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楼主: 野旷天低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记之国道318(直播中)(已到拉萨,直播完结)

  [复制链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71#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2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fanlilyg 发表于 2016-3-22 12:29
大哥,容我发两张照片啊。你的光荣,我的梦想。看了好多游记,包括你的,那么多地名,新都桥二郎山康定日地 ...

谢谢亲爱的老婆大人的支持。这么久没写字,回去估计又不咋地了。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7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2: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骑记之G318第二十九天
    昨晚住在城外,早上起来收拾好出发,进入巴塘城区,入城处有个中国弦子故乡的雕塑,看样子弦子应该是一种藏地的舞蹈形式。
    沿着318一路走,很快出了城,顺着一条小溪起伏着下坡,到了尽头小溪就汇入了金沙江。
    金沙江,因传说有沙金而得名,长江的上游,诸葛亮《出师表》提及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中泸即是指金沙江。要说诸葛亮,头衔那么多,有些是名副其实,譬如政治家,只凭隆中对即担得起这个称呼,但是所谓的军事家就言过其实了,历史上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之类的史实跟诸葛亮其实没啥关系,都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啊,鲁迅还说过呢,《三国演义》里“状诸葛智近妖”。不过中国人嘛,喜欢塑造神人完人,所以《三国演义》这样的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一路沿着金沙江起伏前进,路过一个叫朗达河电站的地方,倒是让我想到了藏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朗达玛灭佛,朗达玛是吐蕃王朝的末代赞普。整个灭佛事件本质上和中原王朝的灭佛事件一样,都是僧俗势力利益之争。朗达玛灭佛最终导致吐蕃王朝土崩瓦解,藏区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就此揭过去了。
    继续往前,过了竹巴龙乡,就到了金沙江大桥,过桥就进入西藏境内了。西藏,意指西方的藏,藏地自称的发音应该是“蕃”,“藏”的称谓直到明朝才出现,清朝时才正式定名为西藏。要说清朝与藏区的关系是相当的好,终清一朝,藏传佛教一直是国教。两家互相吹捧,清廷说达赖喇嘛是观音在世。达赖喇嘛也投桃报李,说清朝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这也是清廷中“老佛爷”说法的来历,最著名的老佛爷自然就是慈禧太后了。
    过了江,进藏需要登记身份证,办好手续,接下来就是今天最大的挑战,连续爬坡六十多公里,翻越宗拉山。
    一路前行,刚开始的坡还比较缓,慢慢骑着,道路沿着一条小溪在峡谷中蜿蜒而上。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时不时还能看到一些塌方的痕迹。幸亏现在不是雨季,遇到塌方的可能性很小。
    渐渐的坡越来越陡,骑行也越来越吃力。一路上也没什么人家,一直到一点多才碰到个吃饭的地方,三个人一人一碗面解决肚子。吃完继续出发,一路上遇到好多军车车队,前后要有一百多辆车,看到军队从身边经过,安全感满满的。
    就这样慢慢骑着,时不时会碰到一些被毁路段,只能推行。到宗拉山下的小村庄时,已经五点多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鹅毛大雪,小村里也没有住宿的地方,离垭口还有十多公里的陡坡,决定继续前进。
    只一会儿工夫,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是越下越大,还好风不是很大。已经爬了五十来公里的坡,整个人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骑不动就推车,推一会儿再骑,就这样慢慢前进着,终于在七点多时到达垭口,天快黑了,稍事休息,立即下山。
    下山也是一种煎熬,空中依然飘着雪,手已经冻麻了,浑身的汗也都冷了,瑟瑟发抖。好不容易捱到山下的芒康县城,进城依然需要登记,登记的路口就是川藏线和滇藏线的交汇处,往滇藏线方向是著名的盐井,盐井出了出名的盐,还有藏区唯一的天主教堂。想想在藏区这个曾经政教结合的地方能建立天主教堂,当年传教士的精神也值得钦佩。据说在传教士的影响下,七世达赖甚至致信罗马教皇,对上帝提出质疑并阐述因果报业关系。
    进了芒康县城,找到宾馆,赶紧烤火休息。
    今日行程:巴塘-金沙江-宗拉山-芒康,103公里,最高海拔4152米。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7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7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22: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骑记之G318第三十天
    昨晚一夜大雪,一早就零下七度。从芒康出发,一路爬坡,翻越拉乌山,爬坡11公里。
    越往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三个人吭哧吭哧的骑着,突然看到前面有骑友,大声喊着,赶过去聊了一下,原来他是从滇藏线进藏的。芒康是川藏滇藏的交汇处,看来今天还有可能碰到其他人啊。
    这位骑友比我们快,很快就赶到前面去了,我们仨在后面慢慢骑着。渐渐的,路上开始出现冰面了,到最后,别说骑车了,走路都直打滑。没办法,只能沿着路侧的积雪慢慢推着。
    气温越来越低,车子的变速也被冻住了,溅到裤子上鞋上的水全都冻成冰了。就这样在雪中一步一挪,终于在中午时到达垭口,风大啊,真的是冻成狗了。
    太冷了,没敢多休息,拍几张照片走人。骑了这么久,第一次遇到下坡还得推车的,还得小心摔跤。过了垭口下坡一公里还得再上坡一公里多,接下来才是长下坡。只是今天的下坡纯粹折磨人,路面上的冰让你只能推车,风又大,手都冻麻了。
    三个人依然是慢慢往下挪,一路走着一路打滑,终于到了稍微可以骑的地方。骑上车,依然是慢慢滑,太冷速度不敢太快,整个自行车除了脚踏和刹车,其他都冻成一块了。
    下一会儿停一会儿,就这样三人慢慢往下滑。海拔低了,温度渐渐上来了,停下来就看到自行车下一滩水,自行车上的冰开始化了。
    三十多公里的下坡,愣是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澜沧江边的如美。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出了国就变成湄公河了。在镇上找家饭馆解决午饭。吃饭时又碰到一队车友,他们是从滇藏线过来的,他们安排的行程比我们慢,所以我们就先走了。
    吃完饭继续出发,从竹卡大桥过澜沧江,依然要登记身份证。继续走,开始爬坡,翻越觉巴山。一路蜿蜒曲折的上坡,路遇一群自驾的广东骑友,又是热情的拉着拍照合影。
    告别骑友,一路爬坡,转过坡,就看到路边四五条狗,正好有车经过,几条狗追着骑车狂吠。我去,这咋办呢,三人正商量呢,上午遇到的骑友从我们后面过来了。咦,他不是在我们前面的吗,怎么又到我们后面了。好心提醒他前面的狗,骑友说没事,继续往前骑。然后就发生了让我们仨目瞪口呆的事,只见那群狗看到骑友上来,一哄而散,有一只狗直往前跑,骑友就在后面骑着,结果那狗没办法,硬生生的就被赶到了路边的山崖下面了。这太夸张了,我只能冲着骑友叫“大神你太牛逼了”。可惜大神骑得快,咱追不上。
    下午四点多,终于到达觉巴村,还有十六公里的上坡,继续骑吧。反正骑一会儿休息会儿,就在山上绕来绕去,骑了半天回头一看,觉巴村还在脚下呢。就这样绕啊绕啊,七点多时终于到达垭口,休息片刻赶紧下山,天快黑了。
    到了登巴村,天黑了,在村子里住下,又碰到王永海他们,原来他们在路上玩了两天,所以跟我们差不多,本来还以为他们快到拉萨了。
    今日行程:芒康-如美-登巴村,83公里,最高海拔4379米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7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22: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76#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22: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骑记之G318第三十一天
    早上从登巴村出发,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翻越东达山,海拔5100多,川藏线上的第二高峰。
    一路上坡,慢慢蹬着脚踏,沿着一条小溪溯流而上。天空依然是那么蓝,初春时分,高海拔地带还是少见绿色,只有一丛丛的松树带来了绿的气息,在风中摇曳,所谓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十几公里的上坡路,终于在十点多的时候到达荣许村。刚进村,就看到一个四五岁的萌娃从屋里跑出来,看到我们招手叫了声“扎西”,又赶紧跑到屋侧蹲下。原来是跑出来方便的,结果太急来不及跟我们招呼完。等我们骑到他面前,又甜甜的跟我们招手“扎西德勒”,可爱的萌娃。
    进了村子,买了点吃食,今天的午饭得在山上解决了。正买东西呢,王永海他们赶上我们了,我们是自愧不如啊。
    买好东西继续出发,他们很快就无影无踪了。我们仨不急,慢慢骑吧。过了荣许村,海拔已经在四千以上了,骑的也越来越吃力了。虽然没有高反,但是氧气不足,一直需要大口喘气。
    拐过几个S弯,停下来休息,顺便解决午餐。越往上天气越冷,真担心买的八宝粥会冻成石头,还是先吃了吧。
    吃完继续出发,过了中午,高原上的风就如期而至。这一路多少人祝我们一路顺风,可咱在这高原上碰到的尽是逆风。在这海拔4500以上的地儿,那风真不是一般的强劲。在路上歪歪扭扭的骑着,被风吹来吹去。在两次被吹掉在路侧沟里后,我放弃骑车了,慢慢推吧。这强风一阵一阵的,路边的、山上的积雪都被卷起来了,“北风卷地白草折”也不过如此吧。拍在脸上的风实在难受,只好魔术巾、帽子、防风镜全副武装起来。风小点就骑,大了就推。刘哥和小鲁也被这风搞得没脾气了,慢慢推吧。我是骑一会儿推一会儿,就这样跟风折腾。
     拐过一道弯,终于远远的看到东达山垭口了,这时的海拔已经接近5000了,空气更加稀薄,骑起来更费劲了。可恨的是风向从刚才的侧逆风直接变成了正面对决了。风雪从西来,万山皆怒号,我们要前进的路在两侧大山的夹峙下,正好成了通风管道了。
    来吧,让大风来得更猛烈些吧,反正我也不骑了,慢慢推吧,四五公里的路,再加上5000左右的海拔,推一会儿就直喘粗气。到最后就是推几步就得停下来喘息会儿。短短一段路,走了一个多小时。
    四点半左右,终于到达东达山垭口了。垭口处依然是狂风浩浩。这风刮的,漫天飞雪,垭口处的路面已是冰雪满地,小心翼翼的停好自行车,碰到一对自驾的夫妻,拍好照。赶紧找个避风的角落躲起来等刘哥和小鲁。
    等他们上来,我早就冻的待不住了,来回折腾取暖。等拍好照片赶紧下山。
    一路下滑,滑着滑着怎么两人没了,原来刘哥胎被扎了。还好离的不远,掉头,上坡,正好下坡太冷,上坡自己发发热取暖。等刘哥补好胎,仨人继续往下,这一路下坡下的,虽然是柏油路,路上却时不时的冒出几个坑,下坡得把着十二分的小心。
    很快就进入左贡境内了,刚进左贡,发现左贡的山好漂亮啊,就跟人们搞的那种盆景山一样,只不过是放大了千万倍的盆景山。不过盆景都是人工雕琢的,还是缺失一股自然的灵动。但在我面前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自然生成,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是一种精巧和雄浑相结合的山色,确实少见。
    过了这一带的地貌,很快就到左贡城区了。进城依然要检查证件,入城处正在修路,大小车辆一过,乌烟瘴气的。好不容易穿过修路地带,找了家宾馆,休息。
    今日行程:登巴村-东达山-左贡,74公里,最高海拔5100米。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77#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22: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7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22: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79#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22: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骑记之G318第三十二天
    一早从左贡出发,出城后路况就好了,一路前行,依然是蓝天白云。天天这么看,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
    就这样一路的起伏路,沿着玉曲河边蜿蜒着。现在的季节还是枯水期,水量很少,大片的河床都裸露着。一路走来,两岸青山,跟新都桥的风景差不多,只是山依然荒着,还没到青山郭外斜的季节。
    一路上基本都是柏油路,只是时不时会有小段的烂路。就这样慢慢骑着,渐渐的,逆风又起来了,顶着风骑的痛苦真是只有自己最清楚。
    一路逆着风,到了田妥镇,已近晌午,就在小镇上解决午餐。吃饭的小店墙上也是被各路驴友涂满了。涂鸦是川藏线上的一大特色。任何一家住的地方,吃饭的地方,一路上的里程碑,护栏,隧道,石头上,只要你稍微留意,随处可见驴友的各种各样的留言。路上骑着无聊,看看路边护栏的留言也挺解闷的。
    吃完饭,继续出发,没多久,就碰到了骑车以来碰到的最长烂路。路上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灰尘和石头,骑着人都快颠散架了。汽车一过,烟尘滚滚,从头到脚整个人都笼罩在尘土里了。骑到后来,实在颠的受不了了,看看路边马路牙子挺宽的,仨人都跑到马路牙子上骑了,考验平衡能力啊,不小心就容易掉下去。
    骑着骑着,马路牙子上也不好走了,上面也满是石块。没办法,继续在下面颠吧。整个人早就灰头土脸的了,话说都好几天没洗澡了,高原上天冷,住的小地方老是没水洗澡,今天就当一个尘土澡吧。
    走了十来公里,终于出了这片烂路了,相互看看,都是一身的尘土,停在路边休息休息,掸掸身上的灰。这一路走的,感觉屁股的骨头都颠酸了,这个难受啊。
    休息了会儿,还得继续走啊,离家这么久了,很想家了,现在是数着日子,只想早点骑完回家。下午的逆风更厉害了,下坡都得使劲的蹬着,这个高原的风真是让人崩溃。咬牙切齿的跟逆风扛着,感觉用力用的脸都扭曲了。就这样一路跟逆风对抗着,终于在六点多的时候到达邦达镇。
    小镇邦达,地处318国道和214国道的交叉口,应该是个因交通兴盛的小镇。往西去拉萨,往北走214到昌都。昌都也是藏区很重要的城市,当年解放西藏的和平协议就是在昌都谈判签订的。昌都还是藏区苯教的中心。作为藏区的原生宗教,苯教本来起源于阿里地区,后来传播至整个藏区,兴盛一时。后来随着佛教传入,因为教义、理论性等均不如佛教,经过几次佛苯之争后势力一落千丈,几乎到了快销声匿迹的地步。后来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扶持,才渐渐在甘青川地区再次兴盛起来。
    进入小镇,邦达就是围绕着三条路形成的一个三角形的小镇,全是吃饭住宿的地方,中间是个广场,大群的狗和牦牛,牛粪是遍地开花。
    今日行程:左贡-田妥-邦达,105公里,最高海拔4127米。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级骑士

Rank: 2

积分
211
80#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20: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骑记之G318第三十三天
    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从来没有离开过家这么久,思乡之情日甚。现在天天掰着指头数着还有多少天就能骑完回家。今天之后,还有八天就能到拉萨了。
    一早,是在浓浓的思家之情中出发的。出门就开始爬业拉山,心里只想着早点骑完早点回家。就这样一路骑一路想,十几公里的上坡路愣是一分钟没休息,一个半小时一口气爬到业拉山垭口。连我自己都惊奇自己的爬坡能力了,看来这些日子天天翻山越岭,体能上已经慢慢适应了。
    到了垭口,碰到一车自驾的游客,一块聊了聊,直夸咱厉害,骑这么远。其实我有什么厉害的,只要坚持,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而已。我告诉他们,真正厉害的人物在我后面呢,独腿英雄王永海。让他们等一会儿,他们马上就要上来了。
    昨天在邦达,我们和王永海王磊他们又住一块了,早上我们出发得早,不过他们速度快。果然,在垭口等了十来分钟,王永海他们就到了。英雄到了,自然是众人追捧,争相合影。我就呵呵呵的在旁边看着。真的很佩服海哥,他做到了我们普通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别看每年有几万人在川藏线上骑行,其实真正能全程骑下来不搭车的也就十分之一不到。我们这一路碰到的已经是大部分搭车走了,只有两个我是看到人家骑着超过我们的。其实想想,海哥都能一路坚持下来,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又有什么理由不能坚持下来呢。川藏线上大风、暴雪、冰冻、高反、陡坡……连我这样的普通人都觉得困难,对于海哥的坚持,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在垭口逗留了半个多小时,等刘哥和小鲁上来了,休息了会儿,五个人就准备下山了。
    一路下滑,很快就到了川藏线上的经典路段-怒江七十二拐。以前都是在照片上看到的,所有的壮观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只见一条山路从一侧山坡蜿蜒而下,来回曲折,每个弯都是一百八十度拐弯,也不知有多少个拐,海拔从四千多陡降到两千多。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在观景台逗留片刻,然后向七十二拐进发。一路向下,一边峭壁,一边悬崖。双手紧捏刹车,坡陡弯急,真是全神贯注啊。说来七十二拐不是川藏线上最长的坡,但却是川藏线上最急最陡的坡。一路上时不时就能看到某个拐弯处竖着牌子写着此处死亡多少人,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一路小心的吓着坡,整整四十公里的急坡,走完了就到了怒江边上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五个人停下来休息,旁边几头毛驴在路边悠闲的溜达着,我们戏称为驴友。刘哥给毛驴扔了个苹果,毛驴就凑了过来,于是大家纷纷跟毛驴合影,这可是真正的驴友。
    跟驴友嬉戏了一会儿,已经一点多了,沿着怒江溯流而上,很快就到了怒江大桥,大桥两边都有武警站岗。看大桥气势,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一头钢桥,一头隧洞,也是要地了。这儿不允许拍照,只是远远的拍了一张。
    快两点了,肚子早就饿了,跟桥头站岗的士兵打听,没有吃饭的地儿。没办法,过了桥,五个人只有一人啃了刘哥一个苹果先垫垫肚子了。
    过了桥就开始缓上坡了,这一路地势险峻的,一边是湍流的溪河,一边是陡峭的山崖,千仞壁立,怪石嶙峋,路面上时不时看到有掉落下来的碎石块。就这样一路前行,起伏着上坡。下午时分,逆风又来捣乱,没吃饭骑不动,正好碰到个饭馆,海哥他们俩比我们快,已经在那儿等着我们了。
    吃完饭已经三点半了,继续走吧。还是折腾人的逆风,已经大到下坡都得使劲的蹬的地步了。这股风是陪伴着我们一路到了八宿县城,搞得人是筋疲力尽,最后就是凭着本能在麻木的蹬着车了。
    八宿是我们经过昌都地区的最后一个县城了,出了八宿就进入林芝地区了,林芝桃花节,很期盼接下来的一路桃李芳菲。
    今日行程:邦达-业拉山-怒江-八宿,94公里,最高海拔4652公里。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