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标题: 冬天里的骑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3 04:54
标题: 冬天里的骑行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12-3 06:18 编辑

         立冬了,冬天真的来了。内蒙古老年骑协也发通知:“从即日起(11月4日)停止2018年各队有组织的骑行活动……,”呼市地区最近气温已下降到零下六度,于是不甘寂寞的老年队友像候鸟般的纷纷南飞。内蒙古的青年仗着年轻火力壮仍在骑行,天冷了待在家中的我们老年人坐不住了,11月9日队友刘伟首先出声了:“八队的友友们,明天有没有组织骑行活动的?” 御猫首先应到:“我给提议,去公喇嘛吃铁锅炖鱼好吗?”李林说:“这个建议好,那里多日没去了。”于是间,应声一片! 看队友反应热烈队长南飞了,刘伟当仁不让地当起召集人:“  好,友友们咱们明天就去公喇嘛早上8:30在内蒙古日报社集合,大家看行吗? 希望在家的友友们都能参加,……
      本帖内容提示:
   1.骑行公喇嘛
   2.老年健步走
   3.再去和林
   4.骑行鲜花港  
   5.骑车去冬泳
    6.去托县跨黄河到十二连城看看


(, 下载次数: 212)   
昨天刘伟这一召唤,今天11月10日齐齐楚楚来了20人。

(, 下载次数: 216)
    来的最早的是张耀亮和小范夫妇,看见拍照小范给了个正脸。

(, 下载次数: 201)
    老张给你照相,想什么呢?

(, 下载次数: 200)
     看看表才8点,8点半集合,来早了,转转。在在内蒙古日报社集合(门前)集合,给在内蒙古日报社拍张照。

(, 下载次数: 223)
      内蒙古日报社坐落于呼市的东南角金桥开发区,队友们从呼市的四面八方聚集到此可不容易,有的要骑行十多公里,穿过拥挤严重堵车的市区,没一、两个小时是来不了的。

(, 下载次数: 184)
     今天来了“四朵金花”。

(, 下载次数: 181)
队友见面有说不完的话。

(, 下载次数: 205)
      近8点半了,队友们陆陆续续到达。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3 05:00
(, 下载次数: 191)
      哦,差点忘了。雁南飞的队友他们是:去了桂林的老章

(, 下载次数: 171)
     和他的老伴。

(, 下载次数: 236)   
   队长张吉庆等6人

(, 下载次数: 204)
     坐火车去山西

(, 下载次数: 187)
     这是他们的合影

(, 下载次数: 199)
      老刘也带上老伴了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3 05:05
(, 下载次数: 207)
    纪平则组织了12人飞到厦门,那还是夏天。

(, 下载次数: 197)
      玩的好开心啊。

(, 下载次数: 182)
        老吴则去了港澳。

(, 下载次数: 187)   
     书归正传,8点半了,该来的都来了,准时出发。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3 05:10
(, 下载次数: 196)
    骑过大黑河。

(, 下载次数: 187)
    整修过的大黑河水面还真开阔。

(, 下载次数: 217)
      前面大烟筒就是炼油厂。

(, 下载次数: 199)   
   继续南行途径热电厂

(, 下载次数: 199)
     骑行一小时了休息片刻

(, 下载次数: 192)
     阴天,天又冷人们喝水也少了,休息一会儿还是交谈

(, 下载次数: 200)
    10点进入和林地界。

(, 下载次数: 184)
      说是花海,可草木凋零满目苍黄。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4 04:03
(, 下载次数: 214)
    看看远方

(, 下载次数: 169)
       还好河道内还有一些水。

(, 下载次数: 179)
      仔细看小湖边水浅的地方上面已有一层薄冰了。

(, 下载次数: 158)
     冬天野外实在没什么景可拍。在我拍小湖时,新队员小华要照上一张。

(, 下载次数: 171)
     老队员走的多了,视觉疲劳,对野外的一切全麻木了,可今年入队的新队员颇感新鲜,自然有拍照留念,

(, 下载次数: 166)
     你拍完来我再拍。

(, 下载次数: 184)
      女士永远是爱美的,老年的靓影得留下。

(, 下载次数: 169)
         前面是云谷?原来和林县政府要把呼市盛乐打造成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服务于全国的枢纽型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国家级云计算产业园区。目前这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全国最大的云基地,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百度、腾讯、乐视、爱奇艺等10多家企事业单位已入驻。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5 04:26
(, 下载次数: 185)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内蒙古)企业总部

(, 下载次数: 165)
和林盛乐开发区还建有自行车健身道。

(, 下载次数: 182)
     您已进入自行车健身道,预备、出发!

(, 下载次数: 169)
   可惜,今天我们不去盛乐,我们的目的地是公喇嘛。该拐弯了。

(, 下载次数: 179)
拐过弯来,等一等看看谁没跟上来。

(, 下载次数: 191)
公路斜对面有一大钟表。

(, 下载次数: 175)
看看时间10点30,如按红针指示还真对上了。

(, 下载次数: 169)
     出来还没照集体照,就这了,金黄的草地照一张。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5 04:31
(, 下载次数: 161)
     招招手,再来一张。

(, 下载次数: 181)
     集体照后,再单照。

(, 下载次数: 174)
     走了

(, 下载次数: 172)
     女士过来了

(, 下载次数: 166)
     老队长跟上来了

(, 下载次数: 164)
     大部队在后面

(, 下载次数: 176)
     这是为照相落后了

(, 下载次数: 155)
     快跟上。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5 04:35
(, 下载次数: 177)
     张耀亮说:“公喇嘛有座庙,来了几次都没顾上看,这次一定去看看。”

(, 下载次数: 165)
       “好,吃饭前先看庙”

(, 下载次数: 192)
     北上直奔公喇嘛,

(, 下载次数: 163)
    前面还是女士骑的快。

(, 下载次数: 174)
     11点半,我们来到大庙前。

(, 下载次数: 172)
        庙前巨石上的篆刻我们看了半天没看懂,可能是经文吧。

(, 下载次数: 165)
       庙内院中塑立着的菩萨

(, 下载次数: 168)
        东西两侧各塑一尊。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6 04:10
(, 下载次数: 181)
     照相得知我们到公喇嘛看的大庙叫盛和寺

(, 下载次数: 177)
    李林庙前留影

(, 下载次数: 176)
   老刘也来一张

(, 下载次数: 168)
     逛完大庙到木火铁锅炖鱼村吃鱼去。

(, 下载次数: 169)
    进去看看,嗬!真有那么点意思,柴木、灶火、火炕、铁锅。

(, 下载次数: 158)
     点燃灶火,锅中加水,大段大段的鱼块倒入锅中。

(, 下载次数: 179)
     一大碗秘制酱料加入,第一次盖盖炖鱼

(, 下载次数: 149)
       炖半个小时后,再加入切好的土豆  红薯  豆角  木耳  海带 宽粉……,第二次盖盖焖菜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8 05:40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9-12-23 04:21 编辑

(, 下载次数: 173)
       约十来分开始贴饼了。

(, 下载次数: 159)
       一会儿饼贴齐了,第三次盖盖炕贴饼

(, 下载次数: 159)
     盖盖前来个特写,看最底下是鱼,上面是菜,锅边贴饼。

(, 下载次数: 164)
       又过了十来分钟,揭锅盖撒点葱花、香菜,开吃!

(, 下载次数: 158)
今天来骑行20人整,可能是人多吃饭入座时人们数了半天认定是21人,于是我们这桌坐了11人,里桌坐了10人。还是里桌的人发现不对了,他们那只有9人,但人已坐定,不便再动了。于是里桌的刘伟来我们这敬酒。

(, 下载次数: 164)
      好,喝!

(, 下载次数: 165)
      里桌的小范也过来凑热闹

(, 下载次数: 163)
      先和女士干一杯
王兆和:@头头888 真棒,[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礼行天下:@头头888 :辛苦了,点赞[强][强][强]!!!
石有良:@头头888  顶尖制作,构造完美。[强]
纪平:@头头888 ~再现欢聚快乐场面,把不太好看的背景换掉,使人物更突出好看,真是下了功夫。正看的仔细,可以没了,再听下次分解吧![强][强][强]
姜树林:@头头888 [强][强][强]实在是高![玫瑰][玫瑰][玫瑰]
方梦兰:@头头888 席大哥美篇做得真棒!辛苦了![玫瑰][玫瑰][玫瑰]
高石英:@头头888 ,升级版的八队骑行生活视频,精美而全面。辛苦了老席![强][强][强]
高彦林:@头头888 [强][强][强]
高石英:@头头888 ,这个视频精美到了定要收蔵啦!谢谢席哥![抱拳][抱拳]
华曼:@头头888  席大哥为了大家真让你辛苦了!把重点人物都容纳里去了,文字也叙说的清晰,敬佩!为你喝彩!为你点赞……[强][强][强][玫瑰]
马银贵:席哥辛苦了,队里有你们这群热爱生活热爱八队的志愿者我们会更幸福快乐,谢谢你的美片太好了[玫瑰][玫瑰]
  李绥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头头888
,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张喜生:非常棒!
任增明:老席还记得您们骑行到西藏,我做为一个普通队员给您们送行事,甚感欣慰!
骑行快乐者:做的真棒!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8 16:02
(, 下载次数: 171)
    有人吃、有人喝、有人谈,姜树林则给大家拍照。

(, 下载次数: 176)
      里桌的张耀亮与新队员小华坐了一会儿,

(, 下载次数: 167)
       也跑了出来,先敬女士。

(, 下载次数: 175)
     这么热闹的场面,70多岁的老王坐不住了,站了起来高歌助兴。

(, 下载次数: 172)
业余的唱了,铁骑歌舞团的老王、小于也唱了起来。

(, 下载次数: 171)
      唱的好,有人不知从哪找到一束花

(, 下载次数: 177)
     送给我们的老年歌手。

(, 下载次数: 174)
    吃喝完毕也快2点了,出来看看公喇嘛的街景,该返程了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8 16:07
(, 下载次数: 177)
    离开小镇骑上公路

(, 下载次数: 170)
    这有一标牌“公喇嘛村”

(, 下载次数: 176)
      这让我们有点犯糊涂了,这在1958年成立了公喇嘛公社,1984年已改成乡了。

(, 下载次数: 173)
      哪的马儿

(, 下载次数: 168)
       雕塑的栩栩如生

   (, 下载次数: 169)
      又有一匹

(, 下载次数: 173)
        看看站牌我们骑到哪了,哦、呼市郊区碾格图村,那时村里的小花园。
(, 下载次数: 170)
         嗨、这有招牌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9 05:12
(, 下载次数: 175)
    这已是呼市郊区,眼看就要到家了,各回各家。游兴未尽的队友举起了刘伟的公路赛,看我力举千斤。

(, 下载次数: 196)
     有那么重吗?

(, 下载次数: 172)
    我看看,轻轻一举就上来。

(, 下载次数: 170)
     那边当大力士,这边谈冬天里的骑行,

(, 下载次数: 171)
    该走了,回家去。

(, 下载次数: 172)
         这是我们的骑行轨迹,我从呼市的西南角出发骑行了85.54公里那其他队员住在呼市的四面八方,则骑了80-95公里。本次骑行公喇嘛到此结束。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19 05:19
(, 下载次数: 169)
    要不不动,动开又停不住了。10日骑行完公喇嘛,11日又要参加《第四届全国老年健步走大联动》活动。

(, 下载次数: 168)
    队长不在、老卢成了召集人。

(, 下载次数: 174)
   到了现场美美们先照相。

(, 下载次数: 177)
   老章扎进花堆里了。

(, 下载次数: 176)
       两位70多岁的老顽童

(, 下载次数: 171)
       活动完到德顺源聚餐照相。不知是谁说:“明天去和林。”于是冬天里的骑行还在继续……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0 04:55
        公喇嘛的骑行得到广大队友的赞扬:
兴安赵国臣作诗一首:         
                         地锅
    滚滚红尘总做汤,杂珍调料满盘装。
    人生品过千般味,涮涮方知哪最香。


李林: 今天骑行,一是创意好,参观了公喇嘛庙;二是组织的好,平安无事,三是餐饮安排的好,心情舒畅,欢乐开心。望各位骑友一如继往,把明天的事办的更好,健步行走,德顺源见。

巴西:  气分和谐人气旺,微信群里暖洋洋。

泰迪熊:
       大家围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饭菜吃饭,气氛多好啊!太有食欲了!很感激队友的友情,我也很思念队友,微信上见大家相聚在一起,玩的痛快,吃的香甜,为你们高兴。?无耐外孙拽住了我的腿,想拔都拔不出,明天能参加人民公园的活动。我们明天见。
   兆和:  祝大家骑行快乐

  
在厦门的纪平也发回了微信:   呼市也是阴天,看穿的都很厚,大家玩的真快乐!
  杨苏华:  友友们骑的真开心,祝周日快乐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0 05:41
(, 下载次数: 192)

      10日队友们骑行了公喇嘛。11日队友们参加了健步走,12日坐在家中的刘伟又发微信:明天骑行和林,于是乎13日人们又聚集在呼市南郊的南湖湿地公园门前。

(, 下载次数: 178)
     出发

(, 下载次数: 167)
      骑行在去和林的路上

(, 下载次数: 173)
     中午到达,吃饭,

(, 下载次数: 189)
    老马骑行不停,只要有人号召,立马响应。

(, 下载次数: 167)
    刘伟骑行活动的热心召集人。

(, 下载次数: 171)
     我们八队的骑行狂人老姜,他弟弟姜树林一退休便加入我们八队。

(, 下载次数: 175)
      13日骑行和林回家后,骑行狂人老姜问刘伟明天去哪(骑行)?刘伟回答:野马图。14日8点多了,刘伟迟迟未到。有人发微信,刘伟也不回,有队友说,刘伟还在睡梦中。果不其然刘伟发休息说:“对不起,起的晚了,有点累我不去了。”是的刘伟本来身体单薄,身上还有伤,连续骑行好人也难坚持。但骑行狂人老姜说:不管你们去不去,我去野马图。于是他一人行程64公里,单骑野马图。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1 04:28
      本帖发在微信群得到热情洋溢的点评如下:
     张耀亮:  席大哥辛苦了。

     高石英:  八队永不寂寞,有席大哥纪录着八队人的阳光生活,报道着八队兄弟姐妹骑行中的快乐,我虽没能参与这两次骑行,一遍又一遍的看席大哥的精美视频,感觉身在其中了。有着同样的幸福与快乐!谢席哥!
       纪平:  一次骑行公喇嘛,一次公园健步走,写的真好。尤其骑行公喇嘛,记录了骑友们冬天的骑行热情,我看了都觉很暖心。谢谢老席为我们显示美好的冬日骑行。老席懂得真多,我路过多少次那个地方也不知道是呼市的通讯云基地。
       华曼:  好作品 为你喝彩
       锦鼠:  为老席点赞!


    范利平: 为席哥的作品点赞!
    佟靖礼:   恕我不便多看微信、蜻蜓点水般流览了一下您的新作,为您细心认真的辛勤劳作点赞!!!
    方梦兰:  席大哥看了你的佳作—《冬天里的骑行》写得真好!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骑友们去公喇嘛村的骑行过程,看着看着好像自己身临其境游历了一番,读到最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太精彩了!为你点赞!
      巴西:席大哥你的佳作《冬天里的骑行》写得生动、精彩!为你点赞!

     其他点赞的队友、骑友、朋友是:
     卢国栋、  董玉贵、  华曼、  马银贵、大脚蹼、骑行天下、  俊贤、  鱼儿水中游、  李林、  程慧英、 任增明、 徐玉喜……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1 04:33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11-21 04:34 编辑

        冬天里的骑行仍在继续。

    (, 下载次数: 172)
   11月19日纪平发微信:“ 队友们,我与小范商量明天去个鲜花盛开的地方,就是”鲜花港”。有意思的明天早八点半,在如意河桥集合!

(, 下载次数: 181)
    今天来了13人,其中女士就有6人,真是鲜花逛鲜花港,男士是什么?牛粪、绿叶!照片为什么是12人,哦、老石在拍照。

(, 下载次数: 171)
   鲜花港离市区不太远,骑行一会儿就到了位于讨思浩村南的“鲜花港”。老石领着四位美女,心里美的全挂在脸上了。

(, 下载次数: 173)
     美女们,冬天里能出来骑行,难得!来一张。

(, 下载次数: 178)
    真幸运,今天有鲜花港的工作人员引领我们参观游玩。

(, 下载次数: 181)
    为看小孙子的老卢,今天怎么有空出来了。

(, 下载次数: 176)
      哥俩好啊,来一张啊。

(, 下载次数: 181)
       王金和最近也难得出来,出来就眉开眼笑。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1 04:44
(, 下载次数: 170)
    这是姐俩好啊。

(, 下载次数: 180)
  夫妻好

(, 下载次数: 174)
    给我单照

(, 下载次数: 174)
  好,一个一个地来。

(, 下载次数: 171)
     看我美不美

(, 下载次数: 180)
     美,鲜花般的美

(, 下载次数: 173)
个个喜笑颜开

(, 下载次数: 177)
     看看我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1 05:10
(, 下载次数: 174)
    美女拍完该拍花儿了,

(, 下载次数: 175)
    男士也要美一美

(, 下载次数: 173)
  看我美吗?

(, 下载次数: 171)
     美,夕阳红嘛!

(, 下载次数: 173)
   哈、哈、哈!
(, 下载次数: 179)
      这是什么?一会儿告诉你。

(, 下载次数: 169)
      到民俗展厅看看

(, 下载次数: 173)
   童年的小车,现在看见好小好小啊。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1 05:23
(, 下载次数: 229)
    在民俗展厅自娱自乐

(, 下载次数: 259)
     来,别乐了,在这拍一张

(, 下载次数: 236)
     过去的辘轳丼

(, 下载次数: 249)
   我们小的时候用过

(, 下载次数: 263)
      农家屋中合影

(, 下载次数: 234)
    现在看明白了,原来是个小折叠凳。

(, 下载次数: 271)
    老顽童、打谁呢?

(, 下载次数: 282)
    不、不打谁,我、我给花拍照。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1 05:36
(, 下载次数: 267)
     对、给美丽的鲜花拍拍照

(, 下载次数: 245)
     菊花

(, 下载次数: 256)
     这是?

(, 下载次数: 278)
     这也是菊花

(, 下载次数: 270)
    好像是什么兰

(, 下载次数: 273)
    这树开花,是真的吗?

(, 下载次数: 267)
      哈哈,参观完毕,欢迎你们再来!

(, 下载次数: 243)
    有鲜花港的工作人员帮着拍照,人齐了。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1 05:49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11-21 06:17 编辑

(, 下载次数: 252)
    游览完鲜花港已是中午了,到农家乐饭馆吃莜面,炸糕,大烩菜。

(, 下载次数: 274)
    下午到家纪平即发照片,又作了小视频,还把《骑行鲜花港  冬日里的春天》小结如下:
    今天有13位骑友骑行”鲜花港”。晴空万里,轻车熟路。13辆车一字前后相随,彩色的骑行服在向前移动。给这冬日萧条的草原带来了靓丽的风景。
来到位于讨思浩村南的“鲜花港”。我正在给大家照相听到背后一声“来我给照”。原来是一位女士,她就是这里的管理人员。她给我们全体照了相,又给我们介绍景区的景点大厅的分布。我们先参观了“慢时光多肉花园”。哇!好多的肉肉花。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份功能的植物。我们很少见过这么多肉花在一起展出。真开眼!我们从多肉植物展厅出来,又走进民俗展厅。一进去就看到有些人在磨豆浆,原来是有年轻人在这里观看做豆腐的过程。往里走便是民俗老物件的展示。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只是过去困难落后年代用过的东西,现在进了展览馆,成了文化遗产了。大刘拿着一个木板,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来这是用一块木头做成的能折叠的板凳。我们为这么巧的工艺而赞叹。
从民俗村出来到了热带雨林植物展厅,哇!一进门仿佛来到了南方,芭蕉树,棕榈树,小桥流水,石阶矮凳…,最后是鲜花展厅。走进去如同置身夏天的花园里。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大家忙不迭的照相……。当窗外一派冬景时,能看到繁华似锦的场景,真要感谢园林工人的辛勤劳动!放松心情,慢慢悠悠,结束了上午的活动。午饭哪里吃?众人皆说去吃饭馆。莜面,炸糕,大烩菜,简单又可口解决了中午饭。


(, 下载次数: 249)
      在旅途中的老姜夫妇看了微信群发来微信:“骑友们,见你们去了鲜花港为你们高兴!今天我和老伴出发去三亚过冬,暂不能和大家一起骑行了!我们明年再见,祝大家天天好心情!”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2 03:51
      冬天到了,骑车与游泳我更喜欢冬泳。它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它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冬,在已冰封的湖边,脱下棉衣,跳入冰与水的湖中,这要有多么大的毅力!我爱冬泳,我爱冰冷的湖水,我爱下水后千万根钢针刺像我全身的感觉!多么强烈的刺激,强身健体、与冰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 下载次数: 231)

      夏日里的黑河湖,是我游泳的地方,每天骑车去,游完骑车回,来回二十多公里,骑车游泳两不误

(, 下载次数: 262)
       秋天树叶黄了,我仍在游泳。

(, 下载次数: 264)
      春天我下水的地方

(, 下载次数: 273)
   夏天草已长高

(, 下载次数: 295)
   秋天草黄了

(, 下载次数: 259)
   冬天草上挂满霜

(, 下载次数: 253)
但我义无反顾跳入水中

(, 下载次数: 248)
     感受着冷水的刺激,享受着游泳的快乐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2 04:09
(, 下载次数: 223)
    11月19日 一次西北风过后,气温骤降,-12℃我照常来到黑河湖。

(, 下载次数: 256)
     到湖边看看结冰了。用手戳戳冰层,坚硬如石。找块砖头砸看冰面看看。

(, 下载次数: 253)
    冰层已达2-3公分了。坏了,看来今年的游泳到此结束。

(, 下载次数: 230)
游友开始收拾游泳基地的东西,准备打道回府。“还能游吗?”我问同来的游友,也在问自己。

(, 下载次数: 202)
     收拾完东西,游友在拍照,说:“ 看,那还有野鸭,说明那面的水面还没冻冰,去那看看。”

(, 下载次数: 251)
        于是我来到湖的最东面望着湖中的野鸭,我毅然决然地脱了衣服

(, 下载次数: 202)
      在刺骨的湖水中能与野鸭共游,是多么难得一景。在水中我喊游友:“快、快给我拍照,把野鸭也拍上”。“太远了,拍不上。”游友说,“好、我游近点,你快拍,我冷的坚持不了多久了。”他边拍边喊:“别靠近了,看冰!”

(, 下载次数: 243)
       我上岸后,让游友也下水,也给他拍了几张,看近处没有水波处就是薄冰层。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3 05:02
        哦、又有微信过来,打开看看:
    纪平: 老席,早上好!大家早上好!你起的好早呀。正好我也起的早第一时间看到你发的帖子。
这个帖子里增加了许多内容,把周二去骑行鲜花港也写进去了。整体看把八队在冬天里的活动写的有声有色!我们看到你一年四季坚持游泳,尤其冬天,想一想那河水都觉得冷,可你却要勇敢的跳进去!真是有毅力的人。让人佩服的很!谢谢你为八队“招旗纳喊”。为八队锦上添花!辛苦了!!!
   范利萍:老席大哥辛苦了,我给你点赞!!!
   小马哥:席哥把平淡的骑行活动写得精彩纷呈!!!
   老猫—格格:你好!你们啥时候还骑车出去?招呼我一声,我今年就没怎么骑车,想骑,不知道能行不?别拖累大家。
        还有点赞的同学、队友、骑友

,他们是:刘秀鹏  徐平  武玉彩  郑德信 鱼儿水中游  徐玉喜  任增明     快乐骑行……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3 05:07
       冬天我们内蒙古自行车老年协会八队不单单在呼市郊区骑行,这不我们又去了托县、准旗十二连城。

(, 下载次数: 202)

     清晨(6;45)天蒙蒙亮,我们出发了。

(, 下载次数: 204)
       7点一刻冬日的太阳露出了笑脸。

(, 下载次数: 219)
     我们骑到小黑河与云中路交叉的大桥上,沿着呼托公路奔向托县。

(, 下载次数: 237)
    前些日子到百庙子买月饼走的是呼托旧公路,因修三环,路太难走,今天我们上了呼准公路。可到这看这路牌,我们不知走哪条道了。这路上全是汽车,想找个人问问路都难。可左边是呼大高速,右边是绕城公路,怎么走?小于说:“走左边。”

(, 下载次数: 238)
      左边骑行时间不长,到了呼准高速公路的收费口。往南是走不了了。怎么走?

(, 下载次数: 252)
     小于说往东,不对啊,托县在西南,反正这高速修的在这转弯,直到回来看看骑行轨迹图,这才有点明白。

(, 下载次数: 260)
这不穿过高速,

(, 下载次数: 191)
     走过桥洞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4 04:22
(, 下载次数: 264)
         这本来就修了一条高速公路,结果我们穿高速、过桥洞好像一直在穿越。哦、想起来了这还有铁道,加上原来的呼准公路、旧呼托公路、呼准高速,可不四条线路交叉,我们要走旧呼托公路,等级最低,你不穿越谁穿越。穿越后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村子——大刘庄。在这我又想起,如从白庙子走,过铁道桥,就到这并入旧呼托公路。

(, 下载次数: 277)
      骑了两个多小时了,30多公里,看到三两村的标牌。

(, 下载次数: 299)
     进村

(, 下载次数: 268)
      村的两旁全是玉米,想想62年我们棒子面都吃不饱,可现在收回的玉米就堆在大街上。

(, 下载次数: 295)
    只要有空地就堆着玉米

(, 下载次数: 252)
     就是玉米粒也不收回去。还是改革开放好,人们的温饱解决了。

(, 下载次数: 237)
    看看路牌,到托县还有39公里,小于说天冷,咱们吃碗面吧。

(, 下载次数: 218)
     于是我们又返回三两,我顺手拍了一张三两的街景。忽然发现“二两村欢迎您”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4 05:20
(, 下载次数: 242)
      热腾腾的刀削面端上来了,小于说:“咱们看看机器人削的面好吃不。”“什么?机器人、刀削面?”

(, 下载次数: 274)
      “你没看?门口玻璃上写着呢。”

(, 下载次数: 229)
     我出去把店铺门脸拍下来后,又到厨房拍机器人刀削面。厨房师傅说:“刚才削面时你不拍,现在不削了。你等等,再有人吃面削面时,你再拍。”可我们的面吃完了,再没人进来。我只好遗憾地拍下这张静静地等待顾客的机器人。

(, 下载次数: 245)
        吃完面也快10点了,我们返回的三两村的西口,我指着“二两村欢迎您”的招牌说:“这怎么又跑出个‘二两村'来?”小于笑了“三字掉了一横,不就成二两了吗?”嗨、原来如此。可别的字完好如初,却没短缺胳膊短腿的,单单在关键字上短一横,这……?

(, 下载次数: 233)
    走出西口我们一直向南骑去。

(, 下载次数: 275)
     前面小于停车了,我赶了过去问:“怎么啦?”小于手一指说:“你看!”

(, 下载次数: 271)   
     原来是打成园柱体的大草垛。

(, 下载次数: 280)
        看这么大的草垛,我能推着走……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4 06:25
(, 下载次数: 281)
    说着,她果然推着草垛往前走了。我急忙拍照,小于说:“照片没效果,录像。”我把相机调成录制。可后来发现没录成,可能调成连拍了。连拍也能看出她推动了圆柱体的大草垛。看这张照片小于里后面的树不远。

(, 下载次数: 256)
有一段距离了。

(, 下载次数: 248)
   又推过了一棵树,这棵树后有我们的自行车。

(, 下载次数: 237)
       再推到了两棵树旁。

(, 下载次数: 270)
      我说:“行了,你厉害!”她停了下来说:“我不推了,我蹬着它走。”

(, 下载次数: 287)
        她还真蹬着它走了,看公路边的树,上图是一棵,这图是两棵。

(, 下载次数: 247)
     圆柱形大草垛,小于又是推、又是蹬的,怎么没散垛。我到草垛前仔细观看,终于发现草垛上要细细的塑料绳绑着。这细细的塑料绳可不一般,它不但能把草捆的结实,而且能经受上下车和码垛的考验。

(, 下载次数: 274)
       玩好了,再拍一张、走啦!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5 17:36
(, 下载次数: 180)
       离开三两没走多长时间,就看到前面有建筑物,想必古城镇快到了吧。

(, 下载次数: 179)
        路边觅食的羊群。看看也没人看管,可前面有玉米,它们不吃,看来羊还是爱吃草。

(, 下载次数: 175)
      “云中古郡” 想必历史上这也兴旺发达过。因为古代“郡”相当与现在的县了。

(, 下载次数: 174)
       走近看看

(, 下载次数: 170)
      这是古云中的写照吧。

(, 下载次数: 181)
     换个角度再照一张,走人!

(, 下载次数: 172)
     离托县越近,看到的盐碱地越多。临近托县的野滩荒地,还没下雪总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这就是“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吹白粉起,就是不打粮。”的盐碱地。

(, 下载次数: 178)
      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在托县黄河滩地,由于临近黄河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水蒸发走了,溶于水的盐碱留了下来,聚集在土壤表面。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6 05:21
(, 下载次数: 170)
     目前看见白茫茫的盐碱地上还有金黄色的芦苇,说明夏日里只要有雨水滋润芦苇照样能生长。真是水进碱退。

(, 下载次数: 175)   
      但盐碱浓度大了,尽管有水,植物仍无法生存。看这片池塘,有水无芦苇。

(, 下载次数: 178)
        12点半,我们到达托县县城。

(, 下载次数: 177)
       尽管来到闹市区,由于10在三两吃了碗刀削面,现在肚子还不饿,走、不吃午饭了,去看黄河。

(, 下载次数: 172)
      托县西南出城口边的城墙。现已把城墙前的破旧平房拆迁完毕,平地建广场了。

(, 下载次数: 175)
       斜对面,两条路的交叉口已见成 “东胜文化广场”  广场上有“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 下载次数: 176)
      这是去黄河河口村的必经之路。

(, 下载次数: 179)
      再骑就到了托县南湖湿地公园,公园前标明,你到了“黄河湿地”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7 05:02
(, 下载次数: 173)
      看、好大一片黄河湿地。

(, 下载次数: 182)
        湿地中有雕塑,过去看看。

(, 下载次数: 182)
        原来是一座雕塑大船。船上有人奋力划桨,还有妇女、儿童,老爷爷、毛驴,酒坛,独轮车等。原来就是一黄河渡口,现有了托县黄河特大桥,渡口废弃,但黄河儿女渡河形象还会留在中老年人的记忆中。

(, 下载次数: 172)
       这高大,健硕黄河人,栩栩如生。

(, 下载次数: 176)
       毛驴驮着东西上船了

(, 下载次数: 179)
        母亲带着一对儿女上船了

(, 下载次数: 182)
       年幼的弟弟可能是第一次坐船渡黄河手指黄河水,脸笑开了花。

(, 下载次数: 178)
       青壮年在奋力划桨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7 13:07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11-27 13:09 编辑

(, 下载次数: 174)
     老汉坐船尾,手拿大烟袋,翘起二郎腿,望着船上一切,喜上眉梢。

(, 下载次数: 183)
      船边不远处一野鸭游弋在芦苇丛中。

(, 下载次数: 178)
      又骑了一会儿到了黄河边上河口村。

(, 下载次数: 177)
        从上河口村往西南走就可到达黄河边的古渡口,可这回我们偏偏拐向东南,沿公路直奔黄河大桥。

(, 下载次数: 168)
      “巨合滩黄河大桥”桥北还是托县地界,一过桥就去了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乡了。

(, 下载次数: 178)
        黄河现在处于枯水期,大片黄河河床裸露出来。

(, 下载次数: 178)
       骑到大桥中部看到这的黄河水还挺宽。

(, 下载次数: 174)
       停车、看黄河滩上有人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8 04:18
(, 下载次数: 172)
       仔细看,大桥下黄河边确实有人,他们在干什么呢?

(, 下载次数: 182)
        走近看看,哦,看清楚了,这是人们在钓鱼。根根鱼竿立在岸边,就等着黄河大鲤鱼上钩了。

(, 下载次数: 180)
          从黄河大桥上看黄河南岸已修好了沿黄大道。

(, 下载次数: 174)
           过了黄河进入准旗。

(, 下载次数: 176)
        2点过桥,骑行40分钟了,离开呼准公路,拐向十二连城乡间小道

(, 下载次数: 177)
          听说十二连城特别干净整洁,一拐进这乡道名不虚传,这没有拉煤车,路面也干净许多。

(, 下载次数: 171)
           又看到打好的草垛了,可为了赶路。我们没再停留。

(, 下载次数: 175)
          又骑了20多分钟,离开托县27公里了,十二连城还没到。这条路别说人那,连车都很少。好不容易过来一辆拖拉机,赶紧拦下,问问路再说。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29 04:41
(, 下载次数: 169)
        一问到十二连城还有十来公里。

(, 下载次数: 177)
          小于一听,不走了,还是返回托县住妥当。要回也要先垫一口啊。从三两吃了碗面出来,什么也没吃,六十多公里,肚子早饿了。

(, 下载次数: 181)
        这前不着店后不着村,到哪了?看看这个单位像个粮库,有意思的是,这大门紧闭,连个人都没有。

(, 下载次数: 172)
        偶尔有车过来,还是拉草垛的。

(, 下载次数: 177)
         吃点干粮,赶紧返回吧,快4点了到托县还有二、三十公里,紧走慢赶的天就黑了。

(, 下载次数: 173)
        回来的路上,才注意这地方叫“广银店”

(, 下载次数: 176)
         在这我又看到田中的草垛。

(, 下载次数: 177)
        它比起托县看到的草垛小多了。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1-30 04:04
(, 下载次数: 174)
      更无法和武川的大草垛比。

(, 下载次数: 174)
     但在前面看到的只是已打成捆的成品,这次我看到了机器收割成型的全过程。看拖拉机牵引着小型牧草收割机,机器前面在收割,机器内将草挤压成型并捆绑。

(, 下载次数: 180)
      捆绑成型的草垛正在被机器吐出。

(, 下载次数: 170)
       草垛即将落地

(, 下载次数: 172)
        草垛落地,新的收割、捆绑又在进行中。

(, 下载次数: 173)   
      这块招牌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确实骑行在十二连城的地界。

(, 下载次数: 171)
        返回途中小于还不忘观景,看一根电线杆上层层叠叠地能垒起这么高、大的鸟窝。

(, 下载次数: 170)
         骑行在拉煤车繁忙的呼准公路上,看看公路旁两边的黑煤灰,就知道这条路有多赃。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2-1 17:28
(, 下载次数: 182)
      看看公路两旁清扫出来的黑煤灰已成堆了。

(, 下载次数: 178)
        返回巨合滩黄河大桥

(, 下载次数: 185)
       大桥东面的黄河河面还挺宽。

(, 下载次数: 182)
      黄河北岸

(, 下载次数: 174)
               开车到黄河边的游客

(, 下载次数: 183)
       骑下黄河大桥。你可曾知,托县是黄土高原的最北端,黄河大桥下的前面就是黄土高原的末端。黄土高原西起青海的日月山,东至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南靠陕西秦岭,北抵内蒙古的阴山,即阴山下不到百公里的托县黄河边。

(, 下载次数: 174)
     在大桥下看巨合滩黄河大桥。

(, 下载次数: 167)
     让拉煤车拥堵着的呼准公路。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2-2 15:52
(, 下载次数: 182)
      好在去托县往西拐了,很快离开呼准公路,公路北的黄河高原。

(, 下载次数: 179)
          黄土高原下公路旁卖托县辣椒的农家。小于下车询问得知托县干辣椒城里 25元/斤 ,城外 20元/斤,辣椒与辣椒面一个价。知道了,以后买托县辣椒就往城外走。

(, 下载次数: 173)
                这是否是最北面的烽火台。

(, 下载次数: 178)
        5点多了,夕阳西下我们在天黑前赶回了托县。

(, 下载次数: 175)
           落日下的托县古城

(, 下载次数: 173)
       冬天里的白天真短,不到六点,天就黑了。回到旅馆放下车子赶紧吃今天的第二顿饭。

(, 下载次数: 174)
         第二天快七点了,我们看看东方欲晓,趁早出发。

(, 下载次数: 176)
         骑行路上,小于下车,看太阳出来了。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2-3 06:14
(, 下载次数: 171)
     太阳公公露脸了

(, 下载次数: 176)
          太阳出来为什么是扁圆的?

(, 下载次数: 171)
      升起来点,才圆了点。

(, 下载次数: 177)
        在内蒙古的农牧区常常可看到“圐圙”二字

(, 下载次数: 174)
            刚才看到的是“大圐圙村”,骑行不远,又看到“张宗圐圙”。“圐圙”从字面上来看,围墙把四面八方给围了起来,是不是过去的牧民跑马圈地,圈下的地界没名,于是称之为“圐圙”。经查证还真是那么回事:“圐圙”就是蒙古语音译词,圐圙是方言,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读音是kū lüè   (库略)又译为“库伦”。
  其字型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可形象的表示其意为“嘎查(村)圈”,最早是指“围起来的草场”,即现在的“网围栏”。特指牧民为了保护草场不被他人的牲畜破坏而用铁丝网围住的一片草原,称为“草圐圙”。后来圈住的地界成了人们聚集、居住地,“圐圙”一词也就成了地名地名,如这托县有个“大圐圙村”,呼市南湖湿地公园内也有一个城中村也叫“大圐圙村”,托县两个“圐圙村”相距不远于是用“张宗圐圙”与“大圐圙村”区别开来。


(, 下载次数: 176)
         途中休息,看看风吹芦苇,真是:萧瑟寒风今又是,日月如梭,瞬息又一年。

(, 下载次数: 175)
           回来又经古城,没停车疾骑而过。

(, 下载次数: 168)
       9点20又进三两村,看看带的干粮还剩不少,不吃刀削面了,我们穿村而过。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2-4 04:46
(, 下载次数: 279)
      离开三两向东约4公里向北有一条岔路,小于说:“咱们不走回头路,向北走土默特大道。

(, 下载次数: 265)
     于是拐进前朱堡向北骑去。

(, 下载次数: 261)
      穿过铁道涵洞。

(, 下载次数: 258)
      显现广阔的农田,忽然在地里看见溜达的大肥猪。

(, 下载次数: 248)
  一头、两头、三头……,看看周边没人看管,想必是肥猪越圈逃亡。

(, 下载次数: 234)
  骑了一阵儿,进了前朱堡村。

(, 下载次数: 268)   
       村中已破损的道路

(, 下载次数: 261)
         继续北上又骑了一阵儿,到了后朱堡村。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2-5 04:45
(, 下载次数: 277)
       出村后,看见的还是一望无垠的庄稼地。

(, 下载次数: 259)
       地的远方一栋建筑耸立在广袤的田地间,分外引人注目。真不知什么单位建在这里。

(, 下载次数: 215)
     这的电线杆密集,想必前面又是一村庄。

(, 下载次数: 253)
      果不其然,袄太村,向西拐就可上土默川大道。

(, 下载次数: 225)
      近12点骑过土默川大桥,

(, 下载次数: 241)

      骑向南二环就快到家了,冬天骑行托县、十二连城到此结束。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2-6 05:01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 于 2018-12-6 05:09 编辑

           更新后再次将本帖发微信群,收到赞誉如下:

      方梦兰: 席大哥又见冬天里的骑行续集,为你和于姐的冬日里的骑行精神点赞!为你的精彩文章点赞!


       纪平:真是八队一本好的”骑行连续剧”。从初冬写到现在。在路上要拍照,回家要上电脑编辑文章选照片,没有对骑行的热爱,没有对集体的奉献精神是做不到这些的。谢谢你,把我们的骑行活动写成三维立体的展现在大众眼前。辛苦了!


      高石英:看过老席大哥的冬季以来的长篇精美报道,好激动,这都是在写我们骑行八队这一帮兄弟姐妹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精美的视频记录的如此完整,详细,谢谢老席大哥的辛苦负出,为我们记录下了美好的曾经。为席大哥点一个大大的赞!谢谢席哥!


      姜树林:老席哥,《冬天里的骑行》做得好!辛苦了!

      王改莲:真的太棒了!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2-7 04:44
        又有新微信了。我们内蒙古自行车骑游协会八队前任队长佟靖礼说:早上好!根据数年来骑行经历您可以出本书了,书名为:《剑霞骑游记》!”
  我回复道:“谢谢小佟的提议!我过去因生活拮据,为补贴家用,确实给杂志、报社、电台投过几千篇稿件,刊用的也有近千篇。可随着改革开放,收入增加,没时间也没精力再写了。退休后,发现上网写作不错,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现老了,把一切看开了,看淡了,人生就是过眼云烟,名利全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什么要为它们所累。
        写书是件很费力、费神的事,写成了,还要和出版社联系,反复修改,甚至还要……,出书后,给谁看?现在媒体有多发达,手机、电脑……,要多方便,有多方便。是的,出书了。有名了,这虚名我可不要。有这精力还是把我们一起骑行的经历发在网上,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佟靖礼:《徐霞客游记》留世百芳,咱们老年骑协的老会长胡雅书先生的《万里长城骑游记》我都看过,他们的游记都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值得借鉴的东西、难道您不想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吗?……,,,

     我:后人?我父亲就出过五、六本书,我连一本也没认真看过。我出的书,我想孩子们也不会看的。还是那句话。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自已对什么感兴趣,就干点什么。不要为名利所累,我爱写作,骑行圈提供了平台,我就把我们及我的骑行经历发在网上,与骑友共享,我乐在其中。老了让快快活活过好每一天!
   
    我把咱们骑行的经历发在我国最大的骑行网站——骑行圈,影响很大。我们到外地骑行,外地骑友看到我们就说:“好像在哪见过你们?”,“在哪?”“网上呗”,“对、对、骑行圈里见过”。发在骑行圈的影响可见一斑!

     佟靖礼:言之有理!!!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2-8 06:04
             我们内蒙古自行车骑游协会秘书长任增明看到本帖后,把本帖发往他的朋友圈(自治区直属机关单项协会群)并介绍说:上面是内蒙古老年骑协一个叫席剑霞的骑友编写的《冬天里的骑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了骑行健身的美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有兴趣的打开看看,能看到骑友们骑行欢乐相聚、并肩骑行的乐趣,看到骑行人健身在路上、在原野、在城乡间的美妙景色!

     他说:“很快就有了反映,一个叫金丽军(原公安厅的老干处的处长)说好!!!,一个叫崔亚男的写了下面一段话:写的很好,内容丰富多彩,面面俱到,骑行本来就很辛苦了,还整理这么多好素材,讲好骑行老年人的故事。


作者: 华山论剑    时间: 2018-12-9 04:56
          陆陆续续收到队员、朋友、骑友的点赞,他(她)们是:
     范利萍、春华秋实、天口、纪平、老任、泰迪熊、小佟、翁凤林、飘飘丝雨、快乐骑行、鱼儿水中游、骑行快乐……
   我回复众骑友:谢谢褒奖!明年咱们再一起骑行,我继续为大家写文发帖。

   骑友纪平应道:好的,明年我们继续骑行!
   骑友说高石英说:好的,明年我们还是一起骑车,有更多更美的题材,等着席哥为八队普写更美篇章!
骑友马文耀:讲的好,也说出了我的想法!

   ……            
     






欢迎光临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http://www.qixing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