻岭的观赏。在澜沧江边(海拔2600米左右,我们看到田里的青稞都黄了,一副丰收景象;到了山上(海拔3500米左右)青稞绿绿的还看不到麦穗。真是一日三季,一天三秋。山上的青稞,绿绿的一片,还没长高呢,别说抽穗打籽了。爬着、爬着我们发现这的坡不但陡,而且弯也很多,我们甚至怀疑 是不是到了 “72拐”,可仔细一想,不对!“72拐”是下坡,而我们一直在上坡。我想,幸亏是上坡,如是下坡这与“72拐”有一拼了。
   

     越接近山顶,不知是山路陡了,还是人疲乏了,反正是骑不动了。休息休息看看我们骑过的盘山道,挺自豪吧。


  休息后,人仿佛又有精神了。继续登骑,这一回是小宝带着小于先上到山顶。先到达的自然要庆贺一下,怎么庆贺?两人说:“简单,来个要合影就行".


       今天,总行程是41公里。翻觉巴山昨天爬了17公里,今天还有9公里的爬坡公路,然后是18公里的下坡公路,到登巴村又开始爬坡,爬了约14公路,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荣许兵站。
   7点出发,10点30分到达觉巴山顶,9公里路程,用时 3个半小时。下山的路,陡峭而险峻。



     18公里的下坡路,转眼间就到了登巴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5: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巴村海拔3440米,再登爬14公里,就能达到今天的目的地:荣许兵站。荣许兵站海拔4046米,比觉巴山(海拔3930米)还高116米。上一次,我们住在海拔4000多米的禾尼乡,只因缺氧,睡觉常常会因憋气而醒来,大口大口地喘喘气而再睡。如睡觉轻,天又冷,那能再睡着!想到这,人们犯触了!住,有了禾尼的经历,实在是不愿意。不住,眼前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离这还有25公里。今天从登巴村到荣许兵站14公里,我们就爬了4个多小时,现在已经5点多了,再爬显然不现实。住下吧。找一家好条件一点旅馆吧。吃完饭,继续爬坡。


      荣许兵站到了这开旅馆的还真不多,可能就是个两、三家吧,就有一家条件还好点儿。是汉族人开的。进门是走廊,通过走廊才可进入各个客房,每间客房一排四张床位。我和小于一屋,他们三人
一屋。自行车推进屋,还满宽敞的。房间虽是实木结构,但墙却是塑钢保温板的。给人一种感觉:这是一座临时建筑。价钱到也不贵。45块钱,包吃住。住下后,我到旁边的荣许兵站看了看,没见着什么人。门两旁有两行字;“高原缺氧,不缺精神。”院内打扫的还挺干净。我只看看,没敢照相。军事要地吗,别找麻烦。



       第十七天   5月26日      荣许兵站(海拔4046米) —— 东达山 (海拔5008米) ——  左贡   (海拔3677米)   行程  62公里
  6点,人们纷纷起床了。小于赖着不起,我叫了几次,才勉强穿衣下地。吃早饭了,大家快吃完了,小于还没动碗筷。什么情况?! 我急忙上前:“怎么啦?”我问道,“没胃口、不想吃。”小于无精打采地答道。“不吃怎么行,一会儿还要爬山。”众人劝道。正说着:“嗷、嗷……,小于干呕起来。看来,小于病了。
   小于又回到床上。大夫老姜过来看看,肠胃炎?昨天没吃什么呀!先歇一歇,看看一会儿能好的不。这时的人们都希望小于神奇般的好起来,吃点东西和我们一块儿走。“滴答、滴答、滴答……”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人们也在焦虑中等待着,可小于还是没精神,感到浑身无力。转眼间八点多了!今天还有25公里的爬坡路,我们要翻川藏线上第一座海拔超过5000米东达山。怎么办、怎么办?我心急如焚! 大家都整装待发,小于身体状况不见好转。我该怎么办?不能叫大家再等了!让人们先走吧!我叫过老姜来说:“别等了,你们先走吧!”  “那怎么行!丢下你们,不行、不行、不行!”一连几个不行。不行,怎么办。我总不能让大家在这再住一天吧。更何况高海拔地区根本不适合我们休息调整。总得有一个解决办法吧。我飞快地转动着脑筋。突然、一个极不情愿的想法跳了出来:搭车!让他们先走,等小于身体好转后,我们俩再搭车追他们。好纠结呀!小宝之所以加入我们这个“老年队”,就是看中了我们 “不搭车”。规矩叫我们破了。这是小宝在“绿野骑行”下写下的“王雨轩不许搭车”



     不过,事后回想,人家小宝的 “不搭车” 是有前提的:“今天没搭车,明天不搭车;除非伤病残,永远不搭车。”(托包罩上涂鸦便是)你身强力壮、无病无痛搭得那门子的车。这小于病了,搭搭车也无可厚非吧。还是“搭车”吧,顾命要紧。想到就办,我马上找到老姜,把我的决定告诉了他。他听了,沉思了一会儿说:“只能这样了,我找车去。”老姜也真是个急性子,看样子他想把我们安顿上了车,他们才走。你还别说,不一会儿,车真找到了。不过300块钱到左贡,凑够五人才走。车就在荣许兵站停着。车是安顿住了。可老姜他们还没走。看他们依依不舍的样子,我再三督促:“走吧、走吧!一会儿,我们又见面了。” 在我的督促下,他们终于上车,走了。望着他们频频的回头、渐渐远去的身影,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他们走了,我又回到小于身边。问问小于,那不舒服。小于说:“还是恶心。” 看看透风的房间,我想起去年秋末冬初在银川,因还没送暖气,小于洗头后受凉。也是恶心,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肠胃感冒”吧。别人因肠胃不舒服、恶心,喝点“藿香正气水”就行,可她就不管用。她就认 泰国产的 “和胃整肠丸”,喝了一会儿就好。我知道,昨晚她又受凉了,可能海拔高、有点高反,肯定没休息好,加上这几天连续上坡下坡,不停地翻山,太疲劳、抗不住了! 唉!找药吧。小于喝完药,躺下睡了。我在街上溜达,10点多了,老姜他们走了快两个小时。老姜给问好到左贡的汽车还在那停着。住在荣许兵站的骑友该走的都已经走了,小于还在那躺着。没事儿,我就和老板娘闲聊起来:“像她这种情况还能走吗?”我问老板娘,“不行!以前也是有个姑娘病了,我们让她住下来,她不听,硬要坐车上东达山。结果,越往上走,她越感到气不够用,到达山顶时,一口气上不来,没了。”不问,我还没当一回事,这一问,问的我焦虑担心起来。
正当我焦灼不安时,随着汽车的隆隆驶过、突然锣鼓声响起。我和街坊一起上街观看。原来军车来了,驶过荣许兵站门前,三个小战士在使劲地敲打着锣鼓,迎送军车。军车过后,我又想起小于。我想,小于不就是个肠胃功能紊乱,引起不适而不想吃饭。只要她能吃点东西,有点体力就能坐车走。住这海拔4000多米,好人也会住出病来。要住,也要住在海拔较低的左贡。不行我得找车去,荣许兵站的车,要走,只要不超过七人,三百块钱包车到左贡,车费每人不超过五十元。如没人拼车,我们俩人走也是三百块,一人一百五十元。正当我和车主谈价钱时,过来一辆去左贡的面包车。



       我拦下了面包车,不巧,这趟从豋巴到左贡的面包车坐满了。无法再挤下一个人了。我只好再等等,如到下午再无人拼车,我们俩也只好包车去左贡与老姜会合。 在海拔4000多米高原地区,虽是初夏,但更像我们这的初春,太阳地比屋里暖和多了,我无聊地在晒着太阳。11点多时,忽然 ,我看到小于从屋里出来了。我急忙迎上去,问:“怎么样?好点没有?” “不恶心了,我想吃点东西,赶他们去!” 好现象,要饭吃,我们就能走了。“你想吃什么,让老板娘做。” “我想喝粥,老板娘说,没有”。熬粥?利薄、量小、费火、费时,谁给你做?面条?省火、省时,看来小于不想吃。吃什么好呢?!我领小于到小卖部,“你看看这的东西,你想吃啥,咱就买啥。” 小于看了看说;“没个想吃的。”唉、这不吃,那不想,病人吗!你还不能说啥,看她能起来、精神了你高兴还来不及,还说啥! “这样吧,你到厨房看看有什么菜,你点菜,让老板娘做。”这一招还行,小于真的到了厨房,找到老板娘,问有木耳没有?  于是,小于要了个木耳、鸡蛋汤、肉丝炒芹菜,这一回,老板娘给做了。因为、一菜一汤要了我们五六十块。 吃完饭,12点多了。小于收拾驮包,准备走了。我去找车。在街边的一栋房内,我见司机背上背着个一岁多一点的一个小孩,正和别人打台球。“现在还没人租车?”  我问司机,“没有! 你们要走? 三百。 ”  “ 我们不去左贡,到山顶你把我们放下来就行 。”  我说。"去左贡吧,三百块。” 司机坚持道。“到山顶,下坡我们骑呀。便宜点吧 ” 因小于想:上坡,因身体还虚弱,体力还没恢复,肯定是骑不上去!但和大家一起骑行下坡,估计问题不大 。真是一个团体,分不开了。司机见我们坚持到山顶下车:“便宜点,二百五。” 司机是藏族,可能不知“二百五 ”是什么意思张口就来。 “ ‘二百五、’ 不好,我们说‘ 二百五、’ 是傻子、愣子。二百吧,二百块到山顶。不行我们不包了” 。司机听到这儿,“好吧,这就走?”  “就走。” 我答道。“ 等我打完这一把。”  有生意了他还不着急!他非要玩完这一吧,可能是输赢还带点小赌注吧!玩到半途是不好走人的。回到旅社,店老板见我们要走,问:“租上车了?” ,“租上了。” “多钱? ” “二百。到山顶”  “租贵了,25公里路,二百块钱,贵了、贵了!”店老板说着、说着。“你说啥?你敢搅我生意?你们汉族……。”不知什么时候,藏族司机突然来到旅社前,骂了汉族店老板不说,上前就要打店老板。我一看,大事不好,这要引起民族纠纷可就是大麻烦。我急忙拉架违心地说:“不贵、不贵,二百块,我让你拉。”这时的我那敢再压价,只能息事宁人。我和小于连拉带拽把司机拉开,并让司机把车开过来。司机开过车后,把孩子从背上解下了,同时又叫来一个帮手,帮助把自行车装在面包车顶上。由于只有两辆车。我们的驮包都不用卸,带着驮包的自行车就这样直接上到车顶上了。司机把小孩抱上车,放到副驾驶座上。带孩子怎么开车?只见司机对他叫来的助手说:“你也上车吧。”快开车时,司机叫助手抱着小孩坐在副驾驶座上。带着孩子开车?好奇心促使我问司机:“ 他妈妈呢?” “跑了!” 听到这,我不能再问了,这又是一个破裂的家庭。一个大男人既要带孩子,又要开车养家糊口。也真难为他了。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爬行着,一会儿,小孩哭闹起来,助手根本哄不住,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还得哄孩子。为了让司机不分心,还是为了……,小于急忙掏出糖果来,递给了小孩小孩不哭了。


估计快到山顶时,我看到了老姜、小宝、老孟正在艰难登骑。我连忙叫司机停车,同时和司机商量道:“让他们把驮包放到车上来吧!”  这藏族司机还真不错,“行、行,让他们放吧!”一听说让他们卸包,小宝可高兴了,要不是海拔近5000米了,他真能高兴的跳了起来。


    小宝第一个卸了包,我帮着老姜也把包卸了。老孟不但没卸包,反而继续骑在最前面。卸了包的小宝骑在前面了。


       疲惫的老姜紧随其后,他们八点从荣许兵站出发,现在已经到下午2点半了,还没上到海拔5008米东达山顶,25公里的爬坡、6个多小时,可见高海拔骑行爬坡是多么的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7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04: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11-15 04:51 编辑

  
     到了山顶,我们不但照付了二百块钱,为了感谢司机捎带了小宝和老姜的驮包,我和小于又掏出了一些内蒙产的牛肉干、奶茶送给了司机,让他们也尝一尝 我们内蒙的特产。山上很冷,藏民在山顶上盖了一间小木屋,他们上山后,我立即让他们进屋,暖和暖和,顺便吃碗方便面。这是小木屋前玩耍的姐弟俩。

     

        小宝、老姜、老孟到山顶躲进小屋,逗留了近半个多小时。小于忙招呼大家出来照相,这空气稀薄,寒风阵阵,实在不是久留之地。出屋人们都在找东达山的标牌,这标牌在哪呢?在地上躺着了。想必是昨晚风大,把它吹倒了。标牌睡觉了,人们总不能躺下与它合影吧。纷纷上山的骑友们为了拍照留念,大家齐心合力把它扶了起来,靠在已吹坏的广告牌上。这就是川藏线上第一座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山顶,这场景有点令人失望吧! 破烂的广告牌、被人扶起的 “东达山 ”,


      就这我们也要来一张。注意:可能昨晚住地海拔高,人们脸显的有些肿了,小于尤为严重。看看老孟、老姜,疲惫都写在脸上了。


      下山啦,飞驰在雪山脚下。到了左贡,合适的旅馆可不好找。宾馆太贵,便宜点儿的,没有小房间。找来找去,小于发话了:“  房间大点就大点呗,我和你们住在一起。” 于是,进藏以来我们五人第一次住在一个房间里。

         

             第十八天    5月27日    左贡 (海拔 3877米) —   邦达  (4120米 )     行程  110公里  
     今天出门还算顺利,平平的公路,是川藏线上难得的一段平坦大道,虽然海拔仍挺高,但路平,人们骑的速度也就快了。忽然,前面有几个小伙儿在抱一条狗,怎么回事?到跟前我们停下了车。小伙儿说:“ 这是条流浪狗,我们喂了点吃的,就跟着我们翻了好几个山头了。我们怕把它累坏,这不、找了个纸箱,打算带着它走。”   “啊?你们带它上拉萨?” 小宝惊讶了。“不!到前面有人收养,我们就送人了。” 好善良的年轻人。小于不由的又掏出一块牛肉干喂了大黄狗。 装在纸箱里的大黄狗。它好像完全懂得人们的意图,坐在纸箱中一动不动。



        带狗的小伙儿驮包让同伴带走了,他带狗骑行。等小伙儿把装狗的纸箱捆好,我们相跟骑了一段。可人家小伙儿,年轻力壮,驮着一条30多斤重的狗,一会儿就骑到我们前面,跟着跟着,他们渐渐远去了。我们跟不上啊!


      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骑行,除了骑友,汽车,很难见到其他人,在这看到马帮,我们精神一振,下车照相。看,茶马古道上,我们又见到了马帮。


       照完相,继续骑行。啊,那是什么? 河,静静流淌着的玉曲河。这可是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流淌的大河。小于高兴了,停车来到河边让我拍照,我们看到小于这么快就恢复了健康,心里真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04: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11-16 04:21 编辑


   快到邦达了,我们看到公路旁,村庄边,藏民用圆木搭起一个个木架。这木架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怎么也想不出它有什么用,直到看到有一木架是堆着青稞秸秆,才知道它的用途那秸秆为什么要上架?我想高原植被稀疏,草料自然显得珍贵,可能是怕野牦牛偷吃吧。

               

          晚7点多,行程113公里,我们终于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 — 邦达。没想到在我们即将住宿的邦达青年旅馆门前,迎接我们的竟然是小伙儿驮到这的大黄狗。小伙儿驮了一百多公里,把它带到了邦达。人们把米饭、肉肠、及肉块堆到了它面前,小于已顾不上联系住宿。进店找了一个不锈钢盆,盛上水也放到他门前。当然,盛它的纸箱自然成了它临时睡觉的窝。

            

    我们根据小宝 “ 攻略 ” 提示,直接进了 “邦达青年旅馆”。没想到这离业拉山仅14公里,翻过业拉山就是72拐。人们都聚集在这,好明天早早翻山。结果,小房间早没了,就剩五人间了。这条件还不错,一楼是大厅,骑友的自行车上百辆都进了大厅。大厅里还有食堂、大圆饭桌,可以点菜、吃饭。二、三楼是客房、虽然房间大了点,但房间内都有卫生间。昨天小于和大家住在同一屋内,不方便是小事。晚上一有人“起夜”,她就睡不着,休息不好了。于是,她自己出去重找旅馆,可转遍了邦达镇,都住满了。没法,将就住吧。


         第十九天     邦达(海拔4120米) — 业拉山(海拔4658米) — 72拐(海拔4468米) — 八宿  (海拔3280米 )   行程   94公里
今早,5点来钟,人们都起来了,收拾收拾就到一楼吃早饭,早饭有炒米饭、面条,大家各取所需。昨天,可能累了、也可能忙于找旅馆,我们住的邦达青年旅舍门前就是邦达广场,广场上还有一塑像,昨天我们竟没注意到,当然也没照相。今天出发前补照。
        

       对于这尊塑像小于是这样描述的:“一朵翻起的浪花上,站着一名身穿藏袍牵着马儿,挎着藏刀的藏人……,很耐人寻味。据考古记载,西藏在远古时期,是汪洋大海,经过地质变化,沧海桑田,才有了今天的雪域高原,成就了如今的西藏。这尊塑像是否像人们暗示:藏人是从海里来的民族……。他们有好多风俗习惯,我们解释不了。例如:天葬、水葬、对达赖、班禅等活佛五体投地的崇拜;全民信佛、人人转经;不问今天的温饱,渴求来世的幸福;对大自然的无限敬仰,这包括江、河、湖泊、大山、树木、石头……。不可思议。  好了,就在浪花托起的塑像前合个影吧。这是浪花托起的牵马藏民。


            邦达到业拉山仅仅14公里,我们快7点才出发,不到10点就到达山顶,对我们来说,今天登顶还算顺利。看, 这就是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 不负责任的摄影师 — 小宝,在我们正和骑友交谈时,按下了快门。待我看到相片时,已在山下了。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将就吧,有这么一张不正规的相片也挺好。


        快!快下山,“ 72拐 ” 等着我们啦!  但有好景也不能落下。看!多彩的雪山,太美了!


     骑行在进入“ 72拐 ”前的美景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7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7: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 72拐 ” ,全称:“怒江 72 拐”,也称:“川藏 99 道弯”,是中国十大险峻山路之一 。从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到海拔2740米的怒江边,直落近两千米,这就是世界第二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走过的骑友深有体会地说:“反正是没完没了的盘旋,转得我头晕脑胀,早找不着北了……。”     当然,下山路口也会有警示牌:“ 您将翻越怒 江急弯地区,注意安全!”


       对骑行下 “ 72拐 ”的骑友来说,  更吓人也可以说更具挑战的是:在下山路上国道 318线 3713公里拐弯处, 赫然立着这样一个警示牌,“ 此处已死亡13人”。但这个记录仍在被人改写。尽管公路管理部门在这拐弯处垒起了水泥墙,可怜的骑友因放坡速度过快,压不住弯了,自行车被水泥墙挡住,人却飞下悬崖。
         

     尽管昨晚没休息好,到了 “ 72 ” 观景台上,必须照张相。我要向世人宣告:“72拐” 我来了,我骑着自行车来的!”


       唉 ? “ 72拐”  在这怎么成了  “ 天路99拐 ” 看看 简介牌是怎么说的吧。


    在这停车干什么? 原来,带它上来的小伙儿在邦达放下了大黄狗后,第二天悄悄地走了,而它硬跟着骑友跑到这!趴在地上,受伤了?还是跑的累了,它可能想,“下山你们骑车跑这么快,我怎么能跟上?我实在是跑不动了,你们带我走吧!”


       天路漫漫,爬山空载都费劲,誰又能带你走?
                                                  

下到山谷中片片黄绿引人注目


       下山公路就穿行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7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05: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 “ 怒江明洞  ” 隧道,我们就进入了世界第二大峡谷 — 怒江大峡谷,并来到怒江边。


       这就是 怒江大峡谷中,奔腾、咆哮、激流而下的怒江。
怒江大峡谷、其长度、深度仅次于喜马拉雅大峡谷,其长度,在西藏境内有400多公里,到云南又延续600公里,合起来有1000多公里;其深度,大部分在2000米以上,个别地段在3000米以上。其险峻、壮观也是世界罕见。

        
        怒江大桥就建在这峡谷之中。


      前面就是怒江大桥,照张相再过江。

  
    转过弯就到大桥了。我们就要上怒江大桥了。看!前面红色警示牌写着:军事管理区。后面是武警驻扎的营房,因大桥需要武警日夜守卫。


     下山前,为全程拍摄 “ 72拐 ” 小宝特地把手机绑在自行车车头上,将速降过程如实拍摄下来。下山后他放给我看。给我的感觉是,好像坐在汽车下“ 72拐 ”似地。到了怒江大桥上,他和我们一样,骑行过桥 ( 武警不让在桥上停留,更别说照相。),不知怎么他留下了下面这张过桥照片。这就是建筑在悬崖峭壁上的怒江大桥,上、下大桥的桥头都要两至三名武警把守。过了桥就是一个小隧道。
    怒江大桥海拔只有2740米,这么低的海拔是我们休整的理想。从近5000米的高海拔速降到2700米的低海拔,骑行过程中,由于气压的急剧变化,耳膜有点嗡嗡作响,但呼吸却顺畅多了。可能是这含氧量高的缘故,人也显得精神了。没办法,这不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我们还要骑行37公里到八宿休息。



  到了八宿,我们按照 “ 攻略 ” ,首先要找到工商局,因 “ 攻略 ”上说,工商局院内有一个 “ 青年游客之家 ”,地址在八宿邮局对面,3-4人间,15-20元/人。离邮局近,盖邮戳方便,3-4人间,房间小,便于休息,房价还不高,还有 “ wifi ”、能淋浴、能洗衣服等。 问工商局,一般老百姓知道的不多,但问邮局,当地人几乎全知道。通过问邮局,我们很快找到工商局内的旅馆。看房子, 果真 没有双人间,最小也是三人间,每间90元。我们五
个人,三五一百五,给店老板150块,他不干,好说歹说,不行。要住,就包两间房。今天,大家确实累了,他们三人住三人间,正好、每人30块,我们俩也住三人间,每人掏45块。小于不想因自己为少掏点钱,领着大家再跑了。


   
住下后,可能是到了低海拔地区的缘故,虽然累点,但还有精神,没感到太疲乏。于是,我让小于把要洗的衣服全换下了,连我的一块儿,拿到一楼洗衣房,一起洗了。洗完,当然是小于把洗完的衣服,拿到院内晾晒。  
   在住宿登记处,我看见有一台电脑,我突然想借这台电脑把照片给 “ 家里 ”发回去。和店老板商量时,店老板说:“我们这一律不准用电脑向外发东西。” 我想这是这的规定,我自然不能破坏,只好作罢。
   衣服洗了,在八宿休整一天,先上街照相留念,然后再逛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1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小于有些累了,找到旅馆感到有些贵,也就住下了。早晨,上街吃早点时,我们突然看到,在我们住的旅馆斜对面不到一百米就有两家旅馆,而且都有双人间,每间 60 元。没 说的,一天省下30元,搬家!


            这是我们搬的新旅馆二楼的大厅。当天 ,二楼就住着我们俩人,好安静啊!


      多么干净的被褥,环境好了,心情也好!到了低海拔处,小于立马有了精神!
        

       这家旅馆不让在墙上涂鸦,为满足骑友的需要,特设了一块 “ 涂鸦板 ”,心血来潮的小于,信手写道:“  内蒙古老年骑协四老队员,打此经过…… 2014.5.29 ”


       第二十三天  5月30日  星期五      八宿  —  然乌              天气;晴 6/21℃
         

       从早晨6点多出发,骑行到这,我们终于又看到雪山了,同时又见到藏族老乡。在雪域高原上,特别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除了能见到一队队骑着摩托车上山采冬虫夏草藏民,


一般很难见到当地人,这不、见到藏民,老姜就要和人家合影。


     越接近山顶风景越美,蓝天、白云、雪山、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05: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6点半,68公里的上坡路,我们骑行了12小时,终于到达山顶。特别是后近十公里的爬山路,突然刮起5至6级的大风。天气一下变冷了,我们急忙把防风衣穿上,就这顶风蹬车,你再用力,能感到不冷就不错了。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上骑行,有一个好处是:出汗少或者干脆没汗,这样少带点水,这一天也就下来了。不过,带水一定要用保温杯。否则,灌进的开水,一会儿就冰吧凉了。胃不好的人,喝不了凉水或冷饮料。但可乐就例外,小于把 “红牛”喝完了,就买了瓶可乐。小宝见了,喝了一口。感觉不错。以后,小宝的饮料也改成可乐了。当然,可乐是不能当水喝的。平时,我们除了喝水外,还要用 “红景天”泡水喝;小于的保温杯里还有用奶茶粉泡的奶茶。只是在爬坡时,喝点可乐也能提提神。看!风大的,车子都立不住了,找个地方靠着。旗帜没法展开,裹在身上。 骑友们照完相,纷纷下山。大风、寒冷、这没法呆!山上走的没人了!


骑行在雪山脚下,看到野狗,我们没敢招逗。


         前面还是雪山


      与雪山冰川来个近距离接触。


       为防止山石滚落,沿山公路搭上了钢筋水泥长廊。长廊上是悬崖峭壁,长廊下的冰雪还未化。


        钢筋水泥长廊可防止少量小山石砸伤路人,损坏车辆。


      可防不了巨石的脱落。这是我们回来后,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画面:巨大山石滚落砸塌了钢筋水泥长廊,解放军工程兵正在排险疏通道路的现场。


        都8点了我们终于看到雪山下的然乌小镇。在这儿突然出现一个三叉路口,当时 318 国道是由北向 偏东南方向走向,到三叉路口 318 急转向西,看路标然乌镇,也在西面。但是在东南方向我不但看到了一条路:201省道,而且看到了湖,很大的一个湖。然乌湖?我不敢断定。有心顺着201省道骑下去看看,但已 8 点多,天看着就黑了,还是找住处要紧。我只好跟着小于奔向然乌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12: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夜色即将降临的然乌镇


        安久拉山海拔4325米,到然乌镇海拔3960米,下降了近400米,给我们的感觉是风小了,但气温却没提高多少。望望然乌四周的雪山,我们仿佛处在一个大冰箱中。赶紧找旅馆吧。只要住下吃上热乎饭,就暖和了。还好,刚进然乌镇就有一个外观很漂亮的旅馆。叫什么: “ e 族之家 ” 上面还画着一个小轿车,这是供开小轿车人住的高档旅馆?这不是我们要住的,往下走走,好在然乌镇不大。一会儿,全镇旅馆问遍了:客满!看来我们只能住 “e族之家 ”了。返回 “ e 族之家 ” 进屋一看,并不高档。小房间没了。五人普间,每人40元。条件不怎么样,房价却够高的。没办法,谁让你来晚了。物美价廉的旅馆早让先来者占了。干什么都有个先来后到吧。


          然乌小镇,318国道就从小镇唯一的一条街道穿过。注意看图片左面,雪山就在房后,真是近在咫尺!

         
       然乌镇位于然乌湖中部拐弯处的下方。然乌湖海拔385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湖的西南是岗日嘎布雪山,东北为伯舒拉岭,南面还有阿扎贡拉冰川。四周的雪山、源源不断的冰雪消融,是然乌湖最主要的水源补给地。然乌湖向西流淌形成的帕隆藏布江,是著名的雅鲁藏布江的支流之一。然而,然乌湖形成的历史并不长,大约在二百年前,在一次山体崩塌然,巨石堵塞了河道,造就了今天的然乌湖。也就是说,然乌湖就是一个堰塞湖。它长约25公里,宽约12公里,却由三个上下相通湖泊组成。也正因为它是堰塞湖,才造就了奇特的地形地貌,无比美妙的风景,湖光
   
            

       第二十二天     5月31日      然乌镇  (海拔3850米 )  ——  米美 ( 海拔 3330米 )       行程   50公里
  昨天,将近八点半我们才到然乌镇,住下、吃完饭已近10点了。今天、大家不约而同的起的晚了点儿。说晚、也就是 6 点多点。昨天到达然乌镇晚了,天黑、没看到美丽的然乌湖。今天让多睡会儿,人们也睡不着了。都想早早看到然乌湖。 然乌镇的街道是东西走向的,无论是看湖,还是去拉萨,人们都会不经意的沿着318国道向西走。可走出然乌镇后,我就感到不对劲儿了。



         你看由于四周雪山遮挡,现在已经7点20了,太阳虽然照在雪山上了,可我们的相片却黑的没法看。你看好像湖水也不对劲?


        哦、我想起来了,进然乌镇时我们看到318与210交叉,我们沿318进了然乌镇,途中看到210省道那边风景特好,走!返回210,看完风景再走318.看这景天空、雪山、湖泊融为一体。
           

    哦,这是一个小水电站 —  然乌电站。在西藏山区,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在国家大电网还没修到的地区,山区因地制宜修了不少小水电站。但因水源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极不稳定,供应当地的电力时多时少,停电、电压不稳司空见惯。昨晚在然乌镇,我们就遇到停电,正好我们也该睡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级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33

社区QQ达人

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19: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11-26 19:50 编辑


          过了然乌水电站,继续向东南骑行,在201省道上,前方停了不少小汽车,在干什么?我们到跟前一看。嗬,有近十人开着小汽车,端着高档单反相机,在拍然乌湖的经典照呢!见我们骑车过来了。有好心人急忙招呼我们。快照!过了 8 点 就起风了,起风就看不到倒影了。这一提醒,我们纷纷下车,找位置拍照。


       看静止的湖面,多么清晰的倒影!


      看看这一张,不知什么原因,山脚下长长的一条湖水 ,竟然把实体山与倒影截然分开,倒影中的树木清晰可见!!


          清晨,然乌湖的水面平静的使人难以置信,简直是一面天然而巨大无比的镜子。此时,空气似乎也凝固了。多好的一幅画啊!时不可失、失不再来!快、快照啊 ! 于是有了这幅画。


      哦!怎么这两幅画一样啊 ! 是一样、又不一样!这两幅画其实就是一幅画。只不过是,上下颠倒罢了。正的、上为天,下为湖中倒影;颠倒过来呢,上其实是湖中的倒影,下反而是真实的景物。你能分清吗?这就是然乌湖,无与伦比的然乌湖景色。不信?看看照片上的日期一目了然。
      

        在这照完相,快走吧!都 8 点 多了,一起风,美景就照不上了!小于抬腿上车就跑。又看到美景了,我先美一张再说!我们紧赶慢赶,在 8 点以前还是没赶到下一个景点。8 点以后果然起风了。 微风下的湖面像一块磨砂镜面。这样一幅画面,它难道不是一幅美轮美奂绝佳的山水画吗?说起这幅画,还真亏我和小宝勤快了一下。原来,到达新景点后,照完相。我和小宝看到前面几百米处,有一小山头。我就招呼大家过去。可能是美景看的太多,视觉疲劳了,感到再看也就这样了;还是有些累了,不想再走了?总之,大家不走了。于是我和小宝来到了又一景点!在这给景点上还专门有一观景台,这一张照片就是在观景台上拍的!


         雪山下,然乌湖旁的小山头,我看到了美丽的花朵,这是进藏以来我第一次,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美丽的野花!它是 “ 格桑花” 吗?


           我刚给野花拍完照,小宝忽然站到观景台的栏杆上,向我喊道: “我要跳,我要跳!” 我一下楞了,好好的,你跳什么湖啊! “我要跳,我要跳一个!”在我发楞的时候,小宝还在喊着这一喊,我一下明白了。他要从栏杆上跳下来,让我给他拍照。 这一跳,够高的吧!在美丽的然乌湖上腾空而起。只有他 ——  小宝才能想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