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写到现在我不得不承认自已有些力不从心,从而也认同别人的观点:写游记一定要在旅程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否则即使记忆清晰也很难找回当初的那份感受了。所以我要尽快为《藏行记》做个了断,对自己也好有个交代。我讨厌半途而废。
从珠峰回来后我们又在拉萨呆了三天。在这三天里我得以好好看看这座城市,带着一份悠闲的心情。毕竟此次旅程我最想看的珠峰已经看到了,所以不再心急慌忙地总觉得还有一大堆的事未完成。一个人在清晨时分偷偷溜出宿舍走到布达拉广场。原来勤劳的不只我这一只鸟,路上有好几头驴子都背着摄影器材往回走,挂着心满意足的微笑,想必已经抢占过布达拉宫对面的山头拍下了日出时分的全景。走在拉萨的街头真是好啊,好在随便从一个十字路口往两边望都能看到雪峰,填补我等待红绿灯时的无聊。清早的布达拉广场一点都不冷清,好多藏民来此散步,牵着小狗转着经筒,然后穿过马路在那一侧的人行道上融入朝拜的人流。我在广场上找了个座位,边呼吸着清冷的空气边欣赏着对面的布达拉。藏族寺庙与宫殿建筑都有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层次感,松赞林是这样,扎什伦布是这样,布达拉也是。这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赋予人无穷的想象力,想象着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好在仅仅一个小时之后谜底就揭开了,省下我想象的气力。
我从广场往回走的路上碰到了
在拉萨的三天里我们还干了以下的事:去了一次纳木错,尽管并非风和日丽。对面的念青唐古拉山脉隐藏在阴霾下隐约只露出个白白的脑袋。纳木错的冰还没完全融化,阴天下湖水是绿色的。湖边风非常大,吹得我呼吸困难,行走的难度居然大过珠峰大本营的徒步。没多少游人,4月不是她最美丽的季节。然后在八角街集体大采购,购物是能带来快感的,如果钱够多的话。大家数量不等地买了绿松石、藏刀、挂件等等,而后摊开在东措的宿舍里互相欣赏。离开的前一天我们又集体跑去布达拉宫边上的邮局邮寄礼品和不再需要的羽绒服。我至今还保存着那张邮寄时填写的包裹单,4公斤的东西一共寄了24块8毛钱。想想真便宜,那可是从西藏到上海啊!如果有邮寄人的业务就索性把自己也打包一并寄回去了。最后我们四个:
在拉萨的三天里伙伴们又做了如下的决定:老沈在网上和我结伴时说要走滇藏线回去,见到我们时说也可能走川藏线出,等真做决定时他又变卦为直接搭军航飞出去。这也不能怪他,有家的男人嘛都这样,惦记着老婆担心着小孩。“有家的男人真辛苦,有家的男人真幸福”,这是哪句广告词来着?不过请允许我斗胆地小小地鄙视一下结婚一族。没错,他们就是事多牵挂多,偶尔出来一次也满腹心事的样子。我多年的同窗好友曾经语重心长地教育过我说:“请你不要歧视结过婚的人。”我没有,我只是忍不住有些想法而已。再者哪天说不定自已也找个人携手步入家庭生活,当然,如果够幸运能够找得到的话。。。豆芽觉得就这样离开西藏很不过瘾,所以决定独步山南。尽管我们都劝她说一个小女生很不安全,最好发个帖找个伴。老沈更是搬出种种可怕的场景来吓唬她,描绘得就像发生在眼前一样,但还是没能打消这丫头的念头。我从心底里佩服豆芽,要我做这么个决定也很不容易,但我想豆芽的内心一定有种声音在呼唤她,而这个声音大过一切可能碰到的困难与危险。豆芽是对的,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该丧失勇气,去一个陌生地方的勇气,还有承受孤独的勇气。豆芽比我大约晚半个月回到上海,去了山南,也结识了新朋友。我猜想她的那段旅程一定很精彩。我、
尘埃落定时也到了大伙儿说再见的那一刻。拉萨,我一没混熟二没呆够,可是不得不踏上归程。4月29日,在黄金周来临的前两天,我们驶离拉萨,正与滚滚而来的五一人潮反方向。。。 |